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睡眠質量?

靳源春

  目前很多人群備受失眠的折磨,睡眠質量差會直接影響白天的工作效率和精神狀態。如果不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失眠,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很多方法來改善睡眠狀態,提高睡眠質量。今天給睡眠質量不滿意的人們提供幾點參考建議吧。

  第一,睡前泡腳提高睡眠質量。不分春夏秋冬,每天晚上堅持熱水泡腳,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足浴盆燻蒸腳部,能刺激腳上的許多穴位,將身體的五臟六腑調理到最佳狀態,促進睡眠。

  第二,注意白天的飲食。中午以後遠離含咖啡因的飲料,另外下午到晚上睡覺之前也不能喝酒。如果睡眠質量真的很差,含糖的飲料、碳酸飲料最好也不要喝,會影響睡眠質量。酒精會讓人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影響晚上的入睡。

  第三,有氧運動,適當曬太陽有利於改善睡眠。每天做30-60分鐘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如果時間允許,運動時間最好放在下午,晚飯之前1-2小時。但是睡覺前4個小時內最好不要再運動了。

  第四,晚飯不可吃得過飽,晚飯七八分飽就行。上床睡覺時不要讓自己飢腸轆轆也不要有飽脹感。另外一定要注意,晚飯的飲食結構以清淡易消化為主,熱量、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容易影響睡眠質量。

  第五,保持良好的情緒對於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消極情緒、過度的工作壓力等都不利於睡眠。平時可以通過交友、戶外旅行、瑜伽運動、心理諮詢等方式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志,讓自己處於積極樂觀的生活狀態之中,對於保證良好睡眠質量是非常有幫助的。


家庭醫生在線

我有一個朋友真的認為他可以睡四個小時,然後精力充沛地工作。不管怎麼熬夜,早上起來一杯咖啡就可以喚醒身體、激活大腦,開始高強度任務處理。每次我們聊起充分睡眠的重要時,他都不信。直到佩戴電子手環,他才知道自己的心臟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為了保證他看似飽滿的精神狀態,每天突突突多跳了那麼多次。

別人心臟都是慢慢甦醒由慢到快進入狀態,他相當是心肺復甦。

還有一個朋友自己創業工作壓力很大,每次我們見面問看上去都精神抖擻的,總說自己睡眠時間太少,也就是5、6個小時。問她是不是疲憊,她覺得還好,她自己也覺得自己屬於比較耐折騰的人,不太在意。後來我建議她買一款智能手錶,試一下。結果一試,發現區別太可怕了,一天睡不到六個小時,早上起來靜態心率是65,白天工作時心率到90、100;但是如果晚上8點多鐘睡,第二天早上六五點多鐘起來,發現靜態心跳竟然是43,差別就是這麼大,要不是看到表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再問她的狀態,靜態心率低的時候睡醒了覺得身體輕鬆,而睡的不好時,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感覺身體起來了,人還在床上,需要特別努力起床。睡眠時間足夠和精力狀態的關係就是這麼明顯。

有時早起後你會發現肌肉僵硬,為什麼?因為你沒有通過深度睡眠足夠深把它去放鬆;還有人起來腦子嗡嗡響,是沒有一個足夠的動眼睡眠去恢復疲勞狀態。

改善這一切,我的建議是觀測一週或更長時間的睡眠數據,找到深度睡眠、動眼睡眠的曲線建立睡眠的一致性,一點點微調,直到達到最好狀態。例如本週睡眠跟上一週對比,不同睡眠狀態時長多少,靜態心率變化曲線是什麼情況,下週目標如何?然後保持一個規律的作息安排。 2017年的諾貝爾生物學獎獲得者們從果蠅身上分離出了一種基因,這種基因用來控制果蠅的日常生物節律。研究者們表示,這種基因可以使得果蠅在白天時對體內的一種蛋白質進行編碼,使它們聚集,到晚上則進行降解。隨後,研究人員又發現了這種機制的其他蛋白質組分,從而揭示了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機制使得細胞內的生物鐘持續工作。這種生物鐘同樣適用於人類。

