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泉有哪些特產?

願在二次元

陽泉是山西一個地級市,是一座山城,這裡最主要的特產便是煤礦,是中國重要的礦產集中區,陽煤集團名震世界。

除了煤炭,還有很多其它的特產,其中最有名的要屬陽泉自主品牌飲料維爾康,這種飲料在陽泉特別有名,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吃飯一定要來一瓶。

還有陽泉漂抿曲,是陽泉當地一種很特別的吃法,也叫小河撈,從明朝開始就在陽泉很流行。白麵中加入一點綠豆麵和好,用特製的抿曲床壓制而成,煮熟後撈入特製的湯汁中,香飄山城,這種吃法還曾出現在傅山先生的著作中。陽泉壓餅也很有特色。

此外,陽泉下轄的縣、區也有很多特產,平定黃瓜、西回小米平定荊花蜂蜜

仙人紅薯黑豆葉菜盂縣花椒連翹茶、盂縣豆麵抿圪餖土豆燴莜麵魚魚、盂縣棗介糕椒葉窩窩盂縣紅小豆盂縣葵花籽、平定粉條豆腐絲盂縣滷土豆等,也都很有特色。


太原晚報

1、平定黃瓜幹

主要產於平定縣後溝、河頭兩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開始生產。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黃瓜干係選用優質無剌無籽幼瓜製成,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鉀鹽、氨基酸、糖類等多種營養成分,能促進腸胃蠕動,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平定黃瓜除滿足本地需求外,還銷往京、津等地。

在平定古州,“黃瓜幹”製作歷史最悠久、工藝最精巧、質量最上乘、產銷量最大的是平定州城西冠山腳下的後溝與河頭兩個村莊。據後溝人傳說,平定黃瓜乾的製作工藝技術為後溝村劉、李兩家祖先所創。在明朝洪武年間,劉、李兩家的祖先由洪洞移民來到平定州,並選擇後溝村作為長久定居地,因這塊土地三面環山,山上樹木茂密,河水四季長流,地域氣候宜人,非常適宜開墾生存。他們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幾十年,除開墾山坡地種植糧食作物外,還利用豐富的水資源打井發展菜園,種植黃瓜等蔬菜。當時冬季沒有吃的蔬菜,他們就把夏、秋兩季的大田菜進行乾製後備做冬季食用。經過多次實驗,最後試驗成功了用煤火烤制的黃瓜幹,即“龍筋”牌黃瓜幹。

2、仙人紅薯

仙人紅薯是山西省陽泉市盂縣仙人鄉的特產。仙人鄉海拔低、積溫高、沙土地透氣好,這些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成就了仙人紅薯的優良品質。2011年,仙人紅薯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仙人紅薯是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盂縣仙人鄉獅子神村海拔低、積溫高、沙土地透氣好,這些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成就了貞祥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紅薯產品的優質。2011年,合作社的紅薯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如今仙人紅薯品牌越叫越響,入社農戶達126戶,輻射帶動仙人鄉十幾個村進行種植,每年生產紅薯200噸,創造產值1400萬元。在工商局的幫助下,該合作社完成了“陽坡婆”商標的設計和申報。2011年1月份,該合作社領到商標註冊證,紅薯還在地裡買主就上門簽訂了合同。

3、陽泉鐵鍋

以食不變味 、鏽不脫皮 、色澤光潔、邊沿整齊、壁厚均勻、油炸不裂等優點而著稱於世。產品主要有砂模鍋和廣鍋兩大類,規格有數百種。

4、西回小米

西回小米的生產基地地處太行山中部,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種植土壤為褐色土質,肥分較高,常年使用農家肥,團粒結構好,水源主要靠天然旱井集雨,基地及周邊無“三廢”汙染源,生態環境良好。山西省陽泉西回村地處太行山中部,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小雜糧一直是村裡的傳統作物,並以口感好著稱。村裡的小雜糧加工廠作為產業化的“龍頭”與農戶相連,帶動了全村小雜糧的迅速發展,“西回”牌小米走出山村,走進京城,成為知名品牌。

地域範圍

西回小米產區位於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東部,地處艾山山脈,群山峻嶺,溝壑縱橫,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嶺南河西入東出。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質肥沃,適宜種植穀子。西回小米地域保護範圍為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東回鎮42個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13°47′05″~114°02′41″,北緯37°39′59″~37°50′53″。地域受保護面積22356公頃,穀子種植面積500公頃,年產小米2250噸左右。

