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把領海設置成三海里?

尋覓\\錯過

沒有人原意自己土地小,都想把自己的領土領海面積擴大。根據國際通行的《海洋法公約》規定,距離海岸線12海里以內都是一個國家的領海。但是美國沒有加入海洋法公約,只是吧海岸線3海里劃歸領海。

不過這裡人們要問,為什麼美國不把12海里設置在領海線,而是把3海里作為領海基線呢?

這個要從國際航海實力上來講。

例如因為美國不承認別人12海里基線,就可以到3海里以外12海里以內航行。從而美國的自由行業不僅有法律(儘管是美國的國內法)依據,而且也可以得到其他同黨的認同,還是藉口干擾別國最好的理由。不然,她就沒有理由來別國自由航行了。

而其他國家由於沒有能力遠洋航行到太平洋近鄰美國西海岸3海里處,也不能到達大西洋美國東海岸3海里處。所以美國的藉口就等於打開了方便之門。

正是由於這樣,美國至今也沒過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是最近一些大國海軍崛起個別戰艦可以到美國海岸線12海里處巡航了。所以美國最近也頗為不爽。至於以後會怎麼發展,估計美國隨著時間推移,一定會與時俱進的。


錦繡中華一捧土


12海里領海線是《國際海洋法公約》對一個國家內海不受侵犯的最大保證,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也不得進入他國的12海里領海線,這在國家領土意識中屬於禁區,如果敢公然進入該區域,意味著赤裸裸地叫戰,

但《國際海洋法公約》只能限制加入該組織的國家,很遺憾,美國沒加入,,,

1958年,冰島因為不願與他國分享領海內豐富的鱈魚,向周邊國家提出“12海里”領海線內他國捕魚船不得進入,這個提議惹惱了英國,經過三次“鱈魚戰爭”,英國居然沒打贏!於是由歐共體提議在海洋法公約里加入領海線劃定,並允許冰島擁有200海里的經濟專屬區和12海里領海線,200海里經濟專屬區可以通過協商進入後共享,但12海里的領海線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禁區,進入就意味著侵犯,



但美國依據國內法的規定。只承認3海里領海線,這個就沒辦法,眾所周知,美國強大的軍力和國際影響力,不要說北美洲大陸,就是夏威夷群島也沒人敢靠近,他就是用這個3海里的法外之法來突破你的12海里領海線,雖然有點欺負人的意思,但這個概念已經成了沒人能打破的“潛規則”(因為海洋法公約本身也是一本爛賬,有些國家和地區根本沒法劃定12海里領海線),比如新加坡,由於狹窄的馬六甲海峽,這個領海線你怎麼給他劃?於是在美國的倡導下,形成了那個我們耳熟能詳的“無害通過原則”或者叫“自由航行”,霍爾姆次海峽,紅海海峽,波茲普魯斯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莫不如是,,,


美國也試圖用這兩個原則來突破中國的南海,但我們寸土不能讓,因為中國在50年代國際社會不承認中國內海有領海線的情況下,在毛主席的推動下,以國內政策的形式出臺了12海里領海線並向世界宣佈,1996年正式通過《國際海洋法公約》和《大陸架法》進一步拓展出了200海里經濟專屬區至今,,,

突破領海線意味著挑戰國家權威,美國這個“3海里”國內發基本上對大國形不成威脅,如果真想在海上開戰,根本不需要在12海里這個危險的區域,高來高走的航母戰鬥機和精確制導導彈可以鎖定雙方的任何一個打擊目標,所以現在這個12海里領海線和200公里經濟專屬區也就成了宣示領海主權的標誌性存在,,,我們時刻準備著!


冷兵器TILLLINDEMANN

這個得從很早之前說起,在19世紀當時的荷蘭專家賓客舒克提出了‘大炮射程說’,大炮的射程即為領海的寬度,由此很多國家將領海寬度定為3海里,此後就形成了國際慣例。隨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召開了3次海洋法會議,在1982年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的領海寬度從測算領海的基線算起,向外延伸不得超過12海里,由此確立了現在的領海寬度問題,當然了由於這個公約只有152個國家簽約,這個領海寬度不得超過12海里的規定只有這些簽約國承認。

在19世紀時,美國的國力遠遠不能和英法俄美意這些歐洲強國相比,因此按照當時的國際慣例確定了3海里的領海,隨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海軍成為世界第一的海軍,美國依靠強大的實力成為世界各大洋的主宰者,這個時候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於他而言是一種束縛,限制了他的海軍行動力,不加入海洋法公約,他以國內法為依據,只承認3海里的領海寬度,因此他就可以以此為依據堂而皇之的進入他國3—12海里的領海範圍,反觀其他國家,由於實力的差距,儘管可以深入到美國3—12海里範圍內,但是卻沒有能力實施,這對美國而言是有利的。

