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緒為什麼變化那麼大?

高興186

有書君認為,人的情緒變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情緒的結構

從結構角度上來看,個體的情緒由深層到外層可以劃分為四個區域,這四個區域分別是:


1.原始狀態區:由遺傳獲得的先天情緒特質,簡單來說,就是人天生的情緒底線。有的人在情緒感知上天生就比其他人強烈,比其他人容易爆發,這是因為遺傳在起作用。


2.自我防禦區:人們在後天應對挑戰時會積累不同的經驗,構成一個自我防禦區,這個區域的範圍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而慢慢變大。舉個例子,小時候父母帶有書君去逛商場,看到玩具以後有書君就走不動了,非要大哭大鬧買一個才行,如果這個情形發生在30歲的有書君身上,那場景,不堪入目啊。


3.外力援助區:當一個人的情緒波動超出承受範圍則需要藉助一定的幫助來回歸平靜。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過失戀的經歷,當你遇到渣男傷心透頂的時候恨不得拿刀殺了他,這時候你就會找朋友傾訴,在朋友的幫助下你走出失戀的陰影重新開始生活,心理上把這個區域就叫做外力援助區。


4.崩潰區:傳說中的心態崩了,人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喪失了對世界的認知能力,會出現各種嚴重的心理疾病,比如歇斯底里。


二、情緒變化的原因

1.家庭誘因

有書君認為家庭是一個人產生情緒變化的初始原因。


一方面我們的情緒能力受到有遺傳因素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給了你什麼,你就是什麼樣的。先天的條件是無法改變的。就像我們再看美劇《犯罪心理》的時候就會發現,父母一方有精神障礙,則子女患精神障礙的可能性就偏大。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孩子還沒有接觸社會的時候,家庭環境的影響對他的改變是巨大的,比如父母雙方的情緒波動偏大,生長在這樣環境裡的孩子會認為這樣的情緒變化是正常的,那麼孩子就缺少對暴躁、易怒、失控這樣情緒的認知,當然也不會有控制情緒的意識。


2.社會誘因

當一個人走向社會,慢慢地開始積累生活的經驗時,社會對一個人的情緒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好比有些同學初入職場,覺得自己在公司裡一定是佼佼者,然而公司的現實卻不是這樣,這位同學這時候就會產生些消極情緒,比如自卑、羞愧、不服氣等等。隨著人的成長,有了一定的處事經驗之後,應對起這些問題就會自如許多了,在個性上會越來越成熟穩定,情緒的管理能力便會得到極大提升。

三、如何有效地控制情緒?

1.發現情緒的細微變化

有書君認為,控制情緒的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察覺情緒變化。有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發現自己情緒的變化,更別說控制情緒了。特別是當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對常人來說就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了,所以有書君建議,要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提醒自己負面情緒帶來的後果和影響,養成關注情緒變化的習慣,負面情緒要及時處理、及時消減。


2.多與外界溝通,轉移注意力

有研究表明,外向型的人格相對於內向型的人格來說比較容易化解消極情緒,這就告訴我們要多多與外界溝通,當消極情緒產生時及時與親朋好友訴說、化解,也可以大哭一場、找個沒人的地方發洩出自己的鬱悶,還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緩解壓力,比如看個電影、旅行、運動、大吃一頓。

有書君不太同意“心理問題都是閒出來”的說法,相反,有書君覺得人一旦出現了情緒壓力,就要多多放鬆,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3.積累經驗,學習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

每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處理情緒問題的方法,有書君建議不妨多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積累一些情緒管理方法,選擇對自己有效的,慢慢地你就會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了。對有書君來說,沒有什麼事一頓燒烤解決不了了,如果有,那就兩頓。


四、情緒變化的兩面性

有研究表明,當人處在低落或抑鬱的狀態時,對自我的認知是比較準確的,有書君知道這個結果後悲傷了好一陣子。儘管如此,但也有研究表明,積極的情緒可以增加我們思想和行為的資源,並且建立持久的發展資源。所以說,情緒的變化也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我們知道,有很多的藝術家都是靠情緒的爆發來進行創作的,因此情緒化也不都是壞事,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某一領域有超乎常人的認知,不如試試趁著情緒爆發來一次創作,也許你就是下一個藝術家。


