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畢業後做銷售的同學怎麼樣了?

無敵穎火蟲

本科畢業幹銷售8年,大工業品銷售,其中苦辣酸甜太多,剛開始做銷售時,陌生的城市,一個人拎著行李箱一家家的找最便宜的酒店,大熱天擠公交拜訪客戶,沒有技巧,全靠真誠,前幾年基本是混底薪,一個月3000多塊,當時生活品質低,需求不高也能養活自己,同期進公司的熬不住都走光了,我算運氣好吧,終於打動客戶,有一年賺了100多萬,後面行情不好,再個公司沒關係根本晉升不了,年過三十,現在真迷茫了,想創業一直沒好項目,有幾點算是心得吧:1,想幹銷售的一定要選好公司,要麼可以學到知識積累人脈有利於創業,要麼穩定收入高有晉升空間轉管理,2,銷售很大一部分靠運氣,別提能力,大家能力都差距不大,不是為了賺錢誰幹這活,能不能熬過簽單的空檔期,如果有安穩的機會還是學門技術慢慢熬吧,大學幹技術的同學基本工資也過萬了,3,換行業需謹慎,甭管之前業績多牛逼,新的公司,能開得起待遇的要求行業人脈經驗,差的公司忽悠你從基層幹起,簡直是賭博,所以人脈資源很重要,最好找個就算換家公司人脈資源可以長期利用的那種,這些都是你的籌碼。PS.有沒有朋友有好的項目一起創業的?最好是有科技含量的。


那麼拼為了什麼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銷售。或者你可以在實習的時候去嘗試三個月對應屆生來說,銷售有7宗罪:

1.銷售反人性。人性是相通的,而銷售是反人性的。人們都喜歡有面子,而銷售沒有面子可言。客戶就是爺,回不回覆,見不見,籤不簽單由對方說了算。如果沒有資源少不了陌拜,掃街,掃寫字樓,打電話,你每天被拒絕,滋味如何,你可以想一下。應屆生不瞭解行業,不瞭解公司,不瞭解真實情況,很容易對銷售工作產生誤判。

2.銷售成功率低,把人廢掉是大概率事件。銷售鍛鍊人,90%的ceo出身銷售。天真的你不會真的相信吧?銷售成就人的我看到的可以說是百裡挑一,耽誤人,使人喪失寶貴學習技能的時間,把人廢掉的我倒見過不少,大多數人硬撐一斷時間,發現自己不適合做銷售時已經晚了,當hr看你簡歷時只會給你銷售崗,這也是為何第一份工作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因為他決定了你的職業方向。從別的崗位轉銷售容易,隨時都可以轉,但是從銷售轉其他崗位則難於上青天。應屆生做銷售,真是賤賣了自己。



3.應屆生閱歷淺,容易被忽悠。銷售業績的好壞取決於你的情商,外貌,資源,閱歷,以及公司的配套服務。相比在象牙塔生活n年的你,一個早出社會的中專生在為人處世,忽悠能力,情商上輕鬆完爆一個略顯羞澀的你。陷入人海中,和沒有門檻的人競爭,你會精疲力盡。應屆生去和老司機混江湖,面對比你閱歷強N倍的客戶,不被客戶玩弄忽悠已是萬幸。以大多數應屆生的閱歷連客戶的敷衍與戲弄都可能分辨不出來,傻傻的以為很快就簽單了,結果遲遲沒有收穫。

4.大多數銷售崗位無法讓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人際關係的本質是價值的互相交換。一個銷售,崗位不會給你任何價值,只會讓你減分,是你有求於客戶而非客戶有求於你。所以,很多銷售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討好人,求人。業績壓力的關係,不得不放低身段,把對方當個爺捧著。即使這樣,你接觸到的人的層次依舊很有限,人家也未必把你當回事。一個在投行工作過幾年的人做銷售的和一個應屆生畢業做幾年銷售的人,是完全兩個層次。