5、平定荊花蜂蜜

荊花蜂蜜的簡稱,也叫荊條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荊條蜜、棗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我國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穩收的蜜品之一。立秋前後,秋高氣爽,荊花叢中,蜜蜂穿梭其間,採花露釀製成荊花蜜,淺琥珀色,入口留香,回味無窮,因其質優被稱為“一等蜜”。荊花蜂蜜採自華北地區,南方少見。有清熱去燥、解毒去痛之功效。

荊花蜜的蜜源為荊條花,荊條是一種灌木。荊條別名荊子、荊梢子、荊棵。馬鞭草科。落葉灌木。掌狀複葉,小葉邊緣有缺刻狀鋸齒;圓錐花序,花籃紫色,核果。分佈很廣,是華北和東北南部地區的主要蜜源。一般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溝、谷底、河流兩岸路旁和荒地。耐旱,耐瘠薄,但以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水分充足處生長更好,流蜜較多。天然成熟荊條蜜在荊花開放季節,每群蜂可產荊條蜜15至50公斤。

荊條蜜含有較多的葡萄糖,所以容易結晶。葡萄糖是腦部細胞消耗最多的養份,所以荊條蜜對於腦力工作者、學生、上班族都非常適合。荊條蜜能促進體力恢復,也非常適合飯後容易睏倦、體力消耗大、精神壓力大者。

6、山西過油肉

過油肉據傳起源於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後來傳到太原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至山西其他地區。“過油肉”在江蘇、上海和浙江地區都有,而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製作上都與眾不同,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山西過油肉據說是全國第一屆烹調比賽的金菜式,除了傳統的用精選瘦肉經過上漿、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冬筍炒過,現在還有臺蘑過油肉(臺蘑,是對產於五台山區蘑菇的簡稱,是一種營養極高的食用菌,又稱“天花菜”。)土豆片過油肉等,看個人喜好了,其實道理上還是一樣的。

過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傳統特色菜餚,歷經代代廚師精心烹製相傳至今,歷史上該菜源自晉東名城平定,平定州(今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最是正宗。1957年2月經市飲食公司組織專家評審,將名廚吳萬庫技師製作的過油肉評為了太原十大名吃。後經名師張殿華、1、方明鎖等幾位名廚參加全市、全省及全國的烹飪大賽,曾獲得金獎,為太原人民爭了光。市場經濟以來,凡是經營山西飯菜的餐館、飯店都有過油肉這道菜。但是,可能出於某種意圖,有些餐館將過油肉改造得五花八門、面目全非,派生出什麼系列過油肉,如白菜過油肉、尖椒過油肉、麻辣過油肉等等,為適應食客的需要往過油肉裡配洋蔥、蒜薹、乾紅辣椒、黃豆芽……久而久之,原來那傳統的過油肉已難覓蹤影了。其實,過油肉應從選料,配菜,烹調上下功夫,這樣才能更加凸顯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7、平定黃瓜

平定黃瓜幹主要產於平定縣後溝、河頭兩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開始生產。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黃瓜干係選用優質無剌無籽幼瓜製成,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鉀鹽、氨基酸、糖類等多種營養成分,能促進腸胃蠕動,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平定黃瓜除滿足本地需求外,還銷往京、津等地。平定的黃瓜乾和砂貨、鐵貨飲譽中外,古有“黃瓜幹上貢品,龍字砂鍋悅帝心”的美稱。

8、黑豆葉菜

每到秋後,平定一帶百姓就開始了每年的過冬準備。先將豆枝青葉採回,放在通風處自然乾燥,再將豆青葉切成細絲。然後用開水汆透,再用涼水過涼,放入大筐內,菜上壓一塊大案板,板上放石頭,將豆青葉的水分擠壓淨。將擠淨水分的豆青葉放入甕裡搗實,裝滿後壓一塊大石頭。最後添入清水、米湯進行漚制。

醃製好的豆葉菜既可用於炒菜、又可澆湯煮飯,而且還有大涼敗火、解渴消炎等藥用價值。在外地工作的平定人回鄉,總要提及有沒有黑豆葉菜。無論走到那裡一提起黑豆葉菜,就會如數家珍把這種特有的醃菜給你津津有味地講述一遍。

9、黃瓜幹

黃瓜幹是平定縣的傳統名產。早在500多年以前,黃瓜幹就成為當地人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下酒小菜。這種黃瓜幹,皮肉均翠綠可愛,表面光潔、無皺。食時清脆味甜,清香可口。清朝乾隆皇帝親筆御批為:“龍筋”,被定為進獻皇宮的貢品。黃瓜幹主要產在平定縣城關鎮的河頭、後為幾個自然村。製作黃瓜乾的原料並不是一般的黃瓜,而是當地民間百姓長期培育出來的一種特殊品種。這種黃瓜外表光滑無刺,色澤純綠,肉厚瓤少,特別適宜加工。用這種黃瓜製成的瓜幹,經水浸泡後,就如新摘下的鮮黃瓜一樣。在舊時寒冷的冬季,蔬菜淡季,用平定“黃瓜幹”招待親朋好友、使賓貴客,確能給筵席上帶來一絲春意。