有書快看

人的情緒變化那麼大是因為:對自身和外界變化反應過激造成的。

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感受力不同,反應差別也非常大,但是不是不可調節的。

如何調節:

◇首先什麼是情緒:

情緒是一個過程,一種獨特的、下意識的評價,它受到整個人類進化過程以及個人生活經歷的影響,是一種本能,是不可消除的。具有高度的個人化,更多的取決於你內在的理解而不是外部環境。

·情緒產生的誘因:

1、通過自動評估體系群動作完成:

感覺到影響自己的重大事件正在或即將發生,這時候情緒出現了,使我們對這一重大事件快速反應,情緒會在你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及時處理問題。比如突遭車禍時,你會下意識的轉動方向盤,踩剎車,心裡會產生恐懼,心跳加速、出冷汗、雙腿肌肉迅速充血,同時不管有沒有人看到,面部都會出現恐懼的表情:皺眉、瞪眼、咧嘴。出現這種反應是因為:在進化過程中有必要讓別人察覺到我們正面臨危險,也有助於我們在恐懼時做好逃跑的準備。

2、思考性評估

這時我們會有意識的斟酌情況,但是我們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隨著情況進一步清晰,情況明確,就會進入自動評估體系,如果情況不明確,就會進入思考性評估階段。比如你通過一些蛛絲馬跡覺察到你女朋友將要拋棄你,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你就可以通過思考性評估推翻這種判斷,使自己不至於陷入悲傷、痛苦的深淵。

3、對過去情緒經歷的回顧

我們回想起過去的某些情景時,也會變得情緒化,一遍一遍的在腦海裡再現,想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同時出現的還包括當時的情緒,有進也會產生新的情緒。

4、想象

想象一些場景也能引起我們的情緒變化。

5、談論過去的經歷

我們有時向別人描述過去的經歷,在描述的過程中,也能產生某種情緒。甚至越說越激烈,比當時的情緒更加難以控制。

6、體會別人的情緒

目睹別人的情緒反應,體會別人的情緒也能受到感染,比如因看到別人暴怒而感到害怕。

7、別人教給我們何時應該情緒化

有時我們會從別人那裡得知,什麼時候應該害怕、憤怒或喜悅。尤其是身邊重要的人因某些事產生情緒化,就會潛移默化的轉移到我們身上。

8、違反社會規範

自己或別人違反重要的社會規範時,我們或許會憤怒、厭惡、羞愧,甚或喜悅、滿足,這取決於違反者是誰,以及違反了什麼規範。

·這些情緒誘因引起的不恰當的情緒反應有如下三種:

1、情緒是對的,但是過於激烈;

2、表達方式不恰當;

3、情緒本身就不妥當。

◇如何調節:

1、體會自己的情緒

要更好的瞭解自己,體會自己的情緒,還要注意周圍發生的事情,避免過於情緒化的行為。

2、緩和情緒化的行為

學著緩和情緒化的行為,告誡自己以便事後後悔。控制自己的表情,以防言行失態。

3、權衡利弊

把情緒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內,與事件相稱。

4、離開現場

如果情緒特別頻繁、激烈,只有離開現場。

5、不妄下結論

抵住誘惑,不妄下結論,要為情緒設想出儘可能多的原因,不要一意孤行。

如果將情緒分為兩種: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包括:喜悅、感激、寧靜、興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勵、敬佩和愛等;消極情緒包括:憤怒、羞愧、輕蔑、厭惡、尷尬、內疚、仇恨、悲傷、恐懼和壓力等等。