無論你怎麼解釋,客戶不回覆你,不見你,做為銷售的你是不是還要厚臉皮的去追,去聯繫客戶,去讚美客戶,或者單子你不想要了?雖然口口聲聲說銷售不求人,不放低自己,但是現實呢?那些說客戶不重要的,那是沒遇到非簽不可的單子,非完成不可的任務。


5.做好銷售需要天賦,難以複製,說努力就可以做好銷售是雞湯。共情能力,同理心,自我驅動力,口才,這些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或者二十幾年的積澱,絕非經過公司的短期培訓就可改變。可以做一下色彩性格測試。如果出現藍色性格,說明你會是一個比較愛想的人,這類人做銷售就是找死。沒有問題也能想出問題來,比如給客戶打電話會想自己會不會打擾到客戶,比如催單,會想自己會不會太直接。。各種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很看重感情的人,更不要做銷售,因為很多時候,你要表演,你的感情要為業績服務,業績才是第一位的東西。而且銷售和考試不一樣,考試有著固定的範圍,固定的知識,固定的題型,只要用心,很容易複製成功,但是銷售不一樣。銷售的成功需要太多因素,有可能是因為你顏值超高,約見客戶根本不成問題,有可能你的親戚是做大官的或大老闆,有可能你情商超級高,演技一流,能分分鐘讓人很興奮或者感動,或者等等等。這些都不是可以複製的東西。。

6.銷售的限制與歧視。銷售崗位大多數門檻極低,什麼素質的人都有,如果你所在單位的人素質不高,會極大的限制你的思維與眼界。而且應屆生會面臨娶妻生子的問題,如果是女性銷售,結婚時不少人會不予考慮。畢竟不少中國人還很傳統,不喜歡自己的女人成天和別人喝酒,拋頭露面。先不說這歧視的對錯,但是這歧視是真實存在的。銷售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也是事實。而且做銷售做久了人會比較現實勢力,有錢就是大爺,沒錢的就不理。沒辦法,時間有限,壓力大,很多不好的影響是無意中慢慢造就的。


7.銷售沒有安全感。做銷售雖未見一兵一卒,卻常有四面楚歌之感。銷售不算是一技之長,只會耽誤你學習一技之長的時間。一個人沒有一技之長,內心會時不時的感覺很空,會害怕,擔心未來的生活,沒有安全感。我同事一個做了七年多,接近三十歲的老銷售,就和我說,做銷售的不確定性太大,不是努力就有業績的。萬一哪一天,業績不行了,團隊都流失了,生活會很成問題。所以雖然有些銷售做到XX總監,XX總經理,團隊業績不達標,分分鐘滾蛋。而且銷售的業績好壞和行業,市場,公司政府的政策關聯很大.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比如醫藥代表前幾年不少人賺了些錢,但是這幾年就不行了.又比如去年國家開始嚴格監管互金行業,P2P平臺死了一片,相關的電子數據存證行業也跟著喝西北風。一旦你轉行,意味著你要和應屆生一樣,從頭開始積累客戶,學習知識。而你學習IT或財務的同學,在大公司工作,薪水一年比一年高。一個基層業務員,不開單隻有兩三千或四五千底薪,三個月完不成滾蛋。如果你三十歲還是這麼一個老是頻繁動盪的狀態,你一生的前景會是何等暗淡?應屆生大多數連生計都尚未解決,得過著多麼屌絲的生活,人被長期打擊後,自信心,思維都會受影響。

總之,不要輕易做銷售,除非你有逆天的資源,傾城的容貌,影帝的演技,否則基本上是當炮灰。

P.S.似乎這篇文章傷了某些銷售的玻璃心,也似乎會影響一些人良好的自我感覺。確實,幹我們這一行的有一些人明明拿著屌絲的薪水卻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很牛逼,明明自己未來的生活極不穩定,生死未卜,卻告訴別人前景無限,拉周圍人下水。怎麼說呢,作為銷售來說,公司的培訓很成功。這算是銷售的第八宗罪吧:缺少自知之明。(建議去相親,看看真實的自己,很多人牛逼哄哄的,但是真心拿不出手。

送各位反雞湯原則:

雞湯套路是:只要努力/堅持,就XX。賺錢不是最重要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反雞湯的原則是看行業,公司,崗位收入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以及多掂量一下複製轉化率,投入產出比。賺不到錢趕緊撤。

常見雞湯口號:

1.相信相信的力量

2.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希望



3.懷疑是最大的成本

4.簡單,聽話,照做

5.賺錢不是最重要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6.關於“愛”,“奉獻”“責任”等自我感動的話


我說的是行業,崗位,我看到的普遍情況,當然有人做的很不錯,年入百萬,千萬的銷售也有,保險公司,直銷公司,乃至傳銷公司裡面牛人也有的是。我不否認這些牛人的存在,只是還是那句話,我談論的是行業崗位的平均狀況,不要跑題,否則回答只能是零分。而且在噴之前最好先問問自己,你所在的行業會永遠繁榮下去嗎?自己做的不錯是自己的實力強還是運氣好?自己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嗎?如果四十歲的時候,行業完蛋,該怎麼混?找什麼工作?好好想一想,不必和我爭。我只是陳述實事而已,沒有貶低也沒有拔高,工作不分貴賤,況且貶低銷售於我何益?而且題目是對應屆生而言,看題目!有公司會把大客戶交給應屆生嗎?!那些說什麼技術轉銷售的,對應屆生來說,還不是要從技術做起,反對個毛線?有了技術,資源後做銷售當然可以,只是對樓主這個應屆生小白,一上來就做技術型銷售,合適嗎?她做得了嗎?不要為了顯擺自己枉顧題目!


對於應屆生從事銷售行業,我的核心立場是“謹慎”。

然後對於評論裡面裝逼的,秀優越的,沒家教的,不看題目就噴的,此後一概不回覆。舉例馬雲,董明珠的,我當你還沒大學畢業。舉例人生無處不銷售,特朗普是銷售的,戀愛,就業都是銷售的。我很遺憾你沒去做安利,完美。至於沒做過銷售在那裡嘰嘰咕咕指點江山的,歡迎你先去市場裡被虐幾年。憑經驗,這種人如果做業務,業績一般是最爛的。。

人生沒有幾年可以讓你用來兒戲,不要自廢武功,更不要逞強硬抗。

如果說的這麼明白,還有人拉應屆生做低端銷售,我只能說這不僅是認知問題,更可能是良知問題。

已經入坑銷售怎麼辦?年輕人我的建議是考研,考證,或者找機會轉崗(小公司會比較容易)。年紀大一點的話,mba是一個轉行非常好的跳板。

最後想和那些認知力比較弱的人說,如果僅僅少部分人做銷售沒做好,那有可能是個人努力或態度問題。如果大部分人做銷售都最後成了炮灰,那就是行業問題和崗位問題。一個人的成長就好比種樹一樣,如果生長的環境太嚴苛,太動盪,必會動搖其根基,影響樹的成長。


沒想到,答案下面還有人點名反對。雖然反對的理由很蒼白,但還是想說行行好,放過剛畢業的小白吧,人家辛辛苦苦讀那麼多年的書,不是用來當你的炮灰的。是有不少人為了拿提點,為了組織發展,慫恿別人做銷售的時候,招人的時候比誰都積極,對你比親媽還親,畫了大大的餅,職業化的睜眼說瞎話,一旦榨乾資源,把人廢掉後,就說他的不成功是個人原因,不允許負能量,不允許不利於團結的話,深深鄙視。他們只需要動動嘴皮子,搞不好還會讓你崇拜他,而你呢?一旦失敗,你什麼都沒有,處處被動。要知道應屆生做銷售的成功率連1%都不到。銷售招人的時候會告訴你這些嗎?!難道不都是報喜不報憂,拼命慫恿你加入他們嗎?!而且銷售即使一時成功,也不代表永遠成功,行業不行或離開好的平臺,你又剩下什麼?