10、北嶺牌米醋

食醋由於釀製原料和工藝條件不同,風味各異,沒有統一的分類方法。若按制醋工藝流程來分,可分為釀造醋和人工合成醋。釀造醋又可分為穀物醋(用糧食等原料製成)、糖醋(用飴糖、蔗糖、糖類原料製成)、酒醋(用食用酒精、酒尾製成)。穀物醋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再分為燻醋、特醋、香醋、麩醋等。人工合成醋又可分為色醋和白醋(白醋可再分為普通白醋和醋精)。醋以釀造醋為佳,其中又以穀物醋為佳。

食醋的味酸而醇厚,液香而柔和,它是烹飪中一種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主要成分為乙酸、高級醇類等。現用食醋主要有“米醋”、“燻醋”、“特醋”“糖醋”、“酒醋”、“白醋”等,根據產地品種的不同,食醋中所含醋酸的量也不同,一般大構在5~8%之間,食醋的酸味強度的高低主要是其中所含醋酸量的大小所決定。例如山西老陳醋的酸味較濃,而鎮江香醋的酸味酸中帶柔,酸而不烈。食醋中除了含有醋酸以外,還含有對身體有益的其它一些營養成分,如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糖、鈣、磷、鐵、維生素B2等等。


簡單說電影

昔日陽泉市區有泉五處,常年湧漾,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地理座標為東經112°5′-114°4′,北緯37°40′-38°31′,位於太行山中部西側,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較大。特點是:冬夏長,春秋短,春季少雨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天雲高氣爽,冬季乾冷,時有風沙天氣。

西北部獨特的氣候和地理位置,使其有獨特豐富的地方特產,列舉如下:平定黃瓜幹,主要產於平定縣後溝、河頭兩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開始生產。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

陽泉鐵鍋,以食不變味 、鏽不脫皮 、色澤光潔、邊沿整齊、壁厚均勻、油炸不裂等優點而著稱於世。產品主要有砂模鍋和廣鍋兩大類,規格有數百種。

  西回小米,地處太行山中部,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種植土壤為褐色土質,肥分較高,團粒結構好,水源主要靠天然旱井集雨,生態環境良好。

  平定荊花蜂蜜,也叫荊條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荊條蜜、棗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我國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穩收的蜜品之一。立秋前後,秋高氣爽,荊花叢中,蜜蜂穿梭其間,採花露釀製成荊花蜜,淺琥珀色,入口留香,回味無窮,因其質優被稱為“一等蜜”。荊花蜂蜜採自華北地區,南方少見。有清熱去燥、解毒去痛之功效。


  仙人紅薯,陽泉市盂縣仙人鄉的特產。仙人鄉海拔低、積溫高、沙土地透氣好,這些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成就了仙人紅薯的優良品質。

  過油肉, 據傳起源於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後來傳到太原 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至山西 其他地區。“過油肉”在江蘇 、上海 和浙江地區都有,而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製作上都與眾不同,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黑豆葉菜是舊時平定縣一帶農家百姓常吃的一種醃製菜。在舊社會有這樣的傳說:“半田半水九分山,糠菜半年糧半年”。糠,即為穀糠,這裡的菜就是指用黑豆葉漚制的酸菜。據說,早在晉獻公時就有了吃豆葉的食俗。每到秋後,平定一帶百姓就開始了每年的過冬準備。先將豆枝青葉採回,放在通風處自然乾燥,再將豆青葉切成細絲。然後用開水汆透,再用涼水過涼,放入大筐內,菜上壓一塊大案板,板上放石頭,將豆青葉的水分擠壓淨。將擠淨水分的豆青葉放入甕裡搗實,裝滿後壓一塊大石頭。最後添入清水、米湯進行漚制。

  爛不爛,用料:土豆,麵粉適量。調料:雞蛋(肉),辣椒,芝麻,蔥,姜,蒜等調料適量。炒不爛做法:1、土豆去皮切絲。淘洗後晾乾。2、麵粉中灑入少許食用油,土豆絲拌入,使麵粉均勻的裹在土豆絲上面。3、如上入蒸鍋,蒸熟(約15分鐘)。攤在面板上,待涼。4、配料切絲。……

