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應該怎樣和老師溝通?

揚揚小丫頭

如何與孩子的老師相處這一問題相信是每一位家長都關心的事情,害怕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害怕老師關注不到自己的孩子,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欺負等等,尤其是剛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子,本身年齡小,不能完整的將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敘述給家長,當孩子和你模稜兩可的說一些事情時,你會更加擔心,更想去一究到底,所以需要去和老師瞭解情況。


家長一定要心態平和的去和老師溝通,首先一定杜絕先入為主的觀念,比如回到家裡發現孩子的胳膊或者腿上青了一塊,其實只是玩遊戲時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家長一定不能自己先認為這是不是老師或者其他小朋友欺負我家寶貝了,而是要先詢問一下孩子,問一問孩子是不是知道怎麼弄得。孩子給出的答案無非就是三種:1、沉默,2、老師或者小朋友打的,3、自己玩時摔了。但是無論孩子給出的是哪一個答案,家長也不能完全相信孩子的話,因為3-6歲的孩子大腦發育還不完全,他會將現實和想象混淆,有時他自己根本不知道發生的事情是他自己腦中想象遊戲,還是真實發生的,所以他的大腦是混亂的,比如孩子有時會和其他小朋友說:我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新的大飛機,大汽車,或者爸爸帶我去某某個公園玩了等,有時這些情況並沒有發生,但孩子卻肯定的說出來了這只是他心中,腦中想象的事,但卻挪到了現實。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接受能力強,家長一定不能帶有暗示性的引導孩子像一個方向走,比如說你胳膊上青了是不是有小朋友碰到你了,他可能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是,有小朋友拿什麼東西碰我了。問孩子瞭解情況,只是先在心裡有個大概,並且鍛鍊一下孩子的述說語言表達能力,但家長一定也要和老師確切的瞭解一下真實情況,看一看到底是怎麼回事,老師也一定會給你一個答覆。


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是很強,所以家長要和本班級老師交代好孩子的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過敏物質,性格特點等,老師也會告訴家長一些需要家長的配合事項。只有家,園相互配合,才能讓寶貝更快的適應,更快樂,健康的成長。老師們都理解家長愛孩子的關切心情,剛剛離開孩子的不捨與擔憂,同時也需要家長理解老師,帶著理解老師的心態去和老師溝通,老師在班級裡需要看管那麼多孩子,管孩子的吃飯,喝水,去衛生間,吃的慢的,喝的慢的需要老師喂,褲子提不好的需要老師幫忙整理,還要帶著那麼多孩子玩遊戲,時刻看護孩子,同時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變化外加教室衛生等一些瑣碎的事,忙時可能連飯都吃不上。平常在家裡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看著一個孩子,可以想象一下老師的不容易。

有時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所以也不能以偏概全,你說孩子哭時老師板著臉沒有哄他,也可能只是你看時是這樣,但是之前的一個小時幾十分鐘,老師有可能是一直抱著他哄著他逗他開心呢?而且當時的詳細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你也不瞭解,就算是老師沒管寶貝,那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孩子犯錯誤了老師批評他了呢或者其他原因,你可以試著去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老師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會有一定的職業道德。


㱏好嘟嘟

遇上好老師是孩子的幸運,如果遇上冷漠的老師,那就需要家長多用些方法。

我送孩子去幼兒園時,從校門口的保安到迎賓老師,讓孩子挨個打招呼。晨檢老師先問好,檢完說拜拜。孩子懂禮貌,老師們就會格外的喜歡關注。

如果看到哪個老師不喜歡自己孩子,一定要想辦法去溝通解決。我孩子有點害怕晨檢的那個醫生姐姐。總是繞著她,去別的老師那裡晨檢。我覺得孩子這樣對老師不禮貌,而且顯得孩子沒家教。老師會不喜歡她。

所以我決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訴她,醫生姐姐最專業,檢查的最準確。你不能因為不喜歡害怕醫生就繞著她,醫生姐姐其實很喜歡你,還說你漂亮。(這句是我騙她的。😄)

第二天,我用橡皮泥捏了一朵好看的玫瑰花讓孩子拿著,見到醫生姐姐先問好,然後說,醫生姐姐這是送你的玫瑰花。媽媽說你很喜歡我,還誇我漂亮。謝謝姐姐!我在不遠處看著她們倆,醫生接過花,臉上的笑非常好看!一直到孩子拿著晨檢卡蹦蹦跳跳的走了,她也一直微笑著。一天早上拿著手電要檢查上百個孩子,有多辛苦!但一朵小小的花就能讓她開心一會兒!從這件事以後,她倆再見面就很融洽了。

這件事情告訴我,沒有解不開的結,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家長是個有心人!


春城花飛飛翡翠蜜蠟

第一,放低預期,什麼預期呢?就是幼教老師會對你家孩子多上心。你自己想象一下一班好幾十個調皮鬼在你身邊鬧騰是什麼樣子,再加上又沒幾個錢的收入。。。

第二,正常溝通,所謂的正常包括但不限於:及時、主動、耐心、剋制。

及時是指有事情或者有疑問馬上和老師聯繫,別怕麻煩,別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主動是指你自己要主動一點,別指望老師能主動聯繫你,真要是那個時候估計問題都是老師自己解決不了的了。比如:班上有個小孩兒天天說要殺死別人。。。

耐心是指別期望幼教的水平有多高,可能一個簡單問題說半天都說不清楚,也可能根本抓不住問題的重點,所以要慢慢來。

剋制是指真碰上不講理的或者不上心的,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你家小的還在人家手裡。。。

第三,軟硬兼施,軟的是啥?硬的是啥?

軟的就是沒事跟老師搞好關係,這個不用交了吧;

硬的就是該嚇唬嚇唬,對於他們還是有一些監管渠道的,當然嚇唬也是要講技巧的,程度要剛剛好,不然上一條中的剋制就白說了。。。

溝通也是一種博弈,沒問題溝通個啥。。。


舌戰群鬼

本著尊師重教的原則,平和的語調開誠佈公的和老師交流,介紹一下孩子在家的各方面表現。給老師介紹一下孩子性格特點,然後諮詢一下老師,有關孩子在校表現情況。

很多家長心裡認為給老師送點禮,發個紅包,老師會對自己孩子好點的。其實絕大多數老師並不這樣貪財的,他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贏得家長的尊重和孩子的尊重。

沒事兒,多和老師打打電話,聊聊天,老師也是人,他們也有交朋友的需要,和老師推心置腹的相處,彼此成了朋友,還有什麼不好解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