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貧窮時能造出‘兩彈一星’,現在富強了卻造不出芯片?

全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中GDP超萬億城市已達14個,其中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無錫等5個城市都在長三角地區。

中國貧窮時能造出‘兩彈一星’,現在富強了卻造不出芯片?

“很多人會想,為什麼中國上世紀60年代那麼窮的時候能造出‘兩彈一星’,而現在中國富強了卻造不出芯片?”在29日舉行的“2018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的分論壇上,財經評論家馬紅漫拋出的這句話引發與會者深思和熱議。大家認為,“兩彈一星”跟“芯片”之間相差了一個產業集群,而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滬蘇浙皖應該合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構建長三角競爭新優勢。

“揚長”發展,尋找優勢突破口

與會者認為,從全國整體發展來看,長三角地區有獨特的發展優勢,這些是未來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突破口。

“長三角是我國民族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承載區之一。”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規劃部副部長侯松說,最早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第一架噴氣式客機運-10就誕生在上海,從運-10一直到後面的MD8290,包括去年首飛的C919大型客機,中國民用飛機、噴氣飛機的發展都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從而確立了我國民航產業研製主基地的歷史地位。

在最新公佈的全國城市經濟排行榜中,全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中GDP超萬億城市已達14個,其中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無錫等5個城市都在長三角地區。“背後還有一個寧波,是9900億元。”藥明康德集團運營高級副總裁、聯合創始人張朝暉說,從長三角經濟總量來講,整體上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因為產業體量非常大。在他看來,長三角產業結構的互補性比較好,上海的研發能力、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均在全國領先,蘇浙皖在生物醫藥、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方面的競爭力在全國也首屈一指,“長三角地區還是國際化的港口性集群,無論是產業集群,還是城市集群,優勢十分明顯。”

在安永大中華諮詢服務市場主管合夥人謝明發看來,長三角地區還是我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在全國產業的發展格局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列舉了一些數據:長三角地區整車產能佔全國比重超過22%,零部件企業數量和產量佔全國比重超過40%,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超過1/3,生物醫藥業產值接近全國30%。“滬蘇浙三地製造業產能佔全國的2/3,而且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發展也都走在前列,這對長三角地區長遠的發展是很好的趨勢。”他說。

“我們聚焦了三個產業,生物技術、物聯網和人工智能。”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偉利說,生物技術具備了基因測序“實力”,物聯網在低功率的廣域網和精密傳感器等方面有突破,人工智能在神經網絡算法和GPU算力方面有突破,“我們認為這三個產業未來能在長三角地區形成優勢的產業集群。”

合力佈局,亮出長三角品牌

與會企業家認為,長三角地區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是一項系統性、持續性工程,需要三省一市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網絡文學文化產業的下游延伸非常廣,包括影視、動漫、遊戲、音樂等一系列產業。”閱文集團聯席CEO吳文輝說,但長三角地區從影視方面來說和北京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遊戲、動漫等方面和深圳、杭州有差距,“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和長三角地區政府方面的支持,在這裡聚集起來一系列相關的文化創業企業,形成產業鏈,我們共同把IP產業做大。”

“在形成產業鏈的過程中,創業人才落戶的問題值得關注。”在他看來,作為創意產業來說,最關鍵的是人,無論是寫小說,還是拍攝影視作品,人的落戶和投入比硬件投入更為重要,“要在長三角地區成為創意人才聚集基地,還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煜認為,當前長三角航空產業與世界級產業集群發展仍有差距,要發揮政府在組織協調方面的功能,研究制定促進長三角航空產集群發展的方案,提出總體規劃和保障措施。“法國圖盧茲航空相關產業有400多家科研單位,1萬多名科研人員,還有4所與航空相關的世界級大學,為航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他建議,通過政府協調,調動區域內各因素,如高校、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等,參與到航空製造業和航空運輸的整個發展鏈條上來,還可成立航空製造的運輸研究、培訓機構,充分發揮協調效應,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從國際上來看,長三角地區應該做出自己的品牌。”作為在滬創業的外國人,上海熱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法比恩講了一點他的感受:雖然在中國很多人都知道長三角,但是和美國硅谷、德國工業4.0區域等在世界的知名度相比,長三角地區的品牌效應還不大。他說,前段時間德國總理默克爾一行來到中國,他和德國團隊聯繫,他們考慮了很長時間,最終選擇去北京和深圳考察,“從我的角度來說,長三角地區跟北京、深圳差別並不大,還是要把品牌做得更好一些。”

謝明發建議,滬蘇浙皖可制定一個長三角發展規劃,從政策協同、服務協同、市場協同等方面發揮好政府、企業,還有第三方組織等多元化主體的作用,形成產業一體化發展的合力。他認為首先可出臺長三角製造業發展的指導目錄,明確打造生物醫療、民用航空、智能製造、新能源、工業互聯網等重要產業,三省一市佈局各省市的發展重點,再穩步推進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