我們體內的生物鐘,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時段,對我們的生理功能進行著非常精準的調節,例如行為、激素水平、睡眠情況、體溫以及新陳代謝等。當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於我們體內的生物鐘出現不匹配的情況時,我們的身體狀況就會馬上反應出不適,比如乘機穿越數個時區導致的“時差”。此外,還有跡象表明,如果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生物鐘開始出現偏差時,我們患上各種疾病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2009到2010年我在酒店健身房工作,上的是早晚班,連續上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失眠了,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書面節奏。現在看來,就是生物鐘亂了。常常晚上9點就上床,非常努力入睡,最後睡眠也只有四個小時,我的神經性皮炎也是在那個時期越來越嚴重。病情越嚴重,內心越焦慮,越想睡越睡不著,整晚睜眼睜到三點,精力狀態就特別差。

而前面說到的使用手環檢測的朋友,檢測一個月之後發現了自己的睡眠規律。[1] 徹底改善了自己的睡眠。

補充一下,據科學家實驗發現,一週之內晚睡最好不要超過2次,這種情況下做一些補救,身體總還是恢復得過來。


張展暉

1)養成正確的睡覺規律,早睡早起及正確的有規律的午睡。午間小睡控制在10-45分鐘,時間短人體還處於睡眠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沒有進入深度睡眠,一旦醒來仍會感到精力充沛。相反,午睡時間過長,人體會進入深度睡眠,體溫比正常溫度,工作起來仍然會很困。   2)找到自己正確的睡眠週期。瞭解自己如何進入深度睡眠,但是這需要反覆摸索,嘗試著找出睡覺的合適時間。如果你睡醒感到十分不爽,那麼試著比平時早睡或晚睡20 或40 分鐘,最終會找到一個合適的睡眠時間。3)週末儘量不要睡懶覺。接觸陽光會讓人充滿活力,睡的時間長會減少接觸陽光的時間,使得晚上不願意睡覺。由於體溫節律改變會導致失眠。此外,睡懶覺對身體沒有很大益處。4)不要晚睡晚起要養成規律的起床和睡覺時間。每天在不同的時間起床,會影響體溫節律,這相當於你每天早晨在倒時差。 5)遠離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上述飲品會讓神經興奮,激素分泌紊亂,影響睡眠。  6)多喝水,不要喝飲料,特別是碳酸飲料。缺水主要影響血液,血液會粘稠從而不能攜帶氧氣到身體的各個部分,使人會感到疲勞,精力不足,免疫系統的能力也會降低。另外,身體含水量越高,控制體溫越容易。   7)晚飯吃少。人的消化系統在晚上會變慢,使得食物消化更為困難,同時也分散了能量,影響睡眠質量。8)下午4-5點間儘量進行有氧運動,比如慢跑等。


科學運動與健康

1.堅持規律的睡眠時間,睡前休息時間,包括週末。

這有助於調節身體的生物時鐘,並可以幫助你睡著,並在晚上入睡快速、睡得香甜。

2.如果晚上入睡難,請避免午睡,特別是已經到了下午。

中午的小睡可能會幫助你過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時,但是如果你發現晚上睡覺時不能睡著,避免午睡也可能有所幫助。

