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寧願花幾十萬,也要進銀行做兩三千的工作?

卡卡241625800

我是一名銀行員工,我覺得我可以從幾個方面深入的去討論一下這個話題吧。

首先,先不說其他待遇,就說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2、3千這個數字是基本工資。就拿我們銀行舉例子,我們每個月的工資是分兩次開的:上半個月發的工資是基本工資加崗位補貼,下半個月發前一個月的績效獎金。就我所在的城市而言,績效獎金平均為基本工資的60%。這樣算下來,一個銀行基層員工每個月的工資應當4K左右。績效獎金多少的影響因素是比較多的:1、針對某幾項指標的績效兌付比率。2、地區分行的機構經營情況。3、整個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對該地區銀行業影響比較明顯。

其次,關於在銀行工作的隱性福利問題例如:解決戶口、養老福利等等。我所在的銀行,今年總行本部面向全國各機構進行的數次內部招聘的章程中,明確說明不負責解決戶口問題。因此我推斷其他國有銀行也同樣不會輕易的為外地員工解決戶口問題,尤其是一線城市。而養老福利方面,今年來政府開展“職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等政策,與銀行和其他國有企業的“企業年金”大相徑庭,因此其實銀行的養老福利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優勢。

第三,由於銀行業屬於比較敏感的行業類型,內控制度相對嚴格。銀行從業人員禁止以任何形式參與開辦、經營其他企業,甚至是個體工商戶都不可以。相當一部分崗位對員工出國都有一定的限制。在這裡我要說一下,可能如果您說其他國企員工或者國家公職人員,在這個方面也有同樣規定,那您就想錯了。國有銀行在這方面的限制是真的嚴格,絲毫不流於形式。我一名同事的父親給他進行的大額轉賬,由於同事將這部分錢放入投資理財產品中,第二天就被內控合規部電話調查。

限於篇幅問題,我做一個總結:1,銀行基層員工是從事服務行業,可以說是“金融民工”。2,銀行職員收入中,績效佔的比重很大,因此效益不好的銀行,基層收入真的不高。3,按照現在的發展形式來看,銀行轉型的陣痛期還遠遠沒有結束。4,員工招聘越來越正規化,想花錢進來有些難了。


YSTYD

喵女王觀點:主要是認知的問題,對事業單位和權威的崇拜和迷信。時代在變,很多舊有的認知都跟不上時代的巨輪。還有不得不承認,銀行有很多隱形福利。

這個問題,在我的經歷裡面,感受到東北地區可能常見一些。

我一個在四大行之一總行的朋友告訴我,從去年開始,他們很多的隱形福利已經減少了很多,比如住房公積金減半。去年一年也有裁員。各地的銀行都出現了裁員潮,特別是在被互聯網金融衝擊的情況下,未來銀行的前景也未必很好,也會面臨很多變化。

隨著人工智能和科技的發展,互聯網金融越來越成為更多人的理財選擇,可以實現理財投資的基本功能,並且更為方便和快捷。時代變化的太快,現在實體的行業沒有哪一個能保證說一直穩定,很多時候越追求穩定,越難以實現穩定。依靠一樣事情就會陷於被動。現在如果一切都穩定舒適,未來可能更加不舒適。

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適應時代的需求才是最根本的辦法。所以在我看來那些花幾十萬要進銀行或者其他事業單位工作的人。有很多是父母的意願,但這種選擇的背後,體現了僵固的思維,體現了和時代發展的不同步,不能實現有效連接。

還有不得不承認,銀行有很多隱形的福利,比如可以有更為便利和寬容的貸款政策,我在北京和內蒙的銀行朋友都有幾十萬元的消費貸額度,對政策和一些信息更早知道,有更多的優質信息渠道,關於信貸和投資。

