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果152442686
和誰一起帶孩子不累?我經常聽女朋友們吐槽,和老公在一起帶孩子簡直是災難。
在我們感覺累的時候,不好意思,我不得不說一句,我們更應該檢討自己。
(是不是看不下去了,但我只能說真話)
首先:和誰在一起帶孩子,都是一種類型的團隊合作。
好的合作關係,是建立在共同的目標上。關於目標,你們談過嗎?這個目標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也需要具體到可衡量的小事情。比如“健康”是共同養育的目標,那麼如何衡量健康,每天的睡眠、吃飯、運動,具體的睡多久,吃什麼吃多少,運動多久,這些都是確認的。我發現很多的矛盾衝突都出現在,我們認為我們的目標一樣,但實際上對於抽象概念都一致,但是到具體的時候,大家都有分歧,所以就會有很大問題。比如,都是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父母覺得固定睡眠時間一次一小時,而老人認為孩子想睡就睡,就行。所以都覺得一致,最後發現矛盾。
其次:責任
責任是一定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確認的,老人不可能承擔所有的責任,這是不合理的。而是需要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能力來做一些他能做的事,而不是強人所難,也不是提不切實際的要求。因為很多時候,老人會說自己行,但實際上做不到,也是帶來的矛盾的關鍵。
父母也需要把自己的責任讓老人知道,這樣都有各自負責的內容,也是最好的。
第三:界限
這是最難的內容,但也是最重要的內容。
在親密關係中保持一種積極有效的界限是很重要的,不僅僅和老人,夫妻之間,和孩子之間,關係中的界限感太重要了。
有時候,心裡的一點不舒服就是由於“越界”了。
父母要拿主意的事,老人偏要聽她的。所以,在開始的初期,我們需要明確界限。
最後:合作中的感受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參與這個合作的所有人。你的感受,老人的感受,孩子的感受。當你覺得累的時候,看看其他合作的成員,他們感受如何,也許在你不滿意他覺得累的時候,老人也有同樣的情緒呢。
建議: 1、確認具體目標
2、確認合理分工
3、經常表達感受
4、建立積極有效溝通
表達對老人的感謝,讚賞,同時和老人一起看到孩子的進步,表達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老人需要做哪些改進。
只有當彼此都在合作,不僅僅口頭上的合作,還是真正的接納彼此的合作的時候,我們才會感覺愉悅。
當然,更簡單的做法,就是不需要老人的付出,什麼都自己來。我們不能只接受老人帶給我們好的影響,卻總是揪住錯誤的地方不放。
所以,如果我們的心態不好,和誰合作,都會累
蘭海
日前正和婆婆一起帶孩子!
因為老公不放心我一人帶孩子,所以請來了婆婆。婆婆性格很強勢,家裡任何事她都想參與,還特別八婆,背後說人閒話,反正我是不喜歡她,就連大姑子和他兩個兒子都受不了他!不過我卻制服了她!
第一天來,她不洗臉不刷牙就抱著娃想睡覺,我把娃抱過來,給孩子打水洗臉洗手,一邊洗一邊說:我們是講衛生的乖寶寶,媽媽給寶寶洗完臉就睡覺,咱不和奶奶睡,奶奶都不洗臉不洗腳,咱不讓奶奶親,奶奶都不刷牙,寶寶咯咯咯的笑了!婆婆說,乖孫子洗完奶奶就洗,晚上乖孫子和奶奶睡好不好?趕緊就去洗漱了!有時候和婆婆講這些拿孩子作為調劑!
婆婆喜歡穿高跟鞋,我就直接強勢的說:媽,你只要穿高跟鞋我就不給你娃抱,摔著咋辦!婆婆還委屈的說,沒事,我穿的穩,我說不行!出門娃直接不給她抱娃,一次兩次後出門自己就把平底鞋換上了!所以關係到孩子安全,該強勢就要強勢!
