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的葡萄酒和5000元的葡萄酒到底有多大差別?

紅酒妹

50塊一瓶和5000塊一瓶的酒,到底相差多少?其實吧,喝起來的口感真差不了多少,不懂葡萄酒的人甚至會覺得5000塊的葡萄酒沒有50塊的好喝呢!當然,這是針對一般葡萄酒飲用者而懂葡萄酒的人。雖然說葡萄酒的質量不能通過價格來衡量,但是一瓶葡萄酒比別的葡萄酒貴100倍,也是有它的理由的。

50元的葡萄酒和5000元的葡萄酒價格的差別最主要是來自與兩者之間的投入成本、供需關係、及後續的產品運營。


一、生產成本。現在純手工是一個高端的代名詞,50塊的葡萄酒是機器採摘的葡萄,而5000塊的葡萄酒是純手工採摘的。

二、品質因數。影響葡萄酒品質的因素除了氣候,土壤就是最大的一個因素。葡萄酒世界講究“風土”,風土愈佳的葡萄園,地價越不菲,平均分攤到每瓶酒的成本酒越高。


三、釀造工藝。5000塊的葡萄酒釀造過程都是在燒錢,葡萄熟成的時候全人工採摘,精挑細選好葡萄,純手工。高級釀造師保駕護航,花三年時間陳釀,中間可能要換三次橡木桶陳釀,這些成本都要算的。

四、物以稀為貴。名莊的產量是有限的,需求量卻是在增長,供需關係決定價格,而像冰酒這些葡萄酒,風險很大,產量就那麼多,當然是價高者得。


五、品牌。5000塊的葡萄酒是一流的葡萄酒,但是一流的葡萄酒未必能賣到5000塊。5000元的葡萄酒是一種奢侈品,而奢侈品的品牌的價值是很大的,名莊,有名的品牌,每年都會花錢請知名的設計師設計品牌、包裝等,這些都是原因。


50元的葡萄酒和5000元的葡萄酒在口感上差別不一定很大,5000元的酒也不一定比50元的酒好喝。葡萄酒本來就是一種講究個人體驗的東西。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道理。也許50元桃紅起泡和5000元小拉菲放在你面前,你會更喜歡小桃紅起泡酒呢!


勃朗

但為什麼葡萄的區別很大,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葡萄品種、葡萄種殖地、陽光照射情況、葡萄果子的成色。

二、葡萄汁液的提取過程、釀造工藝、發酵條件、存儲設備。

三、生產廠家、釀製人員、外觀包裝、市場影響。

以上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

一個不會喝葡萄酒的人,分別嘗試50和5000價格的葡萄酒後,可能分不出好壞。就象同樣是紫砂壺,在某寶上幾十塊上千塊的都有,如果是名家生產的,可能還是有價無市。

對於葡萄酒的品鑑我不懂,但人很奇怪,一個人有錢了,有品味了,就要通過穿著、談吐、舉止來體現自己的高雅。大部份人有錢了,就要通過各種物質條件來向他人展示他的財富。在TVB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臺詞“給我一瓶82年的拉菲”,這句話絕對就是裝B用的,可能現實生活中,拿個山寨高仿的82年拉菲,不是行家根本喝不出來,有時候人家喝的就不是酒,喝的是氣度,通過任何可以展示的方式向周圍的人展示自己的成就。

畢競葡萄酒這個東西,倒進杯子從顏色上到口感上確實很難分辨,它不象車,2萬塊的車和200萬的車,只要不是瞎子一眼就很看出來,但不懂酒的人去分辯裝在玻璃杯裡的酒的好壞卻很難。如果說一個暴發戶請人吃飯,對客人說今天我們喝82年的排菲,結果端上來的酒是裝在玻璃瓶裡的酒,客人會想,這是不是拉菲,但如果是連著瓶子端上來效果就不一樣了。但換做一個富豪,很有錢,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有錢,都知道他喜歡喝拉菲,哪怕他的用個玻璃瓶裝上20元一瓶的葡萄酒端上來,告知客人(客人不懂酒),客人也會邊喝邊說好酒。

