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美國給中國一款裝備助騰飛 如今懊悔吃虧了

眾所周知,上世紀的科技並不發達,地面上的戰場數不勝數。當然,如果是進行地面作戰,那麼炮兵是必不可少的兵種之一。炮兵,又稱地面炮兵、野戰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反坦克導彈和戰役戰術導彈為基本裝備,遂行地面火力突擊任務的兵種。一般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部隊、院校、科研機構。其基本任務是:摧毀敵方炮兵和指揮機構;擊毀敵坦克、艦艇和其它裝甲目標;殲滅敵方有生力量;封鎖敵方交通樞紐;破壞敵方工程設施等。

八十年代美國給中國一款裝備助騰飛 如今懊悔吃虧了

即便在後來出現了空中支援,但是依然無法替代炮兵的地位,因為在速度上,炮兵快得多。而且炮兵的行蹤不穩定,往往能夠很好的利用地形讓人們不易察覺到,一般的偵察手段是無法捉摸到炮兵的行蹤的,自然無法壓制。然而在上個世紀,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偵察雷達進入人們的視野,利用雷達技術,追蹤敵炮兵發射的炮彈,再推算其發射陣地位置,為實施壓制提供準確情報,這一方法能夠高效的發現隱藏的炮兵,因此在現代化戰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八十年代美國給中國一款裝備助騰飛 如今懊悔吃虧了

偵探雷達在剛出來時是被嚴格限制出口的,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費了很大勁從西方國家獲得了幾部。英國的辛伯林射雷達就是其中一部,它是一種採用相控陣雷達技術的火炮定位雷達,由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生產,主要用於偵察戰場上的迫擊炮、榴彈炮、火箭炮和加榴炮,反應時間5秒;並可對己方的火炮射擊進行校射。這部雷達在實戰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八十年代美國給中國一款裝備助騰飛 如今懊悔吃虧了

當時我們引進的是號稱性能最好的美國AN/TPQ-37偵察雷達,1987年中國與美國簽訂合同,而這款雷達是中國獲得的少量進口的幾款美式軍用裝備之一,那個時候美軍也才剛剛列裝。

八十年代美國給中國一款裝備助騰飛 如今懊悔吃虧了

AN/TPQ-37 雷達於 70 年代研製成功 ,1981 年開始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 ,1984 年美軍裝備部署完畢,主要用於偵察多個陣地同時實施射擊的敵火炮、火箭炮和導彈發射陣地的位置,還可利用試射和校正射擊,其 型號為AN/TPQ-37 型 。其抗干擾能力讓人非常吃驚,當時的金屬箔條幹擾彈對其無效,雷達干擾機也一樣失效,不過該雷達也有缺陷,就是不太容易隱藏,很容易被人當靶子打掉。

八十年代美國給中國一款裝備助騰飛 如今懊悔吃虧了

當然我國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在後續研究過程中,改正缺點發揚優點。該武器也真正帶動了我國雷達技術的進步,根據這款雷達,我國又推出了SLC-2型雷達,性能還要在AN/TPQ-37雷達之上。美國必當後悔,他們肯定會想,如果當初不與中國簽訂合同該有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