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你買到的是“知識”,還是心靈按摩?

越來越多的人,會通過知識付費來快速的滿足自己獲取知識的需求,那麼,這個付費,究竟買到了什麼?

知識付費,你買到的是“知識”,還是心靈按摩?

國內主流知識付費類 app 始於2015年。2015年一共上線了兩款知識付費類 app,分別是果殼出品的“在行”,提供行家的“一對一” 諮詢服務,於2015年3月上線;羅輯思維出品的“得到”則於2015年12月上線,主要提供知識乾貨、聽書等知識服務。

2016年則是知識付費類 app 爆發的一年,先後上線了7款 app 和相關產品,包括騰訊眾創空間孵化的“千聊”,知乎出品的“值乎1.0”,喜馬拉雅FM推出的“123”知識狂歡節,LinkedIn 出品的“赤兔2.0”,在行內部孵化的付費語音問答產品“分答”,知乎推出的“知乎Live”以及新浪微博出品的“微博問答”,可見風口已經形成。

知識付費,你買到的是“知識”,還是心靈按摩?

知識付費,你買到的是“知識”,還是心靈按摩?

知識付費,你買到的是“知識”,還是心靈按摩?

從微博問答的統計來看,如果說財經、讀書作家和房地產還有幾分“自我提升”的意味,那麼遊戲、段子手領域的受歡迎程度超過了教育、科學、母嬰育兒……則某種程度上能說明“知識付費”的需求,恐怕不全衝著知識來。

知識付費,你買到的是“知識”,還是心靈按摩?

被圍觀榜第二名“@成都下水道”,是一位泌尿男科醫生,但他接受到的提問往往百無禁忌,從配圖到文字都充滿了難言之隱的意味。未滿18歲讀者請在父母指導下觀看:

知識付費,你買到的是“知識”,還是心靈按摩?

作為問答類產品,當付費用戶的意願需要被充分迎合,甚至由他們自己來決定付費內容的走向,我們就能看到,所謂的“知識付費”的潮水,正隨著人們的偏好湧向了什麼方向:除了尋求“乾貨”,人們也正在通過知識付費這種形式來緩解壓力、尋求安全感,甚至滿足低俗本能。

想象一下,人為什麼會願意為知識付費?因為人害怕愚蠢,所以人們需要知識來掩飾,原本知識是可以通過多看書彌補並構建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的,但很多人沒有時間精力去系統的學習,想要走捷徑,於是焦慮,去尋求大咖名師來為自己補課,去發掘“乾貨”,乖乖掏錢買知識。其實還是因為人愚蠢。

知識付費,你買到的是“知識”,還是心靈按摩?

現在出現的“知識付費”,叫不叫“知識”的名字並不重要,它試圖解決的是人民在這個領域當中尋找到一種心理的需求和慰藉。而且,它的解決方案看起來比原來三個領域(傳媒、出版和教育)的解決方案要更好,或者說,滿足人們現代的心理上可能更好,更輕便,更強調獲得感。

這種心理的需求和慰藉,聽上去有一絲“宗教感”。有意思的是,其實很多人可能不大清楚,象徵現代教育的學校體系,其起源和宗教息息相關。在歐洲,中世紀出的早期的學校,都具備天主教背景,這批教會學校(Cathedral school)構建了現代學校體系的雛形;同樣在日本,學校的設立一開始是為了培養研究佛教成為僧侶的年輕人的廟宇。

“知識付費”的產業角色可以說給表演者提供了從內容生產到消費的產業鏈。所謂的“乾貨”對個人能力的提升並沒有多少幫助,它實際的作用是緩解了人們害怕被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所拋棄的焦慮。人們並不是為知識付費,而是通過付費獲得自我安慰,和去廟裡花錢燒香拜佛是一樣的。

為知識付費,你究竟買到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