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稻+”生態種養提質增效

近年來,緊靠微山湖溼地保護區的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發揮生態優勢,把“稻+”種養作為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在同一片稻田裡既種稻又養蝦、蟹、魚,通過立體化種養模式實現種養雙贏。目前,任城區推廣“稻+”生態種養項目示範基地達20多家,稻蝦共作面積達到6000餘畝,年實現總產值3600多萬元,“稻蝦共作”成為當地農民綜合種養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稻蝦共作,種養雙贏增效益

“不要小看稻田裡的那幾百斤龍蝦,它們不僅能增加幾千塊錢收入,還能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減少農業汙染。在小龍蝦生長過程中不用化肥、農藥,這樣產出的米更香甜,蝦更潔淨美味。”嚐到種養結合模式甜頭的百果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崔愛國高興地給大家傳授經驗。

2017年春,崔愛國流轉了300畝低窪地,率先搞起水稻生態種植、稻蝦共作。任城區“稻+”生態種植試驗示範項目落戶在這個農業產業園。由百果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生產主體,任城區農業局負責技術指導。以國家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為依託,項目當年在百果園的示範試驗種植基地試種300畝稻蝦、稻蟹共作,採用生物有機肥、綠肥相結合的模式,形成零化肥農藥稻蝦共作示範基地。去年,實現畝產稻穀700公斤,畝產小龍蝦100公斤,畝產值達5690元。今年又擴大200畝種養面積,增加“稻+魚”生態種養,核心面積將達到500畝。預計今年畝產值能達到6000元左右。“去年,兩萬斤生態蟹田米經過統一包裝、統一品牌,深受消費者歡迎。稻蝦田不僅給農民帶來更高的收益,也保護了生態環境。”崔愛國說。

王東領是濟寧嘉鳴牲豬養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他充分利用公司自有沼渣、沼液的優勢,流轉土地170畝用於“稻+”生態種養項目,形成種養結合,變廢為寶。“預計今年畝產優質綠色生態大米450公斤,小龍蝦175公斤,這樣一算一畝綜合收入可觀。”王東領說。

綜合種養,發展現代農業新模式

在任城區喻屯鎮喻興農業園“稻+”生態種養項目示範基地,農民們正在稻田裡緊張忙碌著。據項目負責人蘭慶武介紹,喻興農業園“稻+”生態種養基地幾年前是一家礦區塌陷地,2017年流轉了400畝土地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採用稻蝦生態共養模式,聘請了江蘇射陽縣種養專家負責技術指導,一期項目種植基地試種170畝稻蝦共作,採用生態有機肥、綠肥相結合的模式,形成零化肥農藥稻蝦共作示範基地。目前已全部完成蝦池溝渠開挖,稻蝦綜合種養具備了良好的條件,今年預計畝產有機生態大米650公斤,小龍蝦200公斤,產值將達到120萬元。

“我們以推廣‘稻蝦共作’為契機,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依託,不斷放大稻漁綜合種養的經濟效益,將產業鏈從大米種植、魚蝦養殖延伸到大米深加工、水產品開發。同時,大力發展農業旅遊、熱帶水果種植項目,成功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一種模式,正讓全區農民受益。”任城區委書記嶽根才說。

據介紹,目前,任城區水稻種植面積達25萬餘畝。去年以來,任城區大力實施生態水稻示範項目,示範推廣稻漁共作、稻菇輪作等“稻+”生態高效種養模式。對符合要求的稻漁示範基地項目,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資金,通過財政支持和項目實施,激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態水稻種養試驗示範基地建設的積極性,示範引領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加快農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

“稻+”生態種養模式富了農民,綠了農產品,美了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