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腸怎麼做最好吃?

就2這調調

肥腸這種特殊食物,據說很多人是不敢吃的,但是喜歡吃肥腸的朋友們就會覺得它是一種鮮香厚重,質感香醇的美食。今天向大家推薦一道《木耳燒大腸》

👉朋友們點擊右上角關注鍵!關注我吧👈



《木耳燒肥腸》

準備食材:

豬大腸,青椒,紅椒,木耳,大蔥,小蔥,姜,蒜;花椒,料酒,八角,醬油,白糖,醋,芝麻香油,食用鹽,雞精,食用油。

處理食材:

  1. 青椒切塊,紅椒切塊。
  2. 木耳泡發好,入鍋中水開焯水30秒。
  3. 大蔥切段,小蔥取蔥白切蔥花。
  4. 姜一部分切片,一部分切末。
  5. 蒜拍碎,切末。

做法:

  1. 豬大腸放入淡鹽醋水中浸泡15分鐘,去掉異物,搓揉,再將其放入淘米水泡一會兒,最後再用清水搓洗兩遍即可。
  2. 肥腸洗淨切段,再焯水。在煮肥腸的時候加入料酒、薑片、蔥段、花椒顆粒、開大火煮。煮肥腸不要蓋鍋蓋,讓羶氣散發出去,大概煮30分鐘;撈出洗淨煮好的肥腸揀去調料晾涼待用。
  3. 鍋熱放少許食用油,油熱放入薑末,蔥花,蒜末少許炒香,放入青椒塊,紅椒塊炒香。
  4. 加入肥腸煸炒一會兒。放入焯過水的木耳,翻炒均勻;
  5. 大火加入醬油,食用鹽,白糖,少許醋,少許雞精調味,翻炒均勻,大火收汁,也可以淋幾滴芝麻香油提味,出鍋即可!


其實有人說,豬大腸洗的太乾淨就少了那股獨特氣味,我只能表示佩服和膜拜。想想它是裝啥的吧!哎呀。。不洗乾淨真受不了。大家覺得呢?



美食來臨

自己家做肥腸,應該得算是大菜,如果肥腸從生的買回來到成品出鍋上桌,想要好吃,共實中間需要做的步驟還真的蠻多的。不過,因為肥腸部位比較特殊,講真,外面那些,不管是大店還是小館子,還真的沒辦法安全放心,畢竟,很多髒東西,焯過水燒過後還真看不出,是不是?

那啥,閒話少說,我們一步步來說,在家怎麼做出好吃的肥腸。

第一步,清洗

在我家洗肥腸,那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基本上都是,先用清水洗一遍,然後用麵粉搓洗一遍,再然後用鹽搓洗一遍,然後反覆衝清乾淨。再然後,把肥腸翻面,另一面再原樣來一次,先清水洗,再麵粉搓,再鹽洗,再清水反覆沖洗乾淨。

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強迫症,嗯,我也這麼覺得,所以每次買肥腸一買就買很多,洗就好好洗一次嗨。講真,好像也只有這樣洗過後才能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大口大口的吃吧,要不然。。。


第二步,初處理

前面也說了,我家每次買肥腸都買一堆,所以,每次洗好後我都喜歡一起處理。先焯水。肥腸焯水要冷水下鍋,就是鍋裡放洗好的肥腸,放清水,再放些蔥姜,料酒然後放到灶臺上開火煮開煮到出浮末,然後撈出沖洗乾淨。(這一步切記要冷水下鍋,這樣肥腸的異味才能更好的去除。放蔥姜料酒也是這個作用)

焯好水後我的習慣是先滷下。八角、香葉、桂皮、草果、白芷、小茴香、幹辣椒、花椒、姜、蔥段放鍋裡煸出香味,然後加水,放料酒醬油一起,煮到出香味後,把焯好水的肥腸放進去滷煮,煮熟然後直接在湯汁裡浸泡到入味。

第三,燒

其實,第二步結束後滷水肥腸就做好了,直接吃就很好吃了,不過因為我每次做得多嘛,所以,一般會分幾份來吃,除了單吃滷肥腸外。

還喜歡把它切碎,將青紅椒爆炒,做成爆炒肥腸。

或者用砂鍋,放豆芽洋蔥尖椒啥的,再放切好的滷肥腸進去,做成乾鍋肥腸。

以上,很好吃,我保證!