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我管,她負責我和她的吃穿!很多時候她都想改變我的育兒方式,給孩子吃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就給她講道理,拿著她手機給她搜孩子生病圖片,她就一個勁說,誒喲,心疼死了,我的孫子可不能這樣啊!我就趁機說,知道了吧,現在娃娃金貴著呢!我在她手機上下載了個餵養APP,她沒事也看看,現在動不動還說,不要給娃吃啥吃啥,對娃娃不好!總得說老人也是為孩子好,老人很多識字不多,讀書好,圖片就是最好的利器,給她講把屎把尿的厲害她不懂,給張圖就懂了,還直觀!
婆婆喜歡跳廣場舞,我每天晚上都讓婆婆出去跳舞,我在旁邊看!給她買一套廣場舞裙子和鞋子。給她交了5元電費。她的舞伴都說,你這媳婦好啊,她也高興!培養她的興趣愛好,分散她注意力!現在,吃晚飯後她就急急的給我說,小莉,我先去,你抱著乖孫子一會來哈,碗你放著我回來洗!跑的比兔子還快!我也樂得清閒!
婆婆一輩子節儉,不喜歡我花錢大手腳。說我給孩子買了太多玩具,買了太多衣服。我就說,媽,你看城裡娃娃誰沒個幾件玩具啊,我買的都不貴,別個加起來都幾千,我買的都便宜!而且用完咱們可以收起來,以後生二胎或者給小舅子的娃娃玩嘛!這可划算著呢!我知道老公一個人掙錢不容易,我肯定省著花!光說不行,記得讓她去打折超市買東西!催著她去!不得不說婆婆來了兩三天去一趟超市買打折菜,我們吃的豐盛,還便宜!婆婆嚐到甜頭,覺得我也確實在節省!還在老公面前說,媳婦持家!
最最最重要一點,一定要聯合家裡其他成員討伐她!比如,她覺得尿不溼太貴,一天出門死活不讓給孩子穿,結果在餐廳吃飯時候,娃拉粑粑了!我都氣死了!直接火了,說讓你用不用吧,現在咋辦!因為弄到沙發上了,還賠了餐廳200元!我直接把照片發家群裡,這下好了,小舅子,大姑子,公公都聲討她,讓她聽我的!我打圓場說,下次就媽陪錢給別個!後來遇到情節嚴重的,我就給家群裡發牢騷,他們就給婆婆講,有家人做後盾很重要的!
潮爸辣媽育兒成長記
帶娃累,和老人一起帶娃更累,這是許多新手父母共同的心聲。但是,因為帶娃實在太累,許多年輕夫妻還真離不開老人。在這種情況下,兩代人之間的溝通、理解和相互寬容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常聽人說,老人與其說是在幫帶娃,還不如說是在給添亂。其實,這樣的話,也就是發發牢騷而已。老人真要走了,年輕人幹嗎?十有八九是不願意的,因為帶娃太累,身邊有個幫手總是好的,何況這個人是自己的父母。
年輕人和老人因為帶娃起衝突,這是很常見的,畢竟兩代人在生活方式、對錢財的看法、育兒觀念上,會有很大的不同。關鍵是,兩代人能否找到解決衝突的辦法。如果因為帶孩子而傷害了兩代人之間的關係,那是很不值當的。
如何才能減少兩代人因為育兒而產生的衝突呢?超級爸爸認為,關鍵是要做到如下三點:
一、在孩子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雙方應就日後可能因帶娃產生的衝突及衝突的嚴重程度做一個基本的評估。 比如,老人對孩子的容忍程度有多高?孩子對老人的容忍程度有多高?如果雙方起了衝突,老人會不會負氣出走,孩子會不會在情感上深深地傷害老人?等等。如果有任何一方認為,雙方可能因為帶娃產生後果極其嚴重的衝突,那從一開始就要另做打算,不要讓老人來幫帶 孩子,因此而影響了家庭關係,真的很不值得。與此這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花錢請保姆照看孩子,這樣做雖然暫時多付出了一些,但從長遠看,這種經濟上的付出是值得的。