  平定黑釉陶瓷,自唐宋以來就製作陶瓷器。隨著滄桑歷變,生產工藝日臻完善。民國年間利用本地資源生產紫砂陶器,並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當時的平民工廠生產的紫砂陶器和其他陶瓷譽滿北方。

河撈麵,河南有一種麵食叫餄餎面。詳細介紹一下做法,與河南河南郟縣餄餎面做法相同。人們一提到山西 不禁會想起那裡的刀削麵 ,但是山西還有一種比刀削麵的來歷更早的麵食,那就是河撈麵。

  河撈是一種古老的麵食品種,大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多在北方人家尤其山西民間和陝北流行,在不同的地方名稱有些不大一樣,有叫河撈麵的,有0子面的,有叫 餄餎 面的,還有叫壓河撈或叫軋河撈的。製作河撈時,有專門壓河撈的工具,稱為“河撈床”,床身用粗壯而彎曲的木料製成,現在也有用鐵製機械做的,中間有一木芯象活塞一樣可上下穿動。老的木頭制的河撈床是在一根木頭上挖個杯口粗細的圓坑,坑上下通透,在坑底下釘一塊扎滿小孔均勻分佈大小適中的鐵皮或銅板。在河撈床上方有一根圓柱體上面連接在一個軸上,將河撈床架於鍋上,把和好的面搓成長圓形,在水裡沾一下,將面添滿圓洞,放入河撈床坑內,木芯置於洞口,然後按住河撈床的床把,手板木槓用力下壓(擠壓),將面從小孔中壓入開水鍋中,把面壓盡後,用刀將河撈床底的面絲割斷,煮熟後從鍋裡撈出來即可,再澆上不同口味的臊子(也就是吃麵條的時候在麵條上澆的滷兒。山西人一般都說臊子),就可以吃了。大的河撈床,要用兩三個人的力量才能操作。 但家庭也有用小河撈床的,形如大河撈床,只是尺寸小的多。

河撈麵比撥魚 面硬,比刀削麵要軟,食感滑溜柔軟,自有妙處。河撈麵結構緊密、粗細均勻、長度適宜、筋柔利口。是美味的麵食。

  北嶺牌米醋,是山西 省陽泉 市的特產。以優質小米 、小麥、麥麩、白糖為原料,採用傳統的大麴制醋工藝精製而成,含有多種維生素,是製取醋蛋液的底醋,對高血脂、動脈硬化,慢性胃炎都有一定療效,是集美容健美、烹調為一體的佳品。

  陽泉漂抿曲,飄抿曲,亦稱小河撈,大約從明朝開始風行於陽泉。它是以綠豆摻少量精白麵粉和麵,經特製抿曲床壓制而成。煮熟後撈入各種調料配製成的湯汁中即可飄起。它長如掛麵,細如毛粉,清香利口,鮮味撲鼻,富有營養,風味別緻,還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曾在《小河撈記》中讚美它的美味,至今抿曲仍香飄山城。

  平定冠山連翹茶, 連翹,又名黃金條;每年早春時節開放著金燦燦的小黃花,花落後開始吐嫩綠芽,將嫩綠芽經過配料加工、泡製就可以成 為能夠飲用的保健茶,名曰“連翹條”。


  陽城肉罐肉,是馳名三晉美味佳餚。它不僅製作工藝獨特,味純噴香,而且陽城肉罐還是我國陶瓷工藝百花園裡的一枝奇葩。

  北鄉柿子 ,扁圓,不同的品種顏色從淺桔黃色到深桔紅色不等,大小從2釐米到10釐米,重量從100克到350克。主要產在盂縣 梁家寨鄉、下社鄉和西潘鄉。

盂縣核桃核桃又名胡桃,在國際市場上它與扁桃、腰果 、榛子一起,並列為世界四大幹果。盛產於盂縣各鄉鎮。以個大殼薄、仁肥易取、入口香脆而聞名三晉。

陽泉市是山西省第三大城市。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疊翠,礦藏資源豐富,是中國著名的無煙煤產地,境內礦藏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素有“煤鐵之鄉”之譽。

