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的蔬菜、水果可以吃嗎?有什麼危害呢?

社會有點叫人無奈

反季的蔬菜、水果都是可以吃的,對人體來說並沒有什麼危害,只不過與時令果蔬相比,反季的果蔬在口感可能會稍差一些,營養品質要少差一些。但是在東北的冬天如果只吃應季蔬菜、水果那就只能是一片黃土啦。

大東北呢由於冬天氣溫低,大棚裡會人工地添加一些植物激素來增加坐果率,也會添加一種叫做“乙烯利”的植物激素來催熟瓜果。但這些植物激素並不會導致兒童性早熟,反季果蔬中所添加的植物激素對人體並沒有危害的。大家大可放心食用。

另外比起冬天蔬菜水果什麼都不吃,或是天天蘿蔔白菜的那還是選擇這樣的反季蔬菜會更健康。膳食指南建議大家每天蔬菜攝入量350-500克,顏色也是越多越好,最好能吃出一道彩虹。


愛下廚的吃貨營養師

隨著近年來反季節果蔬栽培技術的發展,冬天吃黃瓜、西紅柿,夏天吃蘿蔔、白菜等情況在如今已是屢見不鮮了,越來越多的反季果蔬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讓人們無論在哪個季節都能吃到想吃的水果、蔬菜。

但是,在傳統養生學家們看來,正所謂“不時不食”,反季果蔬與時令不合,對人體是有害無益的。

那麼,反季節的蔬菜、水果是否能吃呢?

有沒有什麼危害?

答案搶先看:

反季的蔬菜、水果是可以吃的,對人體來說並沒有什麼危害,只不過與時令果蔬相比,反季的果蔬在口感和營養上稍遜一籌。

【什麼是反季果蔬】

所謂反季果蔬就是指非時令果蔬,也就是不是本地當季正常生長的水果、蔬菜。實現這種“反季”的手段主要有三種[1]:

①異地種植、長途販運

因為南北氣候的不同,冬天時有些水果、蔬菜在寒冷的北方已經處於過時狀態,但是在南方等溼潤溫暖的地方卻可以應季生長,然後再通過現代化的物流水平將其長途販運至北方。比如春節期間從南方運送的豇豆、四季豆、辣椒等。

②應季生長、長期保存

北方的冬天常常是處於零下幾十度的狀態,因此北方的朋友們常常會提前儲存一些蔬菜如大蔥、大白菜等,到了冬天再拿出來吃;或者是從冷庫裡搬出來的應急儲備,在收穫季節時就已經貯藏好的,比如常見的土豆、蘋果,這一類也可以說是反季節果蔬。

③大棚溫室栽培

目前來說,我國北方地區的反季節水果、蔬菜以大棚溫室栽培為主。也就是說在自然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不具備某種作物生長的情況下,人為地利用大棚等設施增溫增光栽培蔬菜水果。例如冬天時利用大棚增溫栽種辣椒、茄子等不耐寒的品種;夏天時利用大棚降溫栽種白菜等耐寒品種[2]。

【反季果蔬能不能吃】

按來源分成的三種反季果蔬中,主要是利用大棚溫室栽培的反季果蔬存在的爭議較大,而前兩種反季果蔬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算違反自然規律。

而利用大棚溫室栽培的反季果蔬存在爭議的地方主要是指它的植物激素、殘留的農藥及營養價值這三方面。

相信很多人一提起反季節水果、蔬菜,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植物激素了。由於冬天氣溫低,缺少昆蟲授粉,因此會人工地添加一些植物激素來增加坐果率,也會添加一種叫做“乙烯利”的植物激素來催熟瓜果[1]。

很多人擔心添加的這些植物激素會導致兒童性早熟,但其實並不用如此擔心,植物激素不同於動物激素,並不會導致兒童性早熟。根據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杜鴻禕等人對反季節水果攝入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研究,也並未發現反季節水果的總體攝入與女童性早熟有關聯性[3]。而且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何麗表示,允許使用的植物激素都是經過了長時間毒理實驗,才進入到實用階段的,幾乎都無毒或低毒。並且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以及自然條件下都會發生降解。因此只要在明確的適用範圍內按要求使用,反季果蔬中所添加的植物激素對人體並沒有危害。

而在農藥殘留方面,有專家表示溫暖溼潤的大棚環境易使病菌害蟲生長,因此如果不是採取生物防治等手段,就必須加大農藥的使用量防治病菌害蟲。另外大棚封閉的環境也不利於農藥揮發出去,使得農藥更多地殘留在果蔬表面。但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全面,因為無論是應季果蔬還是反季果蔬,在正常情況下,都會使用農藥來防治病菌害蟲。而且一般來說,只要是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農藥,則殘留在蔬菜上的濃度會相當小,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只要農戶正常使用農藥,監管部門嚴格把控檢測關口,農藥殘留的問題是可以避免的[4]。

