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賞析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文學妙語

我很喜歡李清照寫的這首詞,整首詞幽婉哀慼,抒發的是剛剛新婚燕爾的夫婦又不得不分別的揪心場景。因為李清照與趙明誠剛剛結婚,奈何歲月從不憐憫有情人,趙明誠要遠行,剛剛品嚐到婚姻甜頭的李清照又不得不獨守空房。

因為如此種種原因,李清照的這首詞情真意切並且愛意飽滿,她心裡似乎有千言萬語想要鋪陳出來,可是奈何“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我認為這也是全詞的點睛之筆,用得十分巧妙熨帖。

在李清照寫的這首詞裡,有清秋季節的風景,但這些風景襯托的只是一個剛剛結婚不久思婦心中的哀與愁,給她的思念之情火上澆油、雪上加霜罷了。恰恰又是因為秋天這樣的季節與花開花落的自然現象,暗喻了這首詞的感情氛圍,註定是深沉幽婉且悽絕。

整首詞寫的有景,訴的有愁,唸的是人,她的閒愁無處安放,只能把離情之苦吞嚥回去,欲說還休。總的來說,這首詞極深情幽婉,融情於景,讀完後容易讓人沾染上這種哀與愁。


沈善書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在中國古代詩壇上佔有一席之地。詞風哀婉清麗典雅,前期詞作多反映生活悠閒。後期由於流居南方,丈夫趙明誠病亡,詞作情調大多反映境遇孤苦,悲嘆感傷身世。

“紅藕相殘玉簟秋”,一詞作於和丈夫趙明誠結婚不久,趙明誠出外求學,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感情十分恩愛,這首詞是她描寫思念遠方丈夫時的心情。



起首一句“紅藕相殘玉簟秋”,以描寫秋天荷塘清涼景色入手。營造出一種“人言秋天多悲苦”的場景,為主人公出場烘托氣氛。其中紅藕指荷花,玉簟指精美的竹涼蓆。秋字顯示出秋天的清冷。這句是寫秋天的景色:秋天來了,開的熱烈旺盛的荷花紛紛凋謝,景色一片淒涼,連晚上睡覺鋪的竹涼蓆都感到特別涼。第二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主角在悲涼的氣氛裡出場。羅裳是指用絲綢縫製的裙衣。蘭舟是對一種輕巧小船的美稱。這句是說:雖然天氣很冷,但我卻感到十分燥熱。我輕輕的解開絲綢縫製的裙衣,獨自一人划著小船,在荷花凋零的荷塘裡無聊的遊玩,排遣愁緒。第三句“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句中“錦書”是一種寫在錦上的精美迴文情書書信。“雁字”是指大雁成群飛行時,常整齊的列隊成“一”字或“人”字。古人傳說,大雁會給人捎帶書信。這句話是說:傍晚,我百無聊賴的回到住處,圓月已經從東天升起,清冷的月光灑滿我住在西面房子的屋裡,讓我倍感孤寂淒涼。正當我鬱鬱不樂時,忽然聽到歸雁鳴叫著從外面天空飛過,我急忙起身去看,大雁會不會捎來丈夫寫給我的家書呢?主人公焦急渴盼的神情躍然紙上。

下闕起首“花自飄零水自流”,“自”是指空自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大雁飛遠了,卻沒有給我捎來丈夫的書信。夜色寂靜,荷花空自凋零飄落。水空自默默流淌,無聊的我沒有心情去搭理。接下一句“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是一句自慰的話,意思是說:雖然我們兩地分別,但彼此牽掛的心情是一樣的,都在為相思愁苦。反襯出心裡思念的無奈。結尾一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句話是說:對於這種相思之苦的煎熬,是沒有什麼辦法排遣的,白天相思皺起的眉頭,剛聽到雁叫時才舒展開,雁過後,轉眼心底的思念就又悄悄的滋生出來了。



