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和鄭州哪一個城市更有潛力?

聚焦河南

這個問題有幾個月了,很多答案其實已經過時,因為鄭州現在已經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非省會能比,都是中國各個區域最高級別的城市。未來所獲得的政策支撐和資源優勢,都要絕對領先非國家中心城市。


安徽整體水平弱於河南,除了合肥和蕪湖外,其它城市GDP都在一千億徘徊,整體水平有點弱。合肥是集安徽全省之力建設,而安徽又是人口和人才流失嚴重的省份。

合肥最強的優勢,就是科研,這一點要絕對領先鄭州。但合肥很久就成為國家重要的科研中心城市,而經濟發展最快的卻是近幾年,靠的是政策,而不只是科研。

合肥潛力很大,未來經濟增速也會很快,如果鄭州不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我更看好合肥。其實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鄭州會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畢竟距離另外兩個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和武漢並不太遠。

但現在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而且現階段經濟又領先合肥,所以目前看來鄭州潛力更大一些。


堅果旅行

關於合肥和鄭州這兩個城市,一直是被大家拿來做比較的兩個城市。同樣作為中部六省的省會之一,合肥和鄭州這兩個城市哪一個更有城市潛力,其實早已有了答案。

合肥周邊空曠,但最近合滁寧三市在努力同城化,合肥在把建設重心轉移到東北部的肥東和新站,滁州在做大西南的全椒縣和東南部的烏衣鎮,南京也在大力發展江北;合肥也正在巢湖半島一街兩鎮造城,連接巢湖市來接應南部蕪馬的江北城區建設。

而鄭州的人口也將近是合肥的兩倍,鄭州的大企業也是有好多家營業額超過了幾百億的企業,工業上更是起步很早。鐵路交通中心所擁有的得天獨厚優勢,使其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在合肥還在做擴張城市的計劃時,鄭州已經確立了中國的國家中心城市了,兩者已經不在一個級別上了。


環球帶你去旅遊

第一,看城市目前的綜合實力。合肥是安徽省省會,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成區面積428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796.5萬人,實現GDP7213.45億元,全國城市排名第22位,人均GDP91669元。鄭州是河南省省會,是國家中心城市,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面積7446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443.04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1001萬人,實現GDP9003億元,全國城市排名第17名,人均GDP89940元。從數據對比可以看出,鄭州市在人口和經濟總量上強於合肥,合肥人均GDP略高於鄭州。

第二,看城市的主要特點。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城市、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鄭州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綜合交通樞紐,是中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鄭州航空港區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合肥的主要強項在科技創新的研究上,鄭州的主要強項在交通運輸方面。

第三,看城市的產業發展。合肥工業門類齊全眾多,有37個工業大類,主要有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計算機通信、通用設備、汽車製造、橡膠和塑料製品、醫藥製造等13個利潤超10億元的行業。2016年末,合肥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269.13億元,產值超中超百億元企業14戶。鄭州市在紡織、機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和原輔材料等工業產業上具有明顯優勢,汽車製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達到5個,是我國紡織工業基地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冶金建材工業基地,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也很快,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4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215.4億元。從第二產業增加值和產業發展潛力上看,鄭州要強於合肥。



綜上所述,從目前人口、經濟總量和製造業產值上,鄭州強於合肥,從交通樞紐上,鄭州也優於合肥,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較強。而合肥在科技創新上要強於鄭州,在科技推動經濟發展上潛力很大。總體來說,鄭州的發展潛力更大。


言有方

大家好,我是小博雜談。

我認為鄭州的潛力更強一點,那麼我為什麼認為鄭州的潛力更強一點呢,請聽我慢慢到來。

第一,鄭州所在的河南省有將近1億人口,同時又是中國第五經濟大省,而合肥所在的安徽省不管在人口上還是經濟規模上都比不上鄭州,這就決定了鄭州的潛力更大一點。



第二,鄭州是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京廣,鄭西和鄭徐高鐵交匯於鄭州,以後,鄭州還有鄭萬,鄭合,鄭濟,鄭太等高鐵通車,這就為鄭州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潛力。



第三,鄭州幾年來獲得了不少國家政策,有鄭洛新自主創新示範區,河南自貿區,鄭州米字型高鐵樞紐,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等,而合肥相比起來,在政策上獲得相對少一點,這就決定了鄭州的潛力更大一點。