常見銷售名稱:管培生(不全是,注意保險,房地產等行業),銷售助理,商務經理

一個人年青的時間就那麼幾年,荒廢了就沒了,無法從頭來過,有的只是蹉跎歲月的悔恨。如果對銷售依舊自信滿滿的的,儘可以自己去試,不要後悔。在互聯網,知識經濟時代,以後的老闆都是技術起家,做的是高技術產業,傳統的路子越來越難走,銷售的日子只會越來越不好過。一個大數據分析師的價值秒殺一個銷冠。底層的孩子迷信營銷神話,渴望一夜暴富,老闆對他說你不成功是因為你不夠拼,努力不夠。有錢人卻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揮金如土,上最好的學校,從來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在銷售的人海中廝殺,從來不會問你今天打了多少電話,發了多少傳單。話多一句,低端銷售公司不會給你資源的,而銷售這個工作你做的好壞是由你的資源所決定,而不是努力,你辛辛苦苦的奔走不如熟人間的一個點頭,這萬萬不是一個初入社會,一窮二白,誰都不認識的應屆生能做得好的。不要浪費自己受過的高等教育,不要浪費自己的文憑,和沒文化混社會的人在白熱化的競爭裡廝殺。你的第一份工作決定了你未來的發展方向,從銷售轉其他崗位?HR根本不給你機會。世界那麼大,機會多的是,要做就做投入產出比高的事情,銷售是密集勞動型崗位,投入產出比極低,人何必跟自己過不去?有的時候退一步,換個思維,就是海闊天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他的認知。就像做傳銷的一定堅信傳銷是最偉大的事業,可以百萬年薪不是夢。那他就是傳銷的命運,傳銷的悲劇。


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教父》


醜事小百科

有人說,大學畢業後看到90%的CEO都是從銷售出身。除了有底薪,還有獎金和提成,衣著光鮮亮麗,於是很多人都選擇做銷售。

有人說,不要輕易做銷售,銷售反人性。除非你有逆天的資源,傾城的容貌,影帝的演技,否則基本上是當炮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銷售。

那麼,那些一畢業就去做銷售的同學,現在混的如何了呢?

1

“過來人”說兩句

@IT大叔在魔都

做銷售能鍛鍊人,但差異也很大。要看行業和產品屬性,如果消費品類的,著重於用戶群研究,如果是B2B的,著重於關係營銷。產品是基礎,人脈關係是渠道。銷售容易產生老闆和高管,這其中和老闆的彙報關係和情商也顯得很重要。最後:喝酒少不了,注意身體,兼顧好家庭。

2

年薪百萬,也靠運氣

@萍行職場

本科畢業做銷售8年,是大工業品行業的銷售人員,其中的迷茫心酸,只有自己最清楚。前三年都基本都是混底薪,無法靠工資養活自己。

同一時間內入職的其他同事熬不住都辭職走人了。我運氣好,終於有一次賺了100萬,後面市場行情不好,加上沒有關係無法晉升。年過30,不知路在何方,真迷茫了。

3

經驗不是生來就有的,主要是你得努力!

@太陽不孤單

說一個我室友,他實習是房地產銷售,每天就是領著客人去看房子,他的目的就是讓客人交錢買房,他就掙提成了,工資也是不固定。

前幾天我們一聚,發現是和在學校不一樣了,說著說著就說到和自己銷售的產品去了,而且變得圓滑了,因為畢竟和人打交道時間長了,自己也多少會有所長進,而且比較有組織領導能力。

做銷售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不好的,我感覺銷售是個那些愛說,愛溝通的人去做比較合適,那些悶葫蘆即使去做,我想也不會做的太好。

4

銷售讓我從自信變得自卑、迷茫

@sugles

說句心裡話,我現在很恐懼打電話、拜訪陌生客戶,因為做了1年多銷售,沒有成交過一個客戶(自己開發的),也就是說,做了一年多的銷售,目前還是0業績,所以心裡變得很自卑了、迷茫了,加上找工作快要1個月了,又到年底了,還沒有找到工作,心裡很急,壓力很大,同時我在問自己除了銷售還能做什麼職位呢?

5

休想轉行,已生無可戀

@匿名

我是應屆畢業生,大學日語專業沒學好,第一份就是去銷售。強烈建議第一份工作別選銷售!!!認真臉!!!