說到底現在的美國設置3海里的領海寬度是由於其強大的海軍軍力,能夠保證其海洋利益,又能夠堂而皇之的侵犯別國,若是美國的國力衰弱,估計用不了多久他也會主動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Freed4om

美國的領海寬度是12海里。

早在里根時代,美國就廢除了華盛頓以來實行的3海里領海制度,將領海寬度延伸至12海里。具體的講,里根總統在1988年12月27日簽署了第5928號總統令(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No. 5928,December 27, 1988, 54 F.R. 777),正式宣佈美國領海的寬度延伸至自領海基線量起12海里寬度。

網上經常會出現類似“聯合國規定領海寬度12海里”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準確的講,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的規定是:“每一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的寬度,直至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十二海里的界限為止。”也就是說,領海寬度各國可以自己主張,但最寬不超過12海里,否則《公約》當事國不予承認。

除了常見的12海里,還有3海里、6海里等較窄的領海主張,也有超過12海里寬度的領海主張。另外,有的國家考慮到歷史、地理和國際政治的複雜情況,適用多種領海寬度。例如,日本在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對馬海峽東側及西側水道和大隅海峽等處適用3海里,其他海域為12海里。英國在本土與馬恩島、福克蘭群島適用12海里,在維京群島等海外屬地適用3海里。

領海與沿海國的主權直接相關,因此特別受國際社會的重視。從國聯時代至今的四次大規模海洋法的編纂會議,前三次都因為各國在領海寬度上不能達成一致而失敗,直至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定領海最寬不超過12海里才算是修成正果。

這裡面有一個特例,就是“低潮高地(low-tide elevations)”沒有自己的領海。“低潮高地”指的是低潮(退潮)時四面環水並高於水面,高潮(漲潮)時沒入水中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如果低潮高地與大陸或島嶼的距離不超過領海寬度,該高地的低潮線可以作為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如果距離超過領海寬度,該高地就沒有自己的領海。


復興軍事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它可以糾正一些國人的觀念,那就是領海,專屬經濟去劃得越大,管得越嚴越好。

1982年的《海洋法公約》其實是發展中國家的勝利,因為它大大擴大了沿海國的管轄範圍,全球公海面積急劇縮減。之前,領海之外(當時標準不統一,有3海里,7海里,12海里)算是公海,誰有本事誰就去控制和利用。你說,這有利於哪些國家呢?所以拉美一些國家在上世紀5、60年代甚至提出了200海里領海的要求,如果這一點實現了,那估計全球的海洋也剩不下多少了。海洋法公約確立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一個折中。沿岸國有資源的排他性權利,但沒有主權,仍然算是國際水域(但不是真正的公海了)。

所以說,在海洋法公約談判的時候,海洋強國和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形成了對立,公約最後實際上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畢竟人多嘛,而美國也乾脆沒加入。不過這裡糾正一下,美國實際上實行的也是12海里領海制度,美國與一般國家的區別在於兩點:

第一,關於軍艦在他國領海無害通過問題。這個美國的辦法是隨便過,不需要事先報備。它反過來也這麼要求其他國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當然有利於美國。因為能到美國領海走一走的國家很少,即使去了恐怕也不能怎麼樣,但美國軍艦遍佈世界,能去的地方太多了!

第二,關於專屬經濟區的問題。美國現在承認一國在自己專屬經濟區的資源開採權,但是堅持他國軍機軍艦公務船隻有絕對自由,說白了,就是方便自己搞軍演,對別國進行抵近偵查。

總的來看,以美國為首的海洋強國是希望弱化沿岸國的管轄權和範圍,以便為自己提供更大的空間和機會。為此,它們往往通過出讓自己的權利以換取他國的對等,只是這個對等對他國往往並無意義。


進擊的女武神

美國人對於這一點倒是並不怎麼在乎,因為當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支海軍部隊能夠正常的在美國12海里的位置進行巡航,美國海軍擁有的世界第二大的作戰航空力量,世界第一強大的作戰艦艇力量,除非是哪個想不開的去惹美國,否則根本就沒人敢去真的靠近美國人的12海里。

其他的國家的海軍都離美國太遠了,而離美國較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等一系列西印度群島上面的小國家,他們的海軍實力都不足以威脅美國的地位,對於美國人而言,三海里這個位置隨便亂畫畫就行了。如果臨海縣闊的太遠的話又得招一批人做海岸警衛隊,還得重新建造一批裝備,這又得需要一大批的錢的投入,煩的慌。


