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鍛鍊口才,提高說話的技巧?

信念AK

題主你好,允許我先“自吹自擂”一番:我是某品牌口才訓練基地的首席口才課程研發官,同時也是一名高級口才訓練師,有近五年的授課經驗。我不是在自我鍍金,想表明的是對於題主的問題,或許我有那麼一丟丟的經驗可以談談。

對於“口才”這個概念,很多人都知道,同時也相信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非凡的口才。可是,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很多人是沒有搞清楚的。簡單地說,口才由一個人的自信心、思維、說話技巧、感染力等因素組成。現在回到正題,為什麼說話時總感覺自己很緊張?

你不是特例,天朝人民現存四大口頭表達問題中,排在首位的就是“緊張、害怕、怯場”!可以說,這是一種“通病”。但也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說話緊張這種狀況一定可以通過恰當方法來改善。

請注意,只能改善,而不是讓你做到完全不緊張。其實,再大咔的講師或大人物,面臨大場面時心理一定是緊張的。然而,他們的呈現是不是依舊精彩絕倫?而且,你也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的緊張?

這個就是我想首先談的問題——緊張,它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緊張不能被消滅,但可以被減少。適當的緊張可以成為驅動力,有助於你更好地表現。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發揮,只要不被他人察覺到你的緊張,那麼就無須去做什麼。否則,你就需要去做出改變,因為一個人連“說話都不敢”,就一定談不上擁有好口才!

談完心態,現在闡述另一個概念,“自我認同感”。你有多麼認同自己,你的自信就有多麼大。為了更好地說明,我以小孩子為例子說明。

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他們愛被表揚,同時也害怕被批評、被嘲笑。這是人性,人人皆有之,只不過有的人說出來,有的人不願意去承認。我給非常多的小孩子上過口才課,在我看來應該是自信提升課。一開始,小孩子們很拘束,很不自在,如果讓他們當眾講話,忘詞、臉紅、小動作等緊張的表現就出現了。隨著訓練和突破地進行,這個過程中不停地告訴孩子,你哪裡哪裡做得很好,那麼慢慢地他們的緊張程度就被降低了,屢試不爽。

小孩子的自我認同感的建立需要藉助外界的力量,成年人同樣如此。但有一點不一樣的是,成年人還可以通過自省去建立。問自己兩個問題,我剛剛地發言中哪裡做得好?內容闡述到位了?聲音很大?禮儀很好?有眼神對視?越細緻越好!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再講一次,我將如何做得更好?

說到這裡,我就得說明“緊張”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你還不夠自信。人只有做擅長的、心裡有底的,或者有豐富經驗的事情時,才不會害怕。當你說話時總感覺緊張,咱們分析一下,是不知道說什麼?說出去之後不知道對方會有什麼反應?說完不知道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身體有什麼缺陷,比如口吃、鄉音、不標準?平時很少說話?有重要人物盯著你?

不管你是否意識得到,人做一件事情時都帶著期望值的。你與人溝通交流,做演講,一定都希望自己的觀點得到對方的認同和讚賞。可是,如果你心理沒底,比如演講稿沒準備充分,即興發言等,這時你就會有“搞砸”的擔憂,進而害怕隨之而來的後果——被對方看低,被領導批評,拿不到項目......也就是,不自信!

這裡要提一個概念——意識焦點。焦點在哪裡,你的狀態就在哪裡。你越是關注結果,那麼你就會越緊張。如果你越沉浸在講話內容上,你就會越放鬆,越享受。以前有一個馬戲表演大師,他的拿手好戲是高空走鋼索,二十多年的表演生涯中從未出現失誤。有一次,總統大人承辦了一場世界級馬戲比賽,馬戲大師代表自己的國家參加比賽。

表演前,從未緊張過的馬戲大師緊張了,他告訴同行人說,以前他只需要想著如何走過去就可以,可是現在總統大人就在現場,萬一失敗了他怎麼交代?他無法專注,心情沉重,果不其然這場比賽他出現了失誤,抱憾終身!

焦點放在過程或內容,而非結果上,你一定會神奇地發現,“哇,我輕鬆多了!”

