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評價閻錫山?

季我努學社

閻錫山作為近代中國以來著名的地方實力派軍閥,掌握山西政權近四十年。他的一生經歷了清末、北洋政府、南京政府、臺灣時期等重大歷史變革階段。清末,閻錫山留學日本,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辛亥革命期間,率領部將對北方辛亥革命順利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北洋時期,閻錫山作為地方實力派參與到馮玉祥、張作霖、蔣介石等巨頭之間的軍閥混戰。抗日戰爭期間,閻錫山並未向韓復榘等人一樣未做抵抗就失地,他與中共合作將山西打造成“抗日模範地區”。南京政府末期,毅然決然撐起內閣,直至回到臺灣“還政歸蔣”。縱覽閻錫山一生清晰看出閻錫山奉行“中二”哲學,在多方勢力之間尋找生存。

閻錫山參與到近代多方博弈之中,並且是多個對手之間的相互較量。最常見的是閻錫山、中共、蔣介石與日本之間的互動。多方互動的格局,其中一方的行為選擇常常導致多方的策略聯動。他們各自都隨著不斷變化的時空條件,利用時局給他們提供的機會和限制,觀察和分析各方的意圖和策略,以調整和決定自己的應對之策,力圖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閻錫山可以說是一個深喑“中庸之道”的政治家。當然,他也採取一系列措施推動山西政治機制、社會經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方面的進步。

一、中原大戰後,閻錫山極力維持中央一統、反對日本侵略步伐。(閻錫山有著準確的政治敏感性、看齊意識,摸準了蔣介石的內政外交的脈)閻錫山主張消餌內憂,以御外患。這與蔣介石所倡導的“攘外安內”政策不謀而合。閻曾於1932年和1933年致電:“今日救國不外兩端:一為發揮民族精神而奮鬥,一為保全國家領土而忍辱。無論何端,“均非內部切實團結難期實效”。“強鄰在側,有隙必乘,自腐不去,蟲生難免。自古未有國內不和,外侮能已者。前此之錯誤,大家應同警惕。今後之痛悔,大家應共努力。這裡既是建議全國要統一團結對外,同時也是反思以往教訓,表示與中央一致行動的決心。

努力勸止福建事變及西安事變,斡旋調停中央與地方關係。1936年6月1日陳濟棠、李宗仁發動兩廣事變。閻錫山自始即持勸止態度。6月4日閻致電陳、李、白(崇禧):“弟深知政府決非不抗日者,前此之多方設法,亦欲為國家民族謀安全耳。以抗戰求生存,雖敗亦不致為民族留遺憾,歷史留非議。閻錫山站在國民政府中央一邊,說明政府並非不抗日,對政府措置有不當者可以進言,政府力量不足之處,可盡力扶助,更不便向中央直言者他可轉達。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後,張學良、楊虎城竭力想求得閻的支持,南京則倚重閻斡旋調停,閻之態度舉足輕重。閻氏責備張、楊“以救國之熱心,成危國之行為”.要他們慎重考慮如何處置善。

二、閻錫山並未投降日本,與多方協力實行抗日。閻錫山拒絕日本及親日分子拉攏。九一八事變後,閻錫山對抗擊日本武裝進攻也作過建議和策劃。最為大家讚賞的就是極力維護華北統一在中國之內,而非日本鼓動分離。王揖唐曾寄信:“外交內部均已辦妥,擬以入宋哲元軍中,效馬廠誓師法,通電抗日驅張,只得公一諾,即行發動。”。閻終不為動,予以抵制。1932年春,韓復榘亦派人勸閻共攻天津以驅張,擁閻再出,不讓馮玉祥參加。閻答覆說:“豈可再生內江?且山東已在日人虎視中,若此正所以與敵以隙,國事更不堪問矣”。他堅予拒絕。1935年六七月,駐華武官高橋垣、日本陸軍省滿蒙科科長等先後到山西,勸閻參加“華北自治”。閻發表公開信揭穿其陰謀。