83小鐘

並不是一開始就喜歡它的,起初時,很接受不了它的味道。

總覺得那股腥臭味道,應該是沒洗乾淨。

大學畢業後因為戀愛的原因,去到了四川。

不知道四川的正宗早餐是什麼,但地道四川人的他,幾乎天天早晨都要來碗肥腸粉。

算是好奇吧,看他吃的這麼過癮,又極力向我推薦。

我點了人生中第一份肥腸,也是從那時開始便愛上了它。


魔鬼辣炒肥腸

主料:豬大腸350克,土豆1個,蒜頭2個

輔料: 花椒5克,生薑2克,幹辣椒15克,蔥3棵,黑椒少量

魔鬼辣炒肥腸的做法步驟

1. 準備好食材

2. 土豆先切成滾刀塊,然後在鍋裡煮八分熟

3. 紅幹椒剪成長條,小蔥切成蔥花

4. 大腸切大段,這個大腸是我自己提前滷製好的熟大腸,自己滷製的時間長,既入味又能嚼動

5. 大蒜頭剝皮洗淨,可以整燒也可切成厚片

6. 鍋六分熱,注入油,先放入薑絲和花椒炸出香味撈出棄之,再放入紅幹椒煸炒出香味,將紅幹椒撈出留下底油

7. 放入蒜頭煸炒一會兒,炒至蒜頭6分熟,放入土豆塊和黑椒碎粒翻炒2分鐘

8. 加入生抽繼續翻炒一分鐘入味

9. 將大腸、炒過的紅幹椒一起放入鍋內翻炒

10. 加入鹽和雞粉翻炒調味,不過雞粉我沒有放,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吧

11. 撒點蔥花翻一下關火出鍋

12. 成品美味出來嘍!快來動筷子嘗一口味道如何

小貼士

1、自己滷大腸的好處是可以更衛生些、並且時間長可以減少一些細菌,可以嚼的爛

2、如果怕口味重,可以減少辣椒、花椒、蒜頭即可


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

豬大腸性寒,味甘;有潤腸,去下焦風熱,止小便數的作用。

看完這份超簡單的食譜,大家還在猶豫什麼呢,還不快快動起手來


無人欣賞的風景

火爆肥腸

些許脆彈,口感Q韌,滿嘴焦香--火爆肥腸,好吃到爆! 相對於乾煸肥腸,火爆肥腸降低了作料的麻辣力度,提升了肥腸的鮮香味。 青辣椒、蒜瓣、老薑片、幹辣椒、青花椒、糖等豐富的作料,作料與主料(肥腸)相互交融,共同演奏出一場美味的交響曲。

用料: 肥腸一根 半斤;

青花椒 少許;

青椒 四根;

蒜瓣老薑 幾片;

大蔥 白酒 糖適量;

醬油 豆瓣醬 孜然 幹辣椒

做法:1、鍋中盛滿清水,水中放入適量白酒和醬油和少許青花椒,將肥腸放入水中煮半個小時,直到用一根筷子可以戳穿肥腸為止。

2、煮好的肥腸切成一圈一圈的小段,補充兩個作料:孜然粉和幹辣椒。

3、鍋中熱油,放入青花椒、豆瓣醬、蒜片、薑片、大蔥炒香。

4、放入肥腸,大火爆炒直至肥腸呈金黃色,在爆炒的過程中放入少許白糖和醬油。

5、調至小火,放入適量孜然粉和幹辣椒繼續翻炒 ,直至肥腸表皮有些許焦脆感,香味撲鼻。

6、放入青椒段,再翻炒片刻即可。

紅燒肥腸

用料:肥腸1500克鹽;

老薑,郫縣豆瓣,生抽,三奈,八角,花椒粒適量;

味精,料酒,白糖,蔥花,香菜適量;

