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接連破發 B站愛奇藝們為何不受資本市場待見?

上市首日接連破發 B站愛奇藝們為何不受資本市場待見?

中國視頻網站排隊登陸納斯達克的壯觀一幕,在接連“破發”的現實面前,如同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

北京時間3月29日晚,愛奇藝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以18.2美元開盤。大股東李彥宏和CEO龔宇等人的笑聲還在耳邊迴響,開盤之後的股票卻迅速跌破發行價,最終IPO首日以15.55美元報收,下跌幅度達到13.61%。

上市首日接連破發 B站愛奇藝們為何不受資本市場待見?

這不禁讓人想起早愛奇藝一天上市的嗶哩嗶哩(B站),同為國內視頻網站代表,同樣遠渡重洋赴美敲鐘,也同樣在美國資本市場不受待見,率先跌破發行價。

是華爾街已經不再相信中國概念股的“資本故事“了嗎?還是看不懂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盈利模式?為什麼這一波集中上市的視頻網站公司如此不受投資者待見?

文/木木(業界風雲匯)

看不懂還是不看好

事實上,在愛奇藝和嗶哩嗶哩剛傳出要赴美上市之初,就有業內人士給出了忠告:中國視頻網站進入美國資本市場之後,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來自華爾街赤裸裸的“歧視”。果不其然,愛奇藝和嗶哩嗶哩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一切。

通過價格走勢我們能夠看到,開盤價較發行價上漲1.1%的愛奇藝,開盤之後便陡然下跌,隨後稍有攀升至發行價18美元的標準線之後,又落入了下跌軌道,最低為15.44美元,跌幅達到了14.17%。而另一頭,難兄難弟嗶哩嗶哩也沒有好過到哪裡去。北京時間3月28日晚間在納斯達克敲鐘的嗶哩嗶哩,9.8美元的開盤價直接較發行價11.5美元下跌14.78%。

在愛奇藝IPO之前,外媒已有預測其上市後前景或許不容樂觀。納斯達克在3月3日發文稱,新股上市後股價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波動,而對於愛奇藝這種尚未盈利的公司來說尤甚。

相比較於之前一些年對於中國概念股的追捧,華爾街大多投資機構最近幾年冷靜了許多。特別是對那些看起來體量很大,品牌影響力也不小,但短期內缺乏扭虧為盈能力,還在持續虧損期的一些中國互聯網公司,愛奇藝最近3年的業績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招股書顯示,愛奇藝在2015-2017年的淨虧損分別為25.75億元、30.74億元和37.369億元,虧損額度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有逐年擴大的趨勢,這讓華爾街和美國的投資者們深感憂慮,在IPO首日的股價“破發”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上市首日接連破發 B站愛奇藝們為何不受資本市場待見?

在談及對股價的期待時,愛奇藝CEO龔宇曾坦言,目前中國的環境和西方投資者對中國的商業模式特別是愛奇藝商業模式的陌生,對愛奇藝的價值也有一定程度的低估,但是我覺得這個不重要,最主要的是我們把目光看得更長遠”。

而龔宇本人,也因為僅僅持有1.8%股份刷新了IPO的互聯網公司CEO持股最低記錄,對於為何作為創始人披肝瀝膽8年多時間,上市時卻擁有如此低持股比例的外界疑問,龔宇本人非常巧妙的用了“這是一種行為藝術”來作答。

那麼,美國資本市場那些老江湖為什麼不再看好中國視頻網站?即便起初真的如外界所說看不懂愛奇藝、嗶哩嗶哩這兩個外來的和尚,那也自然會找到與之相似的企業進行一番評估,這也是資本市場慣用的套路之一。

而反觀愛奇藝和嗶哩嗶哩,關於這一點他們或許也早已有過充分的考慮,在未上市之時各自就已經有了自己對標的美國老大哥。嗶哩嗶哩並未對外宣稱要做中國的某某某,一直高喊著自己“二次元社區”。但是其本質上還是一個視頻幾乎全部靠用戶上傳,內容基本依據流量排名的視頻網站。這種模式與誰更為相似,外媒已經給出了他們的答案,那就是YouTube,只不過是一個“中國版二次元YouTube”。

愛奇藝則更為清晰。有眾多業內人士分析稱,愛奇藝最應該對標的應該是視頻網站的成功代表——Netflix。但愛奇藝顯然志不在此,此前就有媒體報道過,龔宇在八年長跑之中給予愛奇藝的定位已經跳出了“中國版Hulu”、“中國版Netflix”的框框,其要對標的是“線上迪士尼”。

資本市場冷遇背後

從現階段來看,嗶哩嗶哩和愛奇藝的綜合實力和盈利能力或許尚不足以去征服美國資本市場。

在翻閱愛奇藝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之後再去打量整件事,相信不少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個詞——流血上市。問題也恰恰就出現在流血上市。直接點說:愛奇藝或許要靠自己持續虧損的財報來考驗海外投資者承受能力了。

招股說明書中,愛奇藝給出的核心數據顯示,2017全年愛奇藝總營收人民幣173.784億,同比增長54.6%,從這一指標上來看愛奇藝確實還算得上是一位成績優秀的好學生。

但愛奇藝2017年運營虧損為人民幣39.530億元,而2015年運營虧損則為人民幣24.276億元。對比後就能發現2017年這一年的愛奇藝的表現:營收和虧損同步增長擴大。

上市首日接連破發 B站愛奇藝們為何不受資本市場待見?

並且愛奇藝的營收增長率還基本與其內容成本增長率保持一致,尤其是在2017年最為明顯,其內容成本增長率從2016年的104%放緩至2017年的67%,相應地,營收增長率從2016年的111%降低至55%,“這是被拖進了內容成本的無底洞”,有業內人士對此做出了分析。

說到內容,本該遵循內容為王這一黃金準則的愛奇藝,卻在這方面摔過不少跤,至今在業界仍有不少爭議話題。

上市首日接連破發 B站愛奇藝們為何不受資本市場待見?

而隨後《中國有嘻哈》總製片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回應:好的東西幹嘛不拿來?對此,或許我們只能引用網友的一句話“是借鑑!搞節目的事,怎麼能說抄襲......”

綜上,也就引出了愛奇藝不被美國資本市場看好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未來沒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講。

從盈利能力來看,視頻網站的基本盈利模式,一是傳統的廣告業務,二則是其他增值服務。這是每個視頻網站都在做的兩件事,從其在對外所強調的付費會員來看,2017年愛奇藝的會員營收所佔總營收的比例位37.6%,不難看出雖然2017年愛奇藝的會員營收在大幅增加,但是其在總營收中佔比的增速卻較之前放緩。

在愛奇藝最為看重的付費會員方面,愛奇藝前腳修正招股說明書中付費會員規模高達6010萬,騰訊視頻後腳就宣佈其付費會員數已至6259萬。李彥宏的那句“付費會員數第一”聲音猶在耳畔,老對手馬化騰就迅速衝上前來打臉。

現階段盈利能力很難改觀,再加之未來沒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講,愛奇藝110億美元的市值,恐怕很難直接跳過1281億美元市值的Netflix而直接去對標1510億美元市值的迪士尼。

尾聲

假以時日,解決了自身諸多痛點的視頻網站們,不再被美國資本市場歧視,重新讓對方相信自己講的“故事”之後,或許才能挺起胸膛走上坦途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