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兩不厭,只因風土殊?

相看两不厌,只因风土殊?

層巒疊嶂的大山是瑞士的標誌之一。

中國與瑞士是從每一個角度來看,都極端相反的兩個國家。中國大,瑞士小,中國上下五千年,瑞士(和美國)是沒有歷史負擔的國家。中國自古以來中央集權,社會運行由上至下,瑞士從來權力分散,萬般自主。本期“活在瑞士”的作者,還毫不留情指出瑞士菜千篇一律,令初到的中國人痛哭流涕。

再細究下去,瑞士人準時精確,中國人奉行“差不多”主義。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是沸騰的,瑞士社區寂靜到滅絕。曾經聽說有人買了超級跑車,因為發動時聲音太囂張,怕被鄰居翻白眼,悄悄退了。

初到瑞士時,當地人介紹火鍋——不是芝士火鍋,而是瑞士德語中稱為“中國火鍋”的東西。鍋,大概只有我們的兩個保溫杯加起來那麼大,大家禮貌地用不同顏色的尖叉 (防止混淆),叉上一片肉(只是一片喲,肉質倒是新鮮好味),放進雞精底料衝的開水中去燙。漫長的等待間隙,適合優雅交談。終於又一次帶著瑞士人殺去中國吃了頓真正的火鍋,全都傻眼了。其中一人說,可能,可能在瑞士吃的那個,原本叫“蒙古火鍋”。

這個夏天,採訪剛剛卸下瑞士聯邦委員會主席(總統)一職、為近年中國-瑞士雙邊關係定下基調的施奈德·阿曼。他坦率的描述中,可以窺見,中國視瑞士為自己進入歐洲的門戶。一些國家囿於歐盟集體行動準則,無法單獨跟中國締結協議,瑞士則一切政策自主,不需要聽從布魯塞爾的指令。

然而悖論是,瑞士不那麼歐洲,才能做出跟中國互相開放市場的創舉,但也正因為它不那麼歐洲,至今還沒有其他歐洲國家效仿。但與此同時,歐盟與美國不斷向瑞士打探消息,希望瞭解與中國交易的相處之道。

最後會怎樣,瑞士將成為歐洲的孤例,還是先鋒?恐怕只有時間能說明。我對瑞士的理解,也是不斷在時間裡反轉劇情,調整認知。比如,在“私旅行”一文中,曾驚歎只佔瑞士總人口不到百分之一的羅曼什人,政府都資助他們成立自己的媒體,保留自己的語言。對少數人的保護,是多數人民主的要旨嘛!然而,後來才知道,羅曼什人並不領瑞士政府的情,因為他們就是區區幾千人,還分為幾種方言,而政府為了方便,讓他們生造了一種“普通話”,反而消泯了土語的特色。

最初認識瑞士“自下而上”民主的時候,我相信那是充滿智慧的選擇。最近坐火車,行遍三分之二瑞士,才發現自治是必然的選擇——全是大山呀。山巒隔絕之下,怎麼可能出現大一統的政權,在飛機導彈發明之前,瑞士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那樣的管治。發明之後,自治帶來的好處,已經斷絕了集權的念頭。

就連這樣的認知都可能繼續反轉:我們常常認為瑞士個人主義至上,人人都是主人翁,但最近看到瑞士作家的觀察:“瑞士人可以為了國家的獨立性,犧牲掉個人的獨立。”退守到愛國主義的谷底,兩個差異巨大的國家又站在了同一條線上。

撰文:周軼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