其中消極情緒也不是一無是處:恐懼保護我們,我們所以能死裡逃生,就是能夠不假思索的對潛在威脅作出自衛反應;厭惡讓我們避免沉迷於有害身體和精神的活動中無法脫身;痛苦和絕望使我們求助於他人;憤怒也不是一無是處,它可以促使我們改變世界,維護社會正義。適當的消極情緒可以使我們腳踏實地、真實而誠懇。你的目標是降低不恰當或無端的消極情緒。

過多的積極情緒讓你輕狂、不踏實和不現實,過多的消極情緒,則讓你在大堆的痛苦中崩塌,如果兩者適當結合起來,就會讓你振作、靈活、現實,為一切做好準備。它們之間的比最好控制在3:1,其中積極情緒為3。

·如果積極情緒過低,消極情緒高漲,如何調節:

1、反駁消極思維

2、打破思維反芻

當壞事情發生時,不要在腦海中一遍一遍的回顧,重溫消極想法和感受,這種不斷的重複體驗,會把消極思維引入腦海,引發消極情緒,這也是積極率下降的原因。認識到這一點並轉移出去,讓自己分心做其它的事,比如:運動、畫畫、做瑜伽等健康的行動,而不要用借酒澆愁、暴飲暴食、看電視等消極方式來干擾消極情緒,那樣只會更糟。

3、增強覺知力

覺知力意味著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保持注意:關注目標,在當前的時刻,不帶任何評價。關注自身的體驗,以一種更廣泛的視角關照你的思維:冷靜、堅定,切斷消極思維和消極情緒之間的聯繫。學著把消極想法當作僅僅當作一種想法來接受,隨時間過去,就可以消除它,這是一種可以修煉的技能。

4、消除消極情緒的隱患

回顧引起消極情緒的事件,考察一下自己的感受,區分是必要的還是無端的消極情緒。必要的消極情緒讓你正視現實,推動你前進,而無端的消極情緒毫無用處,設法改變它,除去消極因素,植入積極因素,改變它的意義。

5、調整信息攝入

有選擇的接收信息,拒絕沒必要的消極來源。

6、不要嘲諷別人

嘲諷別人會降低自己的積極率,在談論別人的時候,強調他們的優點,避免語言攻擊,否則正好顯示了你的消極情緒,造成你積極率的低下。

7、拒絕被消極

當你周圍出現消極的別人的時候,向那些人提供同情心、愛心和開放性,中和消極情緒。

8、真誠

對自己真誠也要對別人真誠,敞開心扉,感受世界。

9、賦予生活積極的意義

你的積極情緒本身,因此所做一切就是你生活的意義。

10、感受美好

接受美好,去品嚐它並深深的欣賞它,有意識的加深和延長你對它由衷的感受。

11、肯定自己的好運氣

事物都有兩方面,把事物不好的方面重新定義為好的方面,把好事情變得更好。受到別人積極情緒的感染而心懷感激,稱為自己的好運氣,會提高雙方的積極率。

12、善待他人

善意和積極情緒相輔相成,善待他人和接受他人的善意,都可以提高自己的積極率。

13、對生活有激情

完全投入到引起你激情的事物中,充分感受其中的趣味。

14、憧憬未來

把每天的目標和動機與未來的夢想相匹配,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積極的意義。

15、揚長避短

積極發揮個人的最大優勢,認可自己,對個人發展有激勵作用。

16、孤獨是可恥的

沒有人可以孤立實現他的全部潛力,每個人都希望與他人建立溫暖、可信賴的關係,享受良好的社會關係是保證積極情緒的必要條件。

17、熱愛自然

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同等重要,到大自然裡去充分享受它的美好,體驗自然的性質,可以帶來積極情緒和開放性,還能帶給你癒合和恢復能力,讓你對更好的事物感覺良好。

18、放開懷抱

就像一朵花在陽光裡綻開一樣,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情緒就是如何與他人相處,它是一種必然的心理反應,身體正常的保護性措施。情緒在第一時間產生,反應迅速,而且是下意識的,甚至你還沒有意識到,情緒控制下的反應已經完成了。但是情緒變化大完全是可調節的,平時好好的修煉自己,就能臨危不亂,正確的處理問題。