全詞從最令人感到愁悲的秋景寫起,一下就把讀者的心情帶入作者沉重的愁緒中。你看秋風清冷,滿塘荷花都凋謝了,給人一片蕭殺破敗的景象。夏日為了消暑,鋪著的竹涼蓆也因為孤單一人而變得更加寒涼。話裡雖然沒有流露孤寂憂傷無奈的字眼,但字裡行間都給人描繪出一個和丈夫分別後,一個孤單的女子是那樣的寂寞無助,愁思百結的境像。

第二句主人公作者“猶抱琵琶半遮面”出場。先不寫相思,讓讀者去想象。開首已交代了“紅藕香殘玉簟秋”的場景了,本來主人公是“獨上蘭舟”,心情不好,穿著薄薄的“羅裳”,應該很冷,但主人公偏偏“輕解羅裳”。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主人公的煩躁不安的心情。雖然天涼,但煩躁的心情還是讓她感到很熱,不得不輕輕解開用絲綢縫製的裙衣散熱。其實哪裡是天氣熱呢,不過是主人公由於憂愁思念,心裡煩躁不安燥熱而已。從氣候和動作的反差裡讓讀者去自己體會主人公的心情。

為了把這種心情體現的淋漓盡致,作者“欲語還休”,先給讀者製造一個懸念,“雲中錦書誰寄來?”,接著一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把相思悲苦的氣氛推向高潮。並不漏痕跡巧妙的點明時間。一個人孤獨的百無聊賴坐在樓裡,愁思無法排遣,忽然聽到外面天空雁群鳴叫飛過,心情頓時感到興奮,急切盼望大雁能夠捎來丈夫寫給自己的情書。但雁群飛過去,卻什麼也沒有給作者留下,興奮的心情頓時一落千丈,變得沮喪。那種興奮之後又失落的寂寞就更加強烈了。再看氣氛,秋天的圓月從東天升起,清冷的月光涼涼的灑滿整個房間。把悲涼的意境推向極致。其實月光不冷,只是月圓人不圓,那種心情不好,看到什麼都是淒涼的了。



接下來感情就是失意,甚至帶著一點小小的哀怨。“花自飄零水自流”,想起白天看到的景象,心生感慨。多情的荷花秋天一來就開始凋零飄落,流水默默的空自流去,對凋零的荷花一點也沒有愛惜之意,就那麼任憑荷花空自淒涼寂寞的凋落。自己的容顏也和那凋落的荷花一樣,時間像流水無情逝去,自己因丈夫的分別,就這樣在痛苦的思念中慢慢憔悴變老。

沒辦法主人公在憂傷中安慰自己“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其實想想我倆的感情是一樣的,丈夫雖然沒有書信捎來,但兩地分別彼此兩人都會互相牽掛著,不會忘記彼此的感情。

最後一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表達出主人公對愛情的堅定和對相思的自嘲無奈。唉,相思之苦是沒有什麼辦法消除的,說是不想他了,緊蹙的眉頭剛剛舒展開,但這種相思卻像“野火燒不盡”的野草一樣頑強,又在心底悄悄滋長,讓我在心裡又忍不住的惦念他了。

整首詞前後緊湊,銜接自然。道具所使用氣候,風景,時間,人物的情緒變化渾然一體,自然,清新,濃重,不漏斧鑿痕跡,就像一幅古裝美人風景畫。在氣候,景色的襯托下,感情的變化又像是一道大潮,起潮——湧起——高潮——回落——平靜。把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層層推進的一波三折。給讀者清晰的描繪出一個哀婉無助,害相思之苦弱女子的形象。


