全球第三,國內第一,解讀天貓精靈 300 萬銷量的策略思路

全球第三,国内第一,解读天猫精灵 300 万销量的策略思路

上週,海外調研機構 Canalys 和 Strategy Analytics 都發布了2018 Q1 全球智能音箱報告。在這兩份報告中,阿里巴巴天貓精靈都以 110 萬的出貨量保持了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

或許是為了趕時間發佈,天貓精靈的一代產品評測機直到 8 月底才陸續到了媒體手中;天貓平臺 499 元售價的首批預定產品,也是等到了 9 月才陸續發貨。不少用戶反饋,產品有一些連接中斷、喚醒出錯的問題,主打的聲紋識別和購物功能也很不流暢。在眾多的智能音箱中,天貓精靈的一代產品從外到裡的表現都不算出色。

然而,天貓精靈在“雙十一”價格補貼大戰後,以 99 元的抄底價一躍突破百萬銷量,這一“決定性轉折”讓天貓精靈的潛力瞬間暴漲。

每一小步,都在離你的錢袋更近一步:天貓精靈上半年動態和佈局盤點

或是因為眼紅,或是因為看不清天貓的下一步,99 元和 100 萬銷量後,一度出現這樣的聲音:衝量走走過場而已。即便是在阿里 10 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在偌大的舞臺上,不過也只是發佈了一個技能平臺、一個硬件開發平臺、以及智聯網即 AIoT 的概念。

然而,進入 2018 年,阿里天貓精靈正在以快於國內所有同行的速度進行它的每一步佈局:

1 月的 CES 2018 上,阿里巴巴與芯片設計巨頭聯發科技(MTK)宣佈了一項合作,雙方將推出內置 IoTConnect 協議的藍牙 IoT 芯片,推動智能家居設備連接協議的統一。使用這一協議的設備,可以無需 App 實現自組網絡,並且自動適配和支持天貓精靈的語音控制。阿里巴巴也成為第一個在中國大規模商用藍牙 Mesh 技術的企業。

3 月初,阿里在天貓商城悄悄上線一款迷你智能音箱——天貓精靈 M1,早於小米的小愛同學 mini,再一次降低了用戶體驗 AI 的門檻,同時豐富了自家的產品體系。

全球第三,国内第一,解读天猫精灵 300 万销量的策略思路

天貓精靈 M1

緊接著在 3 月下旬的春季新品發佈會上,阿里天貓精靈發佈引入了視覺能力的 AliGenie 2.0,並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 XHolder 配件產品,用以將手機架在智能音箱上,通過手機 APP 來實現這一“讀”和“顯示”的“天貓火眼”視覺交互功能。其技能平臺之後陸續上線了多本兒童讀物、物體和藥品識別功能等。(深圳灣解讀天貓精靈做“觸手可及的 AI”產品戰略)

5 月 9 日,阿里天貓精靈發佈智能音箱新品——方糖,售價 199 元,天貓會員優惠價 89 元,主打生動的造型和豐富的語音內容和技能,比如“放屁”、“聲紋購物”、以及高曉松領銜的“曉松”等有聲內容。

全球第三,国内第一,解读天猫精灵 300 万销量的策略思路

天貓精靈「方糖」音箱

就在昨天,5 月 27 晚,連同方糖音箱,阿里天貓精靈還發布了 399 元的天貓精靈魔盒、199 元的兒童智能音箱共三款新品。

其中,天貓精靈兒童智能音箱主要針對 0~6 歲兒童市場,支持「天貓火眼」識別系統,擁有多項為兒童設計的功能以及 803 套兒童讀物的海量內容。

全球第三,国内第一,解读天猫精灵 300 万销量的策略思路

天貓精靈兒童智能音箱

天貓精靈魔盒是天貓精靈和原來天貓魔盒兩款產品的合體,支持在電視盒子和智能音箱兩種模式下自由切換。

全球第三,国内第一,解读天猫精灵 300 万销量的策略思路

天貓精靈魔盒

天貓精靈市場戰術分析:如何實現領跑?

