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通過怎樣的方法發現八大行星的?

陳澤琴

這個就要分兩個方面去說:

①在中國,古代人是通過肉眼觀測得到的(當然其他國家也是)

但要注意的是,並沒有看全八大行星。因為在夜空中,最容易,顯眼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主要還是它們都在黃道面上,無論是地形說還是日心說,古人的認知中行星和太陽都是一個面,所以這些五大行星就被識別出也分別命名了。

②在西方呢?首先肉眼就能分辨出的不談,那其餘的兩大行星有是怎麼得知的呢?

天王星是在18世紀後半期,被確認為低七顆行星的,是法國的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發現的,中間的過程也比較曲折,本來他並不確信是一顆行星,因為此前天文學家一直認為是一個恆星,以至於當時威廉·赫歇耳一度認為自己觀測錯了,在宣佈之前的報告中,一直用彗星來代替。

而最精彩的是海王星的發現,它是在19世紀中期被宣佈發現的,但是其中的曲折就很多了,因為天文學家發現天王星的運行規律很異常,可以說是每幾年的觀測都不相同,這就很鬱悶了。

甚至有的天文學家認為,天王星太遙遠了,認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在那邊不太管用了。但是這個想法沒有被大部分人同意,它們認為應該是天王星附近存在一個衛星之類的天體,但是觀測卻顯示嗎,沒有東西。

這時候,有兩位年輕小夥——亞當斯和勒威耶,堅信牛頓是對的,他們就各自獨立的不斷計算,終於在1845和1846年,算出了一個新的行星的軌道和質量,分別向天文臺報告了結果。最終天文學家在天王星的附近發現了一個未知的星體,其亮度只有八等(暗)。這是一次人類知識的勝利,現實理論計算預測了海王星的存在,然後才通過觀測證實。


賽先生科普

目測。古代人是通過晚上目測的方法發現五大行星的。對就是五大行星,也就是能用肉眼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至於行星兩個字,古代人是不知道的,他們只知道那是和天上其它星星一樣的星星罷了。

到了西方文藝復興之後,隨著望遠鏡的發明,人們觀測的深度大大加強,於是通過望遠鏡發現了天王星。之後在萬有引力的指引下,先是計算出了海王星,之後通過用天文望遠鏡觀測計算軌道發現了海天星。用同樣的辦法發現冥王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