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你身邊是否有玩車的朋友,在選擇輪轂時,首先考慮重量,認為越輕的越好。大家應該聽過一個說法:“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講的是簧下質量如果減輕一公斤,就好比簧上質量減輕了十公斤。然而這簧下質量是否就越輕越好呢?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什麼是簧下質量?

簧下質量簡單說來就是在車輛經過起伏路面,車輪顛簸時上下運動的部件的重量,通常包括輪圈、輪胎、剎車、擺臂、彈簧、減震器等部件。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降低簧下質量有利於提升加速、制動、操控、燃油經濟性等。而降低簧下質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更換更輕的輪轂,這就好比你原本穿著一雙厚重的皮鞋,換上一雙輕快的跑鞋後,你會感覺跑起來跳起來更輕鬆一樣。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簧下質量越輕就會省油嗎?

美國有個叫《TIRE RACK》的改裝網站,他們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用一臺BMW 320i搭配了三套輪轂輪胎組合。

並分別進行賽道圈速和綜合油耗測試得到結果。▼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看到結果後,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不是說好的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嗎?不是說好的輪圈越輕,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看完兩個測試結果,是否跟你的想法有出入?

A組合單輪總質量比C組合輕,為什麼圈速A比C慢?

米其林Energy MXV4 Plus輪胎和倍耐力P Zero Asimmetrico輪胎的配方差別太大,大到簧下質量毫無優勢。一款主打舒適另一款主打操控,就好比拖鞋和跑鞋的差距一樣,雖然拖鞋很輕,穿起來也更舒服,但是跑鞋的抓地力更好。C組合中,倍耐力P Zero Asimmetrico的抓地力更好,胎壁更薄橫向支撐更好,所以跑得快。

B組合單輪總質量最輕,為何油耗不是最低?

同樣是因為輪胎配方的差別,米其林Energy MXV4 Plus輪胎的滾阻更低,而且A組合中胎寬也更窄,因此,在勻速行駛時,A組合對燃油的消耗更低。

B組合單輪總質量比C組合輕了4.5kg,為何油耗相差不多?

油耗測試多數時候都處於勻速行駛的狀態,雖然B和C的單輪總質量有差別,但輪胎尺寸相同,而且都是倍耐力P Zero Asimmetrico輪胎,C組合在起步時會稍有拖沓,但是隻要車跑起來了,處於勻速行駛的狀態下,B組合的質量優勢在油耗上顯現得並不大,況且質量越大,溜車溜得更遠。

簧下質量真的越輕越好嗎?

相信看完上面的實驗,大家對於簧下質量有了新的理解,其實在《TIRE RACK》這個實驗中還得出了一個結論:車輪較重的車在經過顛簸時,車內的乘坐感受更為舒適。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因為車輪越重慣性就越大,越難改變原有的運動狀態,重的車輪在經過顛簸路時,相對於輕的車輪起伏跳動更少,因此乘坐更舒適。

當然,車輪越輕,對車輛的操控會有一定的幫助,但並不是越輕越好。曾有知名車隊向BBS反饋賽用輪轂太輕了,導致賽車的容錯率變低,在極限狀態下,車手一些絲毫的失誤都會被放大。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另外,使用胎壁較厚的輪胎,車輪能夠吸收更多的能量,減少避震和塔頂的負荷,延長使用壽命。改裝車避震漏油,有時並不是避震本身的原因,而是使用環境太惡劣,車輪輕路又爛。

輪圈越輕,就真的加速越快、油耗越小嗎?

其實簧下質量遠不止上今天講的內容,只是更換輪胎和輪轂是我們改變簧下質量最簡單的方式,想告訴大家的是:在單輪總質量差距不是太大的情況下,輪胎的配方對於圈速的影響更為明顯,簧下質量對油耗的影響並不大。車輪越輕對於操控是有一定提升的,但太輕的車輪並不適合日常駕駛使用。

輪到你說:你買輪轂時,首要考慮的是重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