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不好?那是因为你没找准G时刻!

高潮

结尾 更让人难忘的科学依据是——著名的峰终定律:对于体验记忆,有两点决定因素:高峰(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时与结束时的感受。

▪ 本文共有 1629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对于人物或者事件,我们的记忆,更擅长捕捉细节。

穿红色运动鞋的那个男生

笑声爽朗的那个女孩

不给番茄酱的那家炸鸡店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内容碎片化,想要用户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你的产品或者品牌身上,不被任何东西所抢夺,就要学会 “制造体验的关键时刻”

体验不好?那是因为你没找准G时刻!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不用从开始到结尾都传递给用户非常好的体验(我知道,这句听起来有些不负责任),但是要偶尔给他一次特别好的体验,如果用户在“关键时刻”是愉悦的、满意的,那么对你整个产品或者品牌的记忆都可能是好的。

举个例子,估计所有逛过宜家的人都会diss它的购物路线,不管你是买三块的洗碗刷,还是三万块的组合柜,都要穿过人山人海走完整个商场。

但即便如此,你仍旧不反感宜家,就因为这一路会看到更多让你惊喜的东西,从而抹去了过程中的反感,突出了 “体验的关键时刻”

很多时候“制造关键体验时刻”被用来抢占用户心智、塑造品牌概念,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的:

强调仪式感

我们把某个体验过程搞得特别有仪式感,借此来增强用户的记忆。

体验不好?那是因为你没找准G时刻!

不样说话群,

只分享音乐。

突出重要性

把某一个平淡的体验过程搞得特别重要,重要的东西总会让人印象深刻,试着让用户感受到,并且记住它。

体验不好?那是因为你没找准G时刻!

对某些产品来说,用户体验不仅仅停留在网站、手机操作界面上,还体现在线下和售后服务上,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电商。为什么在价格趋同的情况下,用户更多地选择京东?就是因为它在“快递”这一关键体验时刻,抓住了用户对“时间”的需求,并且不断强化这个概念,“早上下单中午送达”、“中午下单下午送达”.....

因此,如果你看好产品中的某一个体验,就把它做重,做大,用户自然能够感受得到。

制造小惊喜

在某一个体验过程中给用户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制造惊喜感在营销、运营过程中是百试不爽的好方法,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惊喜,即便是在相同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惊喜,也会让用户对你更加青睐。

试想一下,如果某一天在平淡的上下班过程中运营君看到吴亦凡本凡,这一天肯定永生难忘。

体验不好?那是因为你没找准G时刻!

虽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被“制造关键体验时刻”解决,但在提升用户好感度上,这三招好用又简单,朋友们可以一试。

最后举个例子,如果你过生日,下面两种情况,哪个能激发你的G时刻?

1)按照多年传统和朋友们一起吃个饭喝个酒;

2)朋友们偷偷定了一家豪华饭店,准备了“抖音爆款蛋糕”,不仅如此,还带了个美女助兴,在接近尾声时,告诉你美女暗恋你很久了……

怎么样,

意不意外,

惊不惊喜,

难不难忘?

体验不好?那是因为你没找准G时刻!

诶,就是这么简单,齐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