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態勢以及中央軍“趁火打劫”的“居心”,閻錫山經過反覆思考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可以說中國共產黨與晉綏系閻錫山集團在山西結成的統一戰線是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一省範圍內的率先實現。中共通過與閻錫山結成的統一戰線關係,使山西成為抗戰的戰略支點,成為“抗戰模範區”。

閻錫山與中共合作最為引人矚目的則是犧盟會。犧盟會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由閻錫山與中共共同推動下的抗日組織。據不完全統計,至1939年夏,犧盟會領導下的各界群眾救國會會員已發展到250餘萬人,其中工救會員20餘萬人、農救會員170餘萬人、青救會員30餘萬人、婦救會員30餘萬人。包括這些團體在內的犧盟會員達到300餘萬人。他們團結著近千萬的工農大眾,投身於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到1939年底,山西全省105個縣中有70個縣的縣長由犧盟會特派員和新軍幹部擔任,為以後的八路軍三大主力開入山西、開闢敵後抗口根據地創造了重要的社會和基層條件,有力地推動了山西抗戰的發動和發展。

三、立足山西,發展山西。大力發展山西,打下政治、軍事割據的堅基礎。閻錫山把山西的經濟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將山西發展為自己獲取政治、軍事權力的根據地。閻錫山在山西本省倡言十年建設,並編訂《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計劃案》,在山西省經濟建設方面有所建樹。 1932年閻錫山大力發展官僚資本。其中“山西人民公營事業”是閻錫山官僚資本的形式之一。“公營”事業的範圍極廣,大到鋼鐵煤炭等等重工業,小到火柴等口用品,山西人民的經濟生活無不包括其內。

尤其是創辦西北實業公司,涉及礦業、紡織、化工、製造、特產五個行業,共計25個工廠、資本近3000萬;乙、修建同蒲鐵路,全長850餘公里。這些企業的建設與發展為山西抗戰奠定堅實基礎。尤其是窄軌同蒲鐵路的鋪設,不但結束了非靠帝國主義或者是一省自己無力修築大型鐵路的歷史,而且由於它貫穿山西南北,勾通了正太、平綏,既把全省重要物產地區和城鎮聯結在一起,使貨暢其流,人暢其行,又架起一條山西同外界交往的重要橋樑,為山西經濟的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

發展山西經濟之際,推動山西城鄉公共事業發展,使得山西民眾獲益。單純地發展經濟、輕則會過分壓榨民眾,重則導致整個產業結構失衡。閻錫山推動陝西經濟發展的同時,推動山西城鄉發展,打造“村治”典範。閻錫山深受中國古代傳統“大同”“均等”思想影響、積極推行所謂“用民政治”,提倡發展民生、民智和民財其主要措施是六政三事,所謂“六政”是:水利、種樹、蠶桑、禁菸、天足、剪法“三事”是種棉、造林、畜牧可以看出,重點在於發展農副生產、革除裹腳等封建陋習。在城市生活區內,閻錫山則是響應蔣介石倡導的“新生活運動”,積極推動全省內市民生活的衛生化、健康化。

四、退居臺灣,識時務。1949年3月29日閻錫山從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面包圍的“孤島”太原,飛赴南京。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南京陷於一片混亂。4月22日閻錫山被陳納德派的飛機接到上海。閻到臺灣後去見蔣介石。6月1日李宗仁薦閻組閣。當日閻以奔母喪為名,飛臺北謁見蔣,取得蔣的同意和支持。6月3日立法會議以200票對50票獲得通過。此時人心悍悍,多謂閻組閣系“跳火坑”。但閻則不以為然。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灣復任“總統”。閻以“中樞有主”,呈請辭職。3月15日新閣組成。閻本所謂“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之精神,約新任行政院長陳誠召集新舊閣員聯席會議辦理了交接手續。閻交卸行政院長後,改任蔣之“總統府資政”和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1960年5月29日閻下葬,蔣介石題匾,親去致祭。這天台灣“國民政府”對閻頒了“褒揚令”。12月6日閻葬於陽明山之七星山。葬時還印發了他的51萬字的《世界大同》和68萬字的《三百年的中國》兩部遺稿以及其《題字集》1300餘件。

