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易地扶貧“組合拳”拓出農民致富新天地

易地扶貧“組合拳”拓出農民致富新天地

——甘肅省武威市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已經在山裡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李宗永,一開始不願意搬到山下那個幾十公里之外的移民新村去住。

“雖然,我住的橫樑鄉山大溝深,海拔3000多米,氣候惡劣,地裡的收成也只夠解決溫飽,但我心裡總捨不得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也擔心搬到川區之後靠什麼填飽肚子。”日前,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西靖鎮興民新村社區,正忙著裝修新房子的李宗永說起這些時,禁不住笑了:知道故土難離的他不願意搬,當地的幹部們一方面跟他算收入對比賬,一面請他去移民新村考察——這裡緊鄰“金色大道”公路,地勢平坦、交通方便;新村有幼兒園和小學,孫子到幼兒園上學徒步只需兩三分鐘;除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新村還配備了衛生、文化體育、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以前在山上住面臨的“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飲水難”等問題都不存在。看到此前搬入移民新村的鄉親們的生活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2月,李宗永終於動心了,決定響應政府的號召,下山入住興民新村。“下山後,在政府扶持下,我養起了羊、種起了蔬菜大棚,之前擔心的收入問題也解決了。”

挪窮窩、拔窮根,讓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根本轉變,李宗永只是受惠於武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數以萬計的貧困群眾之一。近年來,武威市採取生態治理、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高度統一的易地扶貧搬遷“組合拳”,推動以富民產業培育和易地搬遷為重點的扶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武威市委書記柳鵬說,當前,是武威轉型升級的機遇期、決勝脫貧的攻堅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全市要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在堅持群眾自願原則的基礎上,既要對生活在自然條件惡劣、缺乏穩定脫貧條件的農牧民應搬盡搬,又要統籌搞好移民區小康住宅規劃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和遷出地生態恢復,特別要注重後續產業發展,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挪窮窩、拔窮根——深山農牧民下山開啟新生活

橫樑鄉所在的古浪縣南部山區,農業基礎條件薄弱、產業結構單一,長期以來,制約群眾增收致富的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飲水難、就業難、增收難問題突出,其中,有7個鄉鎮地處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緣,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矛盾非常突出,是古浪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

“為從根本上破解南部山區‘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難題,我們根據南部山區不同立地條件,按照‘完全乾旱山區整鄉搬遷,水川河谷區就近收縮’的思路,規劃將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無水澆地、缺乏基本生存條件的貧困群眾搬遷到北部川區,對適宜留居的群眾實施收縮居住。”古浪縣委書記李萬嶽說,2012年以來,古浪縣先後在黃花灘移民區開工建設12個移民點和綠洲小城鎮,預計到今年底,古浪將實現橫樑、干城、新堡3個鄉鎮整鄉搬遷,南部山區生活在自然條件惡劣、缺乏基本生存條件、有搬遷意願的群眾應搬盡搬。

古浪是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片區縣,而在武威市所轄的其餘3個縣區中,天祝藏族自治縣是中央確定的深度貧困地區,民勤縣、涼州區則是甘肅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在武威,偏遠山區特別是居住高寒山區的貧困人口,年年扶貧,年年無法脫貧,甚至是越扶越貧,改革30多年來,生活狀況改善不大,而且由於過分放牧和耕種,形成惡性循環態勢,對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破壞嚴重。這是全市扶貧工作真正的難點和重點。”武威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國斌介紹說,為此,市委、市政府主動擔當,真扶貧、扶真貧,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先後建成古浪黃花灘片、天祝南陽山片、涼州鄧馬營湖等一批移民搬遷示範基地。先期的移民已經實現了“當年下山、次年脫貧、三年致富”的預期目標,實踐證明,這是一條“拔窮根、挪窮窩”的根本舉措,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出門就是山,用水用電不方便;下雨泥濘路走不成,更害怕住的土坯房塌下來。”從海拔3000多米的天祝縣賽什斯鄉的土坯房,搬到南陽山片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松山鎮德吉新村,如今住在寬敞明亮的新居里,村民陳進武喜笑顏開:為了幫助他建房,政府補助了7.5萬元,又幫助他們協調申請5-20萬元的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扶貧、雙業貸款等惠農政策,從根本上解決了像他一樣的移民群眾資金短缺問題。“現在家裡喝上了自來水,通了地暖,家門口就是公路,跟住在山上比,生活是大變樣。”

