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前言

只要到四川之外走走,就能听见“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说法。仔细想想不外两层意思:一是四川物华天宝、山水怡人,到了这样的温柔乡,难免喜欢到舍不得走;二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走一趟费事、费力又费时,想走也走不掉……每次听到“少不入川”,不免心生怅惘,人们往往容易囿于土地而困于视野。说到底,人文精神终究是人类出于自我关怀的普遍情结,人的尊严、价值、向往都体现在此;城市的繁荣和交通的便捷,因特别能展示个性和精神而变得不可或缺。

近些天,仔细研读了《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内江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下简称《14版总规》)后,想炒盘隔夜饭,分享下感受,只梳理脉络,不纠缠枝节。



先整懂个概念——“城市群”
“城市群”,是地理学中“高端学科”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研究范围,简单说几个观点
  • 一个区域城市化到70%以上,就是所谓的“成熟阶段”,它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是前期快速发展出现的标志之一

  • 成熟阶段时,城市和周边的乡村之间存在着很密切“共生关系”,互相产生影响

  • 这种“共生关系”不是简单的“互通有无”,城市漂漂亮亮、农村破破烂烂,会相互影响,搞不好事情的

  • 到了一定的时候,城乡就需要拉到一起规划一起发展,单独依靠城市或乡村无法独自完成的


“城市群”的客观经验告诉我们:

  • 城乡之间差别越大,城乡二元结构越突出,就是把城市、乡村区别对待而出现瓶颈,比如“三农”问题

  • 这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想发展也没得动力、支撑不起

  • 城市群的集群式一体发展,才能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三农”问题的阻碍

  • 仓廪实而知礼仪,连经济都难以发展,更谈不上文化、精神层面的建立

贝淡宁在《城市的精神》一书里说“城市用很多方式反映并塑造了其居民的价值观和视野”。
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简单的了解一下国家级5大城市群的确立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四川、重庆有关的主要意思是:

  • 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发挥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

2016年4月,过了1年半,国务院批准建立“成渝国家级城市群”,核心点是:

  •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 强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培育发展中小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体系

简单说就是:成都、重庆快点发动周边的中小城市一起发展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长江经济带人口、GDP占比均超过40%)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国家级5大城市群关系示意)


  • 国家级5大城市群的规划很清晰,顺着这个思路看下去,五大城市群相互呼应

  • 长三角城市群已开始步入“世界级著名城市群”,上海是龙头

  • 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在规划中也很清晰,带动广袤的西部地区发展



在国家5大城市群的框架下,掠影成渝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的规划
成渝城市群具有的地缘优势,内江位列其中的共有11个城市
  • 覆盖成渝经济圈面积占30%

  • 人口密集度占75%

  • 占成渝经济圈经济总量70%

这些数据和长江经济带占比数据同样说明,城市群规划主要依据是“经济因素”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最重要内容是“交通圈”:
  • 优先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际交通网络,打造核心城市间、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力争1小时通达的交通圈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成渝城市群地缘优势城市)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示意图)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打造“一轴两带,双核三区”,意思就是
一轴:把成都、重庆连起来的一片经济好些的区域
两带:沿长江的城市、川北川西重镇发展2条产业带双核:成都、重庆是核心,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三区:打造川南4城、南遂广、达万2城 这3个人口、经济的密集区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成渝城市群发展5大产业)


下图:成都将成为内陆第三个双机场城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Chengdu Tianfu International Airport)
《成都2035年城区规划》中,记住这5个关键词:新机场、空港新区、龙泉山、成都主城、天府新区
成都未来20-30年的变化要看它们,成渝经济圈的发展都有影响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成都2035年城区规划示意图)

很多规划文件中都看到如“点-轴、增长极”这样的词汇,科普一下

“点轴开发理论”是啥东东?
——当然,又是高大上的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理论上世纪80年代一次学术会议上,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系统理论”(Pole-Axis Sys⁃tem Theory)和“T字型”发展战略(呃~拗口)

  • 少数条件好的经济中心(也叫“区域增长极”,或者“点”)零星的散布在一些地区

  • 发展到后来经济中心逐渐增加,它们之间需要交换各种资源,那么交通、动力供应、水源供应等都要连接起来成“轴线”

  • “轴线”先是为“点”服务的, 但轴线一经形成,就会吸引人口、产业等生产要素向两侧聚拢,并产生新的增长点

  • 最后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

  • “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进


点轴理论和“T”字型发展战略,知名度最高的案例就是“东南沿海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带”,自己发展也带动经济带高速增长

这一理论被国家“八五”和“九五”计划所采纳,影响了20多年来中国经济布局和发展

重点来了,看看我们的大内甜城!