我是職場喵女王,用專業的能力和美麗的態度行走職場,關注我,助力職場,一路UPUP~~~~


職場喵女王

花幾十萬找兩三千的工作,你覺得不值,那只是你以為。

首先,銀行實際收入根本不止兩三千。好吧,就算是假設賬面上真的真的是兩三千,其實際工資也遠超這個水平。也就是所謂的福利待遇:五險一金、公積金,不好意思,人家買的比你能想到的多得多;還有各種買房優惠政策、節假日福利、禮品、購物卡、產假……等等等等亂七八糟,加起來絕對嚇到你。

其次,像銀行、公務員、醫生等工作,你找對象的時候,是真的很好使啊,特別是女生,一般你工作是銀行或是公務員這些,男方父母都會高看你一眼,覺得你工作正經穩定,社會地位高,說出去倍兒有面子。就拿實際的來說,以後生了孩子,又沒有什麼壓力,可以花更多心思經營家庭,而外面小公司的高薪人員可能連孩子都不敢生,又怕沒人照顧,又怕公司知道你生孩子失去晉升機會等等。

第三,工作真的是穩定,相當於是鐵飯碗,工作時間準時準點,想兼職做點什麼真的是很爽有沒有。

最後,能花的起幾十萬進銀行的,人家也不差拿點錢,人家工作壓根兒就不是為了錢好嘛。人家要的就是一穩定,要的就是一清閒。這種錢一般是父母花給兒女的,看到而且輕輕鬆鬆一輩子有了保障,自己也心安了。說白了,這就是父母的愛心錢,就像結婚買房一樣,就是為了讓你好過做的投資有沒有。


紅塵妃子笑

一:如何進銀行

目前進入銀行工作,只有兩種方式:

(1)校園招聘:這是銀行職工的主力來源,每年的9-11月是各大銀行的校招高峰期,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這時候網申或者投遞簡歷,現在銀行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分行層面的大都要求要985/211高校,再差一點也要本一(本處主要指四大行及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農商這類應該要求會低點);總行層面的,基本都要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2)社會招聘:直接面向已經工作的人員招聘,這主要是挖同業的牆角為主,一般以客戶經理及支行副行長、行長這類營銷類的崗位為主,還有離職率高一點的櫃員。

(3)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黑幕,所以不管是校招還是社會招聘肯定都會有關係戶,其實更多的都是靠人情關係而不是直接花錢,現在這個社會很少說花錢進銀行的,我所見過的都是通過各種關係進來的(領導親戚、人行、銀監等管理部分的子女等),當然不排除有個人花錢,但應該不多。

二、為什麼要花錢進銀行?

(1)你說的兩三千元,有存在的話,那麼也是稅後的工資,而不可能是稅前,稅前兩三千,我還不如去賣燒餅,可能都不止這個數吧?銀行金融業既然被號稱是高薪行業,那麼即使不高,他也不會低到哪裡去,一般來說銀行的工資在當地排名最少是前三分之一,就以我所經歷的銀行來說:稅前櫃檯基本都在五六千以上;後勤管理部門的普通職工都在1萬起步;至於客戶經理這類營銷人員,業績好的話,年入百萬不是夢;

(2)應該來說,櫃檯扣除五險一金後,確實有可能存在兩三千元的情況,但是你要知道,你扣除的多,銀行補貼的要更多,假設你五險一金扣除3000元,那麼銀行扣除的絕對不止3000元,因為五險,企業扣除的比例都高於個人,而一金兩者扣除的比例是一致的,所以你實際的收入是:3000到手+3000你自己扣除的+3000以上企業扣除的,實際收入可能是1萬元以上。

(3)社會地位:雖然說銀行的地位一直在下降,但是作為曾與公務員、醫生、老師齊名相親好對象,應該來說在廣大二三線城市及村鎮,銀行還是相對比較吃香的職業,帶有一丟丟的社會地位,而父母不都是望子成龍嗎,孩子在銀行工作也能讓他們備有顏面,所以才會有人願意花錢送孩子進銀行;

(4)隱形福利:你沒經歷過可能不知道:銀行福利就我知道的,一般就有:午飯補貼、各個法定節假日的過節費,你的生日、甚至有的父母生日的生日金、每年工會發放的各種糧油、米、水果卡等等、補充醫療保險、職工體檢,此外還有最重要的年終獎(這也是收入的一個大頭)以及年會等(年會會有抽獎),還有好多細緻的,比如你的崗位達標,有通信費補助,汽車油費補助等等,太多沒法一一羅列。

三、花錢值得進嗎?