改善你說話緊張的問題,只有一個方法:提升自信!而提升自信的途徑有兩個——

第一,提高自我認同感,多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

第二,降低期望值,多做準備。

突破了敢言的大關,現在可以正式出航去鍛鍊口才了。有句話叫做,好口才,練出來;還有句話叫做,練習口才從練習口腔肌肉開始。想擁有好口才,你就一定要訓練訓練再訓練,說話說話多說話。

除了練習嘴皮子,還需要建立很多的語言表達習慣,以及掌握情商表達的方法和技巧。總的來說,鍛鍊口才就像你修煉一門武功一樣,如果光練招數而不修內功,那麼一定是華而不實,發揮不出最大的威力;如果你先練內力再學招數,除了時間長點就沒其他毛病了,但是你的基礎打得牢,學起技巧來會事半功倍喔!

說了這麼多,相信題主看完也還是不知道具體怎麼去做,這太正常不過了。改變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分分鐘就會讓人想放棄,因此外力的約束很重要!既然你已經面臨說話緊張這種境況,方法論說得再多都是不足夠支撐起你的改變的,你需要的是實踐和指導。

鍛鍊口才最佳方式是,去報一個培訓班吧。


貓大爺來了

我以前何止是不會說話,還有一點輕微的社恐。看到人臉就會漲得滿臉通紅,別人逗我我也不知道怎麼接,酒桌上別人跟我敬酒我也就只會傻乎乎地一口悶,太笨拙了,討厭那樣的自己,於是我下決心要改變這一切,我做的第一件事去交了一個巧舌如簧,八面玲瓏的閨蜜,每天被她戲謔,以及看著她是怎麼和別人你來我往的,時間長了也就耳濡目染,有樣學樣了。

其次是去圖書館找了卡耐基的幾本書看完了,雖然雞湯很多人吐槽吧,但是卡耐基確實把人性說的很到位,至今我都受益匪淺,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不要過早也不要遲到而是準時進入別人的辦公室,多讀書,找到別人的共同話題做引入等,都是至今我都非常受用的技能。對於一個笨拙的人來說,先學會套路和公式,哪怕他缺略顯得生硬,也未嘗不可。

有一個技巧特別重要,就是不要否定別人,把所有的但是換成而且,你體會一下。

“你說的這點我知道,而且我認為還可以再多選擇一下。”

“你今天的穿搭還不錯,而且我覺得你可能還會適合熟女風。”

是不是聽起來悅耳多了。變的討喜是所謂的口才長足進步的最重要的收穫。

當然這裡的口才不是說要會辯論和反駁,那需要一切邏輯和詭辯技能點,不過我從不認為一個愛辯駁的人是口才好。辯論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意義的事,因為我們其實誰也不容易被說服。


彈球小姐Lydia

如題主所說,有很多“說話”的情境都令我們感到緊張,而“說服他人”這種說話情境往往會更加加劇我們的緊張感。我們就從“說服”這個場景來聊聊,如何提高說服他人的說話技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需要我們說服別人的情境,在短短一天中,我們可能就有意無意地進行了好幾次說服性溝通:工作時說服上級同意自己的提議、用餐時說服其他人選擇自己喜歡的餐廳、下班後說服伴侶同意陪自己出去散步等等。

那麼,我們如何更有效地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在說服的場景中,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我們說服他人的效果?


說服別人是一個系列的步驟


心理學家Zimbardo和Leippe(1991)認為,說服是你對別人產生影響的一種形式,它的目的是改變對方的信念或行為。廣義的說服包含社會性影響,比如商家通過社交媒體來說服你、促使你更多地信任和購買他們的產品。但在本文中,我們談論的是狹義的“說服”,即發生在個體之間的說服性溝通。

談到說服,許多人的印象可能只是兩人之間發生的幾句對話;而實際上,說服是個複雜的過程,它包含了6個步驟(Zimbardo & Leippe, 1991)——如果你需要說服對方,你需要讓對方:

接收到信息;

注意到你要傳遞的信息;

至少對你給予的信息有一些理解;

接受你的結論;

保持新的態度(即使你不再說服對方,對方也會和你站在一邊);

