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沒有儀式感的人生,大都平淡無味, 很難變得充滿回憶。

儀式,一個在生活中被很多人忽略了的詞彙。很多人覺得儀式是非常耗時耗力的一件事,除了重大的場合,如結婚等大事以外,沒有必要。正是由於這樣的想法,導致儀式感的缺失。使得現在人的生活越來越平淡、重複、找不到意義。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親子間需要儀式感?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這是一位母親在孩子18歲進入大學的時候,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孩子,你的人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想對你說幾句話。

第一,好好讀書。不要死讀書、讀死書。博覽群書,學以致用。保持學習的興趣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應該讀書的時候讀好書,人生才不會後悔。

第二,好好做人。謙虛恭謹、與人為善。開闊胸襟,目光遠大。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習慣,用積極端正的態度去迎接一切挑戰。要永遠保持自己的特質,堅持自己的底線。

第三,好好生活。享受青春、珍惜時光。踏實平和,心存感激。保持低調,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快樂。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幫助自己可以幫助的人。

人生就是經營。經營生活,經營工作,經營愛情,經營家庭。學會分階段制定計劃,確定目標,付諸努力,減少惰性,不虛度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文/柏林石匠)

在孩子開啟人生新篇章的時候,給孩子一個儀式,讓孩子正式意識到,自己的人生正在發生變化,自己已經開啟了另一個篇章。特殊時刻給予孩子的儀式感,會讓孩子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人生新的階段。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在成都某中學的成人禮上,很多封家長們飽含情感寫給孩子的信,都讓在座的人溼了眼眶。

有一個女學生在看完媽媽的信後非常感動,她說:"我是一個不太善於表達的人,雖然平時不怎麼說,但是我知道媽媽為了我做了很多事,我明白媽媽的辛苦。在今天之前,我一直覺得雖然媽媽很辛苦,可是覺得自己還小,很多事就變得有點理所應當了。可是在今天,當自己走過成人門的那一刻,突然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不能再事事依賴母親,要努力成為可以讓家人依靠的人。"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一個小小的儀式,讓特殊的時刻更加有意義,因為在進行儀式的那個時刻,會讓孩子深刻意識到自己過了這一刻,將開啟新的人生,也將承擔更多的責任。

家長們不光是在特殊的日子給孩子一個儀式,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給一個出門前的擁抱,睡前的一句晚安等等。這些很小的生活儀式,可以給孩子更加幸福的感受。

生活中需要儀式感?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如果你說你在下午四點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覺很快樂,時間越臨近,我就越來越感到快樂。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摘自《小王子》)

儀式是什麼?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狐狸和小王子的見面,正是因為有了儀式,使狐狸感到很快樂,讓它發現了幸福的價值。從這裡也能看出儀式感的重要性。如果我們隨隨便便地生活,餓了隨便從冰箱裡找點食物當做晚飯;週末隨便點開一部電視劇打發時間;房間裡到處都是隨便亂丟的衣物......那麼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沒有生氣,每一天都是一樣平寂。

在餓了的時候認真給自己做一份既美觀又美味的食物;週末約上三五好友出門遊玩;房間收拾地乾淨整潔......這都會讓生活的儀式感變多、變強。

多少家庭,輸在了沒有儀式感

人,藉由這種儀式帶來的儀式感,來給自己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了,是因為現在人過年不再守歲、祭先祖、逛廟會了。春節為什麼與其他日子不同?正是因為這些儀式使得春節不同於其他任何節日或普通的日子。由於這些儀式感的缺失,導致了現在人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

生活的不確定性與重複性,使我們很難明白生活的意義。儀式感的存在使我們每一個普通的日子、每一個無意義的重複性動作都開始有內涵。這些儀式使我們感到幸福,使生活不再一成不變,猶如一潭死水。它是我們平淡生活的標記。

儀式感使得生活變得有意義,使人獲得幸福。所以請給你的生活多一點儀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