我覺得是值得進的,花幾十萬的我沒看到過,花幾萬的有可能,通過第二點你可以知道,即使是最底層的櫃員,不算福利,一個月實際的收入其實也近萬元,若是花幾萬元,一年基本就回本了,而且這個以後就是個鐵飯碗了,雖然現在都說沒有什麼鐵飯碗了,但是中國的銀行應該是最有人情味的單位了,就是效益再不好,最多大家一起降工資績效,而不會說裁員;所以說我感覺若是花幾萬元可以進銀行,那還是值得的。


鯉行者

作為銀行員工,看到這個題目就已經很困惑了。

花幾十萬進銀行?工資兩三千?

現在是什麼年代了,還有“賣官鬻爵”?

至少在我這些年在銀行工作經歷中,絕大多數進入銀行工作的人都是通過網上申請報名、考試、面試正常招聘途徑,我見過少量憑關係進銀行的,但沒見過花幾十萬進銀行的。



花幾十萬去哪?

面試時直接給面試官?五六個面試官在那,面試官都是從各地區人力資源部臨時抽調的,大家都不熟悉,誰敢收你錢啊。

給行長?能做到行長級別的會收你這些錢?不熟悉的人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難道你衝上行長室直接扔幾十萬給他啊。

現在的反腐反貪有多厲害大家不是不知道吧,別說收什麼錢,現在出去吃飯也是限制高消費,有誰願意為了幾十萬斷前自己前程,還要進監獄?

有關係就一定能進銀行?

大家想想,銀行是政府部門嗎?是事業單位嗎?

都不是,銀行是一般企業,企業要發展,追求利潤,就必定要有能力的人來幹活,能力差的人就算有關係,人事部門肯要?就算是行長親戚,行長也不會為一個能力差的人影響業務的發展。
如果你是又有關係又有能力的人,那恭喜你,無論你是在銀行還是去別的公司,你都會做得很好。


就算進入銀行,有關係沒能力的人也是乾得很憋屈,因為沒能力呀,就算你是行長親戚又怎樣,跟你一起工作的是身邊的同事,幹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能給你安排什麼工作?等著被投訴吧。

關係只能是加分項,核心是個人能力,優秀的人才去到什麼公司也會幹出成績。

銀行員工收入兩三千?

你見識太少了,至少也分清一下稅前稅後的區別吧。

假設稅前工資6000,還要扣五險一金呀,扣兩三千是很正常的,扣完後到手工資就三千多塊,沒毛病啊,你是隻看到別人拿到手的那部分,但看不到五險一金有多少。

我們招聘合同工稅前工資是4-4.5萬一年,粗略一算每個月也接近4000塊,但扣完五險一金後收入也就兩三千,收入高嗎?

有些人一直覺得銀行收入高福利好。

會比一般公司好一點,但也僅僅是好一點,你看到別人月入過萬,沒看到別人加班應酬,全年無休。你看到銀行5點關門,沒看到關門後結算清點到七八點。


90後行長

不得不說,花幾十萬進銀行有點誇張了。我的同學進銀行工作,通過網上投遞簡歷,隨後去武漢參加筆試、面試、體檢等花費的車費、住宿費、服裝費、體檢費和餐飲費等不超過2000元。

大家說銀行難考,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身邊的同學接二連三地被銀行錄取,以前有學姐說銀行有兩次面試,她過了二面,結果體檢沒過,沒有被錄取。過了一年,另外兩個學姐考銀行,前期準備一個月(做試題),面試中有很多985、211的學生,而我們只是二本院校的學生,結果還是被錄取。

