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客戶的大額存款到期而銀行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會怎樣?

尹訪玉

一般單筆20萬元以上就可以存成大額存單了,現在利率最高能夠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55%左右,一些小銀行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能夠接近或達到5%。

2018年1月份的新聞,高女士將1000萬元存入大連市吉林銀行大額存單,結果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這筆錢被人偽造簽名貸款,還經過了公證,將這筆大額存單質押了82年。該大額存單起息日為2017年5月9日,存期為一年,年利率為2.175%。

相關銀行表示,只有借款人還清貸款後,存單才能解除凍結。而高女士堅稱自己不認識借款人,沒有簽訂過委託書,也沒有去做過公證。因此與銀行產生糾紛。

大額存款也是存款,如果不是遭遇到高女士這樣的極端案例,安全性是有足夠保障的。

當然考慮到存款保險制度50萬元的額度,如果存款較多,可以考慮分成40萬一份,存放到不同的銀行,更加安全可靠。

相對於銀行普遍上百億資產規模來說,普通人的單筆大額存款如九牛一毛。而央行的準備金更是對擠兌可能的防範。

所以作為普通人,無需擔心存款到期後銀行會沒錢支付,除非某家銀行壞賬過高,發生擠兌現象,才會有這種可能。

但是即便是遭遇這種情況,在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下,在相關銀行破產清算時,存款人依然能夠從保險機構拿回50萬元以內的存款。

當然了,超過5萬元的單筆取款,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通知銀行,否則直接過去取幾十萬,銀行還真不一定有足夠的現金。


財智成功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對於客戶的大額存單銀行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我認為這種情況基本是不會出現的。從客戶擠兌的角度來講在咱們國家的銀行不太可能被擠兌跨,銀行業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擠兌的方法,銀行家們經過精密的計算風險只要有10%的現金儲備就可以應對所有的儲戶的日常現金需求,而我們國家的準備金率在20%幾乎高了一倍。所以儲戶的取款需要是有保障的只要國家經濟匯率不出現大的波動應對日常儲戶需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如果是單個銀行網點遇到大額取現,一般銀行都要求客戶提前預約,這樣網點會把第二天的用鈔計劃在下午結束營業之前通報給鈔庫,鈔庫第二天會根據網點通報的情況準備現金。當然不排除客戶在沒有通報的情況下直接去網點大額取現,如果是這種情況客戶如果不急也是第二天備鈔沒如果著急可能就要多跑幾個網點。

但是現今階段客戶大量取現的現象越來越少了,不僅不安全還不方便,人與人之間的大額交易一般都通過轉賬等方式實現。所以說大額取現無法支付的可能還是很少的。


首席投資官

這種情況有沒有呢?完全由可能發生,但是發生的機會有多少呢?我可以確定的告訴大家,以目前我國的法規監管之下,發生的概率非常的低。

我國的傳統還是以銀行存款的低風險產品,甚至一度被認為和國債一樣的無風險收益率的代表。那麼為什麼存款會不容易取不出呢?先明確,銀行吸收的存款用來幹啥了?用來放貸款了,用較低利率吸收的存款,在提高點利率放成貸款,有了利息差銀行就掙錢了。

首先,以前我國確實發生過銀行倒閉的情況,但那時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利率沒有進入監管的硬性規定,很多機構就自定利率,採取貼息、手寫利率等高息攬儲,那麼過高的資金成本對於銀行來講就是個壓力,而那個時候貸款少,自然盈利不足。但是後來我們國家即便放開的利率也不會出現隨意定價的問題,從成本的角度避免了虧損吸儲的情況。

另外,所有銀行金融機構都需要向國家繳納存款準備金,也就是你吸收的存款不是所有都可以放貸放出去的,需要上交人民銀行,所以,即便銀行所有的貸款額度都用了,其實也是由很多錢放在人民銀行,可以用來支付客戶的支取的存款的。

最後,就是發生概率的問題,首先,很多人覺得10億定期一定是個大數目,但是銀行的負債(存款)普遍都在千億規模,那麼從支取概率來講幾乎不可能存在同一時刻所有人都來取款的情況(這種叫擠兌),就算取也是不同日子來支取,那麼銀行的資金頭寸是動態監控的,如果有大規模資金異動,銀行可以提前收緊貸款,可以計提存款準備金,如果不行還可以進行銀行間拆借市場拆借東問題來應對支取,然後在進行貸款規模收回控制等就可以滿足支取需要了。

所以,只要沒有發生銀行因為某原因所有資產被凍結,過著高槓杆交易,導致資產全部扣收等特殊問題,我國目前的監管,對於存款來講,還是比較安全的。

但是理財產品就另說的,這個和存款不同更多看中的是價值。

如需要了解收益不錯的私募基金,可以私信我。


你的理財師張帥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但從以下幾點理解你會更瞭解事情的真相:

1,首先銀行作為企業,沒錢支付給客戶到期的存款,那結果按我們普通人理解不就是要破產了嗎?!其實不然,要看這家銀行是不是真的資不抵債(我們先不考慮國家的隱性擔保),如果不是,那銀行絕對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因為銀行都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流動性風險的辦法和機制,從道理上說,M2中的存款和流動資金總量是固定,不是在A銀行就是在B銀行C銀行……也就是說銀行間通過拆借資金就可以平滑全國範圍內的流動性,所以個別大額存款到期或是正常取現,都不會有什麼問題。具體到某個網點,有存款的,也有取款的,這就有個頭寸,一般都是行內補缺,然後再是行間補缺,再不濟還可以向央媽補缺,這就是存款準備金和央行再貸款等等。

總之一句話,如果不是資不抵債,就只是個管理問題而已,現有機制足以放心。設想一下你有1000萬存款到期,銀行的系統都是數據化的,它當然早就知道了,那你這麼大的客戶,提前就會有銀行的人打電話提示你合理安排好資金了,意思就是讓你繼續存唄,要不存的話網點也好有個應對,如果你真的要用,那首先銀行會建議你轉賬啥的,現在什麼都很規範了,如果你一定要取現,哦,對了,你真的確定要取這麼多嗎,太多了吧,考慮到你沒地方放這麼多現金啊,又怕搶劫啥的,還是換成取100萬吧,即便這樣這麼大額還得預約啊,……說話間,隔壁家那富二代存了一個億進來了,哈哈,銀行還是不差錢。

2,銀行怕什麼,怕信用危機,怕所有人一起來擠兌,這就是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了。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就是經濟危機了,國家就得出面干預。我們的政府現在把防範金融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懲治腐敗,防止套利套嵌,去槓桿,降低債務比例,目的就是讓經濟危機缺乏土壤。

所以,放心吧,你的存款到期想怎麼取是自己的事,只要你的錢是合理合法的,銀行不會因為你取大額就無法支付的,按規矩來即可。這是銀行最大的信譽,也是銀行存在的基礎。


鍾加勇的財經頻道


首先來說,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銀行規模再小,每天的頭寸(收入的錢大於付出的錢)一般也在上千萬,大一點的行都是上億的,,無非是你真轉個幾千萬走,但一個銀行能有幾個上萬錢的客戶?

其次銀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銀行做出了相應的對策,一個是取款五萬元以上現金,需要提前一個工作日預約,準備現金調款,二是轉賬超過一定數額,比如10個億,也需要提前告知銀行,否則系統受限(這也是保護安全的一種手段,萬一是網銀被盜用轉賬了呢)。


最後,無論是到期還是未到期大額取款,萬一超過了銀行的現有頭寸,銀行也有對策,就是向同業或央行拆解,付出一定的拆借利率即可,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銀行間拆借利率”,就可以知道這種事其實經常發生,銀行每天有人存款,有人取款,有人轉入,有人轉出,還有支票、信用卡、貸款、承兌匯票等很多業務,週轉不過來了也是常有的事,跟別的銀行拆借一下就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你大可不必人擔心這個問題,銀行自有對策,萬一真要是銀行出現經營問題,你想取也取不出來啊,所以擔心這個是沒用的。


昇財經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如下的觀點:


一,大額存款到期的取款。


如果客戶在銀行的大額存款到期之後,去銀行取款的時候,是否會出現銀行沒有足夠的錢,支付給客戶呢?理論上,確實存在這個概率,因為每個銀行都不會在每天準備太多的現金在銀行。


但是,實際情況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大額取款都需要提前通知銀行,如果客戶沒有提前預約,銀行都會拒絕客戶的大額取款。記得大額取款的標準,不同的銀行,標準不同,基本上達到50萬元以上的取款,都是大額取款。

二,銀行的錢,很多嗎?


這個問題,其實就會引發另外一個問題,銀行裡面的錢,是否很多?是否有足夠的錢支付大資金的取款?其實,每家銀行都不會儲備太多的現金,而是根據自身的業務量情況,準備一個正常的現金數量。如果要取大額的資金,可以到當地銀行的分行營業部進行取款,因為分行營業部的現金儲備量都是當地最大的儲備。


三,取錢和人生。





雄風投資

你這個想法有點多餘,任何一個單個的客戶的取款,即使金額再大也不會引起銀行的兌付困難。銀行怕的是集中兌付,但是不怕單個或者是極少數大額取現金。



通常情況下,銀行只保留正常的現金額度應對日常支付,如果你有大額取現的要求,需要提前跟銀行預約,但並不是銀行沒有錢付給你。如果你不進行預約,非要取款,那也只不過是銀行內部,調一下頭寸,給你準備現金而已。