所以,區別在於人心。有錢的人用假的也是真的,沒錢的人用真的也是假的。


喉子小青

先科普一下一瓶酒的成本都包括哪些

1 產區: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種植,如果你佔了一個塊寸土寸金的好地,那就決定了你的產品已經比其他產區的有價值了。

2採摘方式:平坦的葡萄園可以用機器採摘,而在斜坡的葡萄園都需要人工採摘(好的葡萄園基本都是人工採摘),人力往往很昂貴。

3工藝:橡木桶是很貴的,一隻橡木桶大概要大幾千人民幣,而且是有使用壽命的。酒瓶和橡木塞也是需要錢滴,這些都是成本。

4匯率

5酒商的利潤

除去這些基本,再來說說酒的品質差異。 葡萄果實的品質和成熟度,決定了酒的價格基礎,有些葡萄園在不好的年份甚至不會釀酒,還有些葡萄園會限制產量,為了釀製出品質更好的酒。這就好比一件衣服,真絲的和仿真絲的看一眼可能看不出區別,但多看幾眼,上手摸摸自然就能發現區別了。

並不是說便宜的酒就不好喝,只是口感要更單一,純粹的簡單果香,不能陳年,適合配餐。而貴的酒風味更復雜,除了一級香氣果香,還會有發酵的二級香氣以及陳年後的三級香,比如咖啡、橡木、動物、泥土、礦石等等。就像我們第一眼看美女,先看到的是臉,但是沒有思想,可是如果你發現除了美貌,還有內涵,那會選擇哪一個呢。

當然了,口味是很個人的感覺,如果是平時配餐,可以選一些新世界的酒,價格不貴口感還很柔和,有些很貴的酒,也有人喝了覺得不好喝,因為不適合自己的口味,反而價格親民的喝起來更沒有負擔,酸酸甜甜很爽口,所以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popcat貓公子

差別分很多原因:

1.產區不同

2.葡萄品種不同

3.年份不同



4.種植方式不同

5.採收方式不同

6.釀酒師不同



7.儲存方式不同

8.陳釀時間不同

9.是否在適飲期



10.品質穩定性不同

11.酒塞不同



12.產量不同

13.銷售方式不同

14產品進口與運輸不同

總之價位是根據各方面因素定價的貴有貴的優點,便宜有偏移的道理,只要是正規酒,適合自己口感價位的就是好酒。


紅酒源

這個問題我給你打個比喻

50塊的酒從出生就和5000塊的不一樣

50塊的酒小時候家裡有10個孩子,每人能得到的麵包和牛奶真的太少了,上學時候也是一個班級幾十個人擠在一起,吃飯也是大鍋飯,最終以廉價勞動力的形式出現在市場。這就是說葡萄的出身地,釀造,等級等都不限制,是最底層的普通餐酒。味道已然可想而知。

5000塊的酒小時候就是掌上明珠,祖輩榮譽就很高了,自己從小條件就好,已然得到的資源是極好的。也就是說葡萄生長的地塊,坡度朝向,品質,樹齡,釀造工藝,品牌價值等都是極好極出名的。加之好的橡木桶培養和耐陳年等特殊加分項,已然售價會高出50的很多倍。

口感和香氣上的變化,這倆就像是有氣質有氣場的人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一般,在我們專業品酒師的眼中,天壤之別。當然,這種差異的本身,還是受自身對葡萄酒的認識度,研究度,欣賞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總之,如果你真的愛她,一定是被她身上某種特殊的東西所深深折服的。

希望我的解釋可以幫到你,謝謝!


葡萄酒品酒師Michael

/一是價格的差別,五十元一瓶的葡萄灑,5000.00元可以買壹佰瓶。二是工藝差別。成本低的葡萄酒,手工簡單,成本高的葡萄酒呢,工藝精緻,從果的成熟,到讓酒,到包裝,都是一流的,而且口碑很好。三是口感,成本低的吃起來不夠順,澀,成本高的吃起來,比較舒服,好飲,順喉。


爽爽勇

你的問題是一個在價格、價值、觀念、物質存在、季節性擁有!質量社會認可、市場規則等、個性資源配置的能力精神具備等諸多條件下的對具體事物的價格價值的個性展望。有些物體可能標註一億元一斤!面對這些你可以在自由的市場經濟寬泛的原則下不買😄沒必要把期待和市值具體化世界!吉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