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紡織行業現狀及趨勢

一、國際紡織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紡織工業起源於英國,隨後向美、歐轉移,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成為當時主要的紡織品生產國,七十年代紡織重心轉移到韓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由於勞動力成本低、供應充足、上下游發展均衡等原因,我國以及東南亞等國家的紡織工業開始迅速發展。特別是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歐美等發達國家由於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成本負荷不斷加大等原因,已經基本停止大規模的棉紡工業生產,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及東南亞地區紡織工業的發展。進入新世紀,世界紡織行業的發展趨勢呈現出以下幾大明顯特點:

國內外紡織行業現狀及趨勢

1、紡織工業地區結構變化差異。世界紡織工業的資本、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始終圍繞著勞動力資源、產業上下游佈局等比較優勢進行轉移。世界紡織工業重心的轉移必然引發世界範圍內紡織區域結構的重大變革。歐美日等世界發達國家為降低人工成本,發展高新技術紡織設備,部分產能向第三世界轉移。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已從早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世界紡織工業重心不斷向亞洲轉移。中國、印度紗錠總量已經佔世界的近一半,以中國、印度為中心的亞洲棉紡織生產中心已經形成。近幾年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紡織企業依靠其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採取 OEM 發展模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深加工能力,形成了較大的市場規模,正在成為我國棉紡織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最主要競爭對手。

2、技術創新與信息化應用不斷加速。世界紡織工業的生產技術在 20 世紀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CAD 輔助設計、ERP 企業資源計劃、PDM 產品數據。管理系統等高新技術的應用,紡織工藝水平不斷革新,紡織工業技術含量明顯提高。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加快了服裝企業商品的購、銷、存等商品流轉過程,提高了服裝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使得現代服裝業的生產、設計和管理更趨現代化。紡織工業呈現出高速度、高自動化、高產量、高質量及新技術不斷湧現的“四高一新”新局面。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服裝工業已轉向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高附加值的服裝業發展。

3、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迅速增長,在國際商品貿易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產業鏈依存度不斷提高。美國作為世界棉紡織最終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近幾年通過棉紡織產業調整升級,大量發展新型紡織技術,已使棉紡織品消費的供給能力大幅度上升,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內,逐漸形成了美國生產棉紗,墨西哥、加拿大織衣再回流美國的區內循環,出現了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進口依賴度減少的趨勢。但是,自 2008 年以來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尚未停止,美歐日等主要消費市場需求萎縮,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短期內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4、紡織產品結構性特點突出。低檔紡織品產能過剩、供大於求,而高檔產品供應不足的趨勢依然延續。發展中國家的紡織工業依靠其低廉的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在低端紡織品市場形成了較強的競爭能力;美歐等發達國家憑藉技術、品牌、高端市場消費能力等優勢,佔據紡織服裝價值鏈的高端,具有突出的競爭優勢。以歐美為代表的傳統服裝強國實行品牌經營發展模式,注重前期的設計開發和後期的推廣與銷售,通過品牌多元化經營,發揮其在資金、技術及信息等方面的優勢,以品牌優勢為切入點,不斷鞏固其高端市場地位,獲取高額利潤。傳統的服裝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和日本等始終保持其在國際服裝市場的品牌壟斷,且不斷完善其全球銷售網絡。

二、國內紡織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紡織行業深度分析及產業發展全景調查報告》

紡織行業的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會就業、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加快,紡織行業的市場潛力和需求前景將更加廣闊。棉紡織品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費品,隨著人們對棉紡織產品消費需求的數量和層次的不斷提高,行業發展的動力不斷增強。我國擁有 13 億人口的巨大內需市場,內需將是我國紡織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今後幾年內,我國紡織行業的發展將呈現以下幾大趨勢:

1、國內紡織服裝消費持續升溫,行業增長的驅動因素由出口拉動向國內消費轉變我國紡織需求增加呈現“內銷增長、外銷拉動”內外銷並舉的市場特徵。我國紡織品外銷每年大幅增長的同時,國內銷售比例也在不斷提高。我國擁有 13億人口的巨大內需市場,內需將是我國紡織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2、技術進步和工藝創新成為促進產業升級和提升產品檔次的主要動力。紡織行業將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紡織先進生產力建設。主要包括“三大創新”:科技創新、經營管理創新、產業鏈整合創新。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CAD 輔助設計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紡織行業,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將會有力地推進我國紡織行業的結構調整,大大提高我國紡織工藝技術水平,提高我國紡織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檔次。ERP企業資源計劃、PDM 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及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加快紡織企業商品的購、銷、存等流轉過程,進一步規範企業運作流程,加速企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紡織行業將逐步適應國際消費趨勢的主流,由生產低檔次產品向高品質、高檔次及高附加值的產品轉變,逐步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國內外紡織行業現狀及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