熠熠古客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贊

你喜歡李清照哪些古詩詞?留言說一說。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中國古代有不少男性詩人愛為思婦“代筆”,其中不乏有感情、有韻味的佳作。但由男子去揣度和描述女子懷念丈夫的心意與心境,總有點隔靴搔癢,本詞由“思婦”自己剖白胸臆,而且是一位很會寫詞的“思婦”在將情感轉化為文字媒介,所以,它的優勢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上片沒有多少特別。荷花殘了,竹蓆涼了,秋風起了,雁兒飛了,正是觸景生情懷念良人的時候。這當中,自然少不了等待丈夫的來信——即所謂“錦書”,李清照等到了“錦書”沒有?沒有,唯見月滿西樓,“獨上”蘭舟的她只好“獨處”斯樓,孤燈挑盡,輾轉反側不能成眠了。以上這些,在同類詩詞中每每見到,不足以為“李清照”。


妙的是下片。從一般心理上講,“相思”者往往偏執於傾訴自己感受,李清照以其特有的細緻和深沉的眷戀,將“相思”之苦由自己推及對方,一心二任地體察和品味著雙方的愁思和痛苦、這樣,她就在更高的檔次上抓住了相思的心理風貌和神韻:“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不是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麼,真正有份量的相思實在也應當是“愁吾愁以及戀人之愁”啊,這才是博大的、溫馨的、甜蜜的、如詩似畫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相思”。


下片的第二個妙處是,女詞人以樸素、簡潔、傳神的文字展示了相思之情的特有的執拗:“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人在憂愁中會情不自禁地皺起眉頭,或者感到心口陣陣痠痛。這是生理常識。至於孰先孰後,恐怕誰也不會在意,因為這種變化太靈敏、太微妙、太難鑑定了。李清照卻能過細地加以體察,並且說得那麼肯定。果真如此嗎?竊以為這是一種細部特寫,一種顯微感情的藝術手段。她愈是把感情徵象的瞬間變化區分得那麼細,便愈能說明她始終沉浸在這種感情的旋渦之中,簡直到了揮之不去、無法排解的地步。


李後主寫愁,有“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太白寫愁,有“抽刀斷水水更流”;張若虛寫愁,有“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他們均以物象喻心象,而李清照卻著眼於感情主體自身,以高頻顫動的感情弦索來鳴奏心底的嗚咽和沉吟,所以,她的“此情無計可消除”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因為它直接纏繞、回薄在女主人公的“眉頭”和“心頭”之間,並不需要用落花、流水、月光之類的物象來象徵,來暗示。


你喜歡李清照哪些古詩詞?留言說一說。


文學妙語

好玩的國學很喜歡李清照,也喜歡李清照的詞。李清照的詞的風格的變化,是隨著她的人生變化離合而變化的。所謂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心情,一個階段的心情有一個階段的詩詞。

這首詞是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趙明誠出去做官,級別上又達不到帶家屬的級別,新婚夫妻只好別離。我們知道,新婚不久就離開,從原來的如膠似漆到兩地別離,其心情可想而知。如果是風風火火的山東大妞,那也就罷了,頂多是大哭幾聲說相公你早點回來,而作為文藝女青年的山東大妞的李清照,寫起這種新婚別離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李清照是幸運的,她遇到了一個好男人好丈夫趙明誠。但李清照也是不幸的,她生在那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在婚姻生活上,李清照和趙明誠過了一段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的幸福生活,雖然據野史上說趙明誠也曾納過妾,也曾做過陣前脫逃的膽小鬼。在新婚的那一時期的詞,多表現夫妻生活的和諧快樂和分居兩地時的相思及閒愁。如那首傳唱至今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那時李清照與趙明誠新婚不久。丈夫負笈遠遊,如膠似漆的一對愛人,面對離別,難捨難分。南朝的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不知道後來江郎才盡的他談過幾次驚心動魄的戀愛,反正這句話驚心動魄地寫出了愛人間的離別之苦。而李清照的這首詞則更顯委婉,“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要是用大白話就是,老公你快回來,我想你了,你也想我嗎?那就完了,那不是李清照,而是大街上風風火火大大咧咧的山東大妞了,這就是詞言未盡而意深遠的妙處。

