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解讀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落下帷幕,琦哥迅速對申論試題進行宏觀解讀。2018國考申論依然分為副省和地市兩部分,主題分別聚焦“想象力”,和“有無”。具體解析如下: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解讀

第二,繼續聚焦三農發展,也即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同步走。

當前,我們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就是城鄉二元化的問題,也即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使其成為社會發展的中的一塊短板。加拿大學者簡·雅各布斯在其著名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寫道,“大城市和鄉村可以相處得很好。大城市需要真正的鄉村在其旁邊。鄉村也需要大城市,城市中有各種各樣的機會和生產能力。”我們需要把中國城鎮化發展的著力點,從關注農村到城市單一通道的疏通,轉向城市與農村雙向流動通道的疏通上來。而通過此次國考市地級試卷,我們也可以發現,命題人更加關注城市與鄉村的共同發展,既要推動城市的發展,又要做到鄉村振興。

第三副省命題點跨度較大,而地市則相對集中

副省聚焦“想象力”主題,其命題點卻分別聚焦經濟轉型升級、科學、藝術、古文化等領域,與前幾年的國考命題高聚焦不同,今年的國考副省命題跨度較大,橫向覆蓋面較廣,幾乎涉及方方面面,但角度單一,即只考查各個領域中對於“想象力”的作用,呈現由小題的較宏觀到作文的較微觀的趨勢。這一點與去年的“以水為師”正好相反。

地市聚焦“有無”,其命題點設置思路相對集中:城市建設和鄉村建設。其中農村建設考查點侷限於土地政策,緊跟十九大風向標,這在幾乎不進行純政策考查的國考命題中顯得很讓人意外。對於城市建設的命題,依然體現了國考的一貫風格——對當前發展思路的反思,對於當前城市建設與管理中重經濟和美觀訴求的反思。作文聚焦“有無”,用老子思想深化主題,將社會熱點和政策理論轉移至哲學視角,是自去年開始的命題新趨勢,國考由原來的單純考查社會熱點的儲備轉向社會熱點和政策理論的哲學分析,表現出國考對於考生的思想深度和知識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題幹新穎度不足但也不乏亮點,與往年國考命題有區別

以往國考的命題以新取勝,新題型頻出不窮,以概括和貫徹尤其明顯,歷年貫徹題型極少有重複。但從今年的國考命題來看,題型設置不是本次命題的重點和難點。貫徹題型比重減少,且題型有重複(如地市的講解稿)或較為簡單(如副省的彙報提綱)。但題型設置也不乏亮點,比如副省和地市的概括題是本次國考命題的亮點。副省概括題題幹中首次將答題思路和角度進行明確規定,地市則首次出現了概述政策發展過程的考查。這些都顯示了概括題型在未來的國考命題中將有更大的創新空間。

第五,引領傳統文化凸顯辯證思維。

老子曾說過:“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是充滿智慧的,他一語中的,用常人熟知的車輪、器物、房子,讓我們明白以其有而成其無,因之無而利其有,有與無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而2018年考試以無用和有用為主題,契合了老子思想。2017國考申論以水為師沿用的也是老子水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2016年的不學禮無以立為《論語》中一句話。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瞭解,這僅僅是要求我們從前人和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不能簡單把它理解為儒家思想和黃老之術的復歸。尤其在新的歷史時代,新的社會發展時期,我們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同時還是要把握和結合馬列的辯證唯物主義,結合社會實際,來認識研究社會問題,探求問題的解決辦法。

地級市題目是談論“有與無”,有用與無用的觀念具有一定的思辨性,無用方為大用,從看似對立關係的角度進行考察,思辨性更為明確。從這個意義上講,也是在借古喻今。在文章寫作過程中應更加側重從思辨關係方面進行作答,找準切入點才能獲得高分。同時本題題幹還要求圍繞城市發展理念中的問題談論有無,對具體的寫作角度進行了限定,這也是今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一大亮點。

第六,主題明顯,考察方向明確

“想象力”進入申論考察,尤其是省部級申論題目。想象力看似虛無,實則是接地氣的,以想象力把科學、藝術、古文化結合起來,延續了國考一直以來的命題思路,如2017年對水的智慧的考察,2015年對科技人性化的考察。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不拘泥於現在已有的東西,“想象力”進入申論命題範圍,符合國家對創新的重視。但是這種想象力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結合現實的。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豐富的想象力,凡是大的科學突破,總是從一個猜想開始,因此,當前的發展不能忽視想象力的作用。時下,當前的經濟轉型,受舊體制影響較深,與缺乏想象力、創新力不能說沒有關係。當前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趨勢,拿起搏擊藩籬的想象力之劍至關重要。

據考生回憶,題目“考察科學、藝術與古文化對想象力的作用”。從題幹中,可以清晰地把握作文的寫作角度,也就是“科學、藝術、古文化對想象力產生的重要作用”,所以申發論述的寫作只要圍繞這方面分析,就不會偏離主題。這也延續了申論一直以來的命題風格,如2016年“不學禮,無以立”,題幹也點名了寫作方向。但是,與地市級申論考題一樣,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科學、藝術、古文化、在想象力經濟中的不同作用,古文化為我們提供智慧,藝術為想象力提供濡養,科學技術既是想象力實現的基礎也是想象力得以實現的保障。所以無論是地市級還是副省級的申論命題都凸顯了辯證思考在申論解答中的重要性。

國考已經結束,回望今年的考題,琦哥認為國考的命題趨勢更加明瞭,寓教於考,寓考于思,這是國考作為公務員考試領頭羊的職責和使命,也是所有備考國考的考生們應該明確把握和深刻體會的。作為有志於成為國家公務員的你們,不能輕易滿足於對於知識追求的淺嘗輒止、蜻蜓點水,更要尋幽入微,獨具慧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