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式養娃,傷心,傷錢,傷感情!

現在都流行這麼一個說法,叫富二代式養娃,就是不管自身經濟條件怎麼樣,什麼都給娃最好的,喝進口牛奶,打進口疫苗,買進口玩具,吃進口保健品,用進口尿不溼……但父母們都這麼拼,對娃真的好嗎?——對娃真的好。但是家庭能承其重嗎?——未必!

攀比式養娃,傷心,傷錢,傷感情!​先來梳理下國內嬰幼兒用品養娃的成本,以1-3個月寶寶為例,尿不溼83片裝68元左右,一個月兩包136元,按140算;奶粉900克裝230元左右,一個月4罐1040元,按1000算;乙級疫苗普通230元左右/針,按4針算1000元;衣服每月按200算;其它的玩具嬰兒車因為可以長時間用,不記,每月養娃成本2600元左右。


如果都用進口。尿不溼的成本需要翻2倍,奶粉的成本需要翻3倍,疫苗的成本翻3倍,衣服成本翻4倍,全部算起來總成本近8千。如果還要加上房貸(或者房租),這種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而為什麼很多人對於如此高昂的養娃方式趨之若鶩呢?無它,父母們的虛榮心作祟。
攀比式養娃,傷心,傷錢,傷感情!

在這種虛榮心的控制下,攀比式養娃的慾望會越來越強烈。一個原則——不能讓娃落於人後。於是當圈子裡有人在使用進口商品時,跟風購買,當圈子裡有人給娃報培訓班時,也是跟風報名,這種不記成本的養娃方式在給自己增加生活壓力的同時,也在給家庭的矛盾掩埋導火索。

養娃說到底也是一種個人的消費觀念,不管是什麼家庭,收入水平是決定其消費水平的基礎,收支比例的大小決定家庭的幸福指數。從來沒有看過或者聽說過一個超前消費的家庭過得是安寧日子。

最後孩子父母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行為會給孩子以後的人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就像中國有句古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父母有個科學的消費觀念,小孩也會成為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獨立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