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你买到的是“知识”,还是心灵按摩?

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知识付费来快速的满足自己获取知识的需求,那么,这个付费,究竟买到了什么?

知识付费,你买到的是“知识”,还是心灵按摩?

国内主流知识付费类 app 始于2015年。2015年一共上线了两款知识付费类 app,分别是果壳出品的“在行”,提供行家的“一对一” 咨询服务,于2015年3月上线;罗辑思维出品的“得到”则于2015年12月上线,主要提供知识干货、听书等知识服务。

2016年则是知识付费类 app 爆发的一年,先后上线了7款 app 和相关产品,包括腾讯众创空间孵化的“千聊”,知乎出品的“值乎1.0”,喜马拉雅FM推出的“123”知识狂欢节,LinkedIn 出品的“赤兔2.0”,在行内部孵化的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知乎推出的“知乎Live”以及新浪微博出品的“微博问答”,可见风口已经形成。

知识付费,你买到的是“知识”,还是心灵按摩?

知识付费,你买到的是“知识”,还是心灵按摩?

知识付费,你买到的是“知识”,还是心灵按摩?

从微博问答的统计来看,如果说财经、读书作家和房地产还有几分“自我提升”的意味,那么游戏、段子手领域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了教育、科学、母婴育儿……则某种程度上能说明“知识付费”的需求,恐怕不全冲着知识来。

知识付费,你买到的是“知识”,还是心灵按摩?

被围观榜第二名“@成都下水道”,是一位泌尿男科医生,但他接受到的提问往往百无禁忌,从配图到文字都充满了难言之隐的意味。未满18岁读者请在父母指导下观看:

知识付费,你买到的是“知识”,还是心灵按摩?

作为问答类产品,当付费用户的意愿需要被充分迎合,甚至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付费内容的走向,我们就能看到,所谓的“知识付费”的潮水,正随着人们的偏好涌向了什么方向:除了寻求“干货”,人们也正在通过知识付费这种形式来缓解压力、寻求安全感,甚至满足低俗本能。

想象一下,人为什么会愿意为知识付费?因为人害怕愚蠢,所以人们需要知识来掩饰,原本知识是可以通过多看书弥补并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但很多人没有时间精力去系统的学习,想要走捷径,于是焦虑,去寻求大咖名师来为自己补课,去发掘“干货”,乖乖掏钱买知识。其实还是因为人愚蠢。

知识付费,你买到的是“知识”,还是心灵按摩?

现在出现的“知识付费”,叫不叫“知识”的名字并不重要,它试图解决的是人民在这个领域当中寻找到一种心理的需求和慰藉。而且,它的解决方案看起来比原来三个领域(传媒、出版和教育)的解决方案要更好,或者说,满足人们现代的心理上可能更好,更轻便,更强调获得感。

这种心理的需求和慰藉,听上去有一丝“宗教感”。有意思的是,其实很多人可能不大清楚,象征现代教育的学校体系,其起源和宗教息息相关。在欧洲,中世纪出的早期的学校,都具备天主教背景,这批教会学校(Cathedral school)构建了现代学校体系的雏形;同样在日本,学校的设立一开始是为了培养研究佛教成为僧侣的年轻人的庙宇。

“知识付费”的产业角色可以说给表演者提供了从内容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所谓的“干货”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少帮助,它实际的作用是缓解了人们害怕被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所抛弃的焦虑。人们并不是为知识付费,而是通过付费获得自我安慰,和去庙里花钱烧香拜佛是一样的。

为知识付费,你究竟买到的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