3.每天適度的鍛鍊

鍛鍊是最好的,即使是輕微的運動比沒有活動更好。

在一天找出睡眠前的一段任何時間鍛鍊,不會以你的睡眠為代價。

4.評估你的房間。

設計睡眠環境, 並確定需要睡眠的條件。

你的臥室應該很保持涼爽,23-28度之間為宜,臥室也應該沒有任何可能打擾你的睡眠的噪音。最後,你的臥室應該儘可能避光。

所以第一要務是,檢查你的房間是否有噪音或其他干擾。

同時也要考慮床上伴侶的睡眠障礙,如打鼾。

請考慮使用遮光窗簾,眼罩,耳塞,“白噪聲”機,加溼器,風扇等設備。

5.睡在舒適的 床墊和 枕頭上。

確保你的床墊舒適和有支撐度。多年來一直使用的床上用品,可能已經超過了其預期壽命 :大多數優質床墊約為9或10年。

同時確定有舒適的枕頭,使你容易進入睡眠。另外一點是床上用品 是否攜帶過敏原。

6.晚上避免酒精,香菸和重口味的飯菜。

酒精,香菸和 咖啡因可能會擾亂睡眠。

吃重口味或辛辣的飯食可能導致消化不良,使你難以入睡。如果可以,可以在睡前兩到三個小時避免吃大餐。如果你還餓,可以在睡前45分鐘嘗試一下吃一點點。


最後,如果有嚴重的入睡問題,一定要尋求醫生的專業建議。


痕量Brant

如何改善睡眠,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美國杜克大學的WilliamBlahd教授給我們提出了12點建議。

1、斷電

床頭櫃上的手機、平板電腦或數字鐘發出的柔和的藍光可能會損害你的睡眠。

小貼士:睡覺前一小時關掉電視、電腦和其他藍光光源。覆蓋任何你不能關閉的顯示器。

2、小睡

如果在白天不得不打盹,請保持20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在一天的早些時候小睡。

小貼士:短時間散步,喝一杯冰水,或者和朋友打個電話,可以緩解下午的精力衰退。

3、試試減輕背部疼痛的腿枕

輕微的疼痛可能會影響睡眠的深度,在你的雙腿之間放一個枕頭,讓你的臀部更好地對齊,減少腰部的壓力。

小貼士:睡覺時,在你的膝蓋下墊一個枕頭,以緩解疼痛。

4、密封你的床墊

打噴嚏,流鼻涕,過敏引起的瘙癢可能導致糟糕的睡眠,而這可能是由你的床墊造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床墊上可以充滿了黴菌,塵蟎糞便和其他過敏誘因。把你的床墊,彈簧箱和枕頭密封起來。

小貼士:氣密,塑料,防塵罩的效果最好。

5、把床用來睡覺

你的臥室應該讓自己感到放鬆,不要坐在床上工作,上網或看電視。

小貼士:大多數人的最佳睡眠溫度在20-23℃。

6、設定你的生物鐘

每天晚上大約在同一時間睡覺,並定時醒來,週末也是如此。固定的生物鐘會讓你的大腦和身體保持一個健康的作息時間表,你可以很快的入睡,晚上得到好好休息。

小貼士:一旦起床,就要暴露在強光中5-30分鐘,光線告訴你的身體要起床了。

7、尋找隱藏的咖啡因

早上喝咖啡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好的,但是一旦過了中午,就要避免食物和飲料中的咖啡因。

小貼士:看食物或藥物說明書,一些止痛藥、減肥藥都含有咖啡因。

8、晚上合理的吃

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不要吃晚餐太晚。它們會影響你的消化系統,進而影響你的睡眠。可以吃點清淡的穀類食物,牛奶,餅乾和奶酪等。

小貼士:睡前至少一小時完成飲食。

9、較暗的燈光

睡覺前2到3小時把家裡的燈光調暗。較低的光線水平會使你的大腦產生褪黑激素,這種激素會導致睡眠。

小貼士:如果你在睡覺前的最後一小時閱讀,請使用15瓦的燈泡。

10、白噪音

水龍頭滴水,附近的交通,或一個大聲的狗叫都可以中斷你的睡眠。可以試試白噪音,對於新生兒的父母來說,利用白噪音來促進嬰兒的睡眠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小貼士:使用風扇,空調,收音機或白噪聲應用程序,你也可以嘗試耳塞。

