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 自動駕駛汽車試運營系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 通過盼達 App 即可在園區內叫到自動駕駛共享汽車

  • 傳感器層面 6 個攝像頭(前 2 個、左右各 1 個、後 1 個、面向駕駛員的疲勞檢測 1 個),12 個超聲波雷達遍佈車身四周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車前攝像頭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車前攝像頭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左後視鏡攝像頭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右後視鏡攝像頭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車內攝像頭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車尾攝像頭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遍佈車身四周的超聲波傳感器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繼續說 Apollo 與盼達,去年合作公佈的時候,展示的自動駕駛汽車基於力帆 820 電動車改裝,雖說同樣是 Apollo 平臺的解決方案,但那臺車的車頂和前方都配備了來自激光雷達大廠 Velodyne 的產品。考慮到激光雷達的成本因素,那套方案的大規模量產運營的可行性不大。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圖自極客汽車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圖自極客汽車

這款車的解決方案已經無限接近今天投入試運營的版本。多說一下前置的兩個攝像頭,其中一個用來採集路面信息,另一個負責識別紅綠燈&交通標誌識別等。

按照盼達 CEO 高鈺的說法,這次試運營是「國內第一個無人駕駛商業應用服務」。除了盼達,Gofun 和智行者也在探討合作自動駕駛汽車在Gofun 平臺落地的可能性。分時租賃平臺熱衷於推動自動駕駛汽車落地的動力在哪裡?

公告裡有一句話「Valet Parking 實現了共享汽車從“人找車”到“車找人”的轉變」,什麼意思呢?這裡給一個模擬場景。

假如你下午下班要租車回家,在這之前只能是打開盼達 App 看車,然後步行去找車;到家後也一樣,先找到指定停車位停好車,再步行回家。

但從今天起有了定點召喚&自主泊車功能的加持,你可以——

在下班前幾分鐘打開盼達 App 召喚自動駕駛汽車,之後直接下樓開車(App 支持實時顯示車輛位置);到家直接點擊自動泊車上樓,車輛會自行駛入就近的停車位。

百度 Apollo 牽手盼達用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App支持實時顯示車輛位置

對於盼達來說,遠程召喚+自主泊車+自動充電功能可以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黏性和忠誠度、提高單位時間訂單量,最重要的是降低線下運維成本。

分時租賃這個行業目前最大的經營難點是線下運維。高鈺介紹說,通過無人駕駛來實現自動取還車功能,原先調度 10 輛車需要 10 個工作人員,以後只需要第 1 臺車有人開,其餘車輛就能自動跟隨,會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當然你可能會問,試運營為期 1 個月,然後呢?

對於這套方案,我的理解是,一切為了商業化閉環。

具體的說,首先在成本方面,Valet Parking 的量產已經不存在瓶頸:6 個攝像頭+12 個超聲波傳感器+採埃孚的計算平臺,綜合成本約為 1 萬元左右;其次是技術層面,通過大數據學習,這套方案能識別和應用於市面 98% 以上不同類型的車位,可以輕鬆複製到不同的園區開展運營;在安全性方面,基於視覺和超聲波融合解決方案,並結合融合的規則式和深度學習系統,保障乘客與行人的安全(低配版特斯拉 Autopilot ?);在交互性方面,車輛與 LED 顯示燈構建的 EMI 系統能夠實時傳遞車輛狀態,確保車輛與用戶及行人更好的溝通。

當然,今天遠遠不是終點,高鈺演講裡說這是“階段性的成果”,顧維灝說“從今天開始將與盼達研發支持更多功能、投入規模更大的車隊去推進技術的進展”。

最後,讓我們打開 Apollo 官網,看看類似 Apollo+政策+Tier 1+商業化平臺可以有多少種排列組合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