參考文獻:

1、《閻伯川先生救國言論選集》第二輯,現代化編譯出版社,1946年版;

2、王生甫:《犧盟會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魏宏運《綏遠抗戰時蔣介石的兩副面孔》,《南開學報》,2012年,第4期;

4、《閻錫山史料/文件/電報/要電錄存 北伐東北易幟暨膠東靖亂案:附零星雜件》,臺北“國史館”藏,閻錫山史料,檔號:116-010101-0052-116;

5、臺北“中研院”近史所藏:《徐永昌日記》,第三冊,1991年。

朱言論史問答團隊·趙士見撰稿


朱言論史

一生都在雞蛋上跳舞,其實只是為了生存。


閻錫山,晉系軍閥之首,割據地域僅山西一省,然而影響力卻遠超一省之地,民國舊軍閥中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個。

雖然閻錫山留學過日本,接受過西方教育,但他的骨子裡,終究只是一個傳統的政客,而且深得中國傳統政治智慧三昧。

張學良說過,蔣介石一看就是領袖派頭,閻老西不行,穿個大褂,看著就是個買賣人。

他是一個鄉土情結很重的軍閥,把個山西打造成了鐵桶一般的獨立王國,水潑不進,針插不進,當了三十八年的土皇帝。但又不禍害家鄉,號稱“保境安民”,在抗戰前的軍閥混戰時代,使山西幾乎沒受戰火之禍,天下太平。對內發展經濟,移風易俗,被稱為“模範省”,儼然一個亂世中的小桃源,閻百川對山西可謂有功。一輩子重用同鄉,“會說五臺話,便把洋刀挎”,親族也在山西呼風喚雨。

從這些方面看,張學良所言不虛,確實一副土財主樣。

山西雖小,卻也是他問鼎天下的資本。山西不受戰亂,他卻老出去折騰,北伐後期,閻錫山的勢力一度擴張到河南、察哈爾、綏遠、北京和天津,儼然北方扛把子,捎帶著培養出一支剽悍的旁系軍閥——傅作義的綏遠軍。中原大戰時,被推舉為陸海空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黨敗退臺灣前不久,還當了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最後一任行政院長。

從這點看,他又是個野心不小的天下人。

說他是一個傳統的政客,是因為他對中國傳統政治手段的深諳和靈活應用。從辛亥革命登上政治舞臺開始,他可謂是長袖善舞,左右逢源,識時務,懂大體,才成為政壇不倒翁。辛亥革命爆發,他宣佈起義;袁世凱上臺,他支持袁大總統;袁世凱稱帝,他勸進不可謂不賣力;眼看袁世凱窮途末路,他也發電討袁;段祺瑞拒絕恢復《臨時約法》,他也和國民黨決裂;國民黨北伐,他又擁護三民主義;中原大戰是反蔣了,那也是被逼急了,而且也想豪賭一下,但失敗後也能低頭認錯,和蔣盡棄前嫌;我黨來了,他也反共,但重用薄一波搞犧盟會,倒也放手;日本人來了,他也抗戰,但也和日本人眉來眼去,要在國民黨、我黨、日本人三個雞蛋上跳舞,誰都不得罪,總算沒有公開投敵,大節不虧;國共內戰,他也算急先鋒;眼看大勢已去,他就去就任了名存實亡的行政院長(之前老蔣屢次徵召,他可是死活不出山西一步);跟著國民政府轉進臺灣,他也能放下一切權力……你會發現他在每一步幾乎都能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謀取最大的利益,而且從不把事做絕,總是留有退路,這種進退有據的生存智慧,又帶著一種生意人的精明。

而且全山西,整個太原的近代工業基礎是閻錫山打的,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的基礎是閻錫山打的,同蒲鐵路的基礎是閻錫山打的,整個中國淪陷之前,山西是唯一一個工業門類齊全,可以獨立成批量生產步槍,山炮的地區。相對於同時期叱吒風雲的軍閥,閻錫山表現的更加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周旋在國民黨,執政黨以及日本侵略軍之間。現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閻錫山搞經濟,建設的能力,應該是當時的軍閥裡,實力最強的一個。