用新的信念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一個步驟遇到了阻礙,就可能無法實現說服。

像在第1步時,如果對方沒能注意到你想傳達的信息,那麼接下來的對話可能就無法繼續。比如你想搬出去獨自居住,你和父母列舉了很多好處,離單位近,租房價格便宜,生活方式互不干擾等,但你父母只注意到最後一條信息,認為你嫌棄他們的生活方式,於是堅決反對你的提議。

而根據我們說服的情境和目的的不同,我們可能需要第6步、可能不需要。有時我們只想讓對方認可我們的觀點,比如說服對方同意“讓女性工作對男性也有好處”;而有時你會希望對方改變自己的行為,比如勸你的伴侶戒菸。


幾個讓你更能說服他人的小技巧


1. 站在受眾的右耳邊進行說服

Marzoli 和 Tommasi (2009)做過一個實驗,讓一名女性去舞廳中隨機向176人(有男有女)討要香菸。他們發現,

當該名女士站在人的右邊提出請求時,她說服別人借煙的成功率是她站在左邊提出請求時的2倍。

這項研究也證實了先前的發現:當語言信息從右耳傳入時,人們更能注意到這則信息,並對信息進行分析。這可能是因為,人們更多使用左腦處理語言信息,而左腦支配的是人的右耳,所以人們會對右耳傳來的語言信息更加敏感。


2. 告訴對方“你有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的自由”(套路好深……)

研究發現,當你需要對方為你做一件事時(比如讓對方捐錢、幫你幹活),如果你在提出請求之後,再加上一句“但是你可以選擇做或者不做”,會有多出1倍的人答應你的請求。

這是因為,人們不喜歡被剝奪選擇權。如果你對他們提出請求,他們會覺得你只給他們留下一個選項——幫你做事。而為了對抗這種被強迫的感覺,他們會變得更加“心胸狹窄(close-minded)”;相反,如果你主動指出對方有更多的選擇,會減少對方被你要求而產生的不悅,也會更平和地考慮你的提議(Carpenter, 2013)。


3. 在談論一件對方不喜歡的議題時,加快語速

研究發現,當你在說服他人去認可一個他們本身不喜歡的觀點時(比如,讓一部分父母接受“女孩子不早點結婚也不錯”),適當加快你的語速會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這可能是因為,較快的語速會逼迫對方迅速做出判斷,而沒有時間去思考應該如何反駁你(Smith & Shaffer, 1991)。


4. 對談論一件對方很熟悉的事情時,要動之以情

當受眾對你談論的議題比較熟悉時,你要更多地在說服過程中加入情緒性的表達,讓對方從情感層面理解和支持你。因此,如果你不願意下班後開車接伴侶回家,適當的做法並不是理性地幫伴侶分析:“坐地鐵回家會更快”、“繞遠路實在浪費時間”;而是疲憊地表示,你今天真的太累了,希望早點回家休息。

相反,當你知道受眾對你傳遞的信息並不熟悉時(比如,你給上級介紹一種新的概念),要多從理性分析的角度去說服對方,因為你需要幫助對方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你提供的信息(Zimbardo & Leippe, 1991)。


5. 提供一個反方觀點,並駁倒它

許多人在說服的過程中,傾向於只舉支持自己觀點的例子,因為他們害怕如果談到了反方的觀點,會讓受眾更加註意到自己說法裡的漏洞。但是,在論證自己的信息的正確性時,如果你能舉一個反對自己的例子,然後駁倒它,會更容易說服你的受眾。因為當你舉出反例時,人們往往懶的自己再去想出更多反例;同時,當你證明反方的觀點站不住腳時,你也自然提升了自己觀點的可信度(O’Keefe, 1999)。


6. 說對方的話

你需要了解你的受眾,瞭解他們熟悉的領域、他們的說話習慣等等。當你試圖說服Ta時,你需要多使用對方經常使用的語言、舉對方熟悉的例子,這樣能讓你更容易說服受眾。因為一方面,使用對方常用的語言可以拉近你們的關係、增加受眾對你的好感,而人們會更容易被自己喜歡的人說服。

另一方面,在解釋你的想法時,如果能使用對方熟悉的領域裡的信息,能更好地幫助對方理解你想傳達的意思。舉個例子,如果你用計算機術語,來向法律人士解釋一個問題,法律人士很有可能無法理解你使用該術語的意圖,並且很難與你產生共鳴(Zimbardo & Leippe, 1991)。


以上。


知我心理學

既然談“口才”的話題,老鬼直接用視頻和大家聊!想純粹用文字分享口才提升的技巧,於情於理都不對哦!

