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縣文藝宣傳隊的鏗鏘歲月

原县文艺宣传队的铿锵岁月

2016年7月20日,60多位老同志,有男有女,不畏炎天酷暑,相聚在汨羅江畔的神帆大酒店,最大的長者83歲,最小的也有了52歲,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的還從新西蘭趕來,見面時,情感動人,握手擁抱,乃至淚花盈眶,相互問候的話語,流露出無限深情。

原县文艺宣传队的铿锵岁月

這些老人,都是原平江縣文藝宣傳隊的演職員工,經歷了40餘年的鏗鏘歲月,今天前來參加“上山到頂,下鄉到邊”的座談會,真是一次激動人心的相聚。

座談會上,老文藝工作者回顧了1970年至1980年,上山下鄉送戲上門文藝為農民服務的不平凡經歷。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國家文化藝術百花凋零,尤其是廣大農村,沒有任何文化藝術生活的享受。這個時候,平江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取代被解散的老劇團,作為國家事業單位於1970年4月正式成立。一批最小11歲、最大也只有19歲,平均年齡16歲,約60人的具有一定文藝才華的青少年被陸續招錄進隊。遵照毛澤東文藝“二為”方向,他們堅持立足農村,服務農民,將“上山到頂,下鄉到邊”作為崇高使命。

原县文艺宣传队的铿锵岁月

為此目的,他們進行了嚴格而艱苦的各種訓練。每天天不亮,在縣城的十個老祠堂裡,在潮溼的防空洞裡,就響起了悅耳的歌聲和激揚的樂器聲。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和排演了現代京劇《沙家濱》、《紅燈記》、《海港》、《龍江頌》、《杜鵑山》,芭蕾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十來個大型表演劇目。

七十年代的平江縣,交通不發達,全縣境內沒有一條水泥公路,大多數鄉鎮不通汽車,村級組織更是與公路無緣。有公路或機耕路的地方,他們的交通工具是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大型佈景、燈光設備和幾十名演職人員被拉到54個鄉鎮演出。沒有公路的地方,就肩挑手提著簡單的燈服道具,靠兩隻腳走村串寨。為了讓最偏遠的村莊看到戲,經常化整為零,組織小分隊翻山越嶺。上至幕阜山頂的防空哨所,遠至黃金洞、南橋山裡的大小屋場,無一不留下他們的歌聲和足跡。步行幾十裡,涉水攀崖去為幾戶人家甚至幾個農民演出是家常便飯。舞臺十分簡陋,幾片大門板搭在小河邊、山坡旁、曬穀場,沒地方搭臺的就天作幕布地做臺。那時農村大部分沒有電,他們就帶著汽燈作照明,有時一陣風把汽燈泡吹掉了,只好找老百姓要來松明,點起火把演出。有時候天公不作美,演出中突然下雨下雪,就和觀眾一起跑進屋裡躲避,雨停了雪住了,戲又照常唱。曲終戲散,他們被村幹部送到分佈在山裡的農家去借宿,光是找住處,常常要在崎嶇的羊腸山道上走個把小時。碰上貧困戶,破帳子爛被絮,蚊子嗡嗡叫,那就只好坐待天明瞭。

艱苦和惡劣的環境,給上山下鄉製造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演出途中險象環生,讓人提心吊膽。一會是手扶拖拉機翻進了山溝裡,一會是小演員被毒蛇咬傷了,一會是山洪暴發,把隊伍衝散了……。但這一切並沒有難倒他們,他們的隊伍始終朝氣蓬勃。

這樣的演出生活年復一年,每年至少要在農村巡迴演出二百餘天四百餘場。沒有節假日輪休,更沒有獎金。零點以後卸完妝,是一碗麵條的消夜。如果在偏遠的山村,麵條也吃不到,村民就為他們蒸紅薯、煮玉米。

為了更好地服務平江的人民群眾,他們不但有一支出色的演藝隊伍,還有一支出色的創作隊伍,擁有四名專業戲劇創作人員。他們寫平江人,講平江故事,創作出享譽城鄉的戲劇、曲藝、小品,如《追花奪蜜》、《紅色種子》、《剪窗花》、《春山雷雨》、《菊花詩》等,多次獲得省級調演、會演獎勵。這樣,我們不但為人民群眾提供國家一流的藝術精品,也奉獻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喜聞樂見的獨創作品。

無怨無悔的辛勞清苦和付出,他們得到的回報是豐厚的、無價的。除了劇團榮獲了全國上山下鄉先進集體外,更為重要的是隊伍素質得到了全面昇華。一大批缺乏文化藝術知識的演職人員,因為長時間學習和表演堪稱戲曲、舞蹈經典的作品《沙家濱》、《白毛女》等劇目,與經典對話,與精品為伍,不知不覺潛移默化提升了文化藝術素養,滋潤了個人品質。長時間的翻山越嶺,親近自然,接觸百姓,增強了休質和挑戰自我的意志;熟讀了平江的美好山水和深厚豐富的地域文化這兩本大書,尤其是體察了最底層和偏遠山村民眾生活,認知了最純樸的鄉村感情。如果不是在劇團這個崗位、在上山下鄉的特殊經歷中,他們不會有這樣深刻而生動的體驗和感悟。他們的收穫,遠遠多於他們的付出。

正是由於這一個時期彌足珍貴的人生經歷,這支隊伍,形成了三種精神:一是求知若渴的精神;二是刻苦耐勞的精神;三是團結友愛的精神。

正是由於這三種精神的推動,平江劇團成為了一個出作品、出人才的大熔爐。七十年代初新進的60名演職人員,因形勢的變化,其中有50多名離開了劇團,紛紛走向省內外不同的崗位,成了社會有用之材。其中2人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擁有正高技術職稱;3人擁有副高技術職稱;10餘人擁有中級技術職稱;有3人擔任過湖南省各文藝家協會負責人;1人擔任正廳級領導職務;7人擔任正處級領導職務;4人擔任過副處級領導職務;還有十幾人擔任平江縣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一個小小的縣級劇團,能夠成為人才的搖籃,一批沒有接受過中等以上學歷教育的演藝界人士,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大顯身手,有所作為,無不令人深思。

平江劇團為什麼能出那麼多人才?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種精神推動,下面幾點或許缺一不可:

一是劇團選人有嚴格的標準和條件,能進入者,均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和一技之長;二是以老帶新團結互助形成良好氣氛,一些德才兼備的老同志起了很好的傳幫帶和表率作用;三是長期磨練於艱苦環境,不少人增強了變更現狀、改變人生的意念和決心,確立了追求人生更高價值的目標; 四是劇團是英雄用武之地,有本事有特長才有自己的一席位置,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激發不少人奮發努力,自學成才。

幾十年後,他們又走到了一起,回到了孃家。他們的友誼堅如磐石。多少年過去了,他們儘管分佈在全國各地,但仍然心心相印,親如兄弟姐妹,從來沒有間斷過聯繫。這份因神聖事業而凝聚起來的純潔友誼,在一般的團體和單位中,都是罕見的。

祝福平江縣劇團的老文藝工作者,夕陽如虹。

(作者系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