漩渦鳴人yy

謝謝你的激請。




美國為什麼把領海設成三海里?這個問題要看歷史。在1982年以前,美國自已的法律規定,海洋領海線只有3海里。但在1982年通過了"聯合國海洋公約",該公約中規定,對內水,海洋領海線規定為12海里。任何國家都希望把自已的領海搞大點。所以凡參加該公約組織的國家,都按公約規定了自已的領海線為12海里。但美國認為國際海洋公約損害了美國利益,美國沒有參加該公約。美國的海洋領海線也沒有改為12海里,仍為3海里。



同時美國憑藉自已的強大海軍實力,也不承認別國劃定的海洋領海線為12海里的事實,派軍艦到世界各地橫衝直撞,美其名曰,"航行自由"。


DSY884

這可不是美國人大方,美國佬把自己的領海設置為三海里,在這背後是滿滿的算計。

曾經有一位美國教授,從芝加哥大學來國內講課,他被一個國內教育界的聽眾,問到了美國的地圖問題,問在美國的地圖教育書中,對國土畫不全的問題怎麼看待。因為地圖問題在很多國家都是比較受重視的,可是偏偏美國的地圖難搞,地理跨度比較大嘛,除去本土外,還要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都畫上去,在一張圖上就很難畫全。

美國教授對這問題,感到比較困惑,他直接回答說,地圖畫不全就算了唄,只要是美國人的領土,那誰敢去打它的主意。

狂妄的背後,是美國的軍事實力,所以實力,美國才不承認12海里線,只承認三海里,同時還表示無論那個國家,都可以到美國海岸三海里外的公海來,同時其他國家的領海,美國也只承認三海里,美國的軍艦,也可以去別的國家三海里外地方

在表面上,好像美國和其他國家是平等的,大家誰都可以進入對方的3海里,或者是12海里,其實大家心知肚明,這是美國佬方便自己進入別人的12海里線,別人想進入他的12海里線,好難喔。

這樣的事情,美國還幹了不止一件,不過也無需多慮,就在30年前,我們對國外的很多先進技術,不是還垂涎三尺,可到了現在,我們的很多東西,例如高鐵就已經可以出口世界了。

呵呵,說不定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提出要求,要把領海劃小一點,那就是真正強大了。


圓創觀點

答:有實力,才有將來。

為啥美國人的領海是三公里啊,因為你到他的領海先得走個十萬八千里。

一邊太平洋,一邊大西洋,你過來啊,你過來我就讓你嘿!嘿!嘿!


好吧,其實要渡海也沒那麼難。所以你先試試邁過英國小弟和東亞島鏈這一關吧,哥們早就把戰略防禦前線放到了歐亞大陸門口,所以,領海什麼的,你首先得問問能不能突破東亞島鏈再說。


好吧,我們承認那兩個兄弟都是渣渣,那就硬懟唄!給你看看這些傢伙,你確定能搞定它們,話說,有人放話說攻擊航母便是核大戰的開始。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是美在亞太地區的主要軍事力量,其轄區範圍包括整個太平洋、印度洋海域。艦隊司令部設在夏威夷的珍珠港,下轄有美國海軍第三、七艦隊,擁有CVN-68“尼米茲”號航空母艦、CVN-70“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CVN-72“林肯”號航空母艦、CVN-73“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CVN-74“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CVN-76“羅納德·里根”號航空母艦計六艘航空母艦。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海洋國家,美國人擁有至少到目前為止最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以及優越的地緣條件。

所以對本土防禦的要求並不高,而對海域的實際控制權會非常在意。因此,才不會加入《海洋法公約》只是霸道地執行國內3海里領海約定,就是為了突破12海里限制進行的。


總之,我們現在的任務是下餃子、送快遞,非要來我12海里就懟回去。如果再在南美弄幾個基地,沒事去加勒比海墨西哥灣自由航行度個假,想必那個時候,大家又得坐下來談談關於領海劃分的基本原理了。


賞金掠食者

曾聽到一個強盜與善良的鄰居對話的故事:

強盜說:你看我每天把大門打開,也沒人來我家偷東西,從今以後你們也得學我一樣把大門打開。

第二天,所有的鄰居都在自家門外面再加了一道防盜門。

美國也是跟那個強盜一樣,故意不加入《國際海洋公約》,把自己的領海設置為三海里,目的好帶著自己稱霸全球的航母艦隊到其它國家海域附近巡航。

其它國家明知惹不起,但還躲得起,紛紛加入《國際海洋公約》,把領海設置為十二海里。

據說目前還只有俄羅斯的十二海里,美國航母不敢去涉及,看來強盜終歸是強盜,欺軟怕硬才是其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