如果銀行出現,整體的流動性風險,也有一套應急解決方案。

這裡說的流動性風險一般就指的突發性的,輿情引發的擠兌。這種情況下,一般有以下幾個措施。

1.向上級行彙報,調撥資金。

2.向同業借款。

3.上報人行,向人民銀行借款進行再貸款。



所以說在一家銀行在面對一般性的風險,兌付是沒有問題的。單個客戶或者極少數客戶的大額支付及變動金額再大,也不會引發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經過多年的運行,銀行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緊急應對措施,你這些擔心完全是沒有必要的。



退一步講,如果這家銀行已經到了央行不會進行再貸款的地步,瀕臨破產的邊緣,那麼也有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存款金額50萬以內的本金和利息也是可以得到兌付的。


不立而立

怎麼可能?取款自由是被寫進銀行法裡的,錢存進銀行,想取的時候銀行說沒錢了,不能取?不會的。

這種事情一般只會發生在銀行接近破產的時候。比如經濟危機,銀行頂不住了,又趕上儲戶擠兌,多個不利因素下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不過縱觀我國銀行發展史,這樣的事情並不經常會發生。至少與美國銀行相比,我國銀行的安全性還是槓槓的。



再說現在不是還有存款保險麼?如果銀行破產,還有保險公司可以在50萬之內賠償。

你說銀行沒有足夠的錢支付還有一種情況,大額存單嘛,肯定是5萬以上了,比如你存的是30萬,到期當天你沒和銀行打招呼,直接去了要把所有資金取現,銀行就頂不住了,很大概率銀行不會給你現金,因為銀行沒有那麼多現金。

有些人把銀行沒有現金等同於銀行沒有錢,對於我們來說,現金等於錢這沒有任何毛病。但對銀行而言,有錢不意味著有現金。每個支行每天需要的現金量是可以預估出來的,支行都會在頭一天將這些錢申請出來。如果多一些小額取現,銀行頂得住,但如果是大額取現,銀行會因為備的現金不夠而沒法支付。



這也是為什麼銀行要求5萬以上取現要提前告知,銀行好提前一天申請多備現金。如果你沒提前申請,銀行確實會以沒有那麼多現金為理由拒絕你的取現要求,只要你提前預約就可以,只要提前預約,500萬也沒問題。


逸然決然

現在很多的銀行都有大額存款單。為儲戶提供大額度存款。如果說存款到期想把資金取出來銀行當天沒有情況下,銀行會未到期用戶安排規定時間,比如安排兩天,三天,就可以完成提款。

現在很多的銀行都會為客戶儲戶提供大額度存款單。比如10萬以上,幾十萬,百萬。銀行也會不定期的和這些儲戶進行溝通了解。當保險單快到期,得知儲戶需要提款。會提前安排時間資金進行週轉。更好地方便出戶進行資金提現。

流動資金比較大的一般都是小企業,小工廠,公司。都會和銀行建立比較好的關係。如果存款定期大額度存款可以更好的上浮存款利率。拿到更多的利息回報。


周兵

客戶的大額存款到期,是指的一個客戶的大額存款到期,還是指的很多客戶的存款到期呢?

如果是單個客戶的大額存款到期,不需要擔心銀行沒有錢兌付的問題。因為單個客戶的存款餘額相對於一家銀行來說,佔比很小,銀行日常的現金備用金足夠支付。就算是要轉賬,也沒有問題。只不過如果超過銀行認定的大額標準,需要客戶提前打個招呼,向銀行報備,讓銀行早做準備。

如果客戶的到期存款金額巨大,那麼更不用擔心了。這麼一大筆存款,銀行早就把客戶當成重點客戶了,存款啥時候到期銀行比你還關心,如果客戶堅持取錢,銀行也會提早想辦法,不會到拿不出錢的地步。

如果是指多個客戶的大額存款到期,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出現沒錢支付的局面。

一是銀行日常手裡都留有頭寸,以備集中取款之需。這就是流動性問題,銀行是非常重視流動性的,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負責監管流動性工作;二是監管部門為了防止銀行無錢支付的情況發生,要求銀行按存款餘額計提存款準備金,留著救急用;三是銀行存款不可能集中在某一天到期。銀行的定期存款分多個期限,客戶存款日期又不一樣,不會現出儲戶存款集中到期的現象。

還有,客戶的大額存款到期了也不是必須要取走或者轉賬的。自動轉存的很多,也有人工辦理轉存的。

就算是上述不可能發生的事都發生了,還有存款保險制度做保障呢。只要在一家銀行的存款不超過50萬元,就什麼都不用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