麵粉,泡黃豆,草果,醋 適量

做法:1、把肥腸稍微用水衝一下 ,瀝一下水,把500克左右面粉 全部撒在肥腸上。下一步就是使勁揉搓,五分鐘後用水沖洗乾淨。

2、用同樣的方法,把另一面翻過來也這樣洗,洗好後,撕掉多餘的油。

3、洗好後,再倒100克左右的醋揉搓幾分鐘。清洗乾淨就0K了。

4、冷水下鍋,把洗淨的肥腸放進去,水開後,再煮五分鐘出鍋冷卻。

5、冷卻後把肥腸切成小節備用。

6、先把肥腸倒入鍋裡炒一炒,起鍋,然後鍋內倒油,放入老薑,郫縣豆瓣,花椒粒,老抽,草果,三奈,八角,白糖炒香,注意這時火不能太大。佐料炒好後,把肥腸倒入翻炒,開大火,翻勻後倒入料酒,再炒2分鐘,倒入熱水燒開,(最好沒過肥腸2釐米左右),把燒開後的肥腸轉入高壓鍋,壓20分鐘,燜10分鐘就可好了。

7、把泡好的黃豆放入肥腸內燒十分鐘,放入味精,出鍋放蔥花,撒香菜就可上桌了。

乾鍋肥腸

用料:豬大腸 青椒 黃瓜 青筍 胡蘿蔔;

蔥段 大蒜 生薑 花椒 幹辣椒 泡姜 泡辣椒;

鹽 蠔油 老抽 白糖 味精

做法:1、將買回來的豬大腸用麵粉、醋反覆搓洗,再用清水沖洗數次。裡面的肥油不要去掉,肥腸好吃不好吃全靠它。

2、切成小段。

3、將大腸放入冷水鍋中。

4、倒入2勺白酒或者料酒。

5、丟入幾個蔥白段和生薑片,大火煮20分鐘。

6、撈出,準備配菜。青椒、黃瓜、青筍、胡蘿蔔洗乾淨備用。

7、調料:蔥段、大蒜、生薑、花椒、幹辣椒、泡姜、泡辣椒。

8、鍋中下油,冷油時丟10幾粒花椒進去,慢慢炒香,然後將蔥段、大蒜、生薑絲、幹辣椒、泡薑絲、泡辣椒放入繼續煸炒。

9、將調料的香味炒出來,倒入大腸。

10、調入一勺蠔油,一勺老抽,上色,炒勻。

11、放點鹽,一勺白糖,倒入開水,淹沒食材的1/2即可。

12、翻勻,蓋上鍋蓋,至汁水收幹。

13、先放入青椒、胡蘿蔔、芹菜等蔬菜,略炒2分鐘,再放入黃瓜、青筍等比較好熟的蔬菜。

14、翻炒幾下,一點味精。關火,一盤色澤紅亮,滋味鮮香的乾鍋肥腸就可以裝盤上桌了。

小貼士:因為捨得下手放調料,尤其用了泡生薑和泡辣椒,經過乾燒,將其本身的酸辣源源不斷地滲入肥腸中,肥腸完全沒有異味。

更多好貨等著你~


熱狗腸July

清洗方式

1、買回來的肥腸放入盆中,用一根筷子把肥腸翻個面,把反面的黃色粘液刮下來

2、然後加入鹽或生粉不斷的揉搓,用清水洗淨即可

下飯神菜:酸菜炒肥腸

1、將洗好的肥腸切段,然後如盤中,加料酒、澱粉、少許生抽、鹽抓均備用

2、將買回來的酸菜、姜、大蒜、辣椒切絲(或者買切好的酸菜也可以哦)

