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後,如果我的孩子也寫一篇名為《我的媽媽》的作文……

一個小學生作文,今天在網上傳瘋了。

作文的題目叫“我的媽媽”大概的意思是:我的媽媽不上班,每天不是打牌就是看腦殘電視劇,有時候還跟著哭。媽媽什麼事也做不好,飯燒的不好吃,家裡收拾的不乾淨。每天就知道玩,但是卻每天說累,話說都是為了我。同學的媽媽都有一技之長,只有自己的媽媽什麼都不會,最後小作者得出一個結論:我的媽媽是個無用的媽媽。

5年後,如果我的孩子也寫一篇名為《我的媽媽》的作文……看了這篇文章,我心裡酸酸的。因為有時候帶孩子確實很累,我也不止一次在孩子面前講過:媽媽這麼累,都是因為你,只是我從沒想過,孩子怎麼看媽媽陪伴這件事。

也許孩子心裡也會像小作者那樣想,媽媽沒做什麼呀,就是陪我上上課,帶我出去玩,從來沒看到媽媽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啊!

5年後,如果我的孩子也寫一篇名為《我的媽媽》的作文……一旦孩子對媽媽的行為如此定性,那在孩子心目中,媽媽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閒散人,什麼高質量的陪伴、偉大的母愛更是無從談起,更有甚者可能孩子會因此都不願意和媽媽交流。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每個媽媽在獲得“媽媽”這個稱謂後,註定就要開始迎接一關又一關的考驗,包括和孩子、和老公、和公婆等等的關係問題,教育問題,家務問題、事業與家庭問題等等,你必須要做到入廚房飯菜香,出廳堂知識廣,能文能武、見多識廣、能開車接送、懂王者榮耀、聊的來理財投資,說得清互聯網趨勢,而且對自己形象從不放鬆,堅持keep健身,保持辣媽形象。

就為了在五年後孩子寫《我的媽媽》時,看到孩子說:“這就是我的媽媽,我以她為榮!”5年後,如果我的孩子也寫一篇名為《我的媽媽》的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