陽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有著獨特的資源和特產。


峰山1111

山西陽泉物產豐富,特產也很多。

山西陽泉是一個地級市,位於山西省的東部,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桃河橫貫流過區,陽泉市境內山川林立,擁有非常豐富的礦藏資源,是中國著名的無煙煤產地,中國重要的礦產集中區,煤炭開發歷史悠久,素有“煤鐵之鄉”之譽。所以陽泉的鐵鍋非常出名。陽泉鐵鍋以食不變味 、鏽不脫皮 、色澤光潔、邊沿整齊、壁厚均勻、油炸不裂等優點享譽全國。產品主要有砂模鍋和廣鍋兩大類,規格有數百種。陽泉的特產還有紅薯,當然不是普通的紅薯,陽泉的紅薯叫仙人紅薯,一聽是不是特別有仙氣,但是你別誤會,吃了這紅薯可不會飛昇成仙。之所以叫仙人紅薯是因為他是陽泉市盂縣仙人鄉的特產。仙人鄉的海拔比較低、沙土地透氣好,正是因為這些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氣候特點成就了仙人紅薯的優良品質。

陽泉的特產還有平定黃瓜、黑豆葉菜、黃瓜王、炒不爛、西回小米等等。你要是有機會到陽泉旅遊別忘了帶點當地的這些特產回去。


鬧他太原文化

1、維爾康。2、泉白酒(現在不抵了,被汾陽小廠貼牌生產)。3、任家峪鐵鍋。4、西南異(尋不見那個字)蘋果。5、石卜嘴醋。6、平定過油肉。7、平定燜(白菜葉裡包肉餡)。8、平定黃瓜幹。9、巖會紅薯。10以後都是仇猶古國的特產了,本人瞭解不多,歡迎補充。


平淡74922459

陽泉,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部,太行山中部西側,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昔日陽泉市區有泉5處,處處湧泉,常年湧漾,便稱漾泉,後漸漸演化為陽泉,陽泉市是山西第三大城市,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清翠礦藏資源豐富,是山西著名無煙煤產地,素有煤鐵之鄉。陽泉物產豐富,非常富庶。

陽泉生產西回小米,西回小米產于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西回村,一直為村中的傳統作物,並以口感好著稱。在當地抬皇綱的傳統文藝中,所抬皇貢的小米是最為重要的貢品。相傳在明歷年間。崔皇后是西回人士。初到皇宮以十擔小米為嫁妝,嬪妃相見,個個爭相食之,數月後個個面色紅潤,深受皇帝寵愛,崔皇后便年年讓小米上供。後西回村人便把顏色金黃,口感極佳的小米命名為金皇后。


還有平定黃瓜幹,主產於平定縣後溝,河頭兩村。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人麼青睞,清朝被定位皇室貢品。素有龍筋之稱。黃瓜乾製作工藝精良,歷史悠久,質量上稱。食之讓人乾脆爽口,彈牙生津,上癮好吃。再加上各種香辛料加以醃製,配以平定西回村的小米粥,真是一碗下肚。又和胃,又好吃,讓人讚不絕口


老家呂梁

大家好!我是營養師茱莉婭。

山西特產我想大家最最熟悉的應該屬醋,哈哈哈,“山西人愛吃醋”。此醋非彼醋,我要說的是食醋-陽泉特產北嶺牌米醋。

接著陽泉地標性的產品特產有平定黃瓜幹,仙人紅薯,西回小米,平定荊花蜂蜜4種。

再有陽泉非地標產品特產: 陽泉鐵鍋,山西過油肉,平定黃瓜,黑豆葉菜,黃瓜幹,陽泉壓餅,棗介糕,椒葉窩窩,山西河撈麵,粉條豆腐絲,刀潑面等...

如大家知道還有其他不錯的特產,歡迎留言評論。


營養師茱莉婭

西回小米、平定黃瓜幹、陽泉鐵鍋、 連翹 茶、 平定陶瓷 、燴貓耳朵、不爛子、砂貨、悠面烤栳栳、盂桔梗、綿 核桃 、刀潑面、肉罐肉、黑豆葉菜、北嶺牌食醋、俊兒肉、九節菖蒲、花椒等等。


廣貨天地

說到平定這座小縣城,真的是有很多特色的東西讓你想都想不到,當地人民風淳樸,各式特產更是種類豐富。

接下來就給大家依次介紹一下:首先要提到的便是平定的黃瓜王,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還有荊花蜂蜜,也叫荊條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荊條蜜、棗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我國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穩收的蜜品之一。還有西回的小米、鐵鍋、黃瓜幹、豆葉菜、黑釉陶瓷、平定砂鍋、產於冠山的連翹茶。

以上十種特產絕對可以稱之為平定的佳品,如果說到美食那絕對要提到平定的名宴“三八席”,這是一道只有當了新女婿才能吃到的美食,有著“皇家宴席”的美譽,“三八席”作為平定菜系的精品,代表民間最高檔的宴席,是平定婚俗中謝婚的席面,是整個婚禮中孃家的重頭戲。還有平定的過油肉,以白菜相配,味道確實絕佳,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嘗一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