深有感觸!最近在找工作,工作經歷一聽說幹過銷售,好多單位!真的是好多單位,直接推薦去銷售部門!TMD有兩個說是行政類工作去面試,看過簡歷直接忽悠我應聘銷售崗,各種吹銷售工資高!生無可戀系列……

6

銷售是暫時的,運營是永久的

@範校園

做了2年的互聯網銷售,主要是做移動電商這塊。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做銷售基本上都是一錘子買賣,不像運營一樣,可以產生後期的很多聯繫。

做移動電商,運營是核心,銷售只是把商家帶入這個圈子,而往往很多商家不會用這個平臺,就導致後面這個商城沒法做。所以我覺得作為互聯網公司,運營是核心競爭力,你有多少案例,你有多少運營人員,這才是真的。

所以在做銷售的人們,當你銷售已經做到一定程度了,可以考慮轉運營了。我的想法是,銷售能增廣我們的人脈,能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在這個前提下做運營就會少了很多彎路。

7

老闆也沒有那麼好當

@花間一壺酒

我是做銷售的,女,26歲。做了三年的寶馬汽車銷售,三年都是銷售冠軍。

今年剛剛辭職兩個月,自己創業。銷售時積累的人脈關係,讓我可以直接進攻大公司的採購部。銷售時常講的2/8原則,讓我懂得銷售政策要多少有些傾斜。自己創業不比給別人打工,每天擺好心態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有很多業界大牛或者大老闆都是銷售出身了,創業時的心態真的很重要。

8

作為銷售,很多能力會發揮出來

@胖虎

本人985高校碩士畢業,現在汽車供應鏈行業從事銷售工作。我從採購跳槽成為銷售,遭到了無數人的反對,因為大部分人覺得銷售Low,其實銷售的門道不比大多數研發崗位低。

你要跟客戶的各個部門打交道,溝通能力要極強。在與不同人打交道的同事你的知識面更要廣,銷售策略甚至可以算心理學的一種,面對不同客戶你需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對行業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預知發展趨勢,才能綜合評價現有客戶與潛在客戶的前景。

其實覺得與人打交道的生計最為難當,也是最有動力的行當。

9

Super sales 7*24小時持續在線

@天光

L女士,合作過的super sales。她讓我驚訝的是,情緒和精力永遠在一個高位,看起來總是激情四射,充滿動力,同樣也是工作狂。

有很多時候,我和她一起拜訪客戶,比預期的提前離開,多出來1~2個小時,她的必然反應就是打開自己的小本本,然後開始找,說看看這一小段時間能夠去見個誰。一天的日程安排不滿,她就全身難受。

最經典的案例是,曾經有一個客戶,和競爭對手的關係非常鐵,而且合作了很多年,基本沒有機會做進去。她懷著8個月的身孕,挺著大肚子在客戶的門口站了4個小時,最後客戶不好意思了,請她進了屋子坐一下,開始了攀談,最後把這個客戶拿下了。

不上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上進,還說別人都是靠運氣,那些super sales有多拼,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剛畢業時,都是一張白紙,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是兩回事。銷售肯定有銷售的困難,但不代表別的職業就很輕鬆。

你看到那些表面輕鬆成功的人,背後都會有你看不到的努力和自律。遇到困難和挫折,是放棄還是克服,那就要看自己的選擇了。

畢竟一個人,在30歲之前還是可以任性一下的。


密思特H

畢業後做銷售的同學,現在都很優秀。為什麼呢?因為只有銷售,才是一直緊跟市場,與時俱進,不斷進步的。其他任何職業類型,都有或多或少的惰性因素在裡面,會導致進步變慢。而銷售崗位,不優秀的,會被淘汰。優秀的,銷售資源會越來越豐富。

我印象中,有一份統計,做老闆的,大概有2種人最多,一是做銷售的,二是做財務的。為什麼呢?因為做銷售的,才能帶領全公司開疆闢土。而做財務的呢?無疑是對公司最瞭解的人,熟悉公司的運行規則,能夠給做好公司的管理。而營銷型的老闆,遠遠多於做財務的老闆。做財務的老闆,往往不是創業成功的,而是從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成長起來的。

