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誰道破愁須仗酒

“人生若只如初見”,平易的語言道出人性的五彩,這就是納蘭性德的才情與酒相融之後的一瞬,讓無數後人驚歎不已,因為這首詞的背後,隱藏著我們所有人內心都有的那份詩性。

納蘭性德:誰道破愁須仗酒

簡介

納蘭性德與陳維崧、朱彝尊並稱“清詞三大家”,滿洲正黃旗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康熙朝重臣納蘭明珠長子,不僅是滿腹才情的詞人,也是少年英才的御前侍衛,可謂文武兼備。出身豪門,卻輕視功名,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情深意切,然愛人早夭,所得與所求的背離,使得他深陷悲觀與疑惑。納蘭以詞著名,現存349首,哀感頑豔,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

“誰道破愁須仗酒,酒醒後,心翻醉。”這是納蘭的一闕詞,從中可以體會到他對酒的態度。雖然30歲便與世長辭,不過這世間一介匆匆過客的他,這一生卻有諸多惆悵,不過他從沒想過借酒澆愁,貪杯求醉,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愛酒之人。以酒為媒,抒發真實的喜怒哀樂;以酒為友,描繪出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借酒昇華庸常的生活,同時也賦予酒超凡的詩意。

酒的詩情在於飲酒之人的情懷,納蘭性德的心性與經歷無疑是生花的妙筆,在漫長的詩酒華章中再添一抹亮色。

劇中人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在熱播影視劇中,我們也可以捕捉到納蘭的身影,他在帥氣男演員的演繹下或深情或睿智,丰神俊朗。“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正如詩中所問,在現代審美的再創造中,我們不禁疑惑:這是真正的納蘭性德嗎?

納蘭性德:誰道破愁須仗酒

《御前四寶》

納蘭性德:誰道破愁須仗酒

《煙花三月》

納蘭性德:誰道破愁須仗酒

《康熙秘史》

納蘭性德:誰道破愁須仗酒

《寂寞空庭春欲晚》

詞中人

人間惆悵客,斷腸憶平生

納蘭性德:誰道破愁須仗酒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是納蘭尤為著名的一闕悼亡詞,他思念亡妻,無比懷念二人曾經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情深之人往往被情所傷,往日之酒再入今日愁腸,點點滴滴都化作相思淚。

重來對酒,折盡風前柳。若問看花情緒,似當日、怎能彀。

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自古青蠅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帳燈,走過千山萬水,找不到一豆屬於自己的燈光,納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旅人,關於離情別緒,他有著深切的體會。送別之時,折柳留不住,舉杯相送,濁酒載滿欲語還休。納蘭交友甚廣,文墨相同的知己,願將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情相送,忍將離別的不捨深藏,納蘭的情感內斂而深沉,酒卻能抒懷。各赴前程,離別的酒豈能不醉。

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閒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孤寂是納蘭熱鬧人生的底色,他不想扮演烈火烹油的皇親國戚、風光無量的少年才子,冷眼看繁華的他,獨酌成為了一種排解的狀態,酒能相伴孤影,卻不能戰勝孤獨和愁緒。天地悠悠,何人不渴望一醉解千愁,納蘭也不能免俗,不過他始終告誡自己不能沉迷。何以解憂,真的唯有杜康嗎?納蘭不信,世人又何必再自欺欺人。

在詞中,納蘭比史書中那個光環加身的他更真實,精神世界也更動人,一字一句都如泣如訴,若想懂得納蘭,還是要多讀一讀他的詞。

納蘭性德:誰道破愁須仗酒

酒中人

人生若只如初見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作詞“階前雙夜合,枝葉敷華榮”詠頌了夜合花,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溘然而逝。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王國維有如是評論。

納蘭也曾是恣意的少年,“十里湖光載酒遊,青帘低映白蘋洲,西風聽徹採菱謳”那時的酒是張揚的;納蘭也曾生機勃勃,“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陽影裡,倚馬揮毫”那時的酒是酣暢的。納蘭一生與酒結緣,少年時酒是錦上添花的調劑,年歲漸長,看盡塵世,以酒為伴,聊慰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