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投資股票債券不能養老嗎,為啥要養老基金摻合?

自己投資股票債券不能養老嗎,為啥要養老基金摻合?

上上週五讓各大基金公司和財經網站刷屏的《養老目標基金指引》發佈,這幾天談的人逐漸少了。

原因是股市又漲起來了,大家不再YY略顯遙遠的事情,趕緊顧著眼下賺錢要緊。

不過富二要說,這個《養老目標基金指引》,可能是近年來對資本市場最利好的重要政策之一。

因為個人養老資金有序逐漸入市,是改變市場長期以來存量博弈的怪現狀的強大推動力量。這使得市場有可能形成的慢牛走勢,和個人投資盈利的良好體驗形成正向反饋,從而成為一個良性循環。

這使得未來市場有可能複製美國市場那樣的10年長牛,而不是之前的A股市場的漲一年跌七年循環不止。

然後有些客官就問了:既然股市有可能成為慢牛,那我自己投資股票債券不能養老啊,要買你們發的養老基金做啥?

這個問題非常有見地,屬於中國很多習慣DIY的高人經常發出的疑問:

➤➤馬桶堵塞了,我自已捅一下不就可以了,為啥要找物業?

➤➤自行車輪胎紮了,我用百得膠和橡膠皮補一下就可以了,為啥要找修車攤?

➤➤為啥還去菜場買朝天椒和蔥,在家裡窗臺的花盆裡種上這些不就行了?

說喜歡親歷親為也好,說不信任社會分工也好,說想節省費用也好,反正這樣的想法不在少數。

那麼為什麼“他們”總要勸你通過基金來管理養老金?

一、 克服人性弱點

看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給基金業二十週年數據獻禮:公募基金自第一隻產品發展到現在的近5000只產品,20年來標準股基、混合偏股、封閉偏股、標準債基、普通債基年化收益率達到28.52%、26.1%、19.03%、3.77%、6.97%。

就問哪位基民品嚐到這樣的豐厚收益了?!可能基本沒有吧!

什麼原因?

主要還是追漲殺跌,人性的弱點無法避免。明明想著長期投資,偏偏做成了短期炒作。

如果心裡想的是:我就自己投,贏輸都在自己,虧了算我倒黴,到時沒錢養老也是我自己的,但是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這種橫豎賭一把的心態是危險的!

二、 美國前車之鑑

養老基金有獨特的做法,一般是年輕的時候,配置中權益資產(泛指股票)比例較高,隨著年齡的增加,權益資產比例逐漸降低,而固定收益資產(泛指債券)比例逐漸增加

這樣設定是避免臨近退休時來一個黑天鵝事件,導致積攢了幾十年的退休金猛烈縮水,最終影響退休生活。

那麼年輕時權益資產比例高發生黑天鵝不可怕嗎?對,不可怕,因為這時賬戶內總額不高,即使大跌損失絕對值不多,雖然當時年輕的你會感覺很多。

那麼有人說了,我自己投資就留意一下,年輕時多投股票基金,隨年齡增加逐漸減少股基,逐漸增加債基比例,這麼簡單的事不完了……

如果真的是那樣就好了,我們來看看美國的前車之鑑。

1994年,富國銀行和巴克萊全球投資(現已被貝萊德併購)發現,不論怎樣對401(k)計劃的參加者進行投資者教育,他們總是忘記適時適當地重新調整資產組合。因為賬戶已經歸個人管了,沒有社保機構幫你代勞了,可個人就會對賬戶疏於管理。

當時富達基金通過對數百萬退休儲蓄者的實際投資行為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由於賬戶管理起來非常繁瑣,有一半的投資人寧願選擇不參與401k。而參與了計劃的個人投資者也出現了許多投資錯誤,絕大多數退休儲蓄養老金計劃參加者要麼將資金全部投資於貨幣市場基金,要麼全部投資到高風險的股票基金;在買入產品後,絕大多數退休儲蓄者也從不對投資組合進行調整。

這表明,實際執行中,絕大多數投資者出於懶惰或者不上心或者不專業或者判斷錯誤等原因,會把自己的養老金進行錯誤的配置。

畢竟術業有專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怎麼管好這筆錢的。

這是個人養老公募基金應運而生的重要原因。

三、 稅收優惠

個人收入調節稅優惠是個人養老基金存在的政策基石。沒有它的話,幾乎就完全失去了利益驅動力,否則無論怎麼強調機構投資優於個人投資都不行。

個調稅優惠就是把個人的收入減去養老基金金額後的數字作為稅基再收稅。比如說,目前個人收入所得稅起徵點是3500元,目前提高起徵點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假設提高到7000元,而你的月收入是8000元,那你得繳納個調稅。但是如果個人養老基金有稅收優惠,而你每月投1000元到養老基金賬戶,那麼8000-1000=7000元,你正好到免徵線,就可以不用繳納個調稅了。

當然,說了半天,這是個在國內尚未實行的天大利好,雖然美國已經成功了。但這也是相關部門手裡握著的一張王炸。如果真的施行,A股10年長牛也是囊中之物。

要相信的是,相關政策的出臺是遲早的事,只是這次我們證監部門先走出了第一步,後面什麼時候跟進就看財稅部門的了!

這次富二把為啥養老基金優於DIY投資釐清了一下,下次再講講為啥這事兒得基金來辦,以及為啥要推個人養老賬戶的理由吧~ 謝謝各位客官捧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