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區域電線電纜品牌

——河北省河間市推動產品質量整治提升紀實

□ 張肖微

為“擦亮”河北省河間電線電纜品牌,近年來,河間市市場監管局以電線電纜產業為重點,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積極開展區域性產品質量整治提升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河間市位於河北滄州市轄區,有電線電纜、保溫材料、汽車配件3大傳統產業和精細化工、信息設備、家居家飾3大新興產業。其中,電線電纜產業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末,經過逐漸發展壯大,已成為河間市第一大支柱產業和滄州市的特色主導產業,被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為“中國電線電纜生產基地”。

目前,河間市擁有電線電纜生產企業172家,市場遍佈全國各地。隨著河間電線電纜產業總體規模逐漸擴大,市場抗風險能力弱、企業產品質量存在隱患、品牌競爭力較弱等問題也逐漸顯現。

政府主導 明確責任

河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區域性產品質量整治提升工作,每年召開全市大會進行工作部署,將區域性產品質量整治提升工作寫入《河間市“十三五”規劃》,先後出臺了《河間市電線電纜產業規範指導意見》《關於加強工業企業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河間市區域性產品質量整治提升工作方案》,部署全市持續開展區域性產品質量整治行動。特別是奧凱電纜事件曝光後,河間市政府立即召開電線電纜行業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會開展線纜行業整治,經過多次督導和調度,有效推動了質量整治提升工作落實。

河間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市政府整合了發改、公安、工信、國土、環保、安監、住建等相關部門資源,積極協調瀛州鎮、沙河橋鎮、行別營鄉、米各莊鎮等涉及電線電纜的鄉鎮,推動相關部門、鄉鎮政府聯合行動、齊抓共管,打破了主管部門唱“獨角戲”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強大的監管合力。2017年,開展聯合執法檢查4次,立案查處假冒偽劣違法案件6起,有力地震懾了違法分子。

該局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監督抽查結果公示、行政約談通報、稽查建議書、質量誠信承諾等制度,監督企業誠信經營,確保從生產源頭把住質量關。要求企業從提升內部質量管理水平入手,強化質量整治提升主體意識;引導企業推廣ISO9001、六西格瑪、卓越績效等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培養、引進質量管理、技術人才。質量整治提升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培養首席質量官22名,規範企業實驗室22家,幫助34家企業健全了質量保證體系,先後為企業制定、修訂企業產品標準78個,有13家企業按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有3家企業成為標準化良好行為示範企業。

排查隱患 強力執法

為全面排查消除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河間市市場監管局對生產企業持續生產合格產品的能力進行全面核查,尤其在線纜事件發生後,又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地毯式排查,主要是排查是否仍存在無證生產行為,是否存在質量安全隱患,共規範問題企業39家,排除安全隱患45處,經複查確認,檢查出的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在原質檢總局的電線電纜飛行檢查中,得到檢查組的充分認可。

2017年,該局對全市電線電纜進行了全覆蓋監督抽查,凡是開工生產有成品的企業全部進行抽檢。共抽檢產品98個批次,合格率93.87%,比2016年提高近10個百分點。該局持續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將開展專項集中執法行動和日常執法檢查相結合,保持打擊質量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在局內部明確目標、壓實責任,把轄區內109家線纜企業全部分配到各分局、明確到人,層層簽訂《責任狀》,層層傳導壓力。一年來,查辦違法案件18件,罰沒金額20餘萬元。

品牌引領 以點帶面

為激勵引導區域產業規範健康發展,河間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該市《質量強市工作方案》要求,積極培育名優企業,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針對電線電纜企業數量較多,規模、管理水平、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一方面加大規範整治力度,另一方面積極培樹典型企業,打造知名品牌。目前,河間市電纜行業擁有13個省名牌、9個省優質產品,7家企業被評為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其中,“會友線纜”分別獲得河北省政府質量獎和滄州市政府質量獎,電線電纜聚集區沙河橋鎮獲評“河北省最美品牌之鄉”榮譽稱號。

該局推動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名優品牌獎勵政策,對獲得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5萬元資金獎勵,對獲得政府質量獎、名牌產品的企業每年在政府的3級幹部大會上公開予以表彰,極大增強了企業爭創名優品牌的積極性。通過名優企業帶動,近年來河間市湧現了一大批技術裝備雄厚、工藝水平先進、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龍頭企業,帶動全市電線電纜行業基本步入健康發展正軌。

《中國質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