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經長大了,我們離婚吧

孩子已經長大了,我們離婚吧

孩子已經長大了,我們離婚吧

小潘·情感美文系列

01

婚姻最可怕的不是因為沒了愛,而是明知道沒了愛卻還要相互容忍一同生活。

歡歡的奶奶最近在和爺爺鬧離婚,兩個快八十歲的老人鬧離婚可以說是讓人很不可思議了。

整個家裡從歡歡的父母到叔叔嬸嬸誰也沒當真。大家都認為是奶奶又一次鬧脾氣罷了,畢竟這麼多年,兩個老人爭吵的次數也不在少數,到最後也都是和好了。

爺爺是不同意的,這些年,爺爺只吃奶奶做的飯,穿奶奶做的衣,偶爾奶奶和小姐妹出去聚餐,爺爺寧願餓著肚子也不吃別人做的飯。

可奶奶這一次是鐵了心的要跟爺爺離婚。

面對兒女的不理解和爺爺敢怒不敢言的面容,奶奶心平氣和的開了最後一次家庭會議。

她說,年輕的時候忙著工作和撫養孩子,沒時間將精力放在爭吵的這種小事上,家裡有了問題和爺爺說了他不去解決那就自己解決,總歸是忙起來也就沒力氣生氣了。

後來退休了,人家都說,退休了就閒下來了。可孫輩的孩子又出生了,接送幼兒園,做不同年齡孩子該吃的飯食,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也就這麼過去了。

現在孫輩的孩子都工作了,按理說我們終於該享福了,但我發現我越來越不能容忍爺爺了。

孩子已經長大了,我們離婚吧

02

他的牙膏胡亂擠,他的襪子隨便扔,他不愛幹活,他對我的言語不過大腦不假思索。原來沒時間也沒心思去計較,甚至覺得這些無傷大雅,可現在我不這麼想了,我已經要八十歲了,如果我能活到一百歲那還有二十年,我不想再過著這種沒有自我沒有尊嚴一直容忍的日子了。

說到最後奶奶看著爺爺又說了一句:“老頭子,孩子長大了,我們離婚吧。”

奶奶越說越平靜,而歡歡和家人們卻越來越心驚,大家以為是小打小鬧,畢竟夫妻之間怎麼可能沒有矛盾。可仔細一想,這麼多年大家都在忽略奶奶的感受,把她的付出當成習慣和應該。

婚姻不是一副沒有靈魂的軀殼,也不是沒有尊重和信任就能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生活。在一起了一輩子,也相互厭倦了一輩子,這樣的一輩子又有什麼用呢?

這樣的一輩子,男人離了女人寸步難行,連衣食住行最基礎的都不能自我滿足,這樣的一輩子,女人只有離開了男人,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網上有個很火的帖子說:“要不是為了孩子,你會和老公離婚嗎?”

下面媽媽們千篇一律的回答全部都說是會。可為什麼是會呢?

好的婚姻是康橋大道,不好的婚姻各有各的阻難:出軌、家暴、沒有共同語言等等。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明明是帶著父母的愛的,可這個愛卻在時光裡因為一方的不回應或是不作為慢慢的減少最後消失殆盡。而孩子也從最初愛的結晶變成了維繫婚姻的紐帶。

朋友阿蒙在考上大學那年就勸說父母離婚了。她跟多年來爭吵不斷的父母說:我已經長大了,你們離婚吧,放過彼此也放過我。

阿蒙從小到大和我電話裡哭過很多次,每一次都很懊惱,覺得自己為什麼不能快點長大。她不想再聽媽媽每日在身邊的唉聲嘆氣,也不想聽媽媽說她還小離了婚有後媽就有後爸的言論,更不想再看父母在家裡如陌生人一般的相處。

明明父母都已陌路,卻還因自己捆綁在一起,偶爾在她面前溫馨的做戲讓她害怕又心疼。

孩子已經長大了,我們離婚吧

03

媽媽原來也有很好的工作,後來為了阿蒙,轉去了最輕鬆的部門。多少個夜晚阿蒙看見媽媽在燈下反覆摸著曾經獲得的證書,好像在摸著珍寶一般。

阿蒙長大了,父母也離婚了。阿蒙說那一晚她睡了這些年最安穩的一場覺,夢裡沒有以往的那些嘆息和容忍的面孔。媽媽再也不用為了她咬咬牙把日子過下去,她也再不用感受爸爸把家裡當旅店偶爾回來一次的陌生感。

婚姻的紐帶從來不是孩子,孩子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女性在丈夫出軌後選擇用生二胎、三胎的方式想要將丈夫捆綁在身邊,結果丈夫仍舊我行我素,而孩子生下來就活在媽媽的自怨自艾和爸爸夜不歸宿的家庭氛圍裡。

都是第一次做人,誰也不該捆綁誰,誰也不該為誰就毫無怨言的貢獻自己的一生,關於夢想和尊嚴,誰都該維護和追求。

現在很多獨身女性認為錢我會掙、飯我會做、燈管我會修,為何還要想不開結婚伺候另外一個不知感恩的人。有人說這樣的女性是不能感覺到家裡溫暖和愛的。

事實上一個女人願意為你付出就是因為愛,沒有愛就沒有不求回報的付出。

別把愛當應該,學會珍惜和回應,畢竟這個世上除了你媽就沒人會理所應當的愛你。

孩子已經長大了,我們離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