11、拒絕菸草

尼古丁是一種興奮劑,就像咖啡因一樣。菸草可以阻礙你入睡,使失眠加重。

12、慎用安眠藥

有些睡眠藥物可能會成癮,而且有副作用。理想的情況是,藥物應該是一個短期的解決方案。當你的失眠持續一個月或更長時間時,要諮詢醫生。


大話精神

作為一個生殖中心的醫生+多平臺科普作者,手札君除了每天正常上班之外,業餘時間平均每天需要寫1篇科普+回答2~3個題庫問答(包括悟空問答)+解答2~3個患者在線問診+閱讀專業文獻+閱讀自己喜歡看的閒書,你問我每天睡幾個小時?4.5-6個小時,因為用了R90睡眠法,我的睡眠質量很高。


在去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2017年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中,76%的受訪者都表示入睡困難,“睡不夠,起不來”或“睡了依然感到疲憊”的受訪者高達91%。

我們的長輩會詬病現在年輕人睡眠時間太少,應該睡足8小時。睡足8小時睡眠問題就能一筆勾銷?其實並不是! 手札君剛開始寫科普文章的時候,每天晚上12點睡,第二天早上困得不行,每次都拖沓到7點才起穿,還因為上班遲到被罰過錢(我們要求7點50到崗)。中午補覺1小時,還是覺得頭昏沉沉。晚上七小時+中午1小時理論上也是睡了8小時,為什麼我還是覺得沒睡夠?

直到看了睡眠教練尼克·利特爾黑爾斯《睡眠革命》後才幡然醒悟:我沒有遵循自己的生物鐘。

在《睡眠革命》這本書裡,作者的R90睡眠方法是精髓。什麼是R90睡眠方法?簡言之,從開始打瞌睡、進入淺睡眠、深睡眠,再到快速眼動睡眠,完成一個睡眠週期需要90分鐘。“R90”指的正是以90分鐘為單位的睡眠週期。一個人的睡眠週期通常由4-5個R90組成。手札君以自己為例子為大家演示下R90睡眠法如何實施。即使一個賴床的人,他早上醒來的時間也是固定的(生物鐘決定),手札君現在每天早上六點左右醒,那麼,六點—四點半是第一個R90(四點半為淺睡眠開始)、四點半—三點是第二個R90(三點為淺睡眠開始),三點到凌晨一點半是第三個R90(一點半為淺睡眠開始),凌晨一點半到凌晨十二點是第四個R90(凌晨十二點為淺睡眠開始),手札君現在每天12點準時上床。大家發現,R90是需要從你平時的起床時間來倒推你應該入睡的時間。至於你需要幾個R90,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不同人的睡眠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每晚只睡4~6個小時,網壇名將費德勒每晚能睡10個小時。

問題來了,有朋友會問:我平時需要睡7小時,大約5個R90週期,我也是早上6點醒,照理我應該晚上10點半進入淺睡眠,可是我十點半睡不著啊大哥。這無非是兩個原因:1、你可能並不需要睡5個R90週期,不妨試試4個週期,從12點開始入睡。2、睡眠干擾因素太多。

在《睡眠革命》裡,作者反覆強調以下兩點:→_→

【1】在睡眠週期到來時如果你沒有睏意,那麼不要強迫自己入睡,在床上挺屍不如起來看書學習,等到下一個R90淺睡眠開始是再嘗試入睡(譬如你本來應該在十點半入睡,但你睡不著,那麼就起床乾點別點,到凌晨12點新的R90週期開始時再嘗試入睡)【2】.入睡前15分鐘避免接觸過多藍光。我們的Ipad、手機、電腦屏幕、電視屏幕都是發射藍光的大戶,藍光在白天對刺激我們清醒狀態有利,但對睡眠是個不利因素。不妨在入睡前15分鐘把所有電子設備擱一邊,讓自己頭腦放空,如果超過入睡時間15分鐘還沒睡意,那就起床幹活,等到下一個R90週期再嘗試入睡。

最後總結R90睡眠方法的關鍵點:

【1】.通過起床時間反推你的入睡時間,

【2】.入睡時間不想睡沒有關係,到下一個R90週期再嘗試,

【3】.入睡前將藍光干擾減到最低

援引BBC紀錄片《生物鐘之日》中牛津大學睡眠和晝夜節律科學研究所主任拉塞爾·福斯特教授的感言:“人類真的是一個超級傲慢的物種。我們以為能夠拋棄40 億年的進化,忽略根據晝夜循環得到進化的這一事實。也許只有人類這一個物種,會妄圖凌駕於自己的生物鐘之上。而且,長期違背生物鐘,將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生殖科的手札君