我有個小學公司,學英語的,但後來做電子產品銷售了。印象中,是非常厲害的。熟悉行業的所有重要渠道,對行業資源瞭然於胸。還有一位初中同學,是學體育的,也做了銷售,也是很成功的。對於銷售類型的同學,我發現,都是收入較高,財富積累較快的。他們不僅掌握公司的核心客戶資源,還能夠把握個人理財機遇啊。

再說說資產管理行業吧,也是銷售型的人才收入高啊。就拿目前的基金銷售情況來說,對於公募基金,銷售渠道拿的費用,往往是一年的管理費。也有的是每年都跟蹤提成的。銷售為王,說的就是,如果沒有銷售,公司其他任何業務都得停擺。

而且,每個公司的總經理,都是“銷售”啊!

拿我來說,我現在就是“中閱資本”的銷售,要為整個公司的“銷售”負責。易方達基金的總裁劉曉燕,還是銷售體系出生呢,上任之後,易方達的市場地位進一步鞏固,難道不是因為銷售更加受重視了嗎?


孫建波

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職業的選擇在職場上是很重要的,很多初入社會的大學生都是很迷茫的,不知道該選擇什麼職業,所以很多人就選擇銷售工作,工作的門檻低,很好選擇。

選擇做銷售的人現在又在做什麼?

1. 繼續做銷售的工作

一旦選擇銷售的行業,再轉行去做其他的工作就比較難,有些人比較適合銷售的工作,就會繼續選擇做銷售工作。開始的時候一定是比較難的,銷售的老司機都是工作幾年的時間,不僅有人脈還有資源,那些剛入行的人都比較困難。銷售可以說是靠運氣吃飯的工作,客戶的心情好就可能簽到這單,心情不好就甩手走人了。這份工作雖然不好做,但是賺的錢並不少,有的人甚至做銷售賺的錢買了屬於自己房,可見銷售是一個很賺錢的工作。

2. 轉行做其他工作

做過銷售轉行去做其他的工作比較難,一般hr看見做過銷售的人都會安排做相關類似的工作,所以轉行很難做,沒有其他工作的相關經驗,也沒有人脈資源,轉入其他 行業就相當於重頭再來。

如果做銷售幾年之後再轉行做其他的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人脈,有一個比較擅長的領域,比如:演講能力強,可以轉行做培訓師;還可以轉行做談判人員,談判其實就相當於和做銷售的自己談判一樣,能夠輕鬆的識別對方的小套路。

轉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經營自己的生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無論你是在做銷售還是已經轉行做其他的工作,利用工作以外的時候豐富自己的生活,培養自己更多的興趣愛好,掌握更多的能力,就能夠為你的職場加分!


——END——


你覺得銷售這個工作值得做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作為一個畢業三年做了三年半銷售的我,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我不去從大的市場背景去談這個問題,就從我的經歷來談。

先來講講我的經歷吧,2014年我大學畢業,專業工商管理,在很多人認為這個專業聽起來很牛逼,其實這個專業就是經濟管理類的學科都學到了,但都只學了個皮毛。13年年末我就開始實習。最初在房產中介上班,底薪1200,天天加班,做了十天走了,後來年初在一家皮包公司做電話銷售做了半年,再後來在一家電商公司做網銷加電銷(其實也是皮包公司),又做了半年,再後來做線下業務,做了兩年半,一直做到主管,管理十幾個人,今年八月份辭職。

在這裡,老實說我做的不夠出色,但是這三年的經歷確實鍛鍊了我,讓我從一個性格靦腆的人成長為一個敢在幾百人面前面不改色滔滔不絕的演講的人。這也許是我做銷售最大的收穫。

但是我為什麼下定決心再也不做銷售了,我想從幾個方面來談。

首先,二八定律,做銷售的人掙錢的只是少數,而辛苦的是每一個做銷售的人,你的付出要遠遠大於你的收穫。(當然少數銷售精英除外)

