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金山灣和蛤蟆塘的傳說

丹東金山灣和蛤蟆塘的傳說

早年間,有個山東老漢逃荒要飯流落到大沙河邊上,在一個小山坡上搭了個茅草棚住下了,拖著打狗棍四處轉悠,可他不是去求爺爺告奶奶挨門乞討,而是暗地裡打聽誰家揭不開鍋蓋啦,誰家有病人買不起藥啦,誰家又要賣兒女啦„„。只要叫他知道了,他便悄悄扔下幾串錢。就這樣,這一帶九溝十八岔的孤兒寡婦,窮老病漢,都常說有菩薩送錢的事。 有一年臘月天,討飯老頭去後山坡揀乾柴,忽然看見一個漢子從腰上解下條草繩頭,搭到樹上要尋短見。他救 下這漢子問道:“唉!老弟,有什麼難心事,走這條絕路哇?” 那漢子操著濃重的山東鄉音,有氣無力地喊了聲:“大爺„„”便跪在地上嗚嗚哭起來。 討飯老頭一怔:“喲,是俺山東老鄉?快起來,快起來,俺也是個討飯的。走,到俺窩棚裡好生拉拉呱!”說著,拽起那漢子,又替他拾起討飯傢伙,一塊回到窩棚裡。 原來,這漢子叫王二,只因山東家連年鬧災,活不下去了,兩口兒便帶著一個孩子,跑出來逃荒。誰知命不濟,老婆和孩子都在路上餓死了,剩下他光棍一條,又生了一身癩,十冬臘月沒處討要,眼看山窮水盡,便走上了絕路„„ 討飯老頭一邊聽著王二哭訴他的不幸遭遇,一邊忙 著給王二燒水煮飯。他長嘆了一聲,對王二說:“唉,王二呀,咱爺們的命都一樣,俺也是拉家帶口闖關東,如今只留下一條老命啦,算咱爺們有緣,你就留在這兒罷!” 王二被討飯老頭留下啦。 一冬天,王二隻見討飯老頭給他尋偏方,挖草根,用水煮了洗癩瘡,卻沒看到討飯老頭出門乞討過。春天來了,王二的病漸漸好了,討飯老頭幫他開出了一塊荒地。秋天收完莊稼,討飯老頭又幫他另外搭了個茅草窩棚。就這樣,王二在討飯老頭對面的山坡上,又有了一個家。 春來秋去,轉眼間就是三年。王二的茅草窩棚,已變成泥土房;討飯老頭的茅草窩棚,還是老樣子。王二開的荒地,小塊連成大塊;討飯老頭還是挎筐柱棍,走家串舍。 這年秋天,討飯老頭忽然一病不起,王二急得不得 了,天天守在老頭的茅草窩棚裡,替老人家煮湯煎藥。討飯老頭見王二待他這般殷勤,便覺得王二這個人,還有良心,心眼好使。一天,老頭一陣昏迷醒來,看看自己實在沒指望了,

便把王二叫到跟前,苦笑著說:“王二呀,咱爺們都是苦命人,可有點緣分哪,俺不中用了,有幾句心裡話託付你,指望你能把這一方的苦命人,時時記在心上!” 王二抹了把眼淚說:“大爺,你說吧,俺王二記著就是。” “唉!”討飯老頭嘆了口氣,叫王二扶他從小土炕上坐起來,指著他的破枕頭:“你,把它拆開吧!” 王二順從地拆開枕頭,又按老頭的吩咐,從枕頭裡取出一個沉掂掂的小破布包,打開一看,他愣住了! “呀!這是麼„„?”王二盯著破布包裡十幾塊黃澄澄、有小指蓋大小的碎塊塊和一撮沙粒,生怕認錯了:“是金子?”老頭點點頭:“不錯,是金子!”“呵!哪兒來這麼多金子?”“走,俺去告訴你!” 討飯老頭掙扎著下了土炕,讓王二扶著他,走出茅草窩棚,到小溝邊坐下來。 那小溝中間,有塊碾盤大的石頭。石頭上,有個飯碗大的瓢形窩窩,一股溪水衝著細沙,漫過石面流進石瓢窩窩裡,又從石瓢把口流了出去。討飯老頭指 著石瓢窩窩,喘息著對王二說:“那年伏天,俺討飯走到這裡,餓急了,想捧口山水喝,沒曾想昏倒了。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大雨把俺澆醒了,睜眼一看,這石瓢窩窩裡,有塊亮晶晶黃色的小石頭子兒,還有些金光閃閃的沙粒,在水裡打轉轉。俺撈起一看,天哪!這哪是石 子、沙粒呀?是金子!俺趕忙收起來,打那以後,就在這住下了。這石瓢窩窩,是個金灣寶地呀,天長日久,俺摸到金灣的體性,年年入伏頭場大雨,都是金沙衝進來,一年一次,早了晚了都不中,大雨一過,金沙就順水沖走了„„” 王二聽得正入神,老頭說到這兒停下來,抬眼看了看王二,把話茬一轉說:“唉!王二呀,人不能忘本哪!想起討飯那會兒,高門大戶能把白米飯餵狗,也不捨給餓漢子一口。自打俺有了金灣,它不光救了俺,也幫了這一方窮家小戶。唉!俺不中用了,把金灣交給你 守著吧,可別忘了這一方的窮苦百姓,可別忘本呵!” 不久,討飯老頭病死在茅草窩棚裡。王二把老頭埋葬了,取出老頭留下的金子,先把自己的泥土房,換成三間磚石到頂的大瓦房,便一心惦記著討飯老頭的話,要看金灣靈不靈。 王二天天盼著冬盡春來。瞧著,瞧著,瞧到入伏,又望著雲彩瞧下雨。入伏頭場大雨,到底瞧下來了,他趕忙蹲在金灣邊冒雨守著。 山水衝動著泥沙,在小溝裡急湍地流著。不多會兒,王二果然在金灣裡,撈到了一些金沙和碎金塊!王二高興呀,一直等雨停了,才樂滋滋地跑回家。他取出老頭留下的破布包,把新揀來的金沙放進去,數了又數,看了又看,再也捨不得包上了,他捧著黃澄澄的金子,忽然感到三間瓦房太空了,又覺得討飯老頭太傻了。有這麼多金子,為什麼病死在那個破茅草窩棚裡呢? 王二得了金灣寶地沒幾年,便不再是當年討飯、開荒的那個窮王二了。他那三間瓦房,早已變成了三進三出的

