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日報》評論:突出重點,才能實現有的放矢

突出重點,才能實現有的放矢

—— 二論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篇大文章,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突出重點、抓綱帶目、統籌推進。

在全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雲光中緊扣中央、自治區要求,緊密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了“七個抓好”,即:抓好產業、園區、新區、企業、創新、環境、生態。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分析、深入研究,每個領域怎麼開展、怎麼推進、怎麼落實,都要有具體、可行的辦法舉措。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效發展,就要堅定不移做足產業發展的大文章。要堅持市場導向,根據市場需求確定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應用的方向、領域和重點。要堅持全產業鏈導向,依託現有產業基礎,做好以“延鏈、補鏈、強鏈、育鏈”為內涵的“築鏈”文章,形成產業集群發展。

園區是產業的搖籃。要認真研究園區的體制構架、管理機構等工作,做好園區規劃、產業佈局、產業培育、設施配套等工作,大力推進“招商引資、納賢引智”,努力引進更多企業和項目。

將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打造成為“自治區全方位開放新高地”,在新區規劃建設中歐班列樞紐基地、保稅物流中心,積極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出口加工製造產業轉移,大力發展進口原材料加工製造。

這是自治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現場會提出的目標,也是首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新區和相關部門要主動對接,全力配合,爭取各項政策儘快落地實施。

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僅為232家,包頭677家,鄂爾多斯400家,差距十分明顯,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不足。要大力實施骨幹企業倍增工程和中小微企業成長工程,高度重視品牌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增強產品競爭力,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贏得消費者的認同,提高產品附加值。創新是撬動發展的第一槓杆,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本動力。要積極搭建平臺,加快打造30平方公里的呼和浩特科技城,系統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努力建成綜合創新能力全區領先的科技高地。要加強自治區大學生創業園、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平臺建設,強化人才支撐,全力做好引才、育才、用才文章,努力打造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環境就是競爭力和生產力。要持續深化“放管服”,做到減事項、減次數、減材料、減時間,不斷提高辦事效率,讓企業和群眾用最短的時間辦成事。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是高質量發展題中應有之意。全市上下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係,不斷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要持續開展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深入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努力為群眾提供乾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讓群眾在綠色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呼和浩特日報 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