再就是身體狀況,可以說銷售沒有休息放假可言,我曾經連續三個月一天假沒休,天天熬夜到一兩點,早上五點上班,身體越來越差,耗費了健康。

還有就是大部分銷售類型公司都是以錢為中心,而且就武漢而言絕大多數都是皮包公司,電銷網銷。公司天天把人當狼一樣訓練,開會,雞湯,成功學,全方位洗腦,只要業績,其他什麼都不管。

職業規劃,從我的職業方向來談,我個人喜歡營銷,營銷是一門藝術,銷售是營銷中的一個環節,它為企業創造直接數據式的收益,但想做其他的工作,銷售沒有工作經驗可談,即使你曾經的業績有多好,比如我從上家公司辭職,我想做文案,沒有一家公司要我。

再就是銷售是吃年輕飯的,如果你30歲還在做銷售,別人一定會笑你,而且銷售只招年輕人。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我想說一入銷售深似海,想做好很難,但如果你想鍛鍊,就請用心去做,依然能收穫很多。


90筆尖日記



專業學的是國際貿易,06年畢業到現在,大概9年多了,年過三十。

如今概況:在魔都,未婚,無房無車,有女友。

就職於偽外企(號稱美國外企,其實是韓國公司,而且是中國人居多的韓國公司),待遇一塌糊塗。

作為一個MR,現在已經由於公司烏七八糟管理,成了QC,公司的二號人物,創始人上週剛剛離職

月薪5500元,五險一金。

作為一個畢業將近十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這收入實在太差,和同行同年齡的人比較來說。

對於從外地來上海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首先要明確的是來上海目標是什麼?混日子還是找機會?

無論如何都要有個職業規劃,否則後悔莫及。

的工資水平,但是樓主沒有去好好規劃,而是抱怨工資的低,1年後,轉行到諾貝爾瓷磚的上海公司

和房地產有些接觸,其實那個時候是房地產開始特紅的開始,那時候我當然沒這個眼光,渾渾噩噩

在裡面做銷售,混了7個月的日子,後來因為和還在大學唸書的女友因為感情問題(她要出國了),辭職

跑回去挽留她,現在想起來很蠢,女人怎麼可能讓自己喜歡的人辭職去挽留。——所以這個行業也沒幹

多久。

後來又去徐家彙的麥唱做賣電腦的職業,索尼。同樣也是混日子,1年後又換工作了。

09年開始去了紡織行業,做面料銷售,工資一個月2300元,公司包住,又是無腦的混日子。

11年後,這家工廠倒閉,我也失業了,白混了這些日子,在另一個朋友認識下去幫一個新開

公司的溫州老闆打理公司的事務,試用期3000元,之後我要自己做業務了。

之前的公司裡,自己培養了幾個客戶,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有幾個客人,做了些外貿單,拿了一點錢