他算是半個政治家,一個政客,所做的壞事有限,民族大義實現的也有限,唯一做到就是地方保護,在民國那混亂的年代,他是當地人的守護者。


歡迎討論,求關注,祝幸福。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本號目前生活在山西。現在的山西人對閻錫山仍念念不忘。

五臺話是山西話中鼻音較重的方言。雄厚且抑揚頓挫又不失風趣。和五臺人聊天說事,每到關鍵處或利益爆發點,總是遇見他們仰天哈哈大笑,含糊不清閃爍其詞。山西本地有個說法:“三個忻州人敵不過一個五臺人”,意為五臺人鬼得很,會算計。用它來引出這位閻長官的話題太合適不過了。

閻錫山看重一個“中”,中庸之道。不出頭也不落後,不溫不火,不輕易放棄又不會執著到底,審時度勢左右逢源,精於權術老謀深算,總想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山西奇葩窄鐵軌:閻錫山念念不忘的是,給三晉兒女和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謀取利益,當年把山西的鐵軌故意修成了窄鐵軌,外地火車進入山西,必須換成山西的火車才能進入。


中原大戰明哲保身:中原混戰時,閻錫山多次反蔣又多次投機,成了眾軍閥的“豬隊友”。其他軍閥幾番血戰損兵折將,閻錫山的晉綏軍居然幾乎毫髮無損保留下來。他也名正言順成了“山西王”。

又親日來又抗日,抗戰前閻錫山與日本一直來往密切,閻錫山建設山西時和日本有貿易往來,那是山西人善於做生意的特點,政界的人們都說他就是一個親日分子。但是。日本威脅到閻錫山在山西的統治時,為了山西的罈罈罐罐,他的態度就堅決反對了。抗戰中他擔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成功地處理好了中央軍,晉綏軍和我軍的關係,堅決抗日又政策寬容,客觀上使我軍得以生存和發展。

不拘一格建設山西:這是現代山西人最津津樂道的話題。閻錫山主政山西時,豐富的煤炭資源令山西富可敵國。閻錫山的工作作風是事必躬親,且早出暮歸十分勤懇。他又善於吸取各方面精華學以致用。甚至在農業民生方面引進公有制的一些元素。善於管理和培養幹部。對文化很重視,對學術很寬容,成為民國時期中國教育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有人說:“他的吸收新思潮,適應和進步的精神也是可佩的。”

現在還有山西人親切稱他是閻長官。因為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既循舊又納新,既保守又開明,既打小算盤又不失為一個謙謙長者。


先啟歷史

好早的時候就知道閻錫山,覺得這絕對是個壞人,他殺害了小英雄劉胡蘭嗎,而且看這名字就像壞人,閻錫山這名字和鳩山多麼像。

後來讀了點書,覺得老閻還是可取之處的,他死後,他的部下為他守墓,有的竟然守了50多年,從小夥到白髮老人,無怨無悔,一個有著這樣忠誠部下的人,至少不是壞人倆字概括得了的。



後來瞭解晉商多了些,覺得閻錫山簡直就是學到了晉商的精髓,他的本錢就是山西這塊地方,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小王國,進可爭雄天下,退可保境安民。

即使中原大戰被迫下野,依舊能夠遙控山西,伺機再次崛起,而且,他還在蟄伏這段時間,總結了自己失敗的教訓,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為政之道,取名“中的哲學”。

有時候想,如果少帥有閻老西一半的狡猾,也許918就不會發生,這大約也就是富二代和創一代的不同,創一代小心翼翼的打好手裡的每一張牌,抓到手了就捨不得放手。富二代更喜歡一把梭哈,成敗不論,就為了一個痛快。

