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互聯網廣告的未來?

前日,美國廣告公司AppOnBoard宣佈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引起了業界關注。

AppOnBoard的核心業務是為用戶提供可以直接試玩的廣告。具體來講,就是幫助應用開發人員把自身遊戲的教程部分做成Demo,然後以廣告的方式投放這些Demo,讓用戶在看到廣告的時候就能直接進行試玩,以提高廣告的效率。這種廣告是否確實能夠取得實際的效果呢?根據AdColony在2017年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71%的廣告主認為可互動廣告確有成效。這份調查報告的樣本中,75%的受訪者是遊戲開發商。在受訪者之中,45%的廣告主表示可互動廣告是他們在2017年最感興趣的廣告形式,雖然當前還只有4%的預算投入到了這部分廣告製作當中。

互動,互聯網廣告的未來?

這份報告也證實了我們對於目前廣告類型變化的直觀感受:一些傳統廣告形式正在衰落,而新的廣告技術正在崛起。報告顯示,58%的廣告商正在減少在電視廣告方面的支出,68%正在減少戶外廣告(例如廣告牌)開支,70%的廣告商都在減少在廣播廣告和平面廣告上的開支。

而廣告載體的贏家則是視頻廣告,佔到了全部廣告支出的50%;其中,全屏視頻廣告被認為是最有用的廣告形式。

AdColony首席創意官Brian Buskas表示,“最大的那些廣告主都明白,最能夠抓住消費者眼球、吸引他們真正下載app的莫過於視覺、聲音和動作的刺激。這就是為什麼視頻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廣告形式,這就是為什麼視頻廣告的支出能夠佔到總體廣告支出的50%。”

那麼,視頻廣告的下一步,又是什麼?

互動,互聯網廣告的未來?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每個淘金者都明白,每個應用、每個廣告、每種推廣,所為之爭奪廝殺的,就是消費者的注意力。能夠獲得最多注意力的app就能得到最好的數據,下載量、活躍人數、在線時長,而這些數據就是盈利的基本。廣告更是如此,越高的注意力留存就意味著越高的轉化率。在用視覺、聲音、動態畫面來刺激消費者之後,下一步還能做的是什麼?

答案是互動。

這就是可互動廣告的意義之一。注意力即流量,能獲得最多注意力的廣告就是廣告之王。在這一層意義上,可互動廣告與個人定製廣告是同樣的思路,只不過可互動廣告是通過吸引玩家投入更多的操作來人為地創造出更好的注意力留存場景,而個人定製廣告是利用你的隱私數據來投其所好。而這兩種形式甚至還能進一步結合。

互動,互聯網廣告的未來?

廣告巨頭Facebook近日也曝出新聞,正在對可互動廣告進行測試。其中一個測試參與商Gram Games表示,可互動廣告在用戶參與度和投入回報率上都比視頻廣告表現更加出色,在廣告支出回報率(Return On Ad Spend,ROAS)上,平均每支廣告比視頻廣告高出25%到30%。

另一個測試參與者Miniclip則表示,可互動廣告將投放廣告的點擊率增加了3倍,應用平均安裝成本降低了25%,廣告支出回報率達到了常規視頻廣告的2倍。

而早在此之前,Google也已經開始對開發者提供幫助製作可互動廣告的服務。而Facebook和Google這兩個世界頭號廣告商,正是以大數據支持的個性化廣告投放而佔據了互聯網時代廣告業務的頭兩把交椅。當可互動廣告與數據支持的個性化投放結合起來,可以想象其對於廣告受眾的注意力攫取能力將會躍升一個臺階。在這個人們面對信息轟炸越來越疲勞的時代,這或許就是廣告主與流量需求者想要的未來——注意力,更多的注意力;轉化率,更高的轉化率。

本質就是互動體驗提供者的遊戲顯然成為了(或者將要成為)可互動廣告拿下第一個領域。當然,可互動廣告對遊戲的意義也比另外的場景更多一些。作為試玩體驗的廣告能夠在最初即對用戶進行一輪篩選,從而得到更加優質的用戶群;而用戶的體驗也能夠得以提升——在這種情況下,用戶更有可能能夠下載到自己真正喜歡玩的遊戲,而不是被視頻畫面“騙”進來再失望卸載。

互動,互聯網廣告的未來?

但可以想象的是,可互動廣告必不會止步於遊戲廣告領域,作為多媒體廣告的進一步升級形態,可互動廣告或許正是未來互聯網廣告的一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