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走到第三個年頭,無論是協約國一方還是同盟國一方,都已經打得精疲力盡。被稱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的沙皇俄國在一戰中更是損失慘重,直接傷亡人數高達150萬人,部隊減員非常嚴重。因為戰爭而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令後方民怨沸騰。1917年2月,二月革命爆發,統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


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一戰俄軍女軍官)

臨時政府接管政權後,並沒有回應廣大民眾“要和平,要麵包”的訴求,而是誓將一戰進行到底,履行所謂“對協約國的承諾”。而此時,俄軍早已在各個戰場上兵敗如山倒,如何解決兵員問題,成了臨時政府面臨的重大問題。
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哥薩克騎兵女軍官)

​正在克倫斯基一籌莫展之計,一個叫雅什卡的婦女寫信給克氏,建議其號召女性參軍,組織一個“婦女營”,一來滿足女性在戰爭中報效國家的願望,二來可以緩解前線兵員不足之問題。
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一戰時期俄軍的徵兵廣告)

克氏正需要樹立這樣的榜樣,立即答應了雅什卡請求。於是,1917年5月21日,雅什卡在首都聖彼得堡的馬裡恩斯基劇場裡,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徵兵工作。雅什卡在會場上慷慨激昂地說:“祖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德國人正在向我們進攻。我們俄羅斯姑娘們,應該做點什麼了。拿起槍,到前線去,保衛祖國。重要的是要讓前線士氣低落的男人們感到羞愧——兩個女兵足以為整個前線樹立榜樣。”


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婦女營配備的武器裝備)

在雅什卡的號召下,當天就有1500名婦女報名參軍,後來又擴充到2000人。大多數人的年齡在18到30歲之間,有女大學生、貴族女性、職業婦女和農民。她們參軍的理由多種多樣,根據當時的報道,有的人是因為“愛國”,有的人為了榮耀,有的人則為了擺脫家庭對自己的束縛,有得是覺得穿上軍服非常漂亮,而更多的人則是要為在戰爭中死去的親人報仇。
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婦女營士兵)

考慮到女兵力氣小的特點,臨時政府給每個女兵都配發了騎兵專用的卡賓槍,而且每個女兵都發一雙高筒皮靴。要知道,當時前線有好多俄軍士兵是裹著綁退杵著木棍向前衝鋒的,足見臨時政府對女兵的重視。

這些女兵在雅什卡的帶領下,每天進行長達13個小時的射擊、拼刺刀等基本的軍事技能訓練。很多女人學生和貴族婦女一開始不能適應如此高強度的訓練,但在雅什卡的鼓舞之下,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女戰士。
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俄軍女軍官)

到1917年下半年,俄軍中女兵已達近萬人。除了成建制的“婦女營”外,空軍、海軍和汽車部隊中都出現了女兵的身影。較為著名的如一戰後期湧現出來的美女飛行員——薩姆索諾娃,她駕駛著俄國空軍從法國引進的新式戰鬥機,與德國空軍進行空中格鬥,曾在東普魯士地區一舉擊落兩架德國戰機,名聲大噪。臨時政府後來任命她為第26空中偵察隊少校隊長,負責首都聖彼得堡的防空安全。
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薩姆索諾娃)

1917年,因為一個人,數萬俄國少女走上戰場​(俄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的纏鬥)

正當雅什卡躊躇滿志地把訓練成軍的婦女營送上戰場之時,十月革命爆發的消息傳來,雅什卡極為沮喪,在冬宮淪陷之後,雅什卡隻身流亡美國。布爾什維克宣佈解散婦女營,讓婦女們脫下軍裝,重新穿上平常的衣服。而十月革命爆發之時,空軍女少校薩姆索諾娃還前線與德軍纏鬥,當她返回機場時,機場早已被布爾什維克所接管。她被布爾什維克以“臨時政府的舊軍官”的名義逮捕,後被釋放。她回到家鄉,到一所中學擔任了體育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