總之,鄭州的潛力更大一點,合肥也有合肥的優勢,希望兩市能夠共同發展,喜歡我的回答請點關注哦。


感知發展

鄭州的綜合實力更強。



鄭州,鄭州的GDP不高,經濟水平並不矚目,但是其周邊巨大的農業人口數量,和作為省會城市、鐵路交通中心所擁有的得天獨厚優勢,使其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時間裡,這座城市吸引了185萬人口流入,以這個速度,五年之後就將追上武漢,成為中部第一大城市。多說一句,投資買房什麼的,城市人口增長才好升值。



  鄭州近幾年比較引人關注的,一個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戶,光這個工廠招聘的工人就超過了30萬,二是李博士發起的鄭東新區建設,大手筆的一揮,就劃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區,早年間曾經是著名的鬼城,不過現在的入住率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說。房價也相當不錯。



1、城市性質

鄭州:省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合肥 :省會城市,長三角副中心城市

2、城市GDP

鄭州:7900億

合肥:6274億

3、常住人口

鄭州956萬

合肥779萬

3、人口吸納力

鄭州162萬

合肥46萬


4、交通通達度

鄭州: 國家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合肥:國家綜合交通樞紐

5、教育對比:

鄭州:國家地區性名校

合肥:中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6、城市面積

鄭州:7446平方公里

合肥:11445平方公里

7、文化知名度

鄭州:八大古都之一

合肥:兩千年古都

8人均GDP

鄭州:77217元

合肥:80136元


商丘身邊事兒

真心希望這個提問不是為了讓河南和安徽的小夥伴對撕的。因為這個兩個城市從很多方面來說都不是一個層級的。從其依託的經濟體量來說,河南省人口第一大省,GDP總量幾乎是安徽的兩倍;從其國家定位來說,鄭州已是國家級的中心城市定位。從目前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態勢來看,鄭州已然是中部坐三望二,年內8000億已無懸念。而其最具有優勢的是高鐵網的樞紐地位。這個是老天爺給的,無可替代。如同深圳與珠海的差距拉開一樣,地利的利是厲害的厲。在經濟增長方式不發生逆轉的情況下,這種優勢地位也難以逆轉。所以,在可預見的十年內,鄭州的潛力超過合肥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合肥無需洩氣。第一,每一個城市需要負責的不是比別人強,而首先是比自己過去發展更好;第二,每一個城市的發展不是單一的經濟總量和排名,滿足人民幸福指數的期待功能方面,合肥與鄭州是同一個起跑線上的;第三,真正的潛力參照不應該是五年十年甚至20年,而是50年,從這個意義上講,雙方都來日方長。當人口、區位和交通優勢在經濟發展中重要性佔比越來越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的時候,再論潛力不遲。祝福鄭州,也祝福合肥!那個時候,山西太原也會加入潛力評估行列——雖然 差距已被拉開,但不等於沒有機會。如同30年前的一線城市排名放在今天……


潞人1

應該是合肥,鄭州雖地處中原要衝,交通發達,但它被上面的京津地區和下邊的武漢搶去了很多潛在資源和人才,而合肥臨面江蘇上海浙江廣闊的發達地區,背靠武漢,屬於我國南北分界過渡地區,交通現也很好,人們的理念相比要靠前些也更勤奮些(個人感覺哈)。先前曾多次經過鄭州玩過,第二次在鄭州下車剛出火車站就被三個中年人撞一下然後說我撞了他要賠錢,第五次時在市內一不小心被騙去175元。前些年也在合肥火車東站那一帶呆過兩次,共八、九個月。


枯木雪

誰更有發展潛力,應該是合肥吧。 合肥中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合肥,北京,西安,成都)。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合肥,上海,北京)。合肥事我國第一座也是唯一的科技示範城市。科技引領未來。


皮皮蝦扯蛋3

天天問這個比那個,不知問類似問題的人在搞什麼,就算髮展再好,不做事就有飯吃。還是高人一等,不吃飯就能活?說不定發展的越好對當地的金錢生活打擊越大,鄭州拆除城中村後,出租房的價格和深圳有的拼了。


是不是就這樣平凡到老

合肥和鄭州經濟規模上目前鄭州優先,鄭州有優勢的交通樞紐,人口,運輸製造業,穩步發展動力。合肥也有地位優勢,交通與各大重點城市也近,科技科教實力很強,經濟時而爆發增長。結論:鄭州實力領先與合肥,合肥潛力大與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