上闋寫景,荷殘席冷、萬物蕭疏,思夫之情不期而至。“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這次李清照沒有喝酒,總得做點什麼來排遣心中的相思吧。緊身裙不方便,反正也沒人,還是“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吧。“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就像現在女孩苦苦等待淘寶京東唯品會快遞的心情,李清照也在焦急等待趙明誠的回信,或許在大雁帶來回信時,在那個月圓之夜我們就可以團聚了。

下闋寫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你看“我等到花兒都謝了”,恰如周杰倫唱的那樣,“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然而你還如流水一樣在外漂泊。“花自飄零水自流”,意境慘淡,這是否預示著她後半生漂泊無依的境遇呢?可謂是一語成讖。如何撲滅這刻骨的相思,李後主說,“剪不斷理還亂”,可是李清照相思無處排遣,所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因為愛到深處時,思念是一種不由自主的痛,就像劉半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


好玩的國學

詞意大致是:荷已凋殘,香已煙消,竹蓆滑涼,秋意深濃。一個本就多愁善感之人,正獨自面對這片最易傷愁的秋。悄悄解下羅衫外衣,著便裝獨自登舟而上。仰望遠天,煙雲顧自舒捲,我卻只想問:這樣的雲空裡誰會寄錦書來?朝思暮想的你嗎?然而沒有你的錦書,只看見,蕭蕭雁群排一字回南而去!滿懷相思無處訴,四顧,唯有月華如水,姣姣滿西樓!

落花無心,一味飄零;流水無情,一味東流。一種相思啊,卻兩處生愁,兩地消魂!這相思這離愁,又魂牽夢縈,驅不走打不散,剛剛下來眉頭,卻又生生縈上心頭!


相對於《聲聲慢》的沉重壓抑,更喜歡這首詞清新雅趣,縷縷閒愁。李廷機《草堂詩餘評林》稱此詞“語意飄逸,令人省目”。

《一剪梅》(宋)李清照

紅藉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首,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玉簟:素白的竹蓆。

蘭舟:蘭木而制精緻小舟,分別意境,“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錦書:前秦竇滔妻蘇若蘭曾寄給丈夫織錦回文詩,多指夫妻間書信。寫盡愛情裡小女人的愛與愁,莫過於這首詞了。

佳句1 :紅藉香殘玉簟秋。

簡明扼要點明季節風物,美中帶點傷。凋謝紅荷花,發涼白玉席,視覺,嗅覺,感覺齊上陣,表明秋涼一人獨守淒冷,又設色清麗素淨,被詞評家評價為“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

佳句2: 雁字回首,月滿西樓。

詩情畫意中,有點兒靜寂落寞。月滿夜,上西樓,望雲中,見回雁,而盼及“離家之人錦書達”,然而月圓人未圓,雁字空回,錦書未有,望極天涯,痴情人相思苦,肝腸斷。

以景寓情,情在“千里嬋娟”“鴻雁傳書”中。

佳句3: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無可奈何花落去,觸景傷情。花落似青春易逝,光陰難駐,容顏消瘦,水流如一人相思,兩心相通,脈脈含情。由己及人,明月下,兩地人,同一片相思,兩心知。

佳句4: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心來,卻上眉頭。

相思之情如何除,無法自拔。從心頭縈繞到眉頭緊鎖,從外在容顏憔悴到內心深處空虛落寞。

一下一上,此起彼伏,巧妙絕想,明白如話,一心頭一眉頭,雙關妙語,影射所有行為所有心理皆因相思起,情深愁重。

明代王世貞《弇州山人詞評》:“李易安‘此情無計可消除,方下眉頭,又上心頭。’可謂憔悴支離矣。”

讀了李清照,才覺枉談了戀愛,原來愛情有這麼撩人!