等到我的同學在大四這年參加銀行考試的時候,提前兩天慌慌張張地準備,竟也過了筆試。當時接到通知筆試的短信,她很糾結去不去考試,因為前面完全沒有準備。我告訴了她,我知道的學姐的經歷,她也有點害怕去考一次得花車費、住宿費,卻考不過。後來,她抱著嘗試的心態去了。不知道是她的運氣好還是題目變簡單了,她現在在銀行上班,每天朝九晚五,過著平淡、穩定的工作。

不過進銀行的時候確實可以憑關係進去,因為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家裡是否有人在銀行工作。

銀行的工資兩三千隻是底薪,不管是櫃檯還是放貸人員都會有提成的,只有大堂經理的工資較低,但是工資輕鬆啊。銀行、學校(教師)、政府(公務員)這是多少人都想進的工作單位,隱形福利多、五險一金齊全、工作穩定。

只能說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人想要轟轟烈烈的人生,而有的人只想要平平淡淡地生活。但是很多年輕人進入這些穩定的企業,沒過多久就會厭倦。所以,不管做什麼決定都要慎重、考慮清楚。


——END——

你對於銀行的工作有什麼看法呢?你是否想過進銀行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說銀行工資兩三千,那題主還真是不瞭解行情啊。銀行職員現在可算是高薪職業呢,筆者有同學剛畢業第一年月薪就1萬+,而且是稅後到手1萬+。不過,聽說工作也確實是很辛苦,壓力也大,一年以後就跳槽出來了。

筆者沒在銀行幹過,不過關於銀行的好處,也是聽過一些的,大致分享一下,說不定正好能解答題主的疑問呢?

1. 首先,還是要再澄清一遍,銀行的工資可不一定低,很多銀行的業務員除了固定工資,還會有提成的,拉存款,買理財產品這都是有提成的,之前也是聽說很多家裡條件不錯的孩子,進銀行之後,家裡每年存一大筆錢,自己都不用專門去跑業務,就能保證業績第一,提成最高,工作輕輕鬆鬆的。家裡給不了那麼多幫助的,自己努努力也能有不錯的成績和收入。還有福利,普通的那些福利就不說了,之前也是聽一位朋友的朋友,銀行不是會有那些抵押貸款還不上,扣押了房子之類的情況嘛,說是優先行內職工購買,而且有內部優惠價,類似的這種福利應該也是有的。

2. 穩定,雖然是老一輩的人愛說的詞兒,但確實還是有很多人在意這個,銀行工作,算得上是穩定的鐵飯碗。好像這些單位的孩子在找對象的時候也稍微佔點優勢?

3. 再有的話,大概就是大企業的優勢了吧,比如落戶指標比較多,類似的一些競爭性的福利也比較多。


一切正在發生

這是,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提供的第1316條原創問答

對於花幾十萬也要進銀行工作的人,其實我是能夠理解的,因為我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做了這樣子的事情。

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兒在當年研究生畢業之後,家裡託關係,花了40萬進了當地一家小銀行工作,實習培訓期6個月,只有基本薪資不到2000塊,半年後經過考核正式與銀行簽訂勞動合同,每個月工資也只有3000塊,其他的需要靠揹負拉企業的存款業務來賺績效獎金。因為家裡關係,她的績效一直還不錯,所以收入上其實還挺可觀的,但對於當初花的40萬可能也需要個三四年才能賺回來。


他們為什麼寧願花這幾十萬也要進銀行工作呢?

肯定是因為銀行的工作有足夠的優勢來吸引他們這麼做。比如,銀行的工作穩定是大多數父母比較看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父母眼中,銀行是相對於公務員、事業單位等之外最為穩定的工作單位。如果能夠通過幾十萬讓孩子一輩子工作安定,免受流離之苦,相信他們都願意這麼做。這和父母給子女買房成家很相似。


第二個原因是銀行工作的收入穩定。銀行也屬於金融業,這些年金融行業的薪資待遇一直是國內綜合收入比較高的行業之一。銀行工作的不但可以定時發放,而且福利收入也比較高,除去基本薪資之外,它的獎金、福利待遇以及隱性福利加起來的綜合收入是高於其他行業的。


第三個原因是銀行工作比較輕鬆,社會地位比較高。在銀行工作的難度和複雜程度相對來說不高,加班會比企業少得多。

工作輕鬆,收入穩定,業餘時間多,發展機會好,這樣的工作有人花幾十萬也不是難以理解吧?

