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將申報建設自貿港 目前正抓緊起草完善方案

京津冀將申報建設自貿港 目前正抓緊起草完善方案

天津自貿區深改細化方案出爐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的方案。

“根據工作需要,我們將深改方案分解為3大類16小類共128項改革任務,其中‘放管服’改革方面25項,投資貿易方面48項,金融方面22項,航運口岸方面15項,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18項。”天津濱海新區副區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張忠東在29日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三週年發佈會上說。

各個方面都有一些創新亮點。其中,關於“放管服”改革。深改方案提出“簡化整合投資項目報建手續,探索實行先建後驗管理模式”,“自貿試驗區內土地可以按不同功能用途混合利用,允許同一地塊或同一建築兼容多種功能,產業用地實行彈性年期供應”,“創新人力資本入股辦法”等有含金量的改革措施,可有效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增強對市場主體的吸引力。

天津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也在2.0版本中明確了新的任務。在東疆片區,以融資租賃為特色的金融改革成效顯著。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沈蕾表示,下一步,東疆片區將全面深化租賃業改革,打造“東疆租賃2.0版”。探索融資租賃企業稅前扣除政策等內容,在離岸租賃和出口租賃等細分領域持續發力。

中心商務片區將大力探索京津冀產業轉移協同、貿易便利化協同、創新驅動發展協同、監管協同、技術發展協同的新機制;同時主動對接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為雄安新區對接國際市場、國際資源提供平臺和通道。

外資開放是機場片區的一大亮點。機場片區將積極爭取航空維修產業擴大開放。包括進一步申請在外資幹線飛機維修領域,爭取外資控股試點;在支線和通用飛機維修領域,爭取外商獨資試點。

金改30條已全部落地 新金改蓄勢待發

天津自貿區掛牌以來,持續釋放開放紅利。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濱海新區區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茂榮介紹,截至目前,90項改革任務、175項制度創新舉措基本完成,累計新增市場主體4.5萬戶,是自貿試驗區設立前的2倍,註冊資本超過1.6萬億元。2017年,三個片區在全市1%的面積上,創造了全市12%的地區生產總值、10%的一般預算收入、四分之一的實際利用外資額和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額。

其中,在金融改革方面,“金改30條”准予實施政策截至目前已全部落地,24項措施成效顯著,11項措施在全國複製推廣。

關於金融財稅政策,此次深改方案提出“探索在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開展金融綜合監管試點”,“支持設立地方法人性質航運保險機構”,“研究兩家及以上金融租賃公司共同設立項目公司開展租賃業務”,“在強化監管前提下,研究融資租賃企業稅前扣除政策”,“率先開展租賃產業配套外匯制度創新試點”等有含金量的改革措施,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副行長劉通午表示,深改方案中涉及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金融改革措施牽頭12項,配合12項。這些政策措施將有利於推動天津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激發市場主體生機與活力。

“金融資源只有與實體經濟發展緊密融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鄭偉銘說,天津自貿區中心商務片區未來重點要進一步加強產融合作平臺建設,探索以產業鏈金融為主體的產融合作模式。要圍繞汽車、裝備、大健康、智能製造等主導產業發展需求,根據其不同的產業特點和融資需求,量身設計系統化的金融支持體系,營造便利化的融資環境。

三大自貿區開啟2.0時代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天津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和鮮明特色。此次深改方案中,京津冀協同發展也是一個重點的方向。下一步,天津將加快打造京津冀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

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濱海新區區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茂榮表示,下一步,將為京津冀地區構建功能完善的跨境投融資平臺。支持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租賃和保理項目開展跨境融資;面向國內外試點發行京、津、冀地方政府債券等,提升自貿試驗區對京津冀區域跨境投融資服務功能。

張忠東表示,立足京津冀,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基礎,規劃建設自由貿易港,有利於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的支撐帶。“我們目前正在開展相關研究。下一步,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抓緊起草完善《中國(京津冀)自由貿易港建設方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申報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