從以上深圳灣的盤點中,讀者不難發現,從今年年初的 CES 2018 至今不到半年的時間,阿里天貓精靈幾乎以低門檻、最接近消費市場的方式(比如價格親民的音箱配件 XHolder,發佈魔盒而不是電視),完成了從語音到視覺,從單品到家族完善,從大眾音箱市場到細分領域的佈局,逐步佔領智能家居各個中控和人群、空間。

從產品最初被詬病到創下百萬銷量,再到躋身國內智能音箱市場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天貓精靈的戰術打法也十分值得玩味。我們總結了一下,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選品類的思路:佔領中控。從炙手可熱的智能音箱到天貓路由、天貓魔盒,每一款產品都能充當智能家居中控的角色。

用戶的選擇和覆蓋:始終面向大眾市場。從一開始,阿里天貓精靈便面向普通年輕人大眾,而不是以酷炫的外觀設計在極客面前秀肌肉。隨後,mini 版的天貓精靈 M1、天貓精靈方糖從價格、外觀、體型大小各方面為用戶帶來更多選擇。天貓精靈魔盒、天貓精靈兒童智能音箱,則分別進一步擴散到家庭和兒童產品市場。

低價走量的策略:從當時打破市場價格新低的天貓精靈(促銷價 99 元),到天貓精靈 M1、天貓精靈方糖(促銷價 89 元)等,天貓精靈系列新品都保持市場的中低端水平,以較低的門檻讓 AI 走進人們的生活。即便針對新添加的“天貓火眼”視覺應用,也是非常聰明的採取了低端、走量的做法(49 元的 XHolder)打開市場。

保持開放:與天貓慣有的電商生態打法類似,天貓精靈始終保持足夠的開放,一方面,與各個智能家居廠商合作,為智能設備提供支持和連接,另一方面,通過聲紋識別、購物等綜合能力,成為扶持廠商賣貨的新渠道。

天貓精靈市場計劃猜測:接下來會做什麼?

在昨晚的發佈會上,除了三款備受關注的“大眾消費級”智能硬件產品,阿里智能人工實驗室還公佈了這樣兩個項目:

精靈購——您家裡的語音超市。天貓精靈打通了天貓超市,通過方糖語音購買特權,可以 9.9 元包郵購買超市專屬商品,覆蓋阿里健康、卡夫、金紡、杜蕾斯、邦迪等生活日用品牌。

同時,阿里還展示了“開口即來,語音交互無處不在”的智能家居市場的戰績:天貓精靈已經實現了與 5000 萬家用電器、208 合作家電品牌、42 個智能設備品類的連接。

而這些,都離不開“設備覆蓋量”這一核心目標的達成:截止到昨日,天貓精靈銷量已經突破 300 萬。

全球第三,国内第一,解读天猫精灵 300 万销量的策略思路

在即將召開的第二屆藍牙亞洲大會(Bluetooth Asia 2018)上,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將出席大會並解讀阿里的智聯網生態。結合 CES 上阿里與 MTK 以及 SIG(藍牙技術聯盟)三方合作的新聞,我們不難看出,阿里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智能家居這一大生態的佈局,進一步擴大基於藍牙 mesh 的 IoTConnect 連接協議在天貓精靈生態的應用和推廣。

使用了 IoTConnect 協議的設備,可以無需 App 實現自組網絡

一段上游芯片商的往事,一段業界的評價,一個核心策略

2016 年下半年,阿里立項做天貓精靈自家智能音箱。那一年,MTK 已成為亞馬遜 Echo 的芯片供應商,並藉著 Echo 的大熱,MTK 的智能音箱芯片已在北美市場建立起霸主的地位。

在探討如何在國內拓展智能音箱市場、以延續 Echo 芯片的成功的時候,起初 MTK 是不那麼「看好」的,直到看到了阿里巴巴進軍智能音箱的決心,於是雙方很快確立了合作。那時候,2015 年發售的天貓魔盒已經賣到了 300 萬臺,而 MTK 在接到了天貓精靈智能音箱項目時,就預測它將會大幅度超越這個成績。

阿里有電商、組織架構上有自上而下的財力和人力的支持;並且,在智能音箱這件事情上,阿里巴巴 AI 實驗室這個小分隊想的很清楚,也真正的做到了 All In Speaker。這是外界很多“知情人士”對阿里的一致評價。事情有成的可能,才會有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願意合作。

去年雙十一,公眾將輿論的導向都推向了“補貼”上,一邊豔羨著阿里馬爸爸的口袋深,一邊呼朋引伴不假思索的買買買。昨晚阿里爸爸在深圳衛視的超級發佈會,阿里天貓精靈講的是消費者容易聽懂的場景和故事,化 AI 為無形的愛,最終用低到不用做預算的價格放進消費者家庭,一位與會者的朋友圈這樣總結。

而對阿里來說,什麼階段講什麼故事,以及面向什麼人講,可能早已是“想的很清楚”的事情了。阿里這半年的表現,每一步都在讓 AI “觸手可及”,一來做讓大眾“消費的起”的 AI 產品,二來在這些產品終端上以另一個維度引導大眾在天貓上消費。從本質上裡裡外外都是賣貨,而在“賣貨”這件事情上,阿里天貓精靈不僅有覺悟,而且行動迅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