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步槍普及的前提下,為什麼還需要相同口徑的班用機槍?

劉國東

機槍其最大的優勢便是可以提供長時間高速的持續火力,對敵進行火力壓制。在我國使用的是與95式步槍同口徑的 95班用機槍,而俄羅斯則使用的是5.45的rpk,而美軍則是使用的5.56口徑的M249班用機槍。

首先我就從手頭資料最多的M4與M249開始對比起來。

與M4一樣M249使用的是5.56mm的子彈,所以其在戰場上的通用性更好,並且其可以通過小改裝,直接使用m4的usgi彈匣。其通用性絕對是一流的。

而機槍與普通突擊步槍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待擊方式。像M4則使用的是閉膛待擊的方式,而M249則使用的是開膛待機。看似只是槍膛的一前一後,但是區別可是大了。開膛待擊最大的優勢便是便於槍管的散熱,槍管如果包含了太多熱量,則會發生許多問題,首先便是可能造成走火的危險。當槍膛過熱之後,如果是閉膛待擊時槍膛中大量的槍膛熱量一下子就直接傳遞到了在槍膛中的子彈中,如果穩定達到一定高度時,就非常容易發生走火。並且如果是開膛待擊,槍管後方沒有被封閉死,更多的空氣流動會帶走更多熱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槍管的冷卻。並且像M249這樣的機槍槍管較於普通的M4更厚,並且內部處理採用了雙層鍍鉻的工藝,普通的M4的槍管壽命在大約一萬左右,而M249則可以達到2萬的壽。快拆的槍管也給機槍帶來了一定的火力持續的優勢。

但是在如今的戰場上機槍的這些優勢,漸漸變得不那麼重要。在大量的非對稱作戰中,車載機槍以及大量的空中火力支援以及炮火支援已經非常普及,揹著突突的班用機槍開始變得無關緊要。所以美軍的海軍陸戰隊決定使用精度更高,的全自動M27 IAR(步兵全自動步槍)(HK416改進版)來在小組中代替原先M249的位置。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因為輕機槍(班用機槍)可提供突擊步槍無法完成的支援和壓制敵方火力等任務。這也就是在突擊步槍普及之後,為什麼各國軍隊還會裝備輕機槍(班用機槍)。

RPK-74輕機槍

班用機槍又稱輕機槍,是比通用機槍更輕的一種機槍,可以由一個士兵所操作使用。由於輕機槍一般裝備到步兵分隊或步兵班,因此在許多國家被稱為班用機槍。

MG4輕機槍

輕機槍(班用機槍)雖然使用子彈與突擊步槍相同(小口徑步槍彈)。因此重量要比通用機槍輕(通用機槍所使用的中口徑全威力彈)。一般裝有槍托和兩腳架,能全自動射擊。由於配有重槍管(重槍管就是特別加厚加重的槍管,裝上之後由於槍械總質量變大,可感覺的後坐力會變小。由於槍管壁橫面積的增加, 槍管的剛度也隨之增加。這讓其剛度和普通槍管相比變大了,因此槍管的形變量會減小,而且重型槍管能承受更多的熱量,也可以減小槍管的形變量,從而保證了射擊精度。子彈發射時槍管會震動,而重型槍管相比普通槍管震動幅度較小,對射擊的精度也有所保障。由於射擊的精度和穩定性增加了,所以子彈的射程也會增加,而且對準確度有所幫助)因此可提供突擊步槍無法完成的支援和壓制敵方火力等任務。

95式班用機槍

輕機槍(班用機槍)通常由彈匣、彈鼓或彈盒供彈(子彈數量在30發以上至200發),部分還可以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支架,甚至遙控武器系統上。

現代輕機槍(班用機槍)一般在戰場上作為支援及陣地防守武器,能夠由單兵攜帶、射擊、佈置等,是個人武器中火力較強的一種。


鼎盛軍事

自動步槍雖然也能連續發射,但是射程近、持續火力弱,遠距離壓制能力不夠。輕機槍則不同,槍管較重較長,射程遠、供彈具攜彈量大,再加上速換槍管,具有很強的持續火力,而且普遍配有兩腳架,有時候還會配三腳架,射擊穩定性和精度都比較好,遠距離壓制能力明顯強於自動步槍。對於步兵班來說,輕機槍是很好的火力支援武器。輕機槍採用與自動步槍相同的口徑,主要是為了彈藥通用,既能減輕後勤負擔,又能保證火力持續性。例如美軍裝備的M249輕機槍除了200發可散彈鏈及彈箱供彈之外,機槍手在緊急情況時可向步兵班裡其他裝備M16A2自動步槍或M4卡賓槍的士兵借用30發STANAG彈匣來射擊。