其實少帥也看不上,第一次見面,閻老西長袍馬褂,委員長一身戎裝,少帥覺得委員長更現代更帥氣,閻老西太酸腐了。

這位山西的土皇帝,對境內的百姓還是不錯的,重鄉守土,而且他手下還出國像傅作義這樣的人才,可見他識人也很有一套。不像馮玉祥手底下出去的人,很多當了漢奸。

閻錫山山西人的精明,讓他知道進退,知道何時該出手何時要後退,如果生意蝕本,他也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比方說離開山西去當行政院院長,其實就是他已經看到看到了大勢已去的天下格局。

這種明悟,也使得閻錫山成了為數不多的結局很好的軍閥之一。


薛白袍 / 文


薛白袍

閻錫山者,山西活閻王也。閻錫山在辛亥革命時期以清朝武舉、同盟會員的身份領導掀起太原起義,成功後開始擔任山西督軍,此後實際控制山西長達38年之久。

閻錫山的一生,就是不斷投機革命藉以確保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一生。他的所謂“中庸哲學”,也不過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自私哲學。

1、辛亥革命時期:以同盟會員和山西新軍代表面目出現,通過反清撈到了山西都督要職。

2、袁世凱執政時期:站在孫中山的對立面支持袁世凱,再次被袁任命為山西都督。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後,閻錫山在袁世凱的威壓下退出國民黨,並支持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侯。

3、段祺瑞執政時期:袁世凱死後,閻錫山又抱上了總理段祺瑞的大腿,被後者任命為山西省長。

4、北伐時期:眼看盟友吳佩孚、張作霖幹不贏北伐軍,遂掉頭再次投向了國民黨懷抱,當上了山西政府主席以及陸海空軍副總司令。

5、抗戰時期:在國府、日軍、我軍三顆雞蛋上跳舞。先是聯共抗日,參加忻口會戰,也打出了平型關大捷。隨著日軍對山西的逐步蠶食,又與日軍簽訂了《汾陽協定》,走向了聯日反共。抗戰勝利後又代表國府接受了在晉日軍投降。

閻錫山再後面的表現就不說了,作為既得利益者,他拼死維護在山西的反動統治,卻被我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打的全軍覆沒,倉皇逃向了臺灣。

事實證明,革命的投機者們最終會被代表人民利益的、真正的革命者掃進歷史的故紙堆。任閻老西兒算盤打的再精,失敗也無可避免。




司馬砸光


舌尖上的中國,流動腸胃文化,酸溜溜刀削麵,來上一大碗,然後暖暖的開始了走西口。閻學堂帶著十三歲的兒子閻錫山,吃了好幾碗刀削麵,湯喝乾再舔舔,一點都浪費,他們這一趟外出經商是一次商業冒險,晉商文化傳承了投資與風險並存的理念,金融投機交易看中就是市場機遇窗口和市場訊息的不對稱。

閻錫山14歲輟學,隨父閻書堂(字子明)到五臺縣城內自家開設的吉慶長錢鋪學商,參與放債收息及金融投機。1900年在一次投機中慘敗,負債兩千吊,父子二人被迫逃往太原躲債。金融投機雖然短暫,但卻為閻錫山後來進行政治活動積累了原始經驗。

亂世之中,沒有黑名單制度,所以閻錫山和父親在太原找到了新工作。閻錫山天生讀書材料,半工半讀完成山西武備學堂,後留學日本東京士官學校。日本東京維新派和革命黨的戰場,康有為派出梁啟超講少年之中國,孫中山委託汪精衛口伐筆戰。康有為拿著華僑募集資金找女人,孫中山那些錢贊助了革命,優質熱血青年們自然站到革命黨人這一邊。閻錫山留學期間,自然脫離不了圈子,深受革命黨的影響。

清政府在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的壓力下,終於廢除了八股文取士,開始讓新學知識的知識分子走向國家機器的神經系統。閻錫山留學回國,先在山西武備學堂擔任教員和督學,後奉詔令入京參加朝廷為留日學生準備的考試,正式步入政界。