二、如果雙方經過評估,認為可以一起帶孩子,在老人來幫帶孩子之前,雙方最好就一些問題做出明確的約定,比如:在生活起居上主要聽誰的意見?在育兒方法上主要以誰的意見為準?當雙方出現衝突時,最後以誰的意見為準?這也就是說,雙方可以事先就今後可能出現衝突的領域,做出解決機制的安排,這樣,真出現問題的時候,按照之前的約定處理就可以,而不會因為彼此的憤怒情緒而使問題升級,或者鬧得不歡而散。
三、能否妥善解決帶娃過程中產生的衝突,關鍵還是年輕人的態度。這裡要強調的是,年輕人對老人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寬容。我覺得年輕夫妻應該懷著感恩之心對待老人,老人生養了孩子,他們本沒有義務再來幫孩子看護孩子。現在他們來了,作為孩子的年輕人應該感恩他們的付出,他們是在繼續為自己的孩子奉獻,這一點年輕人必須明白。其次,年輕人應該多多尊重老人,畢竟他們是長輩。動不動就訓斥老人,會讓他們很沒有面子。有人總說,老人固執、不好溝通,試想一下,如果老人天天被訓斥,誰還有心思和你溝通?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越來越糟。
老人是因為愛才來為年輕人帶孩子的,但很多時候,年輕人對老人的態度,顯得缺乏尊重、缺乏感恩,這才是衝突的癥結所在。如果年輕人對老人好一點,你會發現,老人們本沒有那麼強勢,沒有那麼固執。
超級爸爸
現在大部份有孩子的家庭必須要讓自家老人帶孩子的多,不用老人幫忙帶孩子的畢竟還是在少數。所以,一旦和老人一起帶孩子,衝突是難免的。
我印象裡,在老大一歲左右時,婆婆說要上來給我們帶孩子,我也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好好交待她孩子的日常需求及我們家庭的各種日常。後來婆婆就呆了26天,找藉口回去了。
首先,她很強勢。在哪方面都如此,更何況這是我結婚後第一次跟她相處。最重要的是,她認為我第一次生孩子帶孩子,沒有她有經驗。好歹她也拉扯了三個孩子長大了。所以對我的各種交待不放在心上,認為我這般對孩子很矯情。在帶孩子方面,她各種不配合,完全照著自己的意願來。
在生活上也是如此,她來了之後看我買了幾天菜。就說讓她去買菜,說她老人家睡眠淺,早起有大把時間買菜。我們也同意了,結果第三天,我們就瞎眼了。她也不知道去哪裡知道了離我們那走路快二十分鐘的路程有個大的菜市場。第三天就用15KG的米袋揹回了半袋的胡蘿蔔,那種胡蘿蔔是要挨個的拿著刀子,前後左右上下的削個遍才能留下一丁丁點好的胡蘿蔔。然後是天天頓頓都是胡蘿蔔,等吃完了她就會再去背半袋回來。如此反覆沒三天,我就受不了了。既然不聽勸,那買菜的權利我就收回來了。
其次,至於孩子,不想帶就不帶好了。我自個帶吧,如果說因為我跟她所處時代不同,育兒觀念也沒法相同。那我還是很能理解她的。但有一點我真沒法忍受,我們老大是女兒,婆婆觀念陳舊,認為是女孩子不必要太過精細,隨便一點就好。更甚者,看到自個兒子對孫女那個寶貝樣子還沒由來的生氣,認為自個兒子沒出息。她認為兒子就應該給兒媳臉色看,因為兒媳給她兒子生了個女兒,至於孫女,她兒子更不應該這麼寶貝了。就應該冷落忽視,置之不理。
最後,當然種種方面實在無法融合、調合。那就只能分開了。那一年,她的心思也沒放在我們這裡,因為她大兒子給她生了兩個孫子。她的心完全在孫子那邊。能上來幫我帶孩子,其實也不夠是幌子罷了。最終,找了個藉口回去帶孫子去了。
綜上所述,我所陳述的事實,並不是要讓人覺得我的婆婆怎麼樣。而是藉著這樣的一個事實,告訴大家,如果真的跟老人帶孩子合不來的話,那就趁早分開。本來帶孩子就是一件特別累人的事,不要在這件事情上再讓自己心更累。否則真的是生活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玥玥媽