說明:口才的訓練與提升是一個嚴謹的系統學習過程,老鬼用視頻為大家提供三個快速上手的口才訓練提升技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bbd8072d790ae96135dd2e58341654e\

老鬼歸來

首先你需要在說話前學會擺脫恐懼感,曾經我也寫了一本書叫做《告別演講恐懼症》,書裡詳細寫了如何去掌握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你不可能控制其他人對你的評論,但是你可以控制你自己如何看待這些評論,而且你肯定可以控制你對你自己說的話。如何去做?多做你害怕的事情。專業的高爾夫選手也會緊張當他們面臨決定勝負的一杆3英尺的推杆。然而,他們成功得控制住了自己的緊張,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練習過這樣的推杆幾千次了。 高爾夫球手依靠身體的記憶來幫助他們控制緊張。這和公開說話,是一樣的道理。你講的次數越多,你就會越自如。你感到不自然是因為你沒有經常做。

第二個技巧叫做事先準備要說的內容。說話的最大禁忌就是脫口而出,當你早已過了那個“童顏無忌”的時刻,沒有人會因為你說錯話而原諒你。所以你必須要在說話前思考自己想要傳遞什麼信息、表達什麼意思、再用邏輯把這些意思串起來。

第三個技巧叫做學會何時開口,何時沉默。 人人都會講,只是挑場合罷了,在一個自己特別舒適的場合,特別擅長的話題也會聊得雞飛狗跳,說出很有見地的話來。 有一段時間,我在公司附近看到有一個小夥子,看起來很靦腆,他突然鼓起勇氣開始在眾人面前唱歌,雖然聲音顫顫巍巍,但好歹五音沒跑偏。很多人和他一樣,利用各種場合逼自己發言啊,跑到人多的地方練習,企圖用“暴力速成法”打開嘴巴,快速提升說話能力。 這些方法雖然有效果,但是並不是很多人都能夠做到。

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一次失敗的發言經歷,很有可能讓自己終生都不在公開場合開口了。

我的建議是,你要有策略地逐步提升表達能力。尤其是在初始階段,請先根據自己所長,選擇自己覺得舒適的場合,多表達,放肆說話,做到經驗全收;而對那些極端重要的場合、自己毫無把握的時候,儘量多學習、少開口。


張萌萌姐

鍛鍊口才、說話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以前的我也是一個內向的人,可能因為從小就形成了不愛與人交流的習慣,所以到了上高中那會,我不僅不敢上課舉手回答問題,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也會支支吾吾,臉瞬間爆紅,而且和男生說話也會臉紅,有時候有女生和我開玩笑也會臉紅。這個習慣,我也很無奈。可能是不習慣與人打交道的原因,沒這方面的經驗。

但生處於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你即使肚子裡有貨,如果表達不出來也都是白搭。慢慢的意識到這個問題,並逼著自己做一些以前都不會做的事。慢慢也變成了一個會說話的人。


1首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今天主動和某個同學說話,或者與某某開一個小玩笑。在你做成後你會有滿滿的喜悅感。讓自己覺得原來與人溝通是件很容易的事,慢慢你會愛上這樣感覺!

2與人交流時,注意正視對方。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可以從對方的眼睛觀察出一些微妙的信息。不敢觀察對方會顯得你很膽怯和你的不自信。也不利於你個人魅力的散發。


3練習當眾講話。珍惜每一次公眾講話機會,及時把握機會,不要對自己說:等下一次我再來,這次我還沒準備好。機會不等人,等你準備好,機會卻不在。一邊練習一邊補充內能,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當然,在公眾講話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膽量,對於那些不擅長講話的人來說,但你永遠不踏出第一步,那麼就沒有第二步的可能。那麼如果把好口才比喻成100步的話,那麼只要踏出第一步,後面的99步都是小菜一碟。


4學會面帶微笑。微笑是化解困難的最佳良藥,也會給自己增加信心。你真誠的對別人展顏微笑,會讓人對你瞬間產生好感,這也足以使你支撐你的信心。正如一首詩所說: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喪者的白天,悲傷者的陽光,大自然的最佳營養。記得每天出門之前對著鏡子微笑,對自己說一聲:我最棒!