92页《14版总规》诞生

之前的《02版老总规》是规划到2020年的,但到2014年已不适应内江的城市发展

  • 《老总规》提出的“北移、西拓”的活儿基本干完,尤其双苏工业园区、东兴片区发展迅猛,需要地盘扩张

  • 《老总规》计划到2020年城市人口为60.0万人、用地48.0k㎡;当时实际城市人口已达71.64万人,用地已达65.29k㎡,超额了

  • 沱江两岸的用地布局过于迁就于现状,导致交通走廊、绿色通廊、工业组团、城市发展的布局有点乱,不好协调处理

省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年受市政府委托编修《14版总规》,2015年5月提交方案,2016年10月底终于得到省政府批准(见下图)

《14版总规》总目标:高铁引领,区域合作,构建川南中心城市,形成“一枢纽、一中心、五基地”格局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省政府批文)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内江在成渝城市群中的产业地位)


交通规划 其它不用谈,直接说交通。交通已经充分彰显人文精神
内江在成渝城市群中,尤其川南、川东北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按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14版总规》第149条“对外交通规划”包括5个层面:

  • 航空,先建4C级通用机场,以后再改建4D

  • 铁路,打造城际铁路和高铁,低等级铁路继续用

  • 公路,绕城高速和过境高速接龙,快速四射八方

  • 客运站,修建2个一级,3个二级,2个三级共7个,哪哪都有方便乘车

  • 物流园和货运站,修建1个区域性物流园、2个物流中心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成渝之心交通要道)

通用机场,快速交通
  • 通用机场不是民航机场那样的大机场,主要是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的专业飞行,机型为小型飞机、轻型飞机、直升机等,没有民航客机的起降条件

  • 所谓专业飞行,就是承担如公务出差、空中旅游、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测绘、农林喷洒等特殊飞行任务

  • 市中区获准建一类通用机场一座

    (一类通用机场是指“具有10-20座航空器经营性载人飞行任务,或最高月起降量达到3000架次以上)

  • 这座通用机场预计总投资为10亿元,占地约300亩,主要包括:

    建1个通用航空机场、4个应急起降点、国际观光服务区、仓储物流服务区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通用机场示意图)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网络通用机场示意图)

城际铁路,轻快出行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城际铁路的运营单位川南城际铁路责任有限公司
  • 随着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城际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敞开

  • 四川省、中国铁路总公司分别出资90%、10%,共同组建川南城际铁路公司

  • 四川出资部分,由自贡、泸州、内江、宜宾四市政府与省铁投集团、四川路桥六方共同出资,总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

省铁投出资30%、自贡市出资22%、泸州市16%、内江市15%、宜宾市12%、四川路桥出资5%


“从内江出发,连接成渝高铁,再从内江到自贡,自贡到泸州、宜宾,连接渝昆高铁、成贵高铁、泸遵高铁”

构建川南快速出省通道

川南城市群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城乡发展一体化由此大跨步。


高铁跨省,一啸千里

曾经“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现在“天梯石栈已勾连”

  • 内江~贵阳,约3小时多

  • 内江~昆明,约4小时

  • 内江~长沙,约6时30分

  • 内江~西安,约4时30分

  • 内江~郑州,约7小时多

  • 内江~天津,约11小时多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成贵高铁示意图)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内江到天津高铁示意图)

高速公路,“一环七射”,随心而至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一环七射示意图)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绕城高速和过境高速示意图)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高速枢纽)

城市路网和静态交通,舒适宜行

  • 城区形成“一环,多射,两连”的结构性主干道,

  • 除常规公交,《14版总规》建议在主城区预留四条公交客运走廊,近期可运行有轨电车,远期远景可建轻轨、地铁,合计长度89.9 公里

  • 治理“停车难”顽疾,筑建机动车停车场121.5 公顷,约有小汽车停车位4.05 万个;自行车停车场13.5 公顷,约有自行车停车位9.25 万个。鼓励建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场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市域交通规划图)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主城区实景)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内江汉安大道)

房交网分享|蜀道通天堑,一啸到中原

(从乐贤到椑木只需几分钟的黄荆坝大桥)

良好的交通体系带来城乡一体化飞快的进程,但地处西南腹地的内江能否就此广阔视野?
  •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经济决定地位,文化决定品位;

  • 文化多么发达,城市就多么发达;文化能够走多远,城市就能够走多远。

  • 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使城市变得强大;城市精神的成功建设,才必将使城市变得伟大。


贝淡宁这样说:归属感跟社会责任很有关系,如果我对自己的城市没有归属感,我觉得不是我的家,对这个城市的人就没有社会责任。……怎么恢复归属感?每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


如今在这有数千年人文积淀的地方,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待家乡舒适宜居的同时,更有独特的可归属的城市精神。祝福内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