我生二胎後婆婆象徵性的來家幫了幾天,後來我果斷拒絕她來,婆婆到處說我不讓她帶孩子,並不是她不幫我。每天上午十點婆婆來了,那個時間正是孩子睡上午覺的時間,我也會補一覺,然後聽著門鈴大叫聲,我各種手忙腳亂急忙開門,說話大聲怕吵了孩子啊,婆婆來了,我關住臥室門繼續睡,肯定不合適,不睡吧,實在晚上醒幾次餵奶太累了。關鍵婆婆來了,什麼都不做,就說是看著孩子讓我去做飯,做好飯關鍵還不一定合人家口味,其實是孩子哭了,還得我來哄,拉尿了還是我收拾。就是多雙眼睛盯著你,無時無刻在監視你,還得給她做飯。要是網上買東西多了,到處還得說你亂花錢。中午孩子不睡覺了,人家想睡啊,吃了飯,一點人家走了,說太累了,中午休息不了身體吃不消。呵呵,你說有啥用,還落了個名說幫我帶孩子,來了半個月,我和孩子他爸說啊,千萬別來了,我是真心不需要。辛苦點自己帶,實在做不了飯,外賣幾分鐘就送到,大家心不累,也沒那麼多事兒,要不時間長了,沒準兒翻了臉就沒意思了。幫忙是要真心疼你的人來,裝樣子的要堅決說不,沒功夫生那閒氣。
風吹麥浪146231646
帶娃累,和老人一起帶娃更累,這是許多新手父母共同的心聲。但是,因為帶娃實在太累,許多年輕夫妻還真離不開老人。在這種情況下,兩代人之間的溝通、理解和相互寬容就顯得尤為重要。
年輕人和老人因為帶娃起衝突,這是很常見的,畢竟兩代人在生活方式、對錢財的看法、育兒觀念上,會有很大的不同。關鍵是,兩代人能否找到解決衝突的辦法。如果因為帶孩子而傷害了兩代人之間的關係,那是很不值當的。能否妥善解決帶娃過程中產生的衝突,關鍵還是年輕人的態度。這裡要強調的是,年輕人對老人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寬容。
有的長輩特別喜歡干涉,不妨直接溝通,或者能躲則躲,如果是婆婆,可以讓老公去溝通。
建議和老人進行分工,讓老人只料理家務,比如做飯,打掃衛生,買菜,當然你一定是要協助老人去做,畢竟我們也要體諒老人的辛苦。你的主要任務是帶好兩個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陪伴就是教育的最好方法之一。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上班來緩解矛盾。寶媽在家每天圍著寶寶轉會都有一定程度的焦慮,如果上班可以轉移一部分焦慮。如果矛盾無法調和,考慮一下自己一個人帶,大寶三歲上幼兒園就會輕鬆一點。其實挺羨慕國外一個媽媽帶好幾個寶寶,完全放養,寶寶獨立性也蠻好的。
積極家庭教育
如果是因為和老人在一起,反倒更累,我寧願不讓老人參與帶孩子,改為自己帶加找小時工幫忙的模式。
如果孩子放學沒人接,可以請託管班來接孩子去託管班寫作業,如果沒人給孩子做飯,可以請個小時工,每天幫忙做晚飯,一個小時價格也就三十元左右,並不算貴。
如果是讓老人幫忙接孩子、做晚飯,很多老人晚上也要住在家裡,勢必晚上就沒有了個人空間,媽媽會感到很非常不自由。
如果老人長期住在家裡幫忙看孩子,家庭里長期沒有自由的空間,會導致很多心理問題無法紓解,如果媽媽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無力反駁老人的各種不合理的做法,會導致情緒低落,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抑鬱,甚至家庭關係破裂。
所以,我強烈建議不要讓老人來一起帶孩子,如果要帶也是臨時幫忙,最好不長期住在家裡,影響和諧的家庭氛圍。
兔媽在美國
第一. 不管是孩子的奶奶帶孩子還是姥姥來帶,結果都是不盡人意。除非自己不參與進來,撒手讓老人帶,這種可能性在我這裡幾率是為零,我想現在的年輕父母是很重視教育的,孩子的教育是不容忽視的。