但是這期間也很混亂。這段時間自己各種網戀,大量時間花在了網絡上,開了個論壇,不了了之

網上成立了些組織,但是都是玩樂而已,白白浪費了幾年時間,生活上的錢不餓死就行,和別人合租在

小房子裡。由於自己的不務正業,三年過去了,我的外貿業務沒有任何起色,老闆找我商量下

說底薪1500而已,說我自己在耽誤我自己的前途,於是我辭職了。開始做了點自己的愛好,傢俱

這些年間,自己動了些手段,把公司的錢1萬元提現出來,寄給家人,這是這麼多年,第一次往家裡寄錢

辭職之後,就到了現在這家偽外企,混著一個月5500元的工資過日子,做著最底層的工資。

一個大學畢業10年的人,混成這樣,實在羞愧難當,而這完全是因為自己沒有職業規劃和執行的原因,希望大家

以此為反面教材,不過在這幾個月終於想明白了些事,努力了,懂得反省了,希望慢慢變好,行動了。


娛樂小傻喵

作為一個畢業後幹了六年銷售的銷售人員,我建議畢業後的學生儘量不要去幹銷售,不要聽那些商業大佬們忽悠說幹銷售勵煉人的這些言論,剛畢業的時候我也是這種想法幹銷售勵煉人,但事實上,首先,作為一個剛畢業的新人你對整個行業沒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對行業內的很多規則並不明確,對公司和產品在行業內處於一個什麼位置並不瞭解,這就導致了作為一個新人的你不會有什麼業績(當然除了極個別天賦異稟的或者有著深厚背景的例外),前三個月公司可能把你當成一個新人看待,對業績要求不高,但沒有業績光拿底薪的你可能連做月光族的資本都沒有,甚至畢業了還的從家裡要錢,愛面子的可能從朋友那借(我12年光從朋友那借就有1萬8的外債),其次,長時期在公司裡沒有業績而別人做的還可以的話,你就會懷疑自我,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每天把自己繃的很緊,這樣真的很累,即使熬過無業績真空期,後面的路也不好走,我是做白酒行業的,從13年白酒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公司也不會下調任務的,所以自己儘自己最大努力的去完成,每天陪客戶喝酒(15年年底為了完成任務上午輸液晚上喝酒一連喝了八天),做市場方案出活動,幫客戶找人貸款,甚至為了完成任務不惜串貨(當然我也深深的明白串貨是被人所不齒的),做銷售的都明白市場很重要,如果沒有銷量支撐,一個銷量不好的區域經理還沒有一個市場的主管掙得多,就算你乾的不錯從主管晉升到經理,可是往往公司首先會給你一個銷量不樂觀的區域,因為銷量好的市場從不缺人,這就又讓你一切回到了原點,一切從新開始,如果市場你做起來了,公司會重點關注你,培養你,如果你做不起來,你也就在公司的錢途也算完了,不過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做銷售你如果熬出來了,加上會為人處世,可能會自立門戶,或者就是有機會就往管理崗位上轉,但大部銷售人員是公司走向輝煌的墊腳石,所以到了而立之年,跳槽除了銷售別的也不會幹,轉行也遲了,而30歲以上的人跳槽到其他銷售性企業也不會太受人待見(除了在行業內做的比較有口碑的),所以我建議畢業後的學生儘量不要幹銷售,多找找和自己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哪怕工資低,隨著你的資歷和工作越做越好,工資自然會漲的,中國有句古話與大家共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明明1503515100x

我舉個我一個大學同學的例子,13年本科畢業之後,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南京的一家傢俱公司店鋪,實習期補貼非常低,只有幾百塊,但是對於那時候的他來說,也是一份工作,因為當時他做的還可以,於是在畢業之前陸續有4位同班同學也進入了這家公司。

做銷售非常的累,經常起早貪黑的做業績,而他們並不是市場相關的專業,所有的都是從頭開始學習,最終在畢業之前,其他的幾位同學都受不了那種工作壓力陸續離職,只有這位還在堅持。

從一家店鋪的最普通的銷售員開始熬,之前兩年,我們一度都以為他已經離開了,但是他沒有,上次我們偶然的機會一起聊天才瞭解到他的情況,這麼些年,他從銷售員熬到了店長,然後開始帶團隊,帶區域,然後轉入後臺管理,就這樣一步步的做到類似南京市場總監的崗位,僅僅是工資部分就年收入超過30萬,

而那些放棄了這份工作的其他同學,也都陸陸續續的找過其他工作,但都沒有做的很長,沒有一個有他的收入高

對於他來說,他成功了,他步入了職業的良性循環的正規,可以預見,再有幾年,年薪百萬並不難!

所以,銷售工作非常難,非常的熬人,但是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所以如果你還在銷售崗位上,如果你喜歡銷售,不管多難,堅持吧,堅持下去,你就會成功!一步一步的踏踏實實的走下去!


《這樣讀書就夠了》中,作者趙周老師把人的職場核心能力分為了4種。這些是最底層的東西,是任何崗位都或多或少需要的,這些是一個職場人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一個特別的知識體系,是每一個人都重要的,只是有人認識不到;是每一個崗位都需要的,只是配比不同。

無論你最終選擇做什麼工作,一段銷售工作的經歷無疑會讓你溝通力、關係力和顧問力大大增加,而這些能力會讓你會讓你在之後的職場中終身受用。

關於職場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