3、鍋熱後加入姜爆香(姜可多放些哦),然後加入肥腸煎至,加入料酒翻炒後撈出

4、肥腸撈出後,將酸菜放入鍋中炒至香味冒出,再倒入肥腸

5、可加入少許的水,然後用鹽、少許白糖調味

6、最後加入大蒜和辣椒炒至斷生即可

下酒好菜:滷水肥腸

1、鍋裡水燒開後,加入料酒、生薑後,放入大腸汆燙一下。

2、過冷水瀝乾水分

3、鍋裡倒入適量清水,放入滷料(可以買超市現成的滷料包)、再加入薑片、料酒

4、把大腸放入滷水中慢火浸煮約20分鐘至入味,撈出切件,裝盤後再淋上少許滷水,入微波爐加熱,上桌

升級版:脆皮肥腸

1、脆皮水:白醋一瓶、麥芽糖150克,大紅浙醋50克,煮熱。

2、大腸洗淨,汆水,過冷水。

3、把大腸放入滷水中,小火滷20分鐘至入味,撈出擦乾淨,上脆皮水,掛在通風處風乾。

4、燒油至7成熱,放入大腸炸至外皮乾脆,撈起切件,裝盤,跟糖醋一小碟,上桌。

味覺升級:椒鹽大腸

1、將精鹽500克、辣椒粉5克、胡椒粉3克、砂姜粉2克、味粉100克,混一起炒香,放涼待用

2、把洗好的肥腸放入沸水中焯水

3、在鍋中放入將薑片、八角、料酒、蔥、少許醬油、鹽、湯煮沸後,將入大腸,煮制熟透

4、肥腸撈出瀝乾水分後切段,放入油鍋中炸至乾透

5、將之前炒至好的椒鹽和炸好後的肥腸拌均即可

殿堂級美食:乾鍋大腸

1、花椒、八角、幹辣椒、桂皮、香葉用涼水泡20分鐘。

2、將肥腸切成段。

3、鍋裡下少許油,將肥腸段入鍋炒幹水份。

4、加入泡好的香料炒香,調入醬油、蠔油、白酒炒勻。注入一點高湯或清水。

5、將鍋裡所有食材移至高壓鍋內,按肉類排骨鍵,到時將肥腸段單獨撈出。

6、洋蔥切成塊,紅椒洗淨切塊,青蒜苗洗淨切成長段。

7、將鄲縣豆瓣剁碎。鍋裡下少許油,將大蒜煎黃出香。

8、加鄲縣豆瓣炒香後,再放老乾媽豆豉。

9、放入洋蔥和紅椒炒香,加入肥腸炒均勻。

10、調入少許高湯炒勻。放入青蒜苗推勻後置入乾鍋內即成。

可當主食:糯米大腸

1、將豬大腸頭洗淨;糯米提前用水泡發好;

2、將提前泡好的糯米裝入事先清洗好的大腸裡,兩頭用線繩紮緊,放入冷水鍋,用中火煮熟,取出改刀裝盤即可。

3、我們當地人的吃法:

●把蒸熟的大腸糯米卷切成塊

●將雞蛋打散,在加入一定量的麵粉,生抽、鹽、醋少許,繼續拌勻

●把切好的糯米卷放入蛋液糊糊中,使其均勻地粘上糊糊

●鍋中熱好油,將糯米卷放入油中,炸至金黃撈出

去火湯:苦抓大腸湯(本土化音譯)

苦抓:一種野菜,一年生草本,產於閩西,亦名“敗醬草”、“女郎花”、“鹿腸馬草”,有清涼解毒、消炎利尿、排膿去淤消腫等功效。主治腸炎、盲腸炎、產後腹痛、急慢性結腸炎、眼結膜炎等症。全草洗淨切細,多少不論,煎湯內服。如皮膚紅腫炎症或溼疹發癢,全草煎湯外洗效果明顯。

1、曬乾的苦抓和大腸洗淨後,大腸可不切段

2、把苦抓和大腸同時放入壓力鍋,加入水,煮15分鐘後,加入食鹽(如直接用砂鍋燉湯,方法一樣,燉50~60分鐘後可實用)

此湯色濃帶黑,微帶異味,但人口味感非同一般,誘人食慾。


騰城美食

肥腸又名豬大腸、豬腸。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
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