“總覺得睡覺睡不安穩”,我想說,題主你不是一個人。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2013)的不完全統計,我國成年人中,38%的人有“睡眠障礙”(全世界為27%)。

1910年的時候,人們的平均睡眠時間還是9個小時,但是近期的調查發現,人們的平均睡眠時間已經不足7小時了,並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漸減少。

“如何能睡得好”的建議相信大家已經讀過不少了,但是我們發現,人們對睡眠仍舊存在一些誤解,甚至有的人一直在使用錯誤的“助眠”方法。

接下來,我們將羅列出最常見的4個誤解,給大家提個醒:

誤解1:一定要睡滿8小時

可能許多人從小就被父母教育,“晚上要睡滿8小時,第二天才有精神”,但事實不一定是這樣的。美國睡眠基金會建議,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時長為7-9小時,6-10小時範圍內的睡眠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發現已經不夠睡8個小時的時候,知道這一點可能可以幫助你不會因為太過焦慮而失眠了。

另外,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研究也發現,睡得過多的人(每天超過10小時),死亡風險比一般人多1.5到2倍。

誤解2:運動可以幫助睡眠

很多答主都提到運動可以幫助睡眠,但是這是有條件的。白天一定量的運動確實有助於晚間的睡眠,但是,臨睡前4小時內的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則會讓人因為亢奮難以入睡。想要儘快入睡,切忌睡前劇烈運動。

(圖自Pexels)

誤解3: 酒能讓人睡得更香

你身邊是不是有人相信睡前喝杯小酒能有助於睡眠?研究告訴你,並不是這樣。

酒精有輕微的鎮靜作用,因此可以讓人很快入睡,但是,酒精會減少睡眠中REM階段的時間(REM的時長決定人的睡眠質量)。也就是說,雖然睡前喝杯小酒能讓人很快入睡,但是睡眠質量並不高,第二天很容易出現睏倦、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況。

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有些人喝完酒睡覺特別容易打鼾。這是因為酒精會影響人的呼吸,這也會降低人的睡眠質量。

誤解4: 午睡、打盹能彌補睡眠不足

許多中國人有午睡的習慣,一吃完午飯就犯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午睡要有度。

下午3點以前適當地補眠能夠讓人精力充沛,可是過長時間或過遲的午睡可能會打亂人的生物鐘,導致夜間入睡困難。因為中午片刻的休息,卻要面對深夜失眠的痛苦,這可就得不償失了。

最後,祝大家都能睡個好覺。

(圖自Pexels)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3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幫每個人學會幸福生活。 關注KnowYourself 微信公眾號,可預約國內最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Reference

Center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 (2016). Informationof Sleep Hygiene.

Mann, D. (2013). Alcohol and a good night’s sleep don'tmix. Webmed.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2014). Brain basics:Understanding sleep.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2016). Sleep Hygiene.

中國睡眠研究會(2013), 我國四成居民存在睡眠障礙。


知我心理學

重組而有高質量的睡眠,對於職場人士似乎是一件有些奢侈的事情,甚至於我自己也是如此,尤其是慘無人道的夜班,讓我的睡眠質量不斷下降。但是儘管如此,我還是想呼籲大家,在你不那麼忙於工作時,在你抱著手機進入被窩時,請你:不要熬夜!

