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太極拳“滿身都是手”的防身禦敵勁力?

武術操練的核心是勁力的合理運用。如果沒有一定勁力的支撐,不但所有招式動作無法完成,而且所有操作目的也無從達到。太極拳運作講究“大松大柔”和“用意不用力”,但這並不意味它根本沒有生命能量的運行和消耗,而是強調必須超越傳統那些不合理的用力方式,“化去各種拙力”,實現生命能量的節用、巧用、妙用和善用,並開拓一個以弱對強、以柔克剛的進化新天地。

如何做到太極拳“滿身都是手”的防身禦敵勁力?

太極拳

攻守進退、虛實剛柔、以靜待動、後發先至,是力的關係狀態;

引化拿發、蓄而後發、節節鬆開、節節貫串,是力的操作方式;

引進落空、借力打力、以柔克剛、以小制大,是力的作用效應。

太極拳反對霸蠻笨拙的實力抗衡,追求精巧奇妙的力學效應,其基本內涵則是怎樣在一個對抗中去維持自己的平衡和破壞對手的平衡。由此,其重點也並不是“空手套白狼”的“無本生意”,而是力量運行“成本最小化和效應最大化”的探究。

01

太極拳勁路的內容和特徵

這可以從勁別、勁屬、勁法等三個不同的角度去把握。

  • 所謂勁別,主要指結合手法的勁力走向類別。
  • 所謂勁屬,亦稱“勁道”,是指敵我雙方在勁別應對過程中,通過自身虛實變換後所形成的綜合性力學效應特徵。
  • 所謂勁法,則是就主體操作特徵來提問題的,用以表現勁力內在的運轉技巧,因而區別於側重描述作為力量載體的外在動作的“招法”或“著法”。
如何做到太極拳“滿身都是手”的防身禦敵勁力?

02

太極拳勁路的訓練和掌握

關於太極拳的勁路的訓練和掌握,筆者僅就訓練方式的要點談談認識。

  • 所謂“找勁”,是自我訓練中的“知己功夫”。
  • 所謂“喂勁”,是指在老師的幫助下按某種固定程序的適應性力量互動練習。
  • 所謂“摸勁”,是指拳友間互相尋找用勁的機會和可能性,其方式大體跟“喂勁”相似,這是進一步的“知人功夫”。

“喂勁”和“摸勁”,已開始越出練習者個人力量的範疇,在有外力的情況下去研究勁路的運轉,是從人我雙方關係去提問題的,因而可以克服個人找勁過程中的主觀性。

03

太極拳防身禦敵勁路的應用

太極拳勁路的應用和發揮,集中體現在防身禦敵的技擊技術層面以外,還可體現在日常身體活動和相應的身體保護等各個方面。

如何做到太極拳“滿身都是手”的防身禦敵勁力?

  • “接勁”亦稱接手、接招或接勢,是交手雙方開始相互作用時的接觸方式。太極拳打人最終是要通過身體接觸來進行的,即所謂“滿身都是手”、“挨著何處打何處”等,因此接勁是用勁的前提。
  • “聽勁”是指通過身體接觸所產生的一種“本體感覺”,藉以弄清楚對方的戰略意圖和戰術措施,判斷對方加於我身之力量大小、方向、角度等,並進而“捨己從人”和“不丟不頂”地尋找和造成“我順人背”的機勢。
  • “用勁”是指敵我雙方攻守對抗過程中勁路的實際應用和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