費燈照夜

人的情緒變化,通常來自三個方面: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認知因素,這也是著名的

情緒三因素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於70年代提出。

其中,認知因素中的對當前情境的評估和過去經驗的回憶,在情緒形成波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也就是說,人由於過去經驗對當前情景所產生的情緒波動是最為激烈的

由於生理及刺激所產生的情緒波動,是屬於控制範圍內的情緒波動,但是由於認知缺陷產生的情緒波動,卻是會隨時失控的。

所以人要想能控制自己,更好的控制生活,第一個要務就是完善自己的認知。


我們在文末再附上沙赫特所做的實驗來支撐這個論點的,接下來就以純感性的角度來討論一下各類型認知的人情緒波動的有趣情況。


第一種:易怒類型,認知極度缺陷,無個人修養

在老家存在不少這樣的人,什麼年齡段都有,沒有思考的習慣,無相對正確的個人三觀,普遍都是情緒波動較大,極度容易做出極端行為,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不高,未接受過義務教育或僅僅接受過小學層次教育。

表現突出的是鄰居家的兒子,大概30來歲,已婚,平時在外務工,過年在家的時候常常跟妻子吵架,有時候即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就因為吃飯時候父母唸叨了一句不愛聽的話,就一言不合拍桌子扔筷子一聲不吭離家出走。。


這類人面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比較大,先不說挑釁、鬧事,就家人正常的語言交流中都能隨時升級到爭吵。

第二種:低限度忍耐型,認知不成熟,個人修養不到位

身邊也存在這種人,不分年齡及教育程度,大部分都是沒有成熟的三觀,或者自身修養不到位。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路怒族,有車的朋友,估計都遇到過,或者自己本身就是。

堵車、搶道、超速等情況下,路怒族的爭吵事件常見於報端,這個就不必說了。

說一個最近的事,前些日子坐公交車上班途中,非常堵塞,公交車剛好堵在兩個站點中間的市區地段。

全車乘客應該都是上班族,大家雖然焦急,但大部分人都在默默忍受這種堵車的情況,除了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堵塞了十分鐘左右,這位先生就開始大著嗓門強制要求司機打開車門讓他下車,但礙於規則,司機是拒絕了這個要求,在周邊乘客的勸阻之下該先生就此罷休。

但是僅僅過了十分鐘左右,這位先生就毫無徵兆地爆發了,在全車人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副要開打的樣子拍著公交車刷卡的部分大聲謾罵、發洩,一會說自己怎麼怎麼樣你為何不讓我下車,一會又問候司機全家女性。。簡直是讓人膽戰心驚,最後司機沒辦法,違反公司規定開車門讓其下車。

第三種:極限忍耐型,認知基本成熟,修養基本到位

這種人,通常會脾氣比較好,情緒波動也會有,基本有自己的世界觀,修養不說高深,但也說得上是有修養的一種人。

他們一般屬於自己能控制大部分情緒,只有在某些事情實在超出了他的忍耐限度內,才會有徵兆地爆發。

具體例子就不舉了,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而且我也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

第四種:愛忍不忍反艹型,執著的信仰,認知成熟,極有修養

這種人呢,情緒波動較少,有固執的信仰或三觀,我們可以想象那種古代的梟雄以及頂級謀士,一般都是極度善於控制自己,良善的時候可以匡扶天下正義,陰狠起來也能一言不合sha人全家。

對這種人來說,正義與邪惡就一念之差,他可以是佛,笑面寬容芸芸眾生的一切職責與侮辱,也能化身為魔,淡漠地舉手之間抹去你在世間存在的權利。

當然,我們普羅大眾是很難有跟這種人接觸的機會的,就不扯了。


對於我們普通屁民來說,對照自身,看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

第一第二種的話注意一下提升自己的修養與認知,可以更寬容的看世界的事物,也就能更愉快地面對生活。

第三種類型,基本就沒啥好講的,你需要的不是如何控制情緒,而是控制自己壓下情緒成就一番事業。

第四種嘛,各位大佬不好意思,我什麼都沒說過!