如果不是擔心打亂回答的整體節奏,其實我很想把這四個字說三遍以突顯它的重要性。

有一個比喻十分恰當,人就好比一個手機,白天的工作是在放電,夜晚的休息就是充電,長時間的熬夜讓“手機電池”一直在消耗卻得不到足夠的補充,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下面,我將詳細地分析一下熬夜的危害。

首先,睡眠有多個不同的時相,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心率和血壓都會較白天明顯降低,形成一定的曲線;而在做夢的時候,心率和血壓則隨著夢境發生變化,這些都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然而,長期的熬夜會使機體時刻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的釋放明顯增加,使血壓和心率升高,正常的節律和曲線也被打破,患心臟病的風險大幅增加。同時,研究發現睡眠不足還會使C反應蛋白這種的合成與分泌增加,這預示著炎症反應的出現,而炎症對於血脂高的人群而言,可以使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增加。而高血壓和血管硬化則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可引起猝死。

其次,正常的睡眠對於人們的食慾和代謝也有一定的幫助。如果長期睡眠缺乏,精力的下降會使人更傾向於選擇高熱量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也更容易對垃圾食品成癮,飲食習慣的改變一旦出現,便很難再恢復。因此,那些認為熬夜消耗能量,有助於減肥的觀點是不對的。長期熬夜會讓你更喜歡吃垃圾食品,而且從生理上決定了你更不容易健康變瘦。。過度熬夜對於人體代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血糖的控制上。有研究發現,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風險升高。

那麼,怎樣的睡眠習慣是最健康的呢?

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睡眠時長的保證,每天夜晚7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是保證你精力充沛的基礎;每天中午半小時到1小時的午睡就相當於飢餓時的加餐,缺一不可。

除了睡眠時長,定時、定點的入睡和起床也是十分重要的,努力形成一個健康的生物鐘,在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因為特殊的原因需要熬夜,那麼,請你一定不要賴床,而仍然要按照既往的起床時間離開你的被窩!

對於入睡困難和睡眠質量實在很差的人群,我建議可以通過一些藥物來改善。中藥也好,西藥也好,時要能幫你安然進入一個香甜的睡眠,那都是極好的。


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1、睡前適量有氧運動

\n

睡前45個小時,去適當的做一些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游泳、打球等。

\n


\n

適當的運動可以讓自己既獲得鍛鍊肌肉,同時可以釋放存在於你肌肉裡的壓力激素——皮質醇



\n


\n

適量運動又可使你的身體感到一些疲勞,降低你晚上的興奮度。然後洗個熱水澡,洗熱水澡能讓全身放鬆一些。

\n


\n

2、睡前泡腳對睡眠質量是有幫助的。

\n

每晚睡前用43攝氏度的熱水泡腳15分鐘,然後保溫30分鐘,這樣可顯著改善睡眠狀況。

\n


\n

3、選擇一個合適的枕頭

\n


\n

填料有一定的支撐力流動透氣,如蕎麥殼,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

\n


\n

滿足頸椎所需要的高度,曲線及承受力,這樣不僅能提高睡眠質量,防止打鼾,還能呵護頸椎。


倩Sur

影響睡眠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飲食,佔有很重要的原因。

1、睡前不要吃得太飽

吃多了是容易犯困,但是睡著也確實是不舒服!食物沒充分消化,胃腸還在全力工作,怎麼可能不影響到睡眠的質量!

2、睡前儘量也不要再來夜宵了

為了能夠讓大腦充分的休息,還是建議睡前兩小時儘量不吃了吧,可以明早早點起來吃,還減肥了呢!

3、睡前不宜大量喝水

你應該知道一夜起床無數次的感受,尤其是在這深秋沒有暖氣的季節!

4、睡前不宜喝咖啡、濃茶。

如果想失眠,那就喝吧!想睡覺最好不要選擇

5、睡前來點小酒?

No,喝少了可能更興奮,喝多了可能昏睡,醒了更痛苦。

6、睡前吸點菸?

也不建議,大家都知道香菸中大名鼎鼎的有害成分尼古丁,但大家不知道,尼古丁其實屬於「興奮劑」,和咖啡因的效果類似。

吃吃吃,那睡前到底能吃點什麼呢?總也閒不住嘴呀!

1、睡前半小時,可以少喝點溫開水

2、不愛喝水,喝點熱牛奶也可以。注意不加蜂蜜,不加糖,哈哈(道理,不講你也知道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