建議你你和老人進行分工,讓老人只料理家務,比如做飯,打掃衛生,買菜,當然你一定是要協助老人去做,畢竟我們也要體諒老人的辛苦。你的主要任務是帶好兩個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陪伴就是教育的最好方法之一。第二. 就是完全不讓老人參與,自己合理安排還孩子的吃喝拉撒,一日三餐,孩子的教育要是自己來,首先家長要不斷地學習,可以參考育兒專家方面的書籍,頭條“育兒頻道”一些媽媽們的育兒經驗,這些都是可以借鑑的。
專家說,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途中,始終感覺到累,那麼應該是你的教育方法錯了,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哪裡做得不妥,才會讓自己感到累。所以說育兒就是一條通往自我成長和進步的道路。我們始終要不斷努力去學習。第三. 想想自己為什麼有老人幫忙反而更累了呢?如果你和老人溝通,老人同意你的意見並能夠採納,倆人之後在帶孩子方面沒有異議,以後還可以一起帶孩子,那也是不錯的選擇。我覺得主要還是
兩代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育兒方法等方面除了問題。記得我的兒子當時也是由孩子姥姥來帶,我們每天都會有矛盾,老人總是會按照自己的老一套來照顧孩子,給孩子養成了不好的作息時間,每天都是午睡時間超過3小時,孩子到晚上就鬧著不睡覺,第二天,老人也沒精神還很辛苦。這給孩子的健康也到來隱患。還有個更奇葩的事情,孩子從小到快3歲了,大便都是在地上解決,而老人覺得沒有什麼,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上為時間。所以,老人和年輕人一起帶孩子一定有解決不完的矛盾,不僅僅是心累,身體也會慢慢疲憊。最終,我們還是要選擇一種適合家庭狀況的理想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圖片全部來自網絡
宇軒媽育兒
自己的親媽幫你帶孩子,都覺得相處不來,很累,那就只能自己帶了,問題是你自己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你照顧的過來麼?
目前我還沒有看到哪個寶媽自己一個人帶兩個孩子,除非兩個孩子年齡相差比較大,大寶十多歲,二寶小嬰兒,寶媽自己一個人照顧不費勁,還有一種是在農村老家帶孩子,一個人帶倆,帶三個都不費勁,在城市,你自己帶娃,不可能不出門吧?帶兩個娃出門,交通是個問題,安全更是主要問題,你有多大的精力可以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呢?
我經常看到一個寶媽,北京冬天的早晨,自己抱著幾個月的二寶,去送大寶上學,我想是個媽媽,如果有人幫忙,也不願意把自己正在熟睡的小寶貝,從暖和的被窩,溫暖的屋子裡抱出來,只為送大寶上學,可是沒人施以援手,只能自己一個人抱著幼小的嬰兒去送老大上學,北京的冬天,多數都是寒風刺骨,乾冷乾冷的,小寶寶都得10點以後出門才合適。
你現在有自己的媽媽幫忙帶娃,我想你們有矛盾,會不會是媽媽覺得自己的人生,被你綁架了,本來退休了,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結果還要被你請來帶孩子,以至於她不能像同齡人一樣,痛痛快快的出去玩,到處看看,去實現年輕時候的夢想,結果現在已經的晚年生活被你拖累,還要忍受你對她帶娃的不滿和指責?你讓她如何開心快樂?