附:沙赫特做過一個實驗:

將大學生試分為三組,各組都自願接受同一種藥物注射(腎上腺素,但被試不知)。

注射時,主試向三組被試解釋的藥物效應各不相同:

對甲組告之藥物將使你心悸、手抖和臉部發熱(這正是腎上腺素的反應);

對乙組告之藥物將使你感到身上輕度發癢,手腳有點發麻;

對丙組則不給予任何說明。


藥物注射後,讓三組被試分別進入兩種預先安排的情境:

愉快情境和惹人發怒的情境(強行要求被試回答一些繁瑣的問題,並吹毛求疵,橫加指責)。


按照這種設計得到六種不同結果,並最終發現乙組和丙組的大多數被試在愉快情境中顯示愉快的情緒,在發怒的情境中感到憤怒,而甲組不受情境的影響。

實驗中,實驗者雖然都受到同樣外界環境,內部生理效應相同,但是情緒體驗並不相同。

由此說明外界環境不能決定情緒反應,內部生理機制也不能決定情緒反應,而個體對生理效應的認知性解釋對情緒體驗起決定性作用

即當現實事件與建立的內部模式一致時,也就是與過去經驗相一致時,活動平穩進行,人不會出現明顯的情緒反應,如甲組被試一樣,他們遇到的生理效應與經驗一致,因此沒有明顯的情緒反應。

當現實事件與已建立的內部模式不一致時,也就是與經驗不吻合時,已有的經驗就會被打破,因此產生情緒反應。如乙組和丙組,他們遇到的生理效應在他們已有經驗不存在,或者說不符合他們已有的經驗,已有的經驗必須被打破,並重新建立第二種經驗,從而產生了情緒體驗。

因此,沙赫特認為情緒和情感是認知活動“折射”而產生的。


最後,我還是想說,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人生高度,可以到我們知客雲平臺學習相關在線課程,也可以入駐知客雲成為一名知客老師錄製課程為他人解疑答惑!
歡迎來知客雲跟我們交流!

知客雲-知識技能募資平臺,為世界創造與眾不同的視角

一個有趣的線上學習平臺在等著你哦,知客雲(zokocloud)


知客雲

1.人的情緒變化是和體內激素有關係的。腎上腺與人的精神狀態有十分密切的聯繫。腎上腺外層的不同部位分別分泌鹽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和少量的性激素。當人體受到有害的刺激時, 就會引起糖皮質激素的分泌, 改變肌體的新陳代謝狀況以適應、承受和消解這些有害刺激。而作為內層和核心部分的髓質所分泌的激素則對激活和維持情緒起主要作用。甲狀腺功能與情緒的關係在臨床上被認識較早。甲狀腺功能的亢進會伴發一系列的情緒症狀,如焦慮、抑鬱、激動、疲勞、情緒不穩等。而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臨床表現在不少方面可與抑鬱症相混淆,如運動性遲滯、疲勞、性功能減退、抑鬱情緒以及自殺傾向等。甲低所伴發的睡眠過多和體重增加有可能使醫生將之誤診為不典型抑鬱症。


在人體中分泌激素種類最多的腺體是腦垂體, 它還調節其他腺體的活動。腦垂體又分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部分, 其中腺垂體分泌的激素有7種, 分別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甲狀腺素、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催乳素、生長激素和黑色素細胞刺激素。這些激素不但促進人體的生長髮育、新陳代謝和生殖活動, 而且與人的情緒、氣質和性格密切相關。

最典型的就是抑鬱症患者他們體內缺的就是五羥色胺。

2.人的情緒和外界環境、氣候、遇到的事情等多方面有關係。我們常常形容一個美景說讓人心曠神怡,這就說明外景的環境讓我情緒變得很高興,而出現在一個堆滿垃圾的地方,我們會感覺討厭甚至煩躁起來。而氣候也是,過冷過熱我們都會感覺到不舒服,然後開始變得急躁甚至狂躁起來。


嗨文字

一個懂得控制自我情緒的人,抵得過拿下一座城池!