青磚大院。那幾畝荒坡地,也變成了百頃良田。成群的駿馬數不清,夥計長工,一呼百應。還娶了三房六妾九個老婆哩!他天天山珍海味,吃喝嫖賭,尋歡作樂,變成這一方赫赫有名的王二爺了。 俗語說:“貪心不足蛇吞象”。這位王二爺的家業大了,眼珠也大了,看這小金灣,漸 漸就不起眼了。一天,他忽然起了個念頭,找來石匠,照著石瓢窩窩的原樣,把小金灣開得又深又大。他看著開大了金銀灣,心裡美滋滋的:“嗯,這才趕勁哪!” 入伏又到了,他冒著頭場大雨,在金灣邊上等呵,等呵,一直等到雨停,眼珠子都快掉進金灣裡了,可金灣裡,連點泥土也沒留下。 “完了!”他跺著腳,心裡暗罵:“我這金灣寶地,叫窮石匠給毀了!” 打那以後,王二爺便斷了金灣這條生財之路。可他天天照樣又嫖又賭,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因為他還有一份吃不窮,花不完的大家業呀!誰知,天長日久,進不敷出, 他又是好吃懶做慣了的,這份家業眼看著守不住了,便雞年場賣驢,猴年賣馬,沒出幾年,田產賣了個一乾二淨,就剩下一座空蕩蕩的青磚大院了。嘿!真是“漏屋偏遭連陰雨,破船又遇頂頭風”。那天夜裡,一把大火,把個青磚大院,燒成了一堆黑土,王二爺的九個老婆,一個個,哭哭啼啼,全走道了。就這樣,王二爺又變成了光棍一條的窮王二啦! 燒得焦頭爛額的王二,到哪去落腳呢?他又想起討飯老頭那間茅草窩棚。 王二一跛一拐的爬到對面山坡上,走進討飯老頭那間茅草窩棚裡,他很久沒來這兒了,地上長滿了野草,棚頂也露天了,討飯老頭的打狗棍和討飯筐,還留在小土炕上。他捧起討飯筐,打了個寒噤,想起幾年間,他在青磚家院裡花天酒地的日子,恰好似做了一場春夢,便一頭撲在小土炕上痛哭起來。他不是哭 他忘了討飯老頭的囑咐,他哭的是,那個窮石匠毀了他的金灣寶地!難道石瓢窩窩,真的再也不會流進金沙了嗎? 冬天來了,王二的燒傷還沒好,又犯了舊病,生了一身癩瘡。他揀起老頭的討飯傢什,重操舊業,挨門乞討,苦熬著寒冷和飢餓,再沒想著尋死上吊,因為,他心裡留戀著金灣, 總覺得金沙還會流進那石瓢窩窩裡。他終於熬過冬天,又熬到了夏天,入伏頭場大雨降落了,他趕緊冒雨蹲在金灣邊上,心焦地等著。他等呵,等呵,等了三天三夜,雨越下越大,就在這三天三夜裡,忽然一聲巨響,山崩地裂,山洪暴發了,洪水把石瓢窩窩掀翻了,王二也被掀到洪水裡,洪水衝著王二和山石泥沙,一直流進了大沙河。 雨過天晴,人們在河邊的草塘裡,看到了王二滿頭癩瘡的屍體。不久,屍體不見了,只見個簸箕大的癩蛤蟆,蹲在那兒直叫喚,人們都說這是王二變的。後來,王二變癩蛤蟆的故事漸漸傳開了,這一方才有了金山灣和蛤蟆塘的地名。你要不信,等連雨天去那兒細聽,在一片蛙叫聲 中,還真能聽出:“咕呱一金子在哪?咕呱一金鴨綠江古稱壩水,漢稱為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恰如鴨頭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