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經理總是說非保本理財產品至今都是按照預期利率給的,沒有風險,真的嗎?

王乾

理財行業有一個就是審慎原則,需要你更加專業性的去看待一個金融產品。除去發行方以外,更多的就是產品本身,我個人原來就是銀行理財經理。對銀行產品深有體會,按照產品說明書講述投資於股權,債權,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票據以及大額存單,協定存款等可以投資的項目,且股權佔比20%以下,貨幣市場渠道及債權佔比70%以上,其他投資10%以下。這樣的內容無人能夠解讀出其產品具體的盈利能力。且不說明和提供假定虧損的任何補救和處理措施。所以剩下的只有往期業績參考了。所以經理說都兌付了,是沒錯。那麼就沒風險嗎?恰恰不是,這款理財風險揭示書一定註明了(中等風險或者中低風險R3評級,本金有輕微損失或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的情況)所以,單純說他有無風險是不負責任的。

但這恰恰反應了目前很多主做貨幣市場或者債類市場的銀行理財的共性。

銀行理財更多在於其在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同業票據等)的影響力從而抓住機會為客戶創造效益。但是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還是應該為客戶說明應有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但是市面上還是很多客戶願意投資銀行理財,畢竟有品牌。但現在專業投資機構私募,信託,資管子公司等的出現,給客戶提供了新的選擇空間,還是有更廣闊且符合國家預定規劃的更優質產品出現的,也是我們廣大客戶一個全新的平臺,希望我國金融市場穩健前行。


你的理財師張帥

這種說法肯定不對,屬於誤導銷售,可以投訴!

銀行理財產品可劃分三大種類: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淨值型。

保本固定收益型。顧名思義,銀行提供理財本金及收益保障,此類產品不但安全,而且保收益。

保本浮動收益型。此類產品銀行保障投資本金,但不保障理財收益,即在收益方面,用戶需承擔一定風險,但從歷年此類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結算來講,很少出現產品的最終收益率低於產品預期收益率的情況。

非保本淨值型。與開放式基金類似,淨值型產品,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週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的客戶購買。

所以,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保本浮動收益型,保本,不保收益。非保本淨值型,本息都不保!

…………………………………………………


史晨昱

當然是假的,個人認為這位銀行理財經理不但對客戶極不負責任,在監管越來越嚴的今天,也是對自己極不負責任。

交通銀行“得利寶•至尊16-1號”私人銀行理財產品2017年到期,預期收益8%實際收益4%。
廣發銀行掛鉤滬深300指數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4%-8%,2015到期收益4.7%。
平安銀行的“平安財富結構類(100%保本掛鉤ETF)資產管理計劃(2014年147期)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3.5%-13%,2015到期收益3.5%。
農業銀行金鑰匙如意組2014年第86期看跌滬深300指數人民幣理財,預期收益2%-6.3%,到期收益2%。

2012年東亞銀行理財產品如意寶4 5年零收益,利財通則鉅虧70%。
2007 年中信銀行代客境外理財2號,虧損高達近40%。

從結果看,還是有蠻多的銀行理財達不到預期利率,銀行理財並不一定就安全。

銀行理財分兩種,一種是自營,一種是代銷。代銷理財不太靠譜,真心不建議買,這裡就不說了。自營理財按照風險一般分為5個級別,即PR1-PR5,一般在理財產品第一頁風險等級欄中很直觀可以看到。

PR1指的是保本產品,預期利率很低,承諾保本,從未出現過問題。

PR2開始就是非保本產品了。但是PR2型產品對投資對象進行了限定,一般不會投資到高風險區域(股票期貨等),我買銀行理財7年,還沒有聽說過PR2級理財拿不到預期收益的。

PR3以上就很難說了,上面達不到預期收益的均為PR3以上的。

所以購買銀行理財一定不能聽理財經理忽悠,有能力的話自己研究條款和理財投向,不會研究的直接看PR等級,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購買,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我是好人卡,歡迎與大家交流溝通。


好人卡的理財經

非保本理財產品分為三個等級。

1、平衡型產品,理財吸收的資金由銀行專業人士管理,投資渠道70%為低風險產品,如債券類產品。30%投資掛鉤型股票、混合型基金等,以小博大來獲取高收益,高風險投資比例並不大。按2017年機構統計能達到預期收益的佔到95%左右,有5%左右的沒有達到預期收益,但本金是安全的。

2、進取型產品,理財資金所投資渠道為50%投資低風險產品,50%投資高風險產品。風險等級加大,按統計來看,能達到預期收益佔比80%-85%,其中有15%-20%的達不到預期收益,有一部分可能產生本金虧損。

3、激進型產品,理財資金全部投資高風險產品,30%投資掛鉤型股票產品、混合型基金等,70%投資QDII,就是海外投資,風險巨大,非理財專業人士、理財精英們莫屬。一般人就不要參與了。按統計能達到預期收益佔比65%-70%,其中有30%-35%就達不到預期收益,肯定裡面虧損本金的也不少。

投資非保本理財產品,應該看清投資渠道投向,監管部門要求各商業銀行打破剛性兌付後,按理財淨值來申購贖回,理財產品更加透明、清晰。購買理財產品不應該聽信銀行理財經理一面之詞,重要的看合同、說明書,還應學習一定的理財知識,只有自己真正懂了害怕理財經理們忽悠嗎?





職場老油子

非保本理財,肯定是有風險的!但是這個問題得分開來談。

首先得說清楚,理財產品究竟是怎麼在運作。比如說有一家地產公司,急需錢來開展業務,那麼他可以發行一個企業債,比如說給銀行8個點的利息,用他的地來抵押。如果這個產品出了問題,那麼可以收回地來拍賣還錢。但是如果拍賣的情況不理想呢?

又或者某個公司希望借一筆錢炒股票,他可以成立一個信託產品,銀行是優先,公司的資金是劣後,如果運作的好,付給銀行8個點的利息。如果運作不好,那麼就產品清算,主要賠公司的,但是如果出現穿倉呢?那也只能銀行認倒黴。

這類的情況很多,理論上確實是會有問題的,只是出現的概率很低。並且最近一段時間清理信託產品,將這類資金更是逐漸的擠出了高風險的行業,未來的銀行理財可能更多的只有參與各類的企業債,公司債還有地方債,投入一些長期性項目。只是這些項目的回報會比較低。

說完全沒風險是不可能的,未來對於某些大銀行可能需要維持形象,對於出現問題的產品還有可能兌付,可是某些小銀行,特別是地方性銀行,是一定要小心的。

就目前的情況看,大銀行在項目中還是比較的強勢的,這個還是可以放心的。


瞌睡蟲的窩

我也在買非保本理財。但是從未出現過少息或虧本金。央行發佈不得剛性兌付後。就此專門問過理財經理。他們的說法是在2019年6月30前。有個過渡期。這之前的非保本理財產品應該都沒有什麼風險。買理財的應該都是窮人。幾萬或十幾萬而已。銀行要的是聲譽。如果哪家銀行的理財虧了本。傳出去估計就沒人去買理財了。所以在過渡期結束前就算理財產品出現虧損。銀行也會抹平這個虧損。而不會讓客戶承擔損失。


海煙3

許多銀行理財,就與存款一樣,形成一個資金池,再貸出去,只是貸出去的利息高於理財利息,銀行就不會虧損。但銀行若出現其他損失或花錢過多,比如高工資、高福利,壞帳等,有時也從資金池挪用,這時就會虧損。已知出現問題的理財產品,多出在資金被挪用上,並非投資失誤。在這種情況下,讓購買理財者承擔風險,根本是沒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