主料

豬大腸5斤

青椒適量

花椒適量

姜1塊

蒜2顆

豆瓣適量

白砂糖適量

老抽適量

鹽適量

雞精適量

川味乾煸肥腸的做法步驟

1. 洗乾淨的肥腸切塊,用水焯熟。

2. 青椒切段,姜蒜切片。

3. 辣椒嫌辣可以加鹽乾鍋炒出虎皮。

4. 倒入食用油至油熱,再倒入肥腸,不斷翻炒至金黃,待肥腸內油全部液化倒入姜蒜花椒,加一勺白糖,一勺豆瓣,少許醬油拌勻翻炒,加入青椒。

5. 加入鹽,雞精,出鍋。

以上內容由豆果美食優質用戶Miss漿果果編寫

==================================================================

或“豆果美食”新浪微博官方賬號


豆果美食

  紅燒肥腸

  材料:豬大腸500克、蔥、姜、蒜片20克、青紅椒各半個、鹽適量、食用油600毫升、生抽2勺、老抽半勺、糖23勺、料酒2勺。

  做法

  1、豬大腸清洗乾淨後,鍋中放水,加入蔥薑片和料酒煮至熟爛。

  2、取出肥腸,清洗乾淨後切小段,拭淨水分。

  3、鍋子放油,燒熱至6-7成油溫時,放入大腸,炸至外皮金黃,盛出。

  4、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煸香蔥薑蒜片。

  5、放入大腸,烹入料酒、生抽、老抽,加入糖,加入適量的水,將大腸煨至入味,湯汁收濃。

  6、加入鹽調味。

  7、放入青紅椒翻炒出香味後關火,裝盤即可。

  溜肥腸

  材料原料:信陽肥腸一條,洋蔥1/4個,青辣椒一個、紅辣椒一個、胡蘿蔔一小段。

  配料:薑片、薑末、蒜末、耗油、生粉、鹽、胡椒粉、料酒、老抽、花椒、八角、桂皮。

  做法

  1.肥腸分成10釐米左右的小段,用鹽、鹼面仔細洗乾淨,連裡面的肥油都去掉。

  2.洗淨的肥腸,涼水下鍋,水滾後撇去浮沫,放入薑片、花椒、八角、桂皮、老抽、鹽、料酒,煮20分鐘(喜歡吃Q腸就煮15分鐘,老人小孩吃需要煮30分鐘以上)。青紅辣椒切塊,胡蘿蔔切片。

  3.煮好的肥腸撈出,控幹、晾涼,切成大小合適的小段。

  4.鍋內放油,炒肥腸,炒外邊發黃,乘出備用。

  5.熱鍋涼油爆香薑末、蒜末,加入洋蔥爆香,放入青辣椒、胡蘿蔔片炒,加入紅辣椒、肥腸,加鹽、耗油、胡椒粉調味,最後勾少量芡汁,菜表面光亮粘稠就可以出鍋啦。

  辣子肥腸

  材料主料

  1,豬大腸500g。

  2,幹辣椒100g(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

  3,花椒20g(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

  4,薑片,蒜片少許。

  5,料酒,鹽,醬油,糖,雞精適量。


藍色星球

去菜市場買菜,看到有買豬大腸的,就想起老公比較喜歡吃肥腸就買了20塊錢一大根帶回家了,正好家裡還有一些土豆,做好之後婆婆直誇我手藝好,說他兒子娶了我算是享福了,很開心。

肥腸又名豬大腸、豬腸。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

肥腸土豆

原料:

  • 滷肥腸 200克

  • 土豆乾 200克

  • 油、鹽 適量

  • 蒜、白糖 適量

  • 香辣醬、香蔥 適量

  • 青椒、紅椒 適量

(1)土豆乾提前半天用涼水浸泡;

(2)蒜切粒,青椒紅椒切小塊,香蔥切段;

(3)熱鍋下油下香辣醬;

(4)下蒜炒香;

(5)下肥腸;

(6)炒一會兒,下土豆片;

(7)炒一下放鹽和白糖;

(8)最後放切好的青紅椒和香蔥段;

(9)炒勻關火,盛入碗中即可。


美食菜譜精選

肥腸啊,最開始的時候我對肥腸的印象很一般,就覺得肥肥膩膩的,並不怎麼好吃,知道工作後,前幾年是做美容師的,中午店裡都會管飯,有一天老闆做了一道辣子肥腸帶來,一口下去,我的天,怎麼能這麼好吃,因為太辣,其他人都吃的少,但是我是無敵愛辣的,基本上一整盤都進我的肚子了,老闆還調侃我說,這是給我做的菜呢,自此就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肥腸,有時候出去吃地鍋之類的,一定一定會點非常鍋的,後來和老闆偷師學了這道辣子肥腸,簡直了,自己在家偶爾都會做點吃。