辛亥革命爆發前期,閻錫山在山西太原聯絡革命黨人發動了起義,推翻了山西巡撫,閻錫山被推舉做了都督。清政府極度恐慌,立即命令第六鎮統制吳祿貞率部鎮壓。吳本嚮往民主革命,先前曾參加過唐才常的自立軍反清起義和華興會的長沙起義,早已是個革命者,此時準備聯合山西民軍在北方革命,遂邀閻於1911年(宣統三年)11月4日在娘子關會晤,商定共組燕晉聯軍,吳任大都督兼總司令,閻任副都督兼副總司令。閻即派兵一營開赴石家莊,與第六鎮官兵共同截斷京漢鐵路,扣留了清政府運往武漢前線的軍用物資,阻止袁世凱入京就任清政府內閣總理大臣,並擬揮師北上推翻清廷。袁恨之入骨,收買吳的衛隊長將吳刺死,燕晉聯軍的雄圖大略遂告失敗。1911年(宣統三年)11月15日,清政府改派張錫鑾為山西巡撫,並命曹錕第三鎮進犯山西。

辛亥革命爆發後,議政王總理大臣載灃調動不了北洋軍隊,所有南下的軍隊都要到袁世凱老家請示彙報,袁世凱的指導意見慢慢走,走走看風景,最終換來了袁世凱的迴歸。袁世凱重組了內閣,全面掌握了軍政大權,主持了南北和談,得到了孫中山承諾之後,組織了逼宮大戲,清帝國大廈倒塌了。

閻錫山繼續主持山西省工作,他與搭檔吳祿貞預判袁世凱稱帝,所以保留了燕晉聯軍。後續證明閻錫山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袁世凱後續稱帝,山西保持獨立宣言,閻錫山保境安民,維護山西獨立經濟主權。

36年的主政山西,閻錫山為自己建立了獨立王國,置身於中原大戰,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之外,最終全身而退,在臺灣安度晚年。


唐俊龍55398571

最近問答中忽然對於民國時期各色人物的問題多了起來,如何評價張學良,馮玉祥,閻錫山,白崇禧,何應欽,陳誠,還有問到杜聿明,胡宗南,戴笠,張靈甫,更細緻的還有問蔣鼎文,孫元良,胡璉,李彌等等。即然大家有興趣,就做個民國系列人物吧,談點淺見,絕不搞複製粘貼。

民國人物之閻錫山

我對閻錫山的評價,是個大軍閥,土地主,小商人。

閻錫山出身于山西五臺一個經商為主的小地主家庭,曾因一次投機失敗,負績二千吊,和其父逃到太原躲債。這樣的出身和經歷,勢必會影響他的世界觀和處世之道。

辛亥年間,從日本士官學校回來任山西新軍標統的閻錫山,響應武昌起義,領導了辛亥太原起義,正式步入歷史大舞臺,歷任山西都督,督軍,省長,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省政府主席等,主政山西長達38年,直到解放戰爭被他的小老鄉徐向前戰敗,隨蔣介石跑到臺灣。

閻錫山主政山西期間,推行水利,蠶桑,植樹與禁菸,天足,剪髮,後來又增加種棉,造林,畜牧,合稱“六政三事”。後又推行“用民政治”“村本政治”,提倡發展民德,民智和民財。多次拒絕參加軍閥混戰,讓山西躲避了戰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在那個亂世中還是比較穩定,也造就了閻錫山在山西較高的聲望。而閻錫山是真把山西當成自傢俬產來經營的。

說他是個大軍閥,是因為他在原山西新軍基礎上,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建立起了晉綏軍,最多時兵力達30多萬。商震,傅作義,陳長捷等都是出自晉綏軍的名將。是民國新四大軍閥之一。


說他是個土地主,他把山西視為其私地,所用軍政幹部,幾乎全部是山西人,那怕是與共產黨合作,都要選薄一波這樣的“小鄉黨”。在山西興建採礦,冶金,水泥,兵工等各種輕重工業,也修鐵路,可於外省相通處卻修成窄軌,不讓與相它鐵路方便互通。他有個三不主義,即“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力用兵”。完全一個土地主心態。