天祝縣委書記張發基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緊盯高深山區農牧民群眾穩定脫貧需要,按照“規劃先行、資源整合、產業配套、社區管理”的思路,深入實施生態移民工程,使6萬多移民群眾徹底告別了惡劣的生存環境。

穩得住、能致富——富民產業點燃移民群眾新希望

“‘穩得住、能致富’是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成功的關鍵。為此,我們始終將移民群眾的後續生計和發展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張發基說,天祝縣把產業扶貧作為解決貧困移民群眾後續發展的根本舉措,把特色產業項目規劃到村,增收產業計劃落實到戶,切實拓寬他們的增收渠道。

3年前,54歲蘇萬祿從天祝縣安遠鎮搬到了德吉新村。在搬遷前,蘇萬祿一家的生計全靠在旱地裡種些青稞、油菜籽和養殖山羊,收入不足1萬元。而今,搬到德吉新村的蘇萬祿,不僅擁有兩座食用菌生產大棚,還種植了9畝地的藜麥。“每個食用菌大棚年純利潤在1.5萬元以上,藜麥畝均效益約1000元,生產出來的兩樣農產品都有政府引進的企業搞訂單銷售,根本不愁賣,我在家幹活一年就能掙4萬元。”說起搬遷後的生活,蘇萬祿信心十足:“兒子夫婦倆還到蘭州打工賺取務工收入,家裡的生活是蒸蒸日上。”

產業發展點燃了移民群眾對搬遷後生活的新希望。“我們積極搶抓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草食畜牧業和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貼息貸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易地扶貧搬遷貸款等惠農貸款政策機遇,扶持移民群眾大力發展金雞產業、富硒肥牛、戈壁農業、高原有機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有效破解了移民群眾資金短缺難題,助推了富民產業發展。”武威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17年底,武威市累計投入農牧民易地搬遷資金約90億元,主要用於產業發展、住房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全市貧困戶累計發展設施農牧業25.08萬畝、林果業21.75萬畝,實現了戶均2畝棚;移民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較搬遷前增長2倍以上,最高比搬遷前增長了5倍。

保生態、建新城——推動生態民生齊發展

統計顯示,到2016年底,武威市共建成移民安置點108個,世代生活在高寒山區的2.89萬戶、11.07萬人順利移民搬遷。“十三五”以來,武威認真實施2016—2017年度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截至目前已對生活在祁連山高海拔貧困山區和生態惡化沙區、乾旱區的4.86萬人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

藉助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武威數以萬計的高深山區農牧民徹底告別了過去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也大大減輕了搬出地自然環境所承載的壓力。

如今,在古浪南部山區,當地啟動了新堡鄉至定寧鎮山區長50公里、寬20公里生態恢復區建設,逐步對生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區退出耕地、宅基地、荒山荒灘,通過封山育林、自然修復,全面恢復遷出區林草植被,提升水源涵養功能,促進生態良性循環。古浪縣副縣長趙磊介紹說,縣上通過整合重點生態建設項目,結合“退、封、造、管”各項措施,大力營造水源涵養林,實施封山育林工程,林草植被覆蓋度由原來的30%提高到現在的80%,有效延伸和保護了南部山區森林資源,為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移民遷出區恢復生態用地72萬畝,恢復水源涵養林5.2萬畝,減少對草原破壞及影響面積418.8萬畝,據觀測,2017年植被覆蓋度達到42.9%,比2010年提高4.71個百分點。”武威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過程中,武威對遷出區實行封山禁牧,輔助以造林、種草、散播等措施,生態修復成效明顯,水源涵養功能逐步增強。同時,武威立足全市農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實踐,分類試點推進,通過易地搬遷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培育小城鎮集群,聚合城鄉融合發展新優勢,先後探索形成了城郊融合型、商貿物流型、工礦依託型、能人帶動型、產業支撐型、生態旅遊型、勞務拉動型、傳統保護型8種小城鎮主要發展模式。同時,人口的城鎮化集中居住,有效放大了基礎設施項目的集約效應、公共服務的組合效應和社會化服務的規模效應。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大幅改善,形成了以武威中心城市或縣城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生活圈,移民群眾開始順利共享教育、醫療、就業、購物等民生優勢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