肥腸又名豬大腸、豬腸。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
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

辣子肥腸

1. 豬大腸,我買的純腸頭部分,先清洗乾淨,去除邊油等各種雜質,裡層也要翻過來洗。第一輪清洗之後,再加入高度白酒、鹽、醋、幹澱粉、油反覆揉搓,此步驟的目的在於去除豬大腸的臊味,對清除大腸表面的懸浮物也很有效。揉搓得差不多,再用熱水反覆洗淨豬大腸,瀝乾備用。肥腸放鍋裡大鍋大水猛煮,煮的時候加幹橘皮、薑片、花椒、一茶匙鹽和兩顆八角。

2. 在煮肥腸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準備配料,圖片中展示的是郫縣豆瓣、切好的姜蒜、八角、花椒、藤椒、剪成段的幹辣椒、白芝麻。那一大盆郫縣豆瓣用了其中的兩勺,但一碗幹辣椒,全部都用了,不含糊。

3. 肥腸煮制的時間大約半小時,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判斷。用筷子插一下肥腸,能夠比較輕鬆的插過去,就表示煮好了,撈起來放涼。注意肥腸不要煮得太軟爛,吃起來沒有嚼頭,口感會差很多。

4. 放涼的肥腸,滾刀切小塊。滾刀的目的是讓肥腸裡外都入味。

5. 鍋裡放適量油,放肥腸下去爆炒。

6. 加姜蒜同炒,差不多爆乾肥腸的水汽。

7. 調小火量,加郫縣豆瓣、花椒、藤椒、八角同炒,邊炒邊放入白糖、白胡椒粉、料酒調味。我沒加醬油,色澤和味道已經足夠。這個階段的時間比較長一點,慢慢煸炒,既能讓各種調味品的味道充分融入肥腸裡,又不至於肥腸太乾失去應有的風味。

8. 看肥腸表皮起皺,色澤金黃,就可以放幹辣椒啦,放太早辣椒容易焦糊哦。是的,那麼大一碗幹辣椒,通通的倒進鍋裡面,一點都不嫌多,這樣才符合辣子肥腸的身份。

9. 加幹辣椒翻炒三、四分鐘之後,再撒入白芝麻,繼續炒兩分鐘,此時已經滿屋飄香,淋幾滴花椒油,妥妥的出鍋吧。

10.這一盤肥腸上桌,只要是吃辣的,絕對是非常受歡迎的。


個人喜歡辣,每次都恨不得再多放點辣椒,再多點,因為辣的實在太過癮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家口味調整辣椒的多少,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吃辣的。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求關注。


神都白子妍

肥腸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清洗肥腸,不洗乾淨吃了會“上頭”

1. 以左手捏住腸頭的一端,右手把腸子向內翻轉後置盆內,加精鹽、醋一起抓捏,去淨腸子上的粘液,用清水搓洗兩次;

2. 再把腸翻轉過來,加精鹽、醋一起抓捏,最後用清水洗淨;

一、紅燒肥腸:


輔料:香菇(鮮)(25克) 、玉蘭片(25克)

調料:黃酒(10克) 、大蔥(100克) 、味精(1克)、 姜(5克) 、澱粉(蠶豆)(8克)、 豬油(30克) 、鹽(5克)、 花生油(50克) 、醬油(30克) 、醋(30克)

步驟:

1. 炒鍋置旺火上,下適量清水燒沸,放入肥腸煮2 分鐘取出,用清水漂乾淨;

2.另換清水燒沸,將豬腸再放入鍋裡煨到八成熟,取出稍晾,用潔布搌幹,去掉油膩後盛入碗中,下醬油25 克醃漬入味;

3. 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肥腸下鍋,邊炸邊用鍋鏟撥動,至肥腸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4. 將瀝過油的肥腸切成0.3 釐米厚的象眼形腸圈;

