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傳統內功與現代搏擊術高效融合——內外雙修練就爆發力

如何將傳統內功與現代快節奏的搏擊術高效融合,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事實上,許多高明之士已注意到並著手研究這一問題了,許多截拳道、搏擊專家已經或多或少地加入了這方面的訓練,如站樁、採氣、意守等。大家都希望從這方面找到一個突破點,使自身爆發力或實踐能力有一個提高。(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筆者練習截拳道多年,也相當重視內功訓練,實踐證明確實有效、可行。內外雙修練就爆發力,大體上可分為下述三步:’

第1步採氣培元

1.入靜放鬆

選擇一空氣新鮮寧靜之地,早晚較佳,衣著合適,開始練功。呈站勢,雙腳開立約與肩寬,足尖平行朝前,雙膝稍屈,頭頂正中,不偏不倚,下頦內收,舌輕頂上顎,平視前方。含胸拔背,兩手自然下垂於大腿外側。調整好姿勢後,思想上排除雜念,肌體從頭至腳再從腳至頭都要相應放鬆,呼吸自然輕鬆,人靜後可進入下勢。

2.丹田貫氣

人靜後,調整好呼吸,深長輕勻,輕鬆自然,吸氣時用鼻吸氣,意想宇宙中之真氣隨自己吸氣通過頭頂百會穴及全身毛細孔進入自己體內存於丹田,呼氣時口微張、舌放平,意想體內濁氣隨吐出之氣一起排出。然後再吸氣、呼氣,反覆進行。初時可練習幾分鐘至10分鐘,熟練後可增至半小時,然後進入下勢。

如何將傳統內功與現代搏擊術高效融合——內外雙修練就爆發力

3.意守丹田

貫氣完成後,雙手交叉放于丹田(小腹)之上,男左手在內,女右手在內,不再注意呼吸,要更進一步放鬆入靜,意想宇宙真氣如絲如縷通過百會穴及全身緩緩進入體內存於丹田,初時練習幾分鐘至10分鐘,熟練後可增至半小時。

4.收功

雙手搓熱,輕揉麵部數10次,全身輕輕拍打,慢步行走幾分鐘便可。

練習丹田內功要心平氣和,心情不愉快切莫練習;要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心要靜而忌氣浮。剛開始練習可能一時無法放鬆入靜,切莫要馬上就去放鬆人靜,或姿勢不太正確而浮躁。(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應慢慢來,一時不能排除雜念就任其去想,想了過後不就排除了?姿勢對於煉丹田內功並不十分重要,須知內家重意不重形。

第2步以氣催力

以氣催力就是發力,是在全身整體發力的同時運氣加意念。李小龍曾提到過流動內力,只是李小龍感悟到了流動內力(內氣)的存在,但是他並不十分在意如何去培養這種內力,這與他所接觸的武術環境是大有關係的。昔日他把這種流動內力(內氣)發揮到了極至,也就是聞名天下的寸拳,但是他卻不知怎樣採氣培元,也就是隻知用而不知養,這也許與他英年早逝有相當大的關係。

如何將傳統內功與現代搏擊術高效融合——內外雙修練就爆發力

以前手直拳為例,備一沙袋,先作全身熱身運動,使通身微熱,進入一個良好的運動狀態,保證身體各部位靈活,發力順暢。此時體力充沛,精神愉快。呈警戒式於沙袋前。前手直拳要求快速擊發,全身整體協調發力,無預兆動作,一動全身動。作直拳突發時,要求後腳蹬地,腰向左疾轉(右手直拳),同時送肩出拳,幾個動作應在同一時間啟動,而非先蹬地再轉腰再送肩發拳,是整體協調發力。同時意想內氣隨發拳由丹田沿手臂順勢而衝出。(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發拳時可配合“哈”的一聲,也可以不發出聲,但是需向外呼氣,在拳欲接觸目標瞬間猛然閉氣加速,意想內氣由拳面衝出。閉氣時小腹鼓起,以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作用於目標,快出快收。以此為參照再進行其他發力訓練。以氣催力練習要求體力充沛,精神愉快,每次練習不要想練了多少次,而要高質量地完成每一拳。每天練習不宜超過10分鐘。同時可配合其他力量性練習,如俯臥撐、仰臥起坐、擴舉啞鈴、舉槓鈴等。

第3步實戰訓練

找一助手,穿帶好護具,進行實戰訓練,於實戰中學會熟練運用爆發力。

爆發力是技擊中追求的力,須知爆發力不是強練出來的,既要內煉,又要外練,更要有效結合,最主要的就是會用。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如何將傳統內功與現代搏擊術高效融合——內外雙修練就爆發力

如何將傳統內功與現代搏擊術高效融合——內外雙修練就爆發力

如何將傳統內功與現代搏擊術高效融合——內外雙修練就爆發力

如何將傳統內功與現代搏擊術高效融合——內外雙修練就爆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