大棚溫室栽培的果蔬解決了人們在寒冷的冬天缺乏水果、蔬菜的問題,但反季的果蔬也存在著它的不足之處。那便是反季果蔬的口感和營養上與應季果蔬相比還是稍遜一籌。原因在於反季果蔬的生長期短,接受的日照程度小,光合作用不足,所以積累的糖分、葉綠素、維生素C等自然不如應季果蔬的充沛。比如:黃瓜在正常生長條件下每100克含葉綠素0.75毫克、維生素C16.2毫克、糖分為2.3毫克,而在大棚中生產的黃瓜每100克含葉綠素為0.36毫克、維生素C12.7毫克、糖分1.7毫克[5]。

【總結】

反季果蔬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飲食,使得人們一年四季中都能有水果和蔬菜吃,特別是冬天寒冷的北方。

雖然說反季果蔬存在的爭議較大,但是這並不能全盤否定反季果蔬帶給人們的益處,並且反季果蔬存在的有關植物激素和農藥殘留這兩方面的問題完全是可以人工避免的,只要正確使用植物激素和農藥,反季果蔬還是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的益處。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超哥話食”!

參考文獻

[1]劉天龍,餘意,李文華,孫君.反季節蔬菜的安全性及生產技術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6,36(10):42.

[2]李金金. 反季節蔬菜的信任危機[N]. 北京科技報,2010-03-08(018).

[3]杜鴻禕,羅飛宏,陳波,代璇,何平,何更生.反季節水果攝入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1):4896-4899.

[4]反季節果蔬真的不好?[N]. 健康時報,2015-10-29(002).

[5]醫學碩士王志華. 反季節蔬菜怎麼吃?[N]. 醫藥養生保健報,2006-01-09(001).


超哥話食

說起這反季節蔬菜,很多人會一邊糾結,一邊吃。糾結在於老祖先都提倡“不時不食”,要順應四季的變化去吃蔬菜和水果,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估計除了在海南及部分南方城市的朋友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外,在寒冷北方生活的朋友,冬天只能去吃一些冬儲菜和醃製的菜了,新鮮的綠葉菜和大多數的水果只能在畫裡去看了。那麼對於反季節的蔬菜和水果到底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呢?一起給大家來分享一下。

無論什麼時候,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對健康都有益!

確實相比應季的蔬菜水果,由於光照時間短,口感上、維生素C的含量上反季節蔬菜和水果確實敗給了應季蔬果。但是反季節的蔬果是新鮮的,而且種類也是豐富多樣的,總比每天只吃一些冬儲菜和醃菜健康的多。年齡稍大一點的朋友可以回憶一下,童年裡的冬日餐桌,蔬菜水果的種類真的很匱乏。

在蔬菜水果大量上市的時候,不妨就以應季蔬菜水果為主。

在蔬菜水果大批下來的時節,我們的餐桌還是要以應季的蔬菜水果為主,建議優先選擇本地菜。不要盲目的迷戀漂洋過海來看咱們的蔬果。當然這就要求大家心裡有數,這眾多蔬菜水果都產自於哪個季節。別一說起菠菜就聯想到“秋波”,把菠菜當成秋天的應季菜。人家菠菜是“春波”好嘛!

總結一下就是,沒必要去糾結應季與反季的蔬果,對待蔬果的態度就是多吃新鮮的對身體總是有益的。在蔬果大量上市的時候,就建議選擇應季的;在寸草不生的寒冷季節,反季節蔬果可是我們餐桌上生機盎然的一道健康景色。


錢多多營養師

你好,我是名醫無憂的柳醫生,很高興為你解答困惑。

反季蔬菜是可以吃的,但是要少吃。反季蔬菜一般分為三類:

1、反季節蔬菜以大棚菜為主,大棚中的溫度和溼度較高,不利於農藥降解,使它們大部分殘留在蔬菜上。在體內長期積累微量農藥,對人的肝腎容易造成損害,引起貧血、脫皮,甚至白血病。大棚菜光照不足,硝酸鹽含量較高,輕則導致頭暈、噁心,重則痙攣、昏迷,甚至死亡。長期食用這種被汙染的蔬菜,會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

2、從遙遠的南方跋山涉水運送而來的蔬菜,運輸時間長,營養損失多。反季節蔬菜經常是長途運輸過來的,運輸中會造成一定的營養損失。

3、冷庫裡搬出來的應急儲備。相對來說新鮮度不行,且容易變質。 業內專家提醒,比起吃反季節的蔬菜來,選擇時令蔬菜和吃本地菜是更好的選擇,順應自然是最好的健康法則。如果要買反季節蔬菜,也最好多買些洋蔥、胡蘿蔔、茄子等,這類帶皮的蔬菜,其農藥殘留物較少。

所以,對我們來說,吃還是不吃反季節蔬果,這不是個問題,因為它沒有絕對的答案,關鍵是如何保持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