我不是心理醫生,不能從專業上探究這個問題。但是,我可以講一兩個小故事,來說說有些人情緒為什麼那麼大,又因情緒大而怎樣破壞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我的一個朋友,貌不驚人,很普通的樣子,走在人群裡迅速會被淹沒進去。但是,他是我想起來就覺得非常溫暖的一個人。

認識他大概有8年了,從未見過他生氣的樣子,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他總是顯得鎮定自若。即使談起那些煩心事,也只是輕描淡寫地一兩句即帶過,不會喝悶酒,不會抽菸,不會找朋友傾訴。他消解痛苦的方式,可能就是寫書法。說起寫書法,他並非科班出身,也沒有專門找過老師學習。他只是有空就練,這一練就練了30年。

最初,他在一傢俬企打工。因為沒有學歷,只能做一些體力活,每個月賺很少的薪水。他不抱怨,只是按步就班地上班下班。服務了大概10年左右,私企倒閉,他連很少的薪水也賺不到了。他決定回家開書法課賺錢。那時,他已經在利用業餘時間教學生了。徹底回家之後,便正式開班授課。

因為在學生和家長之中良好的口碑和教學成績,熟人帶熟人,他的學生越來越多。從起初擔憂生計是否能夠維持下去,到每月上萬的收入,他只經歷了不到一年半。現在,不僅源源不斷地有學生報名上課,還有人在介紹他去一些培訓學校帶書法課。賺錢的門路越來越多,但不符合心意的,他都會拒絕。他的想法是,首先不是賺錢,是不能誤人子弟。要教就教好,不能貪多嚼不爛,讓教學水平下降。

在此,我想交待一下他的家庭狀況。其實,他不是本地人,只是在這個城市裡租房居住。當他起初租住的那個平房因年久失修倒塌之後,就不得不搬入一套40多平米的公寓房裡,一家四口人擠在一起,唯一的客廳只能用作課室,擺放了三張方桌,拼成書法長桌,供學生們上課學習書法。他妻子在一家超市當理貨員,賺錢不多,上班還累。他兒子在一家商場打工,賺死工資。他女兒學了會計專業,正在考會計證,指望能找份會計或是出納的工作,全家都能自食其力。眼下兒子已屆婚齡,卻沒法找對象結婚,總不能讓兩人結婚也去租房,總得幫兒子買套婚房才有人肯嫁吧。

如果他整天為這些家事心煩,哪還有心情教課?如果不好好教課,又怎麼可能有源源不斷的學生?因為一直在為生計掙扎,沒有時間因情緒變化去影響吃飯的傢伙。情緒化本身也是一種奢侈的產物,有些人甚至連情緒化的本錢都沒有。

我的另外一個朋友,少年喪母,青年喪父,與妻子是無性婚姻,找個情人含含糊糊。來自家庭的全部記憶都是童年僅存的溫馨片段。他總在尋找溫情,卻又總是失望。

如今,他已經中年,卻仍無法找到有效緩解自己與妻子緊張關係的方法,只好一直與情人處在糾纏吵鬧的狀態裡,一天一吵,三天一打,不可開交。

為此,他非常苦惱,卻又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眼看投資人失去耐心,合作伙伴也不再信任自己,卻依然和情人又吵又打,雙方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為自己的情感做出讓步。因為過著畸形的情感生活,他的工作與家庭都受到重大影響,而他依然左顧右盼,無法放棄本就是借來的感情。他們都不明白,如此放任自己的情緒,既不尊重對方,也不尊重合作者,完全是巨嬰心態。長此下去,沒人敢與之合作。

剛剛翻看微博的時候,看到三段話,在此分享給大家。

第一段:

把張開的嘴閉上,就是一種修行。人生中一半的煩惱和怨念始於多言。笑而不語是一種豁達,免生驕躁之心。痛而不言是一種智慧,免生暴戾之氣。

第二段:

格局越大,越不糾纏;智慧越高,越不貪婪。

第三段:

凡是你想控制的,最後都控制了自己。願歲月錘鍊,一個豐滿的靈魂和一些清瘦的慾望。

此外,還看過一段雞湯,大意是,一個能夠控制得住自我情緒的人,抵得過拿下一座城池。可見,擁有控制情緒的能力是多麼可貴。可見,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多麼難得。可見,雞湯也都是聰明人總結出的精煉之語,不可小覷。

願我們都能擁有這種能力,共勉。

最後,把以上三捧花獻給所有讀這篇文章的人,願大家每天都擁有粉色的心情,胃口好,睡眠好。


喝茶慢

為什麼那麼大?歸根結底兩個原因:一個是“得不到”,還有一個是“放不下”。

當下,社會經濟、科技知識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生活節奏快,生存壓力大,如果思維轉變跟不上生活節奏,就很容易陷入到痛苦和煩惱當中。

那麼,如何調整心態呢?只要認清情緒波動的根源,一般人都能做到自我調節了。


1、慾望與能力的偏差導致——“得不到”

我們赤條條的來,卻想帶著江山美人走,又不知自己的臂膀能否抗得住?在慾念中苦苦強求,卻忘了:愛花之人不摘花,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健康地活著,真誠地愛著,忘我地拼搏著,原來我們如此富有!

2、對外部刺激產生過分解讀導致——“放不下”

當有些事情已成定局,就嘗試著面對它接受它。你不能改變世界,世界也不會因你而改變。老牛不會因為誤馱了一隻蒼蠅過河而懊惱不已,因為蒼蠅對它來說本就無足輕重。不要只看到別人的光彩,不要老在意別人的目光。放下痛苦,才能開啟成功的征程,放下獎狀,才有力氣捧起獎盃。


當然,現代社會喧囂複雜,一下子做到清心寡慾也很困難。當你意識到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時,可以轉移一下注意力,急事緩辦,跳出當前思維,避免鑽入牛角尖,最後送你一句話: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建築界一哥


人的情緒有時為什麼變化非常大,許多分析多策重於人的心理,生理,藥物,基因,環境以及文化意義等層面的影響。

今天我們另闢新境,換個角度來交流一下。當某人情緒表現起伏總感覺讓人感到異樣時,有沒有便捷有效的方法來調節情緒使之平穩呢?答案當然是有的。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日常飲食結構對情緒變化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經常食用鹼性食物的人群,血液呈弱鹼性,其情緒管理能力一般高於血液呈弱酸性體質的人群。而食用酸性食物的人群,血液呈弱酸性,對情緒管理能力低於血液呈弱鹼性體質的人群。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食物的酸鹼性只是一種相對的說法,主要是指食物中的無機鹽,偏酸還是偏鹼。這是導致人的情緒變化主要誘因之一。



那麼,怎麼樣使人更好的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呢?方法也很簡單,若平時能夠較好的控制情緒,可以在一日三餐,在一週飲食的調劑方面,注意多食用鹼性食品即可。比如,蔬菜類的番茄,西葫蘆,海帶,竹筍,苦瓜,油菜,菠菜,生菜,金針菇,菜花,黃瓜,絲瓜,羅卜,萵筍,茄子,茄子,蘑菇,旱芹等。水果類的香蕉,柿子,桑椹,葡萄,桔子,石榴,荔枝,櫻桃,梨子,檸檬,天花果,柑子,橙子等及堅果類,食用藥材類,飲料類食物等等。用食物來調整情的方法,在國內外的臨床實驗都有大量跟蹤研究的數據成果,如果朋友們感興趣不妨試一試?好了,今天就交流到這裡,謝謝您的參與!

謝謝朋友的關注!