有了信心和膽量外,口才也要加強。那麼要想有一個好的口才,就需要從發音做起。

1練習速讀。快速的朗讀。自己找一些資料開練,主要鍛鍊人的口齒伶俐、吐字清晰。

2背誦文章。好口才也需要好的記憶力。肚子裡面有貨才能與人侃侃而談。

說話也是一門藝術。與人交談時,應放低姿態仔細傾聽對方說話,給對方應有的尊重,讓對方覺得你沒有距離感。這樣才有繼續交談下去的可能。



多和一些口才好的人交流,注意他的一舉一動和說話方式,你會有很多收穫。


娛說愉生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a340008718c004f5537\

嚴料坊

說話是種藝術,它是有技巧的!

很多問題,其實按公式可以完美解決。

比如:

怎樣使自己的言語更飽滿更有力量?

怎樣說話讓自己不被其他人套路?

怎麼讓自己遊刃有餘的臨場發言?

怎麼樣完美回答愛人“你喜歡我什麼”的提問?

等等!

下面就整理我在頭條發佈過的文章及其說話技巧(有公式),具體文章內容大家可以在頭條搜索文章標題進行查閱:

【說話的藝術】系列文章

第一篇

【文章題目】一條公式讓你的言論飽滿有信服力

【技巧公式】感受+事實+對比,這三個元素英文式縮寫為FFC法則。

【公式用途】常用於表達情感、感慨,集中在感謝、誇獎方面,讓人飄起來笑開花。

第二篇

【文章題目】一條公式教你如何防止說話被套路

【技巧公式】事實+程度形容+設問/請教該公式的四大元素不分先後交疊使用。

【公式用途】常用於對反感話題的轉移,以及不著痕跡地反套路對方。

第三篇

【文章題目】一條公式讓你掌握臨時感言技巧

【技巧公式】感謝+回顧+願景/祝福,其中感謝和回顧不分先後。

【公式用途】常用於正式、大型的聚會或活動的臨時感言,比如公司年會獲獎,發表獲獎感言。

第四篇

【文章題目】一條公式教你完美回答“你喜歡我什麼?”

【技巧公式】一個時間點+一件小事+形容潤色/對比+海誓山盟

【公式用途】常用於應對追求的對象以及戀人、愛人的提問。

注:第四篇答題此刻未發佈,準備今天下午17:00左右發佈!

喜歡這些文章的話可以關注我哦,知客雲,所有新/自媒體同名!


知客雲

你可以多鍛鍊即興講話的能力,這個方法對提高口才見效最快。我來詳細介紹一下


日常生活中我們表達的常見的問題有三種:


1.跑題

在表達中,首先要確定回答的題目是什麼?比如過去我在一個美資公司做採購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當時是美國公司的質量控制部門去參觀中國的合作方工廠,在參觀車間的時候就會問一些觀察到的質量控制的問題,比如問:這個設備的清潔記錄有嗎?而工廠的負責人就會著急的介紹半天原因為什麼這個設備的記錄沒有,最後卻沒有正面回答有還是沒有。當時作為翻譯的我只能把一堆原因解釋給老外聽,但外方負責人聽完,還是一頭霧水的問:那答案是有還是沒有?我還要再次去和工廠的人確認,外方負責人開玩笑的說他們經常需要花半天的時間去等一個是還是不是的答案。在這裡,工廠負責人關注的是問題的原因,但沒有回答講話人關注的觀點“有還是沒有”,而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釋他希望回答的“為什麼沒有”。很多時候我們的即興回答會回答一些自己想回答,但卻不是對方問的問題。所以,在即興回答別人的問題時,一上來最好就先闡述自己的觀點,表明自己的態度。


