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我的第一個正式員工,他在騰訊最缺錢的時候進入公司

《騰訊傳》——

任宇昕是在騰訊最缺錢的時候進入公司的。他於2000年1月入職,是嚴格意義上第一個從社會上招聘來的員工。

1975年出生的任宇昕從小在四川成都長大,早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就在少年宮學會了計算機編程。上初中二年級時,他編寫了一個飛行射擊的遊戲軟件,被刊登在一家電腦報上,得到了20元稿費。從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他南下入職華為,擔任程序員。

馬化騰:我的第一個正式員工,他在騰訊最缺錢的時候進入公司

1999年12月,他有一位同在華為上班的中學同學編寫了一個棋牌遊戲軟件,想要賣給剛剛有點火起來的騰訊,掛到OICQ上。在一個週六的晚上,任宇昕陪他到賽格科技創業園的騰訊公司上門主動推銷,那時的馬化騰和張志東對遊戲毫無興趣,四人坐在辦公桌上東拉西扯起來。張志東問:“你們華為是怎麼管理的?”任宇昕說:“我們從來不允許坐在辦公桌前。”臨分手時,馬化騰突然問任宇昕:“你願意來我們這兒上班嗎?”第二天一早,整宿未眠的任宇昕給馬化騰打電話說:“我願意。”

在任宇昕的記憶中,初到騰訊時,有兩個印象最為深刻。

第一是上班沒有時間觀念。華為公司推行的是軍事化管理,軍人出身的任正非要求每一個制度的執行都必須像軍隊一樣嚴明,可是在騰訊卻大有不同。任宇昕第一天上班,按通知在9點準時到公司,卻發現大門緊鎖,枯等了大半個小時,才有人姍姍來遲,而馬化騰則過了10點才出現在辦公室裡。到了下午5點的下班時間,整個公司沒有一個人離開,還沒有正式入職的許晨曄和陳一丹在這時才來公司處理事務,馬化騰一般會工作到10點以後,很多人就一起陪著。

第二是稱呼沒有等級觀念。全公司沒有一個人被叫作“總”,所有人都有一個英文名字,馬化騰叫Pony,張志東叫Tony,曾李青叫Jason,陳一丹叫Charles,許晨曄叫Daniel,吳宵光叫Free,大家都直呼其名。任宇昕也為自己起了個英文名,叫Mark。這在騰訊成了一個傳統,每個騰訊員工都有一個英文名,後來者的名字若與老員工有重複,則會加上一個中文姓,比如Mark Li, Tony Liu。

也就在這段時間,美國國家仲裁論壇(NAF)對美國在線對騰訊的仲裁案做出裁決。2000年3月21日,仲裁員詹姆士·卡莫迪簽署了仲裁判決書,判定騰訊將OICQ.com和OICQ.net域名歸還給美國在線公司。對於騰訊來說,這不是一個意外的結果,在1999年10月收到律師函之後,張志東就著手新版本的開發。讓大家苦惱的是,用什麼新名字來代替OICQ。

根據幾位創始人的回憶,新名字的誕生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吳宵光在公交車上聽兩位網友在聊起他們的OICQ號,將之叫作QQ。他回到公司後說起此事,立即得到馬化騰的回應,“就叫QQ了”,從此定名。

馬化騰:我的第一個正式員工,他在騰訊最缺錢的時候進入公司

馬化騰:我的第一個正式員工,他在騰訊最缺錢的時候進入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