說他是小商人,就是他無處不算計。政治上經常騎牆搖擺。他曾擁袁稱帝,後又通電討袁護國;他曾率部參加北伐軍,又聯合西北軍和桂系反蔣,發動中原大戰;平時決不讓任何勢力染指山西,但日本人來攻時,中央軍,紅軍都歡迎入晉抗戰。每每晉綏軍出兵作戰,都是告戒將領們別舍了本錢。晉綏軍人數雖眾,裝備也不差,但戰力卻很差。經濟上,山西有個寵大的官僚資本體系,資產達2億銀元,規模之大,投資之少,效益之高,速度之快,在國內名列前矛。

對山西省來說,閻錫山在那個年代,能保一方的基本平安,經濟發展,還是有不小功勞的。


淨月暖陽

作為來自山西的歷史達人,丹水君來給你講講閻錫山。

閻錫山是五臺縣人,與我們十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元帥的同鄉。

閻錫山領導了太原的辛亥革命,響應武昌首義,這讓山西成為辛亥革命期間獨立的唯一北方省份,直接威脅到清廷的統治中心直隸。

說閻錫山是革命元勳,毫不為過。

閻錫山統治山西38年,讓山西成為較富裕的內陸省份,十分難得。

但,不能掩蓋閻錫山對山西人民犯下的罪行。

一,閻錫山治下的山西,是封閉的山西。

閻錫山以“保境安民”為幌子,把山西變成他個人的勢力範圍,他做起了山西的土皇帝。

二,閻錫山治下的山西,是拒絕革命的山西。

閻錫山幫助袁世凱鎮壓同盟會革命黨,幫助蔣介石屠殺革命群眾,山西成為最排斥革命的省區。

三,閻錫山治下的山西,是鴉片橫行的山西。

閻錫山治下,大量種植鴉片,這種半官方,半合法的生意,極大損害了山西人的健康和經濟環境。


歷史知事

閻錫山又被稱為“閻老西”,對他的評價,個人認為一個詞便足夠了,那就是“商人”。

閻錫山出生於一個經商家庭,從小他就知道該怎麼在複雜的環境下,保證自己的利益。

縱觀他的一生,可以發現不管是早年追隨孫中山,抑或是在袁世凱的強壓之下服軟,包括與蔣介石之間的恩恩怨怨,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所以很多人都說閻錫山善變。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閻錫山確實有能力,他把山西治理的很不錯,讓山西成為了亂世中相對安定的“樂土”。

抗戰時期,閻錫山也做出了相應的貢獻,只不過他的行為中,依然透露著一個商人的奸詐和狡猾。


雨打芭蕉身不溼

作為一個山西人,對閻錫山還是有比較深的瞭解,之前許多人只是從教科書,電視劇等知道閻錫山,這些都很大程度對閻錫山進行了醜化,閻老西,摳門,見風使舵等,並不客觀。說說我瞭解的閻錫山吧,首先閻錫山在辛亥革命中有大功,作為早期的同盟會會員,他帶領的山西新軍發動起義,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後來閻錫山的一生的沉浮就跟山西緊緊的捆綁在一起。民國時期,閻錫山在山西實行保境安民的休養生息政策,不參與軍閥混戰,很好的維護了山西境內的民生,人民安居樂業,在民國時期是少有的。所以從這點上來講,閻錫山對山西的貢獻是很大的,在閻錫山治理下,山西經濟長期排在全國前列,山西人的生活水平也是比較高的。他推行的窄軌火車,很好的保護了山西的經濟不受外來商品的衝擊,而山西的商品如煤卻可以有效的輸出到全國各地。他大力發展山西的經濟,現在山西很多大型企業礦山都是在他治下開始投產的。所以說閻錫山對山西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當然,事物都有兩個方面,閻錫山也確實比較反共,這也與他的政治思想是一致的,而且山西作為他個人的地盤,是不可能讓別人染指的,更不用說共產黨了,所以最後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失敗,但個人認為這種失敗是國民黨的失敗,並不是由他個人造成的,在歷史的大潮中,想要獨善其身,偏安一隅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