2.沒有原因

講話時候一定要跟個原因,國外有一個實驗,講的是闡述原因可以從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一個複印店門口排了長長的一隊,是來複印的人,做測試的人來到其中一個等候的人面前說:我可以排在你的前面嗎?因為我有一個很著急的文件需要複印,另外一個人就答應他的加塞請求。而他去另外排隊等候複印的隊伍去加塞,只是提出了加塞的請求,卻沒有說一個理由,這次卻被拒絕了。原因是,和成人溝通的時候,理由是從邏輯層面打動人很重要的一方面。“因為。。。所以。。。”的句式在某種程度上絕對可以影響對方的判斷。比如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會適合做演講培訓?”我會告訴他,”因為我練習演講已經十年了,做演講培訓師也已經七年了,給很多著名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員工都培訓過”


所以,講話的時候,要說原因。可以用what-how-why這個公式. 人們更多的會被你做這件事情的原因打動。


3.沒有舉例

有了原因,還不夠。我們都知道人有左右腦之分,左腦負責邏輯,右腦負責情感。人們不會被邏輯所打動,但是卻會被情感所影響。如果引發聽眾的情感呢?就是舉例子,越具體越形象越好。記得國外一個很有名的培訓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在上課時,我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舉例子。很多時候,我們提出了觀點,闡明瞭理由,而理由是抽象的,適合左腦理解,而一個具體的例子就可以把抽象的理由形象化,可以加深對方右腦的印象。所以,理由配上例子就是一個左右腦說服法。那麼什麼是舉例子的最好方法呢?還是講故事。一個好的故事就可以把一個道理說明白。

如果有人問我:你為什麼會適合做演講培訓?我會這樣舉例回答



怎麼樣?加上這個故事是不是更加走心了。所以,一定要講故事,用故事去打動聽眾。


除了以上的三個問題以外,即興講話中還有一個準則是最最重要的,就是say yes。你需要接受。我發現小夥伴在即興發言的時候,有時候會思考很久,但你要學會一個能力。就是不要等你的大腦有了所有的想法再去說,而是要相信你大腦出現的第一個詞,因為這是你最直覺的反應,你要接受它,並且把它說出來,然後你的大腦就會持續的給你提供更多的關鍵詞。比如,前一段時間,在我的俱樂部有一個即興演講比賽,我就和參賽的小夥伴分享了這個點。後來,有一個小夥伴就應用了這個方法。他抽到的題目是:”如果給你一百萬,你會怎樣做?” 因為他平時跑馬拉松,所以當時他抽到題後馬上有一個詞蹦到了他的腦子裡,波士頓馬拉松賽,他立刻就說了出來:“我要去波士頓馬拉松賽,那是世界著名的馬拉松賽,如果要參加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平時的馬拉松成績要少於3小時30分,一種是你可以以贊助的方式參加。我的成績沒有那麼好,所以我可以把這筆錢的一部分用作贊助馬拉松。”當天他的演講非常成功,事後他也很開心的分享了使用這個技巧的心得。所以,我們即興演講的第一步就是say yes.然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即興講話的套路。


一個萬能的即興講話套路


由於即興講話的思維會比較發散,所以有一個清晰的框架就顯的非常重要。剛才我們說過即興演講常見的三個問題:

1. 跑題:也就是觀點要正確。

2. 沒有原因,一定要解釋為什麼你會說這個觀點。

3. 沒有講故事:要加上一個例子去證明你的觀點。

所以,一個好的即興講話,至少也是要有三個關鍵要素的,就是觀點,原因和舉例,也就是遵循這個經典的演講框架 PREP, 代表四個單詞:”Point觀點, Reason原因, Example例子, Point觀點”,最後一個觀點代表的就是當你說完原因舉完例子以後,聽眾可能已經忘記了你最初的觀點是什麼,所以一定要再重複一下觀點。

比如有人如果問我:如何才能改變內向害羞的性格呢?我可以用PREP這樣去回答他


Point 觀點: 你可以去嘗試演講的方法,它可以幫助你提高自信。


Reason 原因:因為站在舞臺上,需要你經常的以一個自信的狀態去面對眾人的目光。久而久之,你會適應這樣的壓力,而突破自己。心理學中這叫行為療法,通過持續的對自己恐懼的事情曝光,而最終減少壓力