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裡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親戚就是題主說的這種情況,不過沒有花那麼多,也得有十幾萬吧,找人託關係進的銀行。

花錢多的,首先本身的自身條件可能略有不足,比如說我的這個親戚,就是學歷不硬,大專畢業,

有時候花的多,是當時銀行沒有招聘計劃,託人硬塞進去的,這種花的錢基本上都是領導的好處費,中間人的辛苦費等等,所以就比正常走招聘,而且自身條件過硬的花的多了。

不過銀行職員的工資一般還都是比較高的,像我的這個親戚,加上每個月的獎金和吸儲提成,基本每個月都過萬,所以這十幾萬塊找工作花的錢,一年基本上就掙回來了。

說到底,花那麼多錢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主要還是中國人的老思想,追求“穩”,追求“正式工”和“鐵飯碗”。

哪怕是在“鐵飯碗”已經很少見的情況下,有一份不錯的“正式工作”,不管是姑娘小夥,在相親找對象的時候,那都是可以大大加分的選項的。

雖然近幾年銀行的福利待遇有所改變,但是總歸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逢年過節發的福利和日常的補助,比起那些不死不活的私人小公司小企業,可是要多得太多了。

穩定的工作旱澇保收,只要你還正常在崗,最起碼每個月都會有這份收入。

等到退休後晚年的退休金也有保障,混的好了還可以讓子女也有機會安排,這些都是讓很多人心動的優勢,所以即使是花了一大筆錢,也寧願能買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哪怕剛開始工資不高,也寧願慢慢熬,畢竟大部分人還是不願因承擔風險,只想規避風險。


婦產科女司機

我就直接說真話了,但是真話是非常傷人的,如果,你覺得內心非常脆弱,無法承受殘酷的現實,我勸你就不要看了。


這個花幾十萬,買一個鐵飯碗的本質動機,和我花錢投入到社保裡,買養老保險,基本是一致的。


就是,花錢買一個旱澇保收的收入等於是,只不過比養老金差點的地方在於,這個工作你還得去。

養老呢,啥也不用幹,就每天領取幾千元的工資了。


說白了, 就是買一生的飯錢。

養廢物,不好意思,這個詞我用的不太好聽,但確實是養廢物的。


假如,你去了,一輩子也望到頭,然後呢,每天干著重複性的工作,就混吃等死,每天就打打遊戲,結婚,生孩子,做家務。

一輩子也就這麼過去了。


平平淡淡,波瀾不驚,然後,每個月銀行會發給你工資。


其實說白了,這個就是說,你花錢,買了一輩子的穩定。

這種工作,特別適合養個廢物。養那種沒有上進心的人。

但凡稍微有點上進心,稍微想要發憤圖強,稍微有點野心的人。

都不會去幹這種工作。


尤其是男孩子,進去之後,基本上也就溼屬於一輩子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也就,沒啥太大的價值,就普通人一個。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銀行這種單位,說不定以後都會被取代。

其實,看似是為了穩定,但恰恰是最大的不穩定。

因為一旦,行業被顛覆了。


長時間溫水煮青蛙,自己一旦失業就失去生存的能力,只有淪為去打體力工,因為長期好吃懶做,所以可能連體力工都沒法打了。

只能吃低保過活了。


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東北的國企下崗職工,很多實在沒辦法了,就逼著老婆去賣。

所以,這個地方,不會讓人有任何成長,反而會消磨人的意志。

不見得是個好事。


我們總是以一種,傳統的觀念,以為工作都是穩定的,都是鐵飯碗,但是這個高速變化的時代,已經分分鐘會把這些全部消滅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