輕機槍通常由1名射手操作,在射擊時通常會採用點射,這樣能夠在保證精度的同時,大大延長火力持續性。輕機槍在老手的操控下,點射起來是很可怕的。

世界上有名的班用機槍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比利時FN公司的米尼米,美軍裝備後稱為M249,其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開膛待擊的方式可以使槍膛迅速散熱。槍管可快速更換,令機槍手在槍管故障或過熱時無須浪費時間修理,護木下前方裝有摺疊式兩腳架。採用新的液壓氣動緩衝器之後,米尼米/M249槍重7公斤,連同200發彈鏈總重9.7公斤。在《紅海行動》中,蛟龍突擊隊的兩名機槍手張天德、佟莉手持的都是米尼米輕機槍。(S)


聯合防務

看到這個提問,太巧了, 曾在部隊服役過的朋友立即告訴我,這就是班裡的 火力配置,槍械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這個班用機槍就是人們在影視裡面常常看到的機關槍,它的優點是射擊連續性射擊量大配上導鏈可連續射擊,可橫掃目標壓制敵人的火力,但它的弊端是點射擊精確率低。

自動步槍屬於步槍的一種,據有點射精確命中率高射程遠如可連續射擊的特點,可用於精確打擊目標,但它的缺點是彈倉小儲彈量少,在連續射擊後需要更換彈夾,在士兵更換彈夾的時候,還有可能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 ,所以必須配置班用機槍壓制敵人的火力。

在兩種槍械相互取長補短的作用下,在戰場上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趙志軍001

簡單明瞭的說明,1、班用機槍精度更高,射程更遠。這主要是因為班用機槍的槍管比同口徑的自動步槍更長,同樣的子彈,加速距離長,出膛後能量更足。舉個例子,現役自動步槍有效射程通常在300到400米,而班用機槍通常在800米以上;2、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更好。班用機槍通常以彈鼓或彈鏈供彈,這個火力持續性不是用30發彈匣的自動步槍能比的,在需要持續火力壓制時很關鍵(自動步槍在實戰條件下很多都是半自動射擊,很難形成壓制);3、很重要,機槍槍管是可以更換的,自動步槍因為作戰方式不一樣就沒這待遇了。因此能夠解決槍管過熱造成的可靠性降低問題。總之,班用機槍能幹的,自動步槍很多都幹不了。所以才體現了機槍的必要性。


冰雹771

我也來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_・?首先口徑相同不代表性能相同。就拿我國的95式突擊步槍和95班機做個比較。雖然兩者口徑相同,但工程製造卻不盡相同。這主要體現在槍管和供彈具上。首先說槍管,95班機的槍管跟95突比要更長,槍管壁更厚,所以叫重型槍管。長意味著射程更遠,子彈運行軌跡更穩定,精度更高。管壁厚,耐熱性好,更能承受持續的活力輸出,而這一點正是班機存在的意義!再來說說供彈具,這個班機和95突的區別就是95突只能用彈匣,而班機能用彈匣還能用活力持續性更好的彈鼓。總得來說就是突擊步槍首選的是便攜性,而班機的首選是活力的持續性,而後才是便攜性。這裡有一個事能佐證,就是我軍在參加國際比武時發現95突的精度和射程不理想,而使用了95班機。


天行Zhe

因為機槍和自動步槍的火力持續性是不一樣的。

自動步槍的彈匣普遍低於30發,即便掛上班用機槍的彈鼓,持續射擊時相對單薄的槍管也會迅速過熱。

而即便在自動步槍同一槍族中的班用機槍也有比自動步槍更重更粗的槍管(有時也更長),更能耐受持續射擊帶來的發熱。同時班用機槍普遍採用比自動步槍彈匣更大容彈量的彈鼓或加長彈匣。像M249一類的“專業”輕機槍來充當班用機槍,更是採用了數百發的彈鏈箱供彈,同時能快速更換槍管。

所以班用機槍在火力持續性上要遠超自動步槍,能以更熾烈的火力遂行支援和壓制任務。



錫兵中士

簡而言之,因為其二者的作戰效能和戰場分工是不同的。自動步槍作為作戰單兵最基本的作戰武器單元,在士兵戰場突擊、衝鋒時的基本武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是單兵裝備,其攜彈量都不可能做得太大。但班用機槍的作用主要是為作為班級的壓制和支援火力,在這一點上不管是從火力上,還是在射程上都是自動步槍沒有辦法比的。


幸運老辣椒

機槍和步槍是不一樣的。主要是3點。1是機槍使用重型槍管,穩定性好,精度高,適合連續射擊。2是機槍可以採用彈鏈供彈,火力持續性好。3也是最重要一點,機槍是開膛射擊,散熱快。可以連續打一百多兩百發,有兩腳架精度高,能有效壓制目標,自動步槍差多了!


黑山老妖37625003

雖然有了自動步槍,但是一般用的是30發彈匣,無依託射擊,射速也不高,火力持續性、對敵方目標的壓制能力不足,有效射程也不遠。而班用機槍裝備大彈鼓或彈鏈,還加裝有兩腳架以及重槍管,可以較好地彌補自動步槍上述缺點,對班組成員提供有效火力支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