5. 炒鍋置旺火上,下熟豬油,將大蔥段下鍋稍煸,加入黃酒、薑末、豬肉湯100毫升、香菇、玉蘭片、醬油、精鹽和肥腸,即端鍋在小火上燒5 分鐘,再移鍋到旺火上燒1 分鐘,加味精,用溼澱粉勾芡,淋入熟豬油起鍋盛盤即成。

二、爆炒肥腸:



​輔料:酸菜 姜1小塊 蒜5瓣 青紅椒適量

調料:鹽2茶匙 白糖4茶匙

步驟:

1、把大腸用地瓜粉加鹽洗淨,然後切好;

2、把切好的大肥加點鹽和雞精、地瓜粉、生薑醃漬一會;

3、鍋內熱油,先把酸菜和青椒,紅青椒炒一會,再放大腸下去一起炒;

4、鍋蓋悶一會就可以盛盤了,別炒太久了,不然老了,就不脆了。


三、溜肥腸

輔料:鮮豌豆50克,淨冬筍50克,水發木耳30克,薑末1大匙。

調料:香油200克,醬油5大匙,幹澱粉2大匙,水澱粉2大匙,糖少許,味精少許,口蘑鮮湯1碗。

1、將肥腸切成1釐米寬的斜段,放入大碗中,加入醬油拌均勻醃漬10分鐘。蘸上一層幹澱粉,使其均勻附著。將水發木耳擇洗乾淨,把大塊的切小一點。把冬筍洗乾淨後切薄片,與豌豆一起用開水氽燙至熟待用。


2、香油倒入炒鍋內,在旺火上燒到七至八成熱,下入肥腸炸成金黃色,倒入漏勺中瀝油。

3、把白糖、味精、醬油、水澱粉、口蘑鮮湯放入碗中,調成稀芡汁。

4、炒鍋內放入香油,在旺火上燒到七至八成熱,下入薑末炸出香味隨即放入冬筍、豌豆、木耳煸炒幾下,烹入芡汁,翻炒均勻後,再下入炸好的肥腸,迅速顛炒幾下,裹勻芡汁後,滴上香油即成。

四、乾鍋肥腸:


​輔料:紅、青椒,各30克,

調料:植物油50克,紅油50克,精鹽2克,味精3克,蠔油3克,醬油5克,白酒40克,豆瓣醬20克,辣醬15克,香油3克,八角、桂皮各8克,蔥5克,姜15克,蒜子10克,整幹椒25克,鮮湯500克

步驟:

(1)將肥腸刮洗乾淨,放入冷水鍋內,加入白酒煮至熟透,撈出瀝乾水分,晾涼後切成2.5釐米長、1釐米寬的條;青、紅椒去蒂切滾刀塊,蒜子去蒂,蔥切2釐米長的段,薑切片。

(2)鍋置旺火上,放入植物油,燒熱後放入肥腸,炒[1]幹水分,加入白酒、精鹽、味精、蠔油、醬油煸炒入味,再加入鮮湯、八角、桂皮、整幹椒,旺火燒開後撇去浮沫,轉用小火燜至肥腸軟爛,再選出八角、桂皮、整幹椒。

(3)鍋置旺火上,放入紅油燒至五成熱,下蒜子、薑片炒香、放辣醬、豆瓣醬炒散,倒入燜好的肥腸和青、紅椒塊,加入精鹽、味精,翻炒斷生,淋香油,撒蔥段,裝入乾鍋內,帶酒精爐上桌即可。

五、尖椒肥腸:

配料:大蒜50克,尖椒適量,生薑50g

調料:植物油100克,料酒15克,醬油10克,水澱粉10克,胡椒粉5克,精鹽1克,味精1克

(1)肥腸從中間剖開,切段,放入開水鍋中煮透,撈出控淨水分;尖椒切片;大蒜剝皮,切成末。

(2)將植物油燒熱,把肥腸、尖椒同時下鍋稍炸,撈出;餘油爆香蒜末,烹入料酒、醬油,把肥腸、尖椒、精鹽、味精、胡椒粉和少許開水放入鍋中,燒開,水澱粉勾芡,燒熟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