一綠浮芳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賞析

原文: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寫作背景: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是趙明誠出外求學後,李清照抒寫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一首詞作。

註釋:

一剪梅:詞牌名。

紅藕:紅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蓆。

裳:古人穿的下衣。

現代文翻譯:

荷殘香消冷滑如玉的竹蓆涼,

秋天到了。

脫去了羅綢外衣,

獨自一個人登上小船。

天上的大雁是給誰送來家書嗎,

大大的人字是說人要回來了嗎,

只有月照西樓。

花飄水流。

一樣的相思,

卻是兩個人的愁苦。

這是沒法消除的,

才展開眉頭,

思念又上了心頭。



賞析:

秋天是最容易產生思念之情的時節。看著殘敗的荷花,聞不到一絲花香,再摸一摸竹蓆已經涼涼的了,秋天真的到了,已經到了脫去夏裝的時候。百無聊賴中自己一個人登上小船,望著天空,看見大雁排著人字飛過,想著是不是丈夫託它們捎來家書,說自己要回來了,這一切有什麼用呢,還得自己獨守空房。通過景物描寫,和作者對飛雁排成人字形猜想丈夫要回來了,這又不是真的。形象的刻畫出一位少婦思夫的內心獨白,讀之使讀者有很奇妙的藝術享受。



然後作者自己一個人的思念,描述自己和丈夫相互思念,而這思念是揮之不去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短短的八個字,極其形象的描繪出思婦那種想放下卻又放不下的複雜心態。


7老師262366556

說起李清照,我真是如數家珍,欣喜若狂,萬分敬仰。我的女神,內心深處真正的女神。



李清照的五言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維項羽,不肯過江東。整整應響了我大半輩子,是我人生的一座燈塔,很受用。

李清照的:更是我的最愛,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爛熟於心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解析全文吧。

上闕: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解析如下:荷花殘了,香慢慢的化成了灰,冰冷的竹蓆透著秋涼。)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子回時,月滿西樓。(遙遠的思念啊,沒有人寄來書信,好無奈啊,等的大雁都回來了,還不見人影,月從虧月已經轉為滿月了。多麼深的思念啊!)

下闕: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沒辦法呀,只能隨它去了。深深的思念,勾起了無盡的思緒和憂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上眉頭,卻上心頭。(這樣的心情和愁緒沒有任何辦法化解,剛剛有一點點輕鬆,卻又不知不覺的跑到心裡去了。)這是多大的無奈和思念啊!

圖中的聲聲慢,也是同一種心情,都是寫思念和愁緒的。

一代才女,命運多舛,無不讓人唏噓愛憐啊!


蓉兒尋找靖哥哥

《一剪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紅藕:荷花。2,玉簟:精美如玉的竹蓆(玉簟秋,指天氣轉涼)。3,錦書:書信。


這首詞是傾訴相思、別愁的詞作。上闋寫荷花凋謝、竹蓆浸涼的秋天,為全詞奠定了淒涼蕭索的基調,花開花落,青春易逝,人去席涼,只好“獨上蘭舟”排遣離愁,而悵望遠天,盼望書信早日送達。下闋以景開始抒情,“花自飄零水自流”暗含年華似水、人生易別,無可奈何。想想自己的相思閒愁,應該丈夫也同樣如此。相思“才下眉頭”,又“卻上心頭”,時刻縈繞,揮之不去。

對於這首詞,歷來人們稱讚不絕。明代李廷機在《草堂詩餘評林》說:“此詞頗盡離別之情,語意超逸,令人醒目。”;清代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說:“易安《一剪梅》詞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意語也。”;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裡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雲端賞籟438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主要是描述李清照思念丈夫時的一種情感,上半部以:“紅藕香殘玉簟秋”開頭,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蓆涼這些尋常事情,實質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用現代通俗的語言來說,為了排解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換掉了居家的衣服,獨自登上小船意思去遊玩,重點在“輕”、“獨”二個字。“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更是將思夫心切的這種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訶的下半部:“花自飄零水自流”開頭,感嘆時間的流逝,而紅顏易老的心情,“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更是將她與丈夫互相信任,互相思念的滋味表達的十分與眾不同,後面主要是講這些思念之情是無法排解的,大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韻味……體現在“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種大師級作品,我們這種業餘水平的賞析,難以把握,悟空這種難題以後找專業人士回答為好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