Example 舉例 在我的演講俱樂部裡,我經常可以觀察到,有一些剛剛加入的小夥伴,一開始站在臺上,緊張的不行,有時候都無法說話。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大概半年以後,這些小夥伴開始在舞臺上放鬆了,能夠很流利的開始自己的演講


Point 觀點

:總結一下,我覺得演講是現在比較有效的克服內向害羞的方法之一



那如何去鍛鍊自己的口才呢,很多小夥伴都會問這個問題。我在參加即興話劇的時候,接觸了一些很好玩的鍛鍊思維的遊戲,推薦給大家2個。


連字講故事

有時候,讓我們思想卡住的是我們不敢想象,我們太習慣於準備好的講話套路,而不敢去即興的發揮和組合我們大腦裡出現的關鍵字。所以,我們需要去練習一些創新的思維。連字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我們思路去即興的連接一些關鍵詞的遊戲。

你可以即興的想三個字,比如:白色,鍋爐,大象。現在,你要即興的把這三個關鍵字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小故事。比如我隨意想了一個:很久以前,有一頭大象,它出生後膚色就是白色,因為和其它的大象的顏色都不一樣,所以沒有大象和它一起玩。它很難過,只好自己一個人遊蕩。忽然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個大鍋爐,顏色和它一樣也是白色,它開心極了,圍著鍋爐蹭來蹭去。那口鍋爐的看護者看到這一幕,很驚訝,就把大象留了下來,從此以後,大象就成為了鍋爐的守護者,也成為了鍋爐和看護者的好朋友。


五個名稱

這個遊戲是從即興話劇裡學會的。你可以找一個搭檔,然後你們需要互相提問一個可以分類的名稱,比如:”請快速列舉五個著名的男裝品牌“,”請快速列舉五種植物的名稱“請快速列舉五種飲料的品牌“ ,然後你需要迅速的回答出五個名字,如果有卡殼,你的搭檔就可以倒計時10秒,如果超過十秒還沒有回答出來,就算你輸了。這個遊戲也是鍛鍊你瞬間思考速度的練習。


大衛祁

世界五百強演講教練 兩屆全國演講冠軍


大衛祁

很多朋友都覺得自己口才不好,不會說話。也有朋友專門來請教我,詢問鍛鍊口才的方法。

今天,我說幾個方法,幫助大家鍛鍊口才,讓你成為朋友圈裡最會說話的人。

1、不要怕錯,勇敢去說。

很多朋友腹有詩書,很有才華。但是,他們就是嘴比較笨,表達不出來。

我問過他們,為什麼你們明明肚子裡有貨,怎麼就說不出來呢?

他們基本上都會回答是人一多,就感覺緊張,害怕說錯話,在人前丟臉。

害怕說錯話丟臉,他們就變得緊張;越緊張,就越說不出話。這就是惡性循環。

要打破這種局面,需要你一定不能害怕說錯話,一定要勇敢地去說。

說錯話,是很正常的。那些很厲害的演說家,也會有說錯話的時候。

鍛鍊口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放下怕說錯的心理負擔,勇敢、大方地說。

就算說錯了也不要責怪自己,大不了下次我換個方式再說。

當你敢於在人前說話,你敢於表現自己,你的口才就會越來越好。

2、學會先想再說。

有些朋友倒是很勇敢,什麼場合都敢說話。但是呢,他們說話卻不著調。

當我們有了勇氣敢於在人前說話後,就要學會在開口前先想好了再說。

跟人交流的時候,我們要先聽好了、想好了、再說話。

在聽時,尤其要聽出別人的言外之意,聽說別人的話中話。

聽了後要思考,要去想一想,別人為什麼要這麼說,他這麼說的原因是什麼,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等等。這樣思考一段時間後,慢慢地你就會明白別人的言外之意了。

當我們能聽懂別人的言外之意,我們說話就會更符合對方的口味,更得心應手。

我們不僅要學會聽話聽音,還要學會總結。如果下次碰到這樣的情況,別人大概是在表達什麼意思的,我又該怎麼回答。

大家只要像上面說的那樣鍛鍊,不出一個月,我們的口才就會有快速提高。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人際關係前沿知識推送給您。

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發私信給我,願意為您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