靈魂鑽石1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由此可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並不容易。

我的本科畢業論文,做的就是一個關於“情緒啟動”的實驗,當時那叫一個折騰。關於情緒的產生機制,理論假設有很多,各自能解釋部分現象卻又各有不足。我比較推崇的是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提出的“情緒三因素理論”。總的來說就一句話——情緒的產生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認知因素三者的整合作用。認知因素通過對當前情境的評估和過去經驗的回憶,在情緒的形成中有著重要作用。

到這裡可以扯一下情緒的定義了。情緒是一種主觀體驗,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應,伴隨有生理上上的變化,如心率、血壓、呼吸頻率與心跳速度等

哈哈,是不是很學術!打個比方,我餓了,餓了要吃東西是一種我的需求,然後我會去找東西吃,這是行為。如果覓食過程順利,心情舒暢,情緒愉悅;如果覓食受阻,會變得焦慮、煩躁甚至暴躁。一句話,你想要啥就有啥,爽;你要啥沒啥,惱。

至此,就簡單地瞭解了情緒是怎麼一回事。那如何管理或調解情緒呢?

喜、怒、哀、懼,是我們的四種基本情緒。管理情緒其實是很個人化的能力,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也有不同的修煉方法。

第一,對自己要有足夠的認識、充分的覺察。也就是要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如何才能獲得滿足。自知者明,一個人如果能清楚自己的思想,也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

第二,要學習情緒管理的技能。情緒管理是一種能力,當你瞭解情緒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就可以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了。每一種情緒都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你要讀懂情緒所要傳遞的信息。

第三,情緒管理的方法——ABC情緒理論、三分鐘等待法……其實有很多。我就分享兩種,其他的可以多多交流。

  • ABC情緒理論可以結合情面的情緒三因素理論來理解。A——誘發事件,B——對事件的認知、看法和解釋,C——產生的情緒和行為。

事件是客觀的,我們產生的情緒是有我們主觀對事件的評估產生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想法、看法決定我們的行為結果。我們經常說“換個角度看問題,你也許會有不同的收穫”,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當我們沮喪時,你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的看法,試試換個角度。

  • 三分鐘暫停法。子曾經曰過:三思而後行。大抵一個意思,當你有猛烈情緒時,我們可強制自己先閉上嘴,然後邁開腿冷靜之後再處理事情

理論化一點的說法是:①時間滯後;②空間分割;③做好約定。

哲學家奧雷柳斯說:

如果你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並非事物本身如此。藉著感受的調整,可在任何時刻都振奮起來。

我獨自走在情緒的荒原,如沙漠一般平靜。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情緒的主人!

以上。蘇幕延。


蘇幕延Psy

人的情緒是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的

我們每天要面臨的不同的遇境,有開心的,有失落的,有成功的,有失敗的。

但是在生活中一定保持一個好心態,在面對一些鬱悶,孤獨,覺得沒有人理解,沒人關心的時候,不開心的的事情,主動去過濾,思考,選擇去到戶外,去水裡,去鍛鍊,去運動,來釋放負面情緒。

從不好的,失落的,負面情緒環境中走出來。

去戶外接觸新鮮的空氣和陽光。去釋放你的壓力,情緒。

你就會很快的轉換到另一種情緒中。

當你把運動,戶外當成自己愛好,堅持不懈,你會發現自己真的變了。

你變的陽光,樂觀,豁達,事情也都看透了。


瘦身美膚欣然

是人都有情緒,只分大小。泥菩薩都帶三分泥性呢,更何況活在人世間的凡夫俗子。只不過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悲歡離合。其實說到底,人的情緒與你的心態有必然的關係。心態好的人的情緒基本能受控制。情緒不好,低落,失控等都是心態難以平衡以致難以控制的表現。人的情緒變化大對自己傷身,對別人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連鎖反應,給別人不好的影響。因此人必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舒緩自己的壓力。具體就是把心態調整好,心得放寬看開些。只有心中平靜,眼界看遠,心態自然而然就好了。再則,處事要積極主動面對不被別人拖著你走,那麼再大的事你都能泰然處之,又何來情緒變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