作為年輕人,我們在選擇一樣東西就要捨棄另一樣東西,就拿老人幫忙帶娃來說,你請別人幫你帶娃的那就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和體諒,父母養大我們不容易,雖然有時候他們的育兒理念比較落伍,但也不是全都不好,只要不是危害到孩子的生命,其他的就順從老人的意願他們的孫子,必定也是愛到心尖,何必事事處處那麼較真,非得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呢?
妞兒媽媽
心累源於意見不合又無力反駁,根子在觀念不同。
最有效的方法是物理隔絕,不要讓老人帶,你自己來帶。
但我知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你根本就沒法與老人分開帶孩子。SO,下面說說和老人一起帶孩子的實用技巧。
【1】跟老人明確“不能溺愛”的大原則
老人寵起孩子來,沒有上限和底線,這點我深信不移。但老人也是發自內心的愛孩子,只是他認為溺愛就是最好的愛孩子的方法了。很多家長覺得,老人無法溝通,講不了道理。其實,你可以嘗試著說,媽,我知道你也是為了孩子好,但如果孩子能做的事情你都幫他做了,他該做的事情就沒有得到鍛鍊,將來能力上不去,反倒是害了孩子,你說是不?我就是這麼跟我親媽說的,只要我們態度溫和,語言得體,老人也不是鐵板一塊,至少我的媽媽現在收斂了很多,孩子也越來越獨立了。
【2】儘量讓孩子不要與老人走得太近
很遺憾,就算我們跟老人講清了溺愛的巨大壞處,但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老人還是慣用於自己的方式溺愛孩子,所以,只能儘量減少孩子與老人接觸的空間,這聽上去非常殘忍,但在孩子的未來和傷害老人情感之間,只能兩權其害取其輕,我想,當孩子表現得越來越好時,老人是對理解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的。
【3】如果一件事,老人可以用正確的方式去帶孩子,一定要讓老人去帶。
這是情感補償,爸爸媽媽不能把老人當成階級敵人,彷彿他們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這麼想就過分了。他們對孩子的愛不比你少,只是方法欠妥。如果我們發現他們帶孩子有可取之處,一定要讓他們去做,他們會收穫收穫感和成就感。中國有句俗語,叫“老小孩”,是說老人老了後情感像小孩一樣脆弱,所以我們必須要照顧到老人的情緒,不能讓他們產生被嫌棄和拋棄的感覺,這樣就太不孝了。
【4】有機會就跟老人表達感激,不是走過場,而是要走心。
育兒理念和方法不同,那就“求同存異”,求同存異的前提是“買賣不成仁義在”,我們與老人之間要建立真感情,不要把老人當成看孩子的保姆,各位不要說我冷血,也許你就是這麼想的,只是不敢承認罷了。如果你和老人的關係真的非常融洽,我想是沒有事不能商量的,當然也包括育兒方式方法。
【5】理想狀態是不要給孩子逃避錯誤的空間。
當我們要求孩子改正壞習慣時,他會本能地選擇逃避,通常老人就是這個逃避的缺口,比如,我們讓孩子自己吃飯,他就會要求姥姥喂他吃等等,這樣不但把我們的努力抹殺了,還會讓孩子討厭我們,疏遠我們,並更願意去找老人玩。這種行為的害處是深層次的,還會在其他事情上不斷爆發出來,對孩子性格養成的殘害非常深遠。所以,必須要與老人達成一致意見,對待一件事情的原